什麼讓你放棄了堅守,張學良年逾九十選擇離開臺灣

2020-12-20 笑笑茶客

張學良1991年和趙四小姐離開臺灣,定居夏威夷,並且宣布永遠不回臺灣。

臺灣是張學良待了半個多世紀的地方,這裡承載了他對自由的渴望,承載了與趙四小姐共同承擔風雨擔當,承載著他對歷史的思量。

張學良、趙四小姐的晚年

張學良有記日記的習慣,每年一本,不過他不是從1月1日開始記,而是從「九一八」開始記,「九一八」刻錄著他的國恨和不共戴天的家仇。

半個多世紀的幽禁,張學良從新竹的上井到高雄的兵營,再從高雄的兵營換到臺北特務監視的寓所。

因為西安事變,張學良被蔣介石幽禁了起來。張學良沒有怨言,只要能夠喚起全國的抗戰,趕走日本侵略者,報得國恨家仇,張學良願意承受這苦難。

「九·一八」事變前的吉林軍械廠

抗戰勝利的時候,已經在貴州桐梓幽禁了近10年的張學良感到,日本人被打跑了,該放我出來了吧。

從桐梓到重慶,張學良對自己的孩子說,「吃飯不能再把骨頭吐到地上了,今後吃飯的地方都有地毯」。此時的張學良對重獲自由信心滿滿。

中共倡議建立聯合政府,周恩來大聲呼籲釋放張學良、楊虎城將軍。這呼聲是所有愛國者共有的呼聲,但是在國民黨當局的聽來,卻顯得如此的刺耳,蔣介石怎麼能允許有人繼續強勢統治東北?

重慶談判前

很快,張學良再次被秘密從重慶轉移至臺灣。

張學良知道,他將面臨更加長時間的監禁。新竹上井的日式木屋,雨季漏雨,冬天奇寒,此時唯一能給張學良帶來一些心理慰藉的,是身邊的愛人和對自由的嚮往。

張學良對自由的嚮往更加堅定,這力量源於愛國者對國家的情感,源於對歷史的擔當,西安事變,張學良問心無愧!

張學良與趙四小姐在田間

張學良能夠忍受條件的簡陋。從上井溫情出山,要走幾十公裡,只有一條公路,如果下大雨,則無法通車,張學良想吃點新鮮蔬菜,不得不和趙四小姐自己親自動手,趙四小姐養了很多雞,每天下的的蛋,成為他們最重要的營養補給。這樣的環境,張學良並不感到痛苦,他甚至在養雞和為菜地施肥的生活中找到樂趣。

張學良能夠忍受孤獨的煎熬。張學良到上井溫泉,臺灣沒有幾個人知道,即使是張學良的親人也不知道具體的位置,老朋友們關心的送來小禮物,只能通過特務機構轉送。張學良五弟的女兒張閭蘅第一次見到張學良,竟然是門縫裡。但是,張學良堅持了下來。

張學良與趙四小姐所住的上井溫泉

特務的無禮,張學良也能忍受。國民黨剛到臺灣,並不為臺灣人民所接受,發生了「二·二八事件」。國民黨當局和臺灣人民的關係臨界冰點,國民黨面臨能不能在臺灣順利存在的問題,負責關押張學良的特務頭子劉乙光那幾天對張學良避而不見。張學良通過其他特務側面了解到了臺北發生的政治危機,張學良敏銳的感覺到,劉乙光打算在特殊情況下對他進行特殊處理,張學良甚至想到了奪槍。最終,事件平息,沒有悲劇出現。張學良在走出幽禁後,對劉乙光的評價優劣摻半,但還不足以讓張學良對臺灣徹底失望。

張學良與趙四小姐在上井寓所

張學良也寬容了蔣介石。蔣介石去世的時候,張學良送上輓聯,「關懷之殷,情同骨肉;政見之爭,宛若仇讎。」這句輓聯是張學良與蔣介石情感的總結。蔣介石去世後,張學良在臺灣生活的情況得到了很大的好轉。在侄女張閭蘅的積極奔走下,張學良見到了在祖國大陸的老部下呂正操。張學良心情大好,張學良還有更大的夢想,他希望能為祖國的統一貢獻一點自己的力量。

