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巧妙的對聯,上下聯全部一樣,表達的意思耐人尋味

2021-01-09 書兜趙教授

「千門萬戶,總把新桃換舊符」,這是元日中的一首詩句,這是王安石對人們初一時候換春聯貼春聯時的景象描寫。

每到過年,貼春聯是每家每戶都會做的事情,它在我國的不僅是一個傳統的習俗,更是人們寄託美好祝願的方式。

所以人們很喜歡在自己的大門口貼上帶有吉祥寓意或者祝福的春聯,表達自己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從古至今有非常多的對聯,而且其中還有很多精妙的句子我們能夠朗朗上口,有這樣一副對聯,他也是非常的奇特。

這幅對聯雖然不是表達了美好的祝願,它的奇特之處在於上下聯全部是用一樣的字組成的,對仗十分的工整。

這副對聯上聯為「好讀書不好讀書」,下聯為「好讀書不好讀書」,這幅對聯的作者是明朝的徐渭。

徐渭是明朝著名的文學家和軍事家,當時頗有才華的他在朝廷裡面做官,後來他發現了朝廷的貪汙腐敗的現象非常嚴重, 因為不能忍受這種黑暗,不願意與朝廷上的其他官員一起同流合汙,於是徐渭就辭官了。

後來的他隱居山林之中,開始研究他的文學,與藝術作伴。有人稱他為明朝的陶淵明,過起了「採菊東籬下」的自在生活。

他的這幅對聯上下聯都一樣,乍一看有些晦澀難懂,究竟是表達了怎樣的意思呢?

這幅對聯表達的意思就是,一個人小時候腦子是比較好用的,在這種情況下記憶力比較強,很適合讀書和學習,要是錯過了學習的黃金時期,那時候再想學習的話就比較困難了。

古代的文學家和詩人,他們在寫文章的時候特別講究用字用詞, 為了滿足自己想要到達的境界,可以說是下了很大的一番功夫。

也正是這樣才能為我們留下大量的文學作品和經典,在語言的斟酌上面,他們會一點一點的進項推敲,這種對文字和文學研究精神,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並發揚光大。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不僅有同音字,而且同一個字也有著詞性之分,不同的詞性也能讓人品讀出不同的意思。

在很多詩歌當中,一個字或者一個詞的不同就能讓整首詩歌的意境變得不一樣,或許是普通的亡國之景變成了悲涼壯闊之感;也許是普通的情意表達變成了少女懷春的害羞之情。

總之不同的詞語會帶來不同的效果。對於這幅對聯你們有什麼看法呢?

