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牌坊街有一條甲第巷,清末潮州城富商居住之地,現在鮮為人知

2020-12-13 辰辰的小廚

提起潮州,很多遊客都會想起老牌華人富豪李嘉誠。因為這裡是他的故鄉。實際上,潮州是一個具有1000多年歷史的古城,也是廣東古城味道最重的城市。

到廣東旅遊、不到潮州旅遊是一件遺憾的事,潮州八景可以與杭州西湖十景媲美,除此之外的開元寺、牌坊街也不容錯過。

建於明清時期的潮州牌坊街,是國內為數不多的以密集牌坊為特色的步行街,一到假日就會人山人海。人氣直逼重慶洪崖洞、西安回民街、永興坊。

潮州牌坊街的中段有一條胡同和其成90度的角,從而符合清末的行動和各富商的居住地處,現在大多數人去宅空,建築物的外牆也為了風雨的漫長歲月的侵蝕,牆壁斑駁發黑,多少的下降,明顯的皮掉漆,門兩旁的壁畫也變成褐色,模糊,很多的底黑,但仍難掩精巧。

這些宅院的大門都很小,但院內別有洞天。宅院的木門因為年過花甲,被上面的黑色油漆剝皮,門的四周也鏽跡斑斑。一切都靜靜地訴說著歷史。

甲第巷的長度不到200米,步行只需5分鐘。雖然與繁華街道相連,但往年遊客稀少,很多外地遊客都不知道這個地方。只有對人文歷史感興趣的自由遊客才會親自來到這裡。

甲第巷很乾淨,現在看起來有點老了,很多人說巷很窄,它評價現在的標準,在沒有汽車的時代,甲第巷比較寬。這裡最大的優點是鬧中取靜,這是清末權貴富商喜歡聚居的主要原因。

甲第巷的宅邸非常氣派,大夫第、資政第、儒林第等是其代表性的建築物,從這些建築物的牌匾和圖畫中可以看出主人的家世和高貴的地位。

甲第巷的大宅,門的兩側繪有圖畫,內容是民間故事、神話、孝道等家庭教育文化,以及民間喜愛的祥瑞。每個房子的彩繪都不一樣,有的是正方形中央的一個圓,圓形的部分填入主題內容,圓形的外圍則是複雜的花邊。也有橫長的畫,牆壁有三幅左右,靠近木門的畫面積略小,兩側牆壁的畫面積略大。

這些巨大的宅邸的眾多門關閉,遊客可以參觀中進入,只是內部的情況,只能想像,但是每年的春節期間,這些古老的宅邸仍然是完全新的春天出現脫俗,主人貼的,還是統一貼的?不清楚。

