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隨著我國國際化迅速的發展,在當今日益開放的時代,英語的優勢已經不像過去一樣明顯,而對外貿易,出國留學等不斷擴大的對外交流活動又增加了對掌握小語種人才的需求,小語種的關注度及優勢變得愈發的凸顯。
我國學生主要外語為英語,但不可否認的是很多學生對於英語學習並不感興趣,投入大量精力學習,成績依然不夠理想。但學習小語種,除卻一些語種有「高起點"的同學,大部分學生都處於同一起跑線上。換個語種很多時候往往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熱情,提高學習積極性。
此外,小語種就業渠道廣泛,例如:政府、高校、外企和中外合資企業、外貿公司、新聞傳媒機構、旅遊公司、留學培訓機構、文化傳播公司等單位。
總之,在如今多元文化交織的時代,擁有自己獨特標籤和技能,可以大大增加就業競爭力。
我們先從3個不同維度介紹一下法語、德語、西班牙語的不同特點。
最具人氣語種——法語
//語言使用廣泛性//
使用的發達國家相對較多,法國,加拿大(特別是魁北克、新不倫瑞克) 比利時,瑞士(跟德文﹐義大利文和羅曼文四文共行)摩納哥法屬蓋亞那海地
//語言本身特點//
初始啟蒙發音稍難;發音嚴謹度高,有語感之後就容易發音準確;有最浪漫優雅語言之稱;舌音要求不高
//孩子的發展規劃//
國際學校必修二外60%以上是法語,如果為孩子後邊升學,法語選擇的多
最具潛力語種——西班牙語
//語言使用廣泛性//
西班牙語作為世界六大通用語言之一,除英語之外使用的最廣的語言,不過以西班牙語為母語的國家大多集中在相對發達度不高的拉丁美洲區域和南美
//語言本身特點//
初始啟蒙入門相對簡單;舌音發音要求頗高
//孩子的發展規劃//
從初始啟蒙的方向看,西語剛開始啟蒙的時候相對來說,孩子更容易接受
從就業角度來看,會西班牙語的人才極少,工作極其走俏,就業後的薪資待遇相比其他小語種也普遍略高一籌
如果你也曾試著讓孩子多學習一門語言,但因為它太難了,而選擇放棄,再試試吧。或許你離熟練使用一門語言只差一種合適的,讓你樂在其中的方法。
視頻裡的TED演講者Lýdia Machová是一位多語言者,她學了九種語言,其中七種語言能夠達到流利表達的水平,她對語言的痴迷讓她每兩年就想學一門新的外語。
周圍的人都很好奇,總是問她:「 Lýdia,你怎麼能說這麼多種語言,有什麼秘訣嗎?」,她總是回答,「我不知道啊,我只是喜歡學習語言而已。」
這個回答真是讓廣大語言學習者語塞,人家只是因為喜歡就能學會了一門又一門語言,我們這些學渣花費了數年的時間和大量的精力都無法掌握一門語言至流利的程度,還說沒有秘訣,可能真是人家的語言天賦吧。
不過在Lýdia看來,她並不認為多語言者有什麼天賦,他們也並沒有掌握什麼學習的捷徑,多語言者共同的秘密無非是能夠通過有效的方法系統學習語言,並真正享受學習的過程。
她在演講中分享了幾個有趣的學習案例供大家參考:
學習的第一天就要開口
來自愛爾蘭的Benny
Benny剛在旅遊詞典上學了隻言片語就去找母語者攀談,絲毫不畏懼犯錯。他認為即使說錯也沒有關係,要的就是這種即時反饋-糾錯的學習方式。
複製粘貼學習法
來自巴西的Lucas
Lucas的學習俄語的方法很有意思,也很大膽。他在學習初期就去skype上隨機加了100個俄語母語者,把母語者A發給他的話複製,粘貼發給另一位母語者B,再把母語者B對此的回覆複製下來,轉發給母語者A,就這樣,通過持續觀察母語者的對話,Lucas熟悉了如何用地道的俄語進行交流。
真是個小機靈鬼。
興趣是最好的助力
Lýdia Machová自己的學習經歷
Lýdia在學西語和德語時,選擇閱讀《哈利波特》的西語版和刷《老友記》的德語版,這兩部作品都是她的摯愛,已經反覆看過無數遍,對劇情不能更熟悉了。因此雖然在開始的時候她也是一頭霧水,但是堅持了一段時間後,她很快取得了顯著的成果。
我還清楚地記得我第一次看懂德語版《老友記》裡的笑話時的情形,我是如此快樂,備受鼓舞,沒忍住又多看了兩集。
這三個 「人狠話不多「的案例看起來似乎跟我們以往所理解的學習方法分享有很大不同,他們並沒有整理語言學習的順序或是論證哪個方面才是語言學習的重點,這些學習方式似乎是帶有鮮明個體特色的個人行為。
其實簡單分析一下,就會發現這三位多語種者的學習方式都非常典型,Benny看重在實踐中的即時「反饋-糾正」,Lucas採取「觀察-模仿-訓練」以培養語感的方式,而Lýdia則是以興趣為助力,大量語料輸入為方式,每天進行沉浸式學習。
在實踐中及時「反饋-糾正」
小朗西語的特色之一就是老師一對一指導,每一次互動都是一次「反饋-糾正「的過程,再加上另一特色,情景化,確保大部分」反饋-糾正「都落在真實的場景中。
高頻互動與情景化
沉浸式學習
Lýdia的沉浸式學習除了靠大量的原文語料,還有一點非常重要,就是每天堅持。
可能你所處的客觀環境讓你無法在身邊輕易找到合適的西語材料,滿足你每天利用不確定的碎片時間堅持接觸西語的願望。沒關係,我們小朗的老師已經精心準備好了海量的西語資源,你只要簡單照做就可以了。
詢問一百多個多語言者,你會得到一百多種不同的語言學習方法,似乎每個人都有其獨特的技巧,但每個人最終都達到了流利地說多種語言的目標。
Lýdia表示他們的共同之處是享受學習語言的過程,將學習語言由被動接受枯燥重複的內容轉變為一項樂於每天參與的有趣活動。
不過興趣只能讓你堅持下去,卻不能讓你保持進步,想要流利的說一門外語,還需要遵循三大準則。
1
有效的方法
2
一套適合孩子的學習體系
3
多一點耐心,享受每一個小小的成就
你又是怎麼教孩子學習西語的呢?有沒有自己獨特的方法?或者你是否贊同Lydia的觀點呢?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