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試者的招募

2021-02-08 臨語堂

受試者招募是指在充分尊重受試者隱私和自主權的前提下,面向對臨床試驗感興趣的、適合的、知情的個人進行募集,是受試者即將進入臨床試驗的開始。


整個招募過程都應遵循倫理學的公平性原則及代表性原則,試驗人群的代表性和受試者受益及負擔公平分擔是招募過程中最重要的兩個倫理學問題。倫理委員會對招募過程的審查應側重於招募的方式、具有代表性受試者的選擇、激勵及補償機制等方面。

(一) 公平性原則

公平性原則主要體現為收益和負擔的公平承擔,即任何一位受試者的負擔不應大於其所參加的臨床試驗需公平承擔的負擔。與此同時,每一位受試者都應公平享有獲得研究利益的權利,既包括從臨床試驗中所獲得的直接利益,也包括從臨床試驗中所產生的新知識、新技術而受益。

(二) 代表性原則

代表性原則是指參加臨床試驗的受試者能夠很好地代表具有這種藥物所治療疾病的全部人群,包括性別比例、民族差異、各年齡段人群等都與所患疾病人群分布比例一致。這樣可以減少臨床試驗結果的偏倚,使試驗結果能夠更廣泛真實地適用於所有患病人群。因此,代表性原則是臨床試驗中必備且非常重要的原則之一。

招募方式主要為醫生推薦、招募廣告和第三方招募。

在我國招募的主要方式還是醫生推薦,信任他們的研究者是患者參與臨床試驗的主要原因。這種方式比較有針對性,受試者的篩選合格率比較高。

招募可以通過廣告、海報的形式,也可以通過網站、微博、微信等新媒體途徑發布招募信息,使更多的人了解臨床試驗,擴大受試者的來源。這種招募受試者的途徑速度快、效率高,避免了受試者來源單一,可以在短時間內招募到足夠數量的受試者。但林穎等學者認為,目前招募廣告存在最大的問題是沒有經過倫理委員會審核,缺乏法律約束。倫理委員會承擔著審批、監督、管理三項職能。因此,招募方式及內容應當被放入倫理審查考核的範圍,為此過程添加保護層,通過審核才可以發布信息,如試驗機構名稱、隸屬關係和地址,研究者的姓名,試驗目的和(或)試驗有關情況,簡要的試驗篩選標準,簡要描述參加試驗的可能受益,佔用受試者的時間和其他事項,聯繫人員或辦公室。廣告內容不可有脅迫性,不做治癒或有利結果的承諾,要明示是「調查性或實驗或研究」,不提供有關安全性、有效性、等效性或優越性的虛假或誤導性的聲明。

招募廣告發布範圍廣,人員複雜,某些Ⅰ期臨床試驗中的健康受試者為了獲得試驗報酬甚至成為「職業受試者」,這些受試者入選時有意隱瞞不符合篩選要求的某些信息。目前,國內正在開發使用「Ⅰ期臨床研究志願者資料庫」來查詢和識別受試者,避免相關信息的隱瞞。

目前,國內大部分Ⅰ期臨床試驗傾向於與第三方公司籤訂合同委託招募,而第三方招募人員多數未經過《藥物臨床試驗質量管理規範》(GCP)培訓,招募過程是否符合倫理是未知的。申辦者尋找降低成本與提高效率的方法,會控制用於支付招募的費用,這可能影響第三方的工作態度與責任心。為了滿足申辦者規定的招募效率,存在過度勸誘、違背受試者主觀意願的情況。

招募材料的內容包括:臨床試驗目的、研究方法、簡單的入選和排除標準、參加試驗的可能受益及潛在風險、試驗的發起者和研究者、詳細了解試驗情況的聯繫人員等。

招募材料可寫上補償措施如路費、營養費等,但評估補償是否過度,已對受試者產生不良影響是倫理審査中最複雜的問題之一。「試驗結束一次性發放」交通費的支付方式會對受試者施加不恰當的影響,如中途退出試驗可能會損失一筆收入而影響自主選擇能力。給受試者的報酬應按實際完成研究的比例支付,而不以受試者完成研究為條件。按比例支付報酬或補償的方式應同樣適用於提前退出的受試者。建議在知情同意書中或其他提供給受試者的書面資料中闡明有關對受試者支付合理報酬的信息,包括支付的方式、金額

和付款時間表,應詳細註明按比例付款的方式。臨床試驗中應強調合理的報酬與補償,避免過度誘導。

招募材料中對於申請註冊的藥物、醫療器械、新技術的臨床研究,應採用「試驗藥物」「試驗治療」或「試驗性診斷方法」而不是「新藥」「新治療」或「新診斷方法」的用語,避免誤導受試者將接受已被證明有效的新產品或新技術,從而不正當地影響受試者參加試驗的決定。招募材料中對於研究幹預的安全性或有效性不應作任何聲明,任何明確聲稱或含蓄暗示試驗藥物(試驗治療)是安全的或有效的、優於其他治療或療效相當,都是一種誤導。所以,應將招募受試者材料納入倫理審査範圍,從而有效避免誇大受益,低估風險,避免不適當的承諾。