甲第巷的巷頭有饒宅,宅門上可見「半穩」二字。一定是儒雅之家吧。有淡泊的志向。有半園,是具有時代特色的小庭院,在中西結合的簡樸中不失雅致。

相關焦點

  • 潮州牌坊街|細數一座城的「前世今生」
    作為潮州府城政治、經濟、文化的中軸線,當我們談起牌坊街時,我們在談什麼?牌坊街的牌坊在取名這件事情上,民眾永遠能夠捕捉到最顯著的特徵——23座牌坊次第展開,「牌坊街」這個稱呼如此順理成章。「坊之多而知風化之美,巷之多而知民居之密,坊與巷俱以多為貴,而巷多又不如坊多之可貴。」潮州有牌坊街,更是座牌坊城。
  • 潮州牌坊街:一條具有文化特色的古街
    說起潮州 ,想必大家的第一印象就是牌坊街, 那我們就來了解一下牌坊街到底有什麼特色特點其他地方無法取代的吧!那麼就先來講下牌坊街來歷 :據史籍記載啊, 潮州曾經有牌坊91座 ,其中太平路39座 其他街巷44座 ,其餘的在金山 韓山、湘子橋 另外,在鄉鎮間也有57座,因此人們喻為"牌坊城", 而集中於太平路(大街)的牌坊,多為橫跨路面的二柱一門,規模較大,鱗次櫛比,風格獨特,氣勢非凡,故被譽為"牌坊街"。
  • 回訪潮州牌坊街:活化古城牌坊 延續城市文脈
    10月12日,潮州牌坊街上,遊客往來,尋味古城。  當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沿街步行,了解潮州市修復保護歷史文化街區、打造優秀傳統文化集結地等情況。  這條位於潮州古城的牌坊街,迅速刷爆潮汕人的朋友圈。
  • 潮州的一座古城,被稱為「牌坊之城」,卻很少有人知道!
    潮州作為廣東的「東大門」,潮州文化的重要發祥地,自東晉鹹和六年(公元331年)以來,一直是潮汕地區的郡縣、州、道、府所在地,它厚重而悠久的人文歷史為這座古城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存。潮州古城位於潮州市,是廣東省首批獲得「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榮譽稱號的兩座城市之一。與中國其他搬遷的「古城」相比,潮州古城仍有10多萬人居住,700多個零散的歷史遺蹟與城市生活融為一體。
  • 尋味潮州古城,帶不走的只有你!
    說潮州是一座很有文化涵養的老城也沒什麼好否認的,慢節奏的小城生活是它最抓人的氣質。那些藏在犄角旮旯裡的景致或風味,要慢慢走,才能摸到它的文化肌理。好在城區不大,廣濟橋、牌坊街、開元寺、韓公祠···這些必打卡坐標,大都比鄰韓江,三天兩夜的短途行程也就能把潮州城大致玩味一遍。
  • 潮州必去景點——牌坊街
    「牌坊,傳說可上溯唐宋,初以木建,形似『烏凹肚門』。古時統治者提倡倫理道德,把城鄉間於節義、功德、科第突出成就者,將其『嘉德懿行』,書貼坊上旌表,稱為『表閭』,故牌坊也具紀念作用。到明時改用石砌,加疊層樓,飾以花紋,二柱一門或四柱三門,唯嘉靖時建多柱多門長牌坊」——黃梅岑先生《潮州牌坊紀略》牌坊街工程於2009年10月1日竣工正式對外開放,成為與廣濟橋齊名、在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標誌性景點
  • 長途驛站,潮州牌坊街速覽
    於是,選擇了在中段潮州歇腳。以前對潮州沒什麼概念,一般都是講「潮汕地區」,所以,簡單做了做功課,原來潮州還是有點故事的。下午四點多抵達潮州落腳點,就在著名的牌坊街邊上。老城停車是個問題,不過潮州開發了只能停車系統,把防洪堤腳下都規範起來,用作停車,整體看起來確實是規矩不少。
  • 廣東潮州的大街小巷中,藏著「14」座古民居建築,是全國重點文物
    潮州人以「蓋房子」講究出了名的,每一個環節都體現「精心」兩字,從破土動工、安門上梁、落成謝土到入夥居住,每一個環節都有特別的風俗,民居是最能反映一個地方的人文特徵。在粵東閩南一帶,自古有一句俗語「潮州厝、皇宮起」,遠離中原,靠近海的潮州,經常會受颱風之苦。
  • 守好潮州牌坊街 讓後人了解歷史
    走在潮州古城的牌坊街上,肖湘源能清楚說出每一座牌坊的來歷,還能回憶起復建牌坊時尋得每一塊構件的欣喜。 作為基層文保工作者,肖湘源從上世紀80年代起參與文物保護工作,就和這條古街結下了不解之緣。 「牌坊街是世世代代潮州人的情感寄託,更是潮州文化的根脈。」
  • 廣東潮州「最易忽略」國家級文物之一,藏於小巷中,很多遊客不知
    前些天,珊珊三丫頭來到「潮州古城」參觀遊覽,除了到網上攻略經常提到的景點,例如到廣濟橋、古城牆、開元寺、許駙馬府、頤園、牌坊街……等遊玩之外,因為對潮州古民居感興趣,還專門走進了構成潮州古城框架的「猷灶義興甲、家石辜鄭庵」這十條老街小巷中閒逛。在這些老街小巷中,珊珊三丫頭發現隱藏了許多「被忽略」的明清風格的舊居老宅。