相關焦點

  • 用「長」字組成的奇特對聯,上下聯完全一樣,文人:堪稱經典
    對聯一出,友人皆感嘆,紛紛讚嘆秦大士博學多識,而杭州西湖也自此多了一段佳話,經典的對聯千千萬,還有一些看似不像對聯的對子,也流傳了下來。 比如說這副只用一字組成的奇特對聯,上下聯完全一樣,豆芽小販明白了其中的含義後直呼:這對聯放我家門口太合適了。
  • 史上「最懶」對聯,上下聯隻字未改,卻被評為千古絕對
    除卻我們比較熟知的詩句古文,對聯也同樣是古人比較愛好的一種形式。與作詩不同,對聯考驗的不僅僅是文採,同時還要有更多的思考,畢竟對聯非常的簡潔,能否用簡潔的話語書寫下完整的篇章,的確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我國有一副史上「最懶」對聯,上下聯隻字未改,然而這幅對聯卻被評為千古絕對,讓人讀來不禁深思不已。
  • 歷史上最懶的對聯,上下聯全一樣,卻從未被超越
    對聯作為中華民族歷史的文化瑰寶,自古至今深受各個階層文人的喜愛。因為對聯而引發趣事也是數不勝數,曾經就有一副對聯堪稱「千古絕對」,也被稱為是歷史上最懶的對聯,上下聯一模一樣,一字不差。這幅對聯出自明朝著名的畫家徐渭,徐渭自幼就在書法、畫畫、軍事、政治方面有著極深的造詣,是當時當之無愧的全才。而在徐渭晚年的時候,為了教育自己的後代,他寫下一副對聯,被後人稱為最懶的對聯。
  • 對聯上下聯的9種邏輯關係
    >上下聯在形式上平行並列,語氣一致,上下聯分別從兩個不同的角度說明同一個事物,以表示同一主題的稱為並列關係。此類對聯,濃筆重彩。形象鮮明,但如果處理不當,會有單調和重複累贅之弊。 二、連貫關係 上下聯按時間順序敘述連續的事件,或者按意義上的承接關係構成,稱連貫關係,關聯詞多用「已又」、「才又」等。
  • 中國史上最奇特的對聯,上下聯一字不差,看過的人卻說:千古絕對
    其實神荼和鬱壘就是俗稱的「門神」,他們的畫像就是最初的「桃符」,後來人們又逐漸形成了在桃符上寫吉祥話的習俗,從而產生了如今家家戶戶張貼的對聯。 我國對聯文化歷史悠久,而且在文人墨客的潤色下形成了生動有趣的寫作標準,由此也產生了不少經典對聯。比如明太祖朱元璋就很喜歡對聯,還下旨道:「公卿士家,門上須加春聯一幅。」
  • 不出名卻精妙的4副對聯,不但有文採,而且耐人尋味
    對聯俗稱對對子,是傳統文化的瑰寶,深受老百姓的喜愛。只不過,時間匆匆,一些好對聯因為各種原因而被埋沒,不被廣大讀者熟知。我是真遊泳的貓,一個喜歡對聯的讀書人。關注我,一起來欣賞不出名卻精妙的4副對聯,不但有文採,而且耐人尋味。第1副:刺吻每能遭妾慍;傷心猶自向人吹。
  • 評析一幅對聯,繼續學習聯律規則
    近日,不才因機緣巧合,偶得一幅對聯。試借評析此聯以解釋更多的屬對規則及技巧,也希望能藉此機會與對楹聯學問感興趣的宗親們共同學習,互相促進。有一點必須向各位說明的是,本文是上一篇文章的續作,因此不再重複解釋那些基礎的聯律詞彙。如果沒有看過我上一篇文章而對本文部分規則、詞語不解者,敬請點擊移步瀏覽。
  • 春節貼對聯如何區分上下聯?上聯貼左邊還是右邊?春聯貼法看這裡
    雖然現在能寫對聯和福字的不多了,大多都是印刷工廠批次性的流水線印刷,個性化略顯不足,但工藝和紙張上卻更加的精美,這也是算一種彌補和進步吧。不過提起對聯,很多人會有這樣的疑問:對聯的上下聯怎麼分呢?上聯究竟應該貼在門的左邊還是右邊呢?
  • 論語說文之五十四——對聯中的修辭
    2.某地荷花湖邊亭上的一副對聯,上聯是:荷花蒹葭菜葳蕤。請您對出下聯。這是一幅同旁聯,下聯可以對:芙蓉芍藥蕊芬芳。對聯中的修辭前幾期我們向大家介紹了對聯中的對仗、用字的技巧,今天我們向大家介紹一下對聯中一些其他的修辭技巧。《左傳·襄公二十五年》中說:「仲尼曰:『《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誰知其志?
  • 妙趣橫生的對聯藝術
    這副對聯一個字都沒有,全都是標點,但卻形象的表達出了對國民黨反動派的憤怒和質疑。因為這副對聯沒有字,就無法落人口實,國民黨反動派的特務對此也無能為力。 牛頭不對馬尾的對聯 上面說了,對對聯不僅要對仗工整,還要意思連貫。
  • 過年什麼時候貼對聯?對聯上下聯怎麼區分