蔣介石

張學良去美國見老部下呂正操之前,去請示了當時國民黨主席李登輝,這是出於對李登輝的禮貌,李登輝的答覆是,「只要你不去對面就行。」此時張學良僅僅理解成是尋常的要求,並不以為意。張學良感受到了人民的誠意邀請,感受到共產黨對他在西安事變申明大義的肯定,他非常高興,他希望有生之年還能看到祖國的統一。

張學良見老部下呂正操

可是不久,張學良與趙四小姐於1991年離開臺灣,選擇定居夏威夷,並表示永遠不回臺灣。

如此多的苦難都經歷了,什麼使得這位90歲的老人如此決絕。

張學良晚年接受採訪時,記者問他,打算什麼時候回東北老家看看。張學良回答到,「現在還回去幹什麼?」此時李登輝在島內公開搞分裂,年逾九旬的張學良對臺當局經徹底失望,不能為祖國的統一貢獻力量,李登輝的行為讓這愛國者半個多世紀的堅守成為了笑話。張學良就以此決絕的方式,離開臺灣。

相關焦點

  • 張學良在臺灣,囚禁地點多次被改變,原因是什麼,發生了哪些事情
    國民黨退守大陸,張學良也被帶回了臺灣。其實在大陸的時候,張學良就被秘密轉移很多次,到臺灣也並不是他的本意,是被騙去的,可是按照當時的情況,張學良也無可奈何。蔣介石用什麼手段,將張學良秘密轉移到臺灣呢!1946年,張學良和趙四小姐,一起來到飛機場,這種情況他們很清楚,蔣介石又要給他換地方居住了。可是讓張學良沒有想到的是,這個飛機起飛之後,直奔臺北桃園機場而去。到達臺灣之後,按照蔣介石的部署,張學良被安排在遠離市區的,新竹溫泉居住下來。
  • 少帥張學良與宋美齡到底是什麼關係?張學良逝世,她送了一個花圈
    在電視劇《少帥》還沒有開播的時候,很多觀眾朋友對劇中飾演張學良的文章和飾演谷瑞玉的湯晶媚的激情戲有很大的興趣,但是當大家所期盼的激情戲還沒有到來的時候,文章和表嫂柳巖的感情戲讓大家眼前一亮,算是給了很多觀眾的福利。少帥張學良與宋美齡到底是什麼關係?張學良逝世,她送了一個花圈。
  • 探訪張學良臺灣故居:"少帥禪園"在臺北哪裡有什麼景點
    人稱「少帥」的張學良曾這樣說。­  張學良1901年在遼寧出生。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和楊虎城發動了「西安事變」,要求蔣介石抗日,眾所周知這是中國近現代史上的一件大事。而此後,張學良長年被軟禁。其中,在臺灣的45年時光裡,他曾先後輾轉被軟禁在新竹、高雄、北投等地。近半個世紀的「幽居歲月」是這位傳奇人物一生中的無奈留白。
  • 張學良談兩岸統一
    臺灣不具備獨立的條件,搞臺獨沒有任何出路   「搞臺獨更沒有出路」,這是張學良從總結歷史經驗中得出的結論,是分析島情、國情和世界局勢之後作出的判斷。張學良說:「很可惜,我也不在政治上活動了,但我要闡明我的觀點,闡明我什麼觀點呢?
  • 張學良被囚臺灣時,宋美齡送給他一封信,張學良看完整夜難眠
    宋美齡 張學良本以為抗戰勝利後就會被釋放,但是蔣公卻在1946年把他轉移到了臺灣生活,張學良剛剛到臺灣的時候可以說是萬念俱灰,好在生活的條件並沒有改變,到1950年的時候,宋美齡突然給張學良寫了一封信,這封信讓張學良徹夜難眠。
  • 揭秘| 「少帥」張學良與于鳳至離婚真相
    如1948年當于鳳至聽說好友宋美齡將要離開美國,回到臺灣的消息時,她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如何給幽禁中的張捎些東西,她回憶說:「1948年宋美齡告知,她將去臺灣,路經舊金山,可以給漢卿帶些東西。我買了一些衣服、用品給漢卿和趙四,並買了一大把派克筆,趕去舊金山相會。宋美齡安慰我,不要急,慢慢想辦法。我說煩你帶去這麼多筆,是為漢卿送給看守他們的人,這些兵大多對漢卿很好,只有少數特務虐待漢卿。