  • 潮州 生態 古色古香古韻 精品 兩日遊
    第1天: 韓文公祠 - 潮州廣濟橋 - 廣濟門城樓 - 饒宗頤學術館 - 潮州牌坊街- 湘橋區民居文化展覽館 - 淡浮收藏院第2天: 潮州市中國瓷都陳列館 - 許駙馬府 - 潮州開元寺- 紫蓮森林度假村 - 北閣佛燈
  • 潮州組織「文化古城·樂享名街」牌坊街文藝活動
    「文化古城·樂享名街」牌坊街文藝活動在潮州舉行,圖為6日晚,小朋友們在進行文藝巡遊。圖片來源:南方日報國慶長假期間,遊客對潮州牌坊街上的非遺展示和文藝匯演等文化活動讚不絕口。自去年10月以來,潮州組織「文化古城·樂享名街」牌坊街文藝活動,活動以文藝陣地活動、非遺活態演示、文藝巡遊為主要形式,於每周二、四、五、六的晚上舉行,至目前共舉辦了200多場次。
  • 潮州一七旬老人打造銅製廣濟橋與牌坊街
    廣濟橋和牌坊街是咱們潮州的地標建築,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不過,這銅製的廣濟橋與牌坊街您就未必見過。最近,一些人就跑到浮洋鎮洪巷村去看稀奇。亭臺樓閣、飛簷翹角,每一座牌坊無一相同;梭船相連、樓臺矗立,古橋風韻盡收眼底。
  • 回訪潮州牌坊街:「潮州菜都是寶,要更好發揚出去」
    潮州牌坊街上,店鋪林立。10月12日下午,這條遊客如雲的街道一下子沸騰了。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這裡,沿街步行,走進街邊商鋪,同店員、顧客熱情交談,向他們詢問復商復市怎麼樣、生產生活還有什麼困難等。  總書記的到來,令大家精神振奮。「總書記的關心,對我們來說是巨大的鼓舞。」
  • 盤點潮州名氣最大5個景點,一個比一個美,你去過幾個?
    說起潮州,大家都會想到潮州美食,牛肉丸、沙茶粿、撈餅、糖蔥薄餅等讓人垂涎三尺的美食,當然,潮州也是廣東省第一批獲得「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榮譽稱號的兩座城市之一,素有「嶺海名邦」、「海濱鄒魯」的美譽。而且還是華僑之鄉、潮州菜之鄉,當然潮州的人文景觀也是非常合適大家過來旅遊的,比如這個五個景點!龍湖古寨地處韓江中下遊西岸的龍湖古寨,始建於南宋時期,明、清為發展的盛期,是潮汕濱海的貿易重鎮,現在仍保存著100多座古建築,堪稱「潮汕古建築博覽」。
  • 潮州古城一老街,承載著潮州的百年記憶,網羅潮州最有名的小吃
    每一個古城都會有那麼一條老街,承載著繁華中心的百年記憶,潮州也有這樣一條老街:牌坊街。牌坊街,也是潮州的名勝古蹟之一,這裡的牌坊之多也是世界之最了,二十二座古牌坊,訴說著從宋代至今的那些傳說故事,如今的牌坊街已經被修復了很多,來往的遊客也有很多,大多都是來感受古城舊時代的痕跡,還有吃下潮州特色的美食。
  • 我用7個小時20000步,去尋找最地道的潮州老街
    在每一個古城都會有那麼一條老街會讓你留連忘返,在這裡你可以找到最地道的美味和最熟悉的景致,這或許就是所謂的市井生活。而在潮州這樣的老街不只有一條,我用7小時2萬多步來感受最原滋原味的潮州。西馬路:這是一條集小吃和古建築一體的老街,小吃大都集中在西馬路的西邊,在約1公裡的街上,雲集了豆漿、小油條、紅桃粿、筍粿、春卷、水晶餃、浮豆腐等眾多美食,這裡的小吃性價比極高,一趟吃下來也花不了30塊錢。圖中的美食就是甜的粿,晶瑩剔透,顏值很高,當然小馬更喜歡吃鹹粿,筍,豆腐,肉等等。
  • 在潮州,有一條低調的「巷子」,你知道是哪裡嗎?
    在市區,就存在著名震天下的四大古橋之一的「廣濟橋」,全國絕無僅有的「牌坊街」,從唐朝到今天的「開元寺」等等,都是遊客慕名而來的景點。那些年,龍湖可是潮州之雄鎮,鄒魯之邦,文風鼎盛,歷代名賢輩出。龍湖古寨曾經的龍湖範圍沒有如今這麼大,就只是一條「巷子」,龍湖又稱塘湖,因其西、南、北皆池塘而得名,這「巷子」就是現在的龍湖古寨。
  • 老濟南清末繁華商業老街,如今仍有人居住,恍若隔世!
    現位於回民小區西北方向的麟趾巷,東起城頂街,西至麟祥門,長約460米,寬4米,青石板路面,是一條連接老城與商埠間的重要道路。街道兩旁於元末或明初時已有人居住,到了清朝,因街上多住有孤貧人家。故街名「孤貧巷」。清乾隆《歷城縣誌》載:「曰麟趾巷,舊名『孤貧巷』」。街道麟趾巷一名,是人們期盼脫貧致富,能有一個富裕興旺的生活,遂以吉祥嘉語而名為麟趾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