(一) 臨床試驗設計對受試者招募的影響

新藥在臨床試驗中都有針對的目標適應證,應嚴格按照入選和排除標準選擇合適的受試者。但是臨床試驗的設計要根據病種的實際情況和研究目的合理考慮畢竟不是實驗室研究,要符合現實情況,有可操作性和可實施性。不同類型試驗篩選期所做檢査、檢驗項目不同,入選和排除標準也不盡相同。範大超研究表明,有創檢查過多或回訪頻率過密會影響受試者入組。韓帥、瑋琦等發現,當試驗不連續、住院或間斷性訪視次數較多、與大部分臨床試驗的日程規律不同時,部分潛在受試者可能在間隔期離開試驗所在城市,無法按時回訪,依從性難以保證,這種日程安排在一些國際多中心臨床試驗方案中較為常見。潛在受試者往往在招募期了解此類試驗日程安排後拒絕參加,傾向於選擇住院時間連續、篩選項目簡單的試驗。另外,Ⅱ、Ⅲ期臨床試驗設計中的隨機性也是影響受試者招募的因素。如果試驗設計中所有組別都給予相應治療措施則相對易於招募到受試者,但如果是隨機、安慰劑對照的臨床試驗設計則會影響受試者的招募。所以從倫理角度考慮,這樣的試驗一般設計試驗組和對照組的受試者比例是2:1。

(二) 潛在受試者對臨床試驗的了解以及社會對臨床試驗的認識

很多調查顯示受試人群缺乏了解臨床試驗的渠道,這需要我們進一步開發新的招募方式,例如與下級醫院或者社區醫院協作、開發患者登記網絡等。另外,社會對於臨床試驗的宣傳和認識對臨床試驗的招募有很大影響。如果社會宣傳中有很多有關臨床試驗的負面信息,則潛在受試者很少願意參加臨床試驗。正面的宣傳會加速招募。例如目前腫瘤領域的PD-1/PD-L1臨床試驗,由於國外的研究結果和宣傳大多是正面的,國內的患者蜂擁而至,四處尋找相關的臨床試驗。這時作為研究者要把握好入選和排除標準,不可以被入組目標所左右。

(三) 潛在受試者對臨床試驗不良反應的擔心和對療效的不確定性

臨床試驗中使用的試驗藥物有些不良反應是無法預知和預防的,尤其是早期臨床試驗,關於藥物的信息很少;另外,臨床試驗藥物的療效存在不確定性,所以造成對於有標準治療方法並且治療費用可以接受的疾病,患者不願意冒風險參加臨床試驗。在知情同意書中要明確告知患者參加臨床試驗的風險和獲益,目的就是為了使患者做到充分知情、完全自願,這是倫理學的要求。魏豔的調查顯示,在不接受臨床試驗的潛在受試者中,有54.21%的被調查者表示擔心藥物的安全性。

(四) 潛在受試者自身因素對臨床試驗招募的影響

1. 潛在受試者居住地到研究中心的距離對招募的影響

潛在受試者居住地距離研究中心太遠,臨床試驗設計的隨訪頻率過高,每次隨訪時間過長,會影響潛在受試者入組的積極性。所以在申辦方做中心篩選時要考慮疾病的特點、受試人群的分布特點以及方案設計的要求,儘量減少交通和空間距離對試驗受試者招募的影響。

2. 潛在受試者的教育程度和地位對招募的影響

教育水平不同的潛在受試者對參與臨床試驗的接受程度不同,教育水平越高,參與意願越低。教育程度越高的人群,在做出決定的時候會更謹慎、更具有質疑意識,也更關注細節。退休者參與試驗的意願最高,與其收入偏低、對疾病的關注度較高等因素可能有關。

參加臨床試驗的健康受試者可能為了豐厚的經濟回報;患者可能因為其患有的疾病沒有有效治療方法,抱著試試看的心理去參加試驗,比如學生、絕症患者、偏遠地區的貧困人員、服刑人員等。他們對臨床試驗風險與收益的判斷缺少客觀、理智的權衡,冒著生命與健康風險參與臨床試驗。潛在受試者與研究者在專業背景、教育水平、社會地位、抗風險能力等方面存在著實質意義上的不平等,只有研究者告知其試驗的內容或者進展,他們才會明白自身所處的環境,只要研究者告訴其不會危害健康,他們就會繼續參加試驗。