  • 張學良參謀成國民黨上將,曾勸蔣介石釋放張學良,最後成香港富豪
    文/六六歷史故事張學良發動的震驚中外的政變「西安事變」,而被蔣介石軟禁了五十多年,失去了人身自由。追隨張學良的部將們有很多為救出少帥而想盡辦法,這些將領中就有一位是張學良的參謀。在臺灣時,他就請求蔣介石釋放張學良,但是蔣介石依然不同意。
  • 改頭換面,死裡求生,「西安事變」後張學良在臺灣這三個地方幽居45年
    當35歲的少帥踏上臺灣這塊陌生土地後,就再也沒有回過大陸。 如今,張學良在臺灣的幾處幽禁地已陸續成為旅遊景點,供兩岸民眾參觀。歷史串聯觀光,在這裡,既能感受到少帥的悽苦落寞,也能感受到蔣介石的矛盾心態,亦能感受到那場改變中國軌跡的「西安事變」。
  • 張學良:蔣介石太頑固 認為自己肯定是對的
    心寒,不是生活不好,而是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夠活著出去,蔣介石一直交代要給張學良最好的生活環境,他曾經住過高雄壽山的白屋,這可以算是當時臺灣最好風景的住宅了,比在山下的西子灣的蔣介石的別墅都好。蔣介石把張學良看作寶,但是如果這個寶有可能被拿去了,那就一定要把這個寶給毀掉。解說:1964年,葛樂禮颱風侵襲臺灣,清泉整個被衝走了。現在的清泉成了一個遊人歇腳的所在。
  • 得知張學良去世,宋美齡讓人送去了花圈,上面的6個字令人深思
    即便是曾經與蔣介石稱兄道弟的張學良,也始終逃不過被囚禁的命運。曾經的蔣介石想要除掉張學良一了百了,但是囚禁張學良之初,蔣介石礙於他仍然是奉軍的首領,也忌憚於二十多萬的東北軍,所以便沒有對其下手。在後來東北軍「自相殘殺」之後,宋美齡也曾威脅蔣介石,若是他不顧情誼殺害了張學良,她自然也會將蔣介石的所有「把柄」給抖出來。
  • 張學良去臺灣後到死都沒再回大陸,只因此人對他說了兩句狠話?
    「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後,張學良親自送蔣介石去南京,隨後就被蔣介石軟禁,直到1990年,時長約五十四年。 蔣介石到底有多麼「痛恨」張學良?可以從一件事來看。1958年11月23日,蔣介石在臺灣秘密召見了張學良,在談話中蔣介石對當年的「西安事變」仍然不能忘懷,期間蔣介石說:「西安事變,對於國家的損失太大了!」
  • 張學良愛國家放棄東北獨立 背上「不抵抗」黑鍋
    然而東北是祖國神聖領土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東北的父老鄉親是具有光榮的愛國主義傳統的中華兒女,東北軍集團離開了祖國,又有什麼存在的意義!張學良聽從命令,不作抵抗,東北淪陷。不明真相的國人,都罵張學良「不抵抗」,「丟掉了東北」,實行「不抵抗主義」。其實,當時的張學良心如刀絞。不抵抗,遭國人痛罵;抵抗,又怕破壞了中央政府救東北於危難的全盤計劃。所以,他甘心替蔣背上「不抵抗主義」的黑鍋,忍辱負重,耐心等待時機,報效東北父老,報效國家。  機會來了。1933年春,日軍侵佔熱河,進而進攻長城沿線。
  • 新竹縣重建張學良在臺故居迎大陸遊客