    春聯,俗稱「門對」,又名「春帖」,是對聯的一種,因在春節時張貼,故稱春聯。人們曾用「兩行文字,撐天柱地;一副對聯,評古涵今。」來評價春聯。貼春聯,是春節這一傳統節日的重要年節民俗。春節前夕,家家戶戶都要貼上紅紅的春聯,一副副透著喜慶和熱烈的春聯表達了人們迎新納福、企盼新生活的美好願望。
  • 對聯,你會區分上下聯嗎?
    按照中國傳統習俗,新春伊始,第一件事便是貼門神、對聯。但許多人在貼的過程中,發現自己並不能清楚區分上下聯。那如何正確區分上下聯呢?按音調平仄區分講究平仄,這是絕大多數對聯的特點。那麼,什麼是平仄?具體來說,就是上聯的最後一個字是一般是仄聲,即漢語拼音音調的三、四聲,下聯的最後一個字一般是平聲,即漢語拼音的一、二聲。
  • 2016中考語文積累與運用複習:專題3句子之仿寫.對聯.廣告.標語
    專題三 句子   第三節 仿寫、對聯、廣告、標語   考點檢索:   1.聯繫前後句子,仿寫一個內容相關,形式一樣的句子。   2.擬寫對聯、廣告、標語、口號等。   3.賞析對聯、廣告、標語、口號等。
  • 教你如何區分上下聯,春節貼對聯可別在讓人笑話了!
    那麼春聯該怎麼分上下聯?又該怎樣貼呢? 一、春聯區分上下聯的辦法   1、用平仄方法來區分   看對聯的最後一個字,上聯最後一個字是三聲和四聲(仄聲),下聯的最後一個字是一聲和二聲(平聲),比如:上聯「春回大地千山笑」(「笑
  • 3個沒名氣對聯,水平堪稱絕妙,拿出來讓人真心佩服
    而上面這個對聯是朱熹贈送給一個窮書生的。語言風趣幽默,卻又押韻對仗,體現了朱熹在對聯上面的絕佳水平。上下聯都是用幽默的筆法來刻畫這個書生的居住環境,具體生動,活靈活現,一方面體現了這個書生的生活窮苦,一方面也體現了這個書生安貧樂道的品德。
  • 對聯寫作第九講:對聯格律及馬蹄韻一 .
    有沒有字數不等的對聯?沒有。有人舉了一副挽袁世凱聯云:「袁世凱千古;中國人民萬歲!」我認為,這不是一副對聯,只是文人的巧妙構思罷了。字數上我們就不說了;而從格律上,千古對萬歲,也是失平仄的;那為什麼有人認為它是好聯呢?因為它的詞性是相對的,袁世凱,人名;中國人民,名詞;這兩個是人對人。千對萬,古對歲;另一個就是它的表達含義已經超越了對聯格律本身的約束了。
  • 10種趣味對聯:讀點有趣的對聯,做個有趣之人
    01析字聯:柳剝皮掛燈謎自取其辱對聯創作中有一種析字法,將某些漢字的形體拆分或合併,藉以巧妙地表達作者意圖。好的析字聯,語言曲折有致,耐人咀嚼,如同謎語一般,富於趣味性。此句最早見於明代陳子升的《中洲草堂遺集》,描繪了一幅幽靜的池塘煙柳圖,意境優美。但短短五個字用了五個偏旁,正合金木水火土五行,因此要對好極難。陳子升絞盡腦汁,作了三個對句:燈垂錦檻波/烽銷極塞鴻/鍾沉胚榭燈。後人被這一巧對吸引,各展才華,又貢獻了一些巧妙的對句,如:桃燃錦江堤/燈深村寺鐘。
  • 15種趣味對聯,每種都妙不可言
    迴文聯 用回文形式寫成的對聯,既可順讀,也可倒讀。不僅它的意思不變,而且頗具趣味。 一孤舟,二客商,三四五六個水手, 扯起七八幅風帆,下九江,還有十裡 十裡運,九裡香,八七六五號輪船, 雖走四三年舊道,只兩日,勝似一年 復字聯 一幅對聯中一個字或多個字多次出現
  • 春節將至,我猜你還分不清上下聯
    《啟顏錄》可見,這些對聯既要寫在門口,又是新年時令之作,是名副其實的春聯,而且跟門神桃符一樣,有闢邪的作用。《啟顏錄》抄於唐代開元十一年,這些春聯無疑比孟昶之作早得多,是目前所知最早的對聯。對聯除了寫在紙上張貼,也有直接鐫刻在門扉或門柱上的,除了表達吉祥祈福的含義,也可以寫自勉、明志的警句。隨著語言變遷,今人撰寫對聯,很難每個字的平仄都對上。不過聯句的最後一字,起碼應該是一仄一平,正所謂「一陰一陽謂之道」。
  • 對聯的特點和規則
    著名的語言學家王力先生在其《漢語詩律學》一書中認為「『對聯』其實就是來自近體詩的對仗,不過『對聯』更趨向於工對。」《漢語對聯研究》一書給對聯如下定義「對聯是一種律化的、由一個絕對獨立成篇的對偶辭例構成的詩體。」可見,對聯和古代詩詞的對仗密切相關,但又有些不同。它有如下幾個特點:1. 字數相等:     上下兩聯的字數應當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