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陌上榆(林新傑)
「一門父子三詞客,千古文章四大家」,這是眉山三蘇祠門口的一副楹聯,高度概括了蘇家在文學史上的地位。北宋著名文學家蘇洵、蘇軾、蘇轍父子三人在唐宋八大家佔據了三席,其中蘇軾更是名滿天下的寫詞和文章高手。蘇軾開創了豪放之聲,與辛棄疾並稱「蘇辛」,詩文書畫,樣樣精通。後世流傳蘇軾的詞,豪放與婉約並存,著名的如《念奴嬌·赤壁懷古》《水調歌頭》《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等等。
蘇軾家學源遠流長,其父蘇洵乃是戰國縱橫家蘇秦、西漢關內侯蘇武、唐代宰相蘇味道的後代。《三字經》中說,「蘇老泉,二十七,始發憤,讀書籍」。蘇洵屬於大器晚成類型的,早年四處遊學,到27歲,方發奮努力,十多年後終有所成。其妻程氏也是出生書香門第,耳濡目染之下,蘇軾兄弟打小就飽讀詩書,且心地善良、孝慈仁愛。
加上父親的悉心調教,年少的蘇軾早早就名聲在外。常言道:「人不輕狂枉少年」,蘇軾隨著自己的名聲越來越大,禁不住就有點飄飄然起來。自認為博覽群書,心裡就有些小膨脹。於是,有一年,他就寫了一副對聯,粘貼在大門上。這副對聯就是「識遍天下字,讀盡人間書」。蘇軾自己當然也是頗為自得。
蘇府大門前,自然是人來人往,絡繹不絕。這不,剛好有個白髮老翁路過,上前細瞧,字寫的是頗為飄逸,但內容卻讓老者皺了皺眉頭。估計覺得這寫聯的是過於狂傲了。
過了兩天,這位老者就來到蘇府特地拜訪蘇軾來了。估計是打聽到寫這副對聯的人就是蘇軾。老者言明是來討教蘇軾的。蘇軾聽說有人要討教自己,自然不覺得詫異。但一打開老者遞上來的書,居然很多字都不認識,一下子就傻眼了,但他畢竟受過良好教育,不認識就是不認識,他如實回答了老者。老者哈哈大笑說:「蘇公子,你不是說自己『識遍天下字,讀盡人間書』嗎?這區區的一本書就難倒你啦?」說罷,拿回書本,頭也不回地就走了。
蘇軾愣在當地,思前想後,慚愧不已。但經過這事,他知道了這世上還有很多他不懂的,很多他不了解的,學無止境,萬不可驕傲自滿,不可一世。於是,他提筆來到大門前,分別在上聯和下聯的開頭補上2個字,對聯就成了「發憤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
經過這麼一修改,狂傲之氣全無,成了有理想有方向的座右銘。後來的蘇軾更是朝這個方向努力,一生在詩詞、文章、書畫等方面都取得了輝煌的成就。更為重要的是,豁達與樂觀伴隨他的一生。蘇軾,也便矗立成宋代文學史上一座不朽的豐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