    發動西安事變的張學良(左)到臺灣後,和趙一荻(右)一起被幽禁於新竹縣五峰鄉的清泉山區,新竹縣政府底前要重建張氏夫婦故居,吸引大陸客來尋幽探景。(臺灣《聯合報》圖)   中新網4月16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新竹縣政府看準大陸觀光客對少帥張學良在臺幽居歲月應充滿好奇,決定在少帥遭軟禁的五峰鄉清泉原址,原貌重建毀損的房舍。縣長鄭永金說,「張學良故居」絕對有賣點,縣府已完成「幽幽清泉夢」的解說影帶。
  • 張學良在中國臺灣照片:遊孔廟時寫了一首詩,確保臺灣入版圖
    張學良在中國臺灣被蔣介石軟禁期間,曾換過多個住所,比如:新竹縣五峰鄉井上溫泉,高雄西子灣,臺北北投等。張學良被幽禁(軟禁)期間,他種田,養雞,餵貓,釣魚,有時還寫寫舊體詩。表面上很悠閒,內心卻很苦悶。來看一組少帥在臺省被幽禁時期的老照片。這張為照片為一九五五年少帥在院子外散步。
  • 張學良說:宋美齡活一天,我也能活一天,少帥把蔣介石置於何地?
    張學良當時放棄東北而發動西安事變舉動的對錯與否,其實這當中是蘊含了很多方面信息的。眾所周知,西安事變成功發動之後,張學良親自送蔣介石回南京,奈何從此一去不復返,長達半個世紀的監禁,幾乎讓曾經響徹全國的張學良如人間蒸發了一般。其實現在看來,張學良發動的西安事變促成了中華民族抗日統一戰線的形成,這算是大功一件!
  • 臺灣最美的「螢火蟲」小山村,曾被三毛念念不忘,張學良在此隱居
    由於氣候和環境的影響,臺灣的螢火蟲每年總是比大陸早醒來2個月左右,所以我們可以在4月份而不是6月和7月份,在臺灣的草地上就能看到螢火蟲,臺灣有很多欣賞螢火蟲的地方,其中日月潭、阿里山、巖川等景點為大眾所熟知,但鮮有大陸遊客知道清泉也是適合欣賞螢火蟲的地方。
  • 張學良曾遭兩次刺殺,于鳳至片言勸說,竟讓刺客放棄復仇抱頭痛哭
    文/阿聞標題:張學良曾遭兩次刺殺,于鳳至片言勸說,竟讓刺客放棄復仇抱頭痛哭西安事變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其中蔣介石是被逼迫著籤下了停戰合約,所以他本人是並沒有遭受到什麼實質性的傷害的,但是他的侍衛長就不一樣了,他的侍衛長蔣孝先在這次事變之中直接犧牲了。
  • 臺灣最美的螢火蟲山村,曾幽禁張學良13年,卻讓三毛念念不忘
    ,四月份就能夠在臺灣的草叢裡看到飛舞的螢火蟲。圖,巖川 【攝影:Wu I-Lin,(臺灣)環球旅行攝影師|來源:去驢行】清泉位於臺灣新竹市竹東鎮五峰鄉,大多數大陸遊客並不知道這座小山村,只有少數歷史、文學以及旅遊達人知道這座小山村
  • 12月25日 張學良緊急護送蔣介石離開西安!
    護國運動開始 1930年12月25日 毛澤東提出紅軍的遊擊戰術 1936年12月25日 張學良緊急護送蔣介石離開西安
  • 張學良葬禮上,104歲宋美齡派人送去一個花圈,上面6個字傷人肺腑
    張學良之所以得以倖免,宋美齡從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張學良也承認了這一點,「夫人(指宋美齡)是我的保護神!」張學良晚年在接受唐德剛採訪時說:「西安事變後我沒死,關鍵是蔣夫人幫我。我認為蔣夫人是我的知己,蔣夫人對我這個人很了解,她說西安事變,他不要金錢,也不要地盤,他要什麼,他要的是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