(五) 知情同意對招募的形響

知情同意是保障受試者權益的一項主要措施。在臨床試驗招募受試者時,存在知情告知不到位、知情同意過程不合理的現象,從而影響受試者真實自願地參與臨床試驗。在招募時為了保障受試者的權益,應注重知情同意的充分落實。為達到這個目的,應保持好研究者與潛在受試者的雙向交流溝通,充分告知後徵詢潛在受試者的意見,並明確表達是否參與的意願。受試者屬於社會相對弱勢的人群,參加試驗需要受到合理保護,涉及權利的問題在知情同意書中的體現越具體,越有利於招募到更多依從性較好的受試者。

(六) 臨床試驗中心和研究者因素對招募的形響

在中國紛繁複雜的醫療環境下,潛在受試者唯有對醫生和醫療環境有較高的信任度才會參與到醫療事務中將生命託付於醫生,也才會參與到臨床試驗中來。如果醫護人員技術水平低,不能解答受試者提出的各種問題,或者解答問題不清楚,使受試者失去信任也會動搖潛在受試者對醫生的信任度,從而直接影響參與意願。醫院自身的能力、資源、設備等會影響招募。潛在受試者在能承受的範圍內更傾向於選擇水平和影響力更強的醫院。研究者對潛在受試者的關注度也影響受試者的招募。

受試者招募受臨床試驗設計、受試者以及社會對臨床試驗的認知程度、受試者對試驗藥物不良反應的擔心和療效的不確定感、受試者自身因素以及研究中心和研究者方面的因素影響,我們在設計和承接臨床試驗前就要考慮到這些因素,儘量減少招募當中的障礙做好相應的招募計劃,這樣方能保證臨床試驗後續步驟的順利開展。


相關焦點

  • 「佑安招募」受試者招募,佑安醫院免費頭顱磁共振受試者招募啦
    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支持,北京佑安醫院李宏軍教授團隊正開展針對HIV感染引發認知功能受損人群的早診早篩課題,現面向非感染者人群招募241名早診早篩對照組受試者,可免費提供認知評估、頭顱磁共振檢查(可同時贈送家屬腰椎或頸椎磁共振檢查福利),並可長期隨訪。
  • 臨床試驗受試者如何在線報名?臨床試驗招募平臺
    臨床試驗受試者如何在線報名?臨床試驗招募平臺 2020-09-10 16:13 來源:景昌小募募
  • 高報酬招募暑期動力系鄭國忠老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實驗受試者
    試驗時間  2016年7月份暑假至八月中下旬聯繫我們  碩動力141班  李志灝同學 18331125379  微信號:fools--like    1.本實驗第一發在2015年暑假至8月中旬順利完結,當年參加實驗的小夥伴們有來自一校區的博士和碩士們、二校區的本科生們、當然還有河大的本科生們呦(我們承諾:所有招募的受試者只有在校的學生呦
  • 人體臨床試驗受試者的權益保護
    3月16日,中國工程院院士陳薇團隊研製的重組新冠疫苗,獲批正式進入臨床試驗,研究目的為「評價18至60周歲健康成人接種重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腺病毒載體)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共招募108名志願者。人體臨床試驗的開展為疾病治療和預防帶來新的希望,但受試者身體健康也將面臨不確定風險。因此,在向自願參與臨床試驗的志願者致敬的同時,也需要關注受試者權益的保護。
  • 調查| 瘋狂的賀建奎與退卻的受試者
    白樺告訴本刊記者,2017年4月,賀建奎聯繫他,說希望能夠通過白樺招募受試者,參與他們的一項研究。賀建奎說自己想找到一些男性一方感染愛滋病的單陽家庭,將通過對男性洗精,女性試管嬰兒的手段幫助他們懷孕。但在此之前,他們會對受精卵進行CCR5基因的編輯,以使得嬰兒出生之後能夠天然具有抗擊愛滋病毒的能力。白樺有點猶豫。
  • 文盲作為受試者的知情同意書怎麼籤
    2016 ICH E6(R2)中4.8.9中描述:「如果受試者或其法定代理人不能閱讀,在整個知情同意討論期間必須有一位公平見證人。在書面的知情同意書和其他文件資料交給受試者後,向受試者或受試者法定代理人進行閱讀並解釋,在受試者或受試者的法定代理人已經口頭同意受試者參加試驗,並且如果可能(受試者或受試者的法定代理人)在知情同意書上簽字並註明日期。
  • 多家媒體曝光之後:臨床試驗招募工作會走上正軌嗎?
    不過,不同於以往,本次事件被曝光的重點不再是「臨床試驗」造假行為,而是另一環節~受試者招募。當然,所有相關新聞報導均來源於網絡,其真實性和可靠性還需考究,不過,臨床試驗受試者在招募過程中的種種「造假」、「違規」行為,卻是圈內人士知而不言的陳年詬病。那麼,受試者需要怎樣的條件才算合格?通常情況下,正規的招募流程是怎樣的?出現問題,該由誰來負責?
  • 【患者招募】七院治療嚴重下肢缺血性疾病Ⅲ期臨床試驗招募患者
    【患者招募】七院治療嚴重下肢缺血性疾病Ⅲ期臨床試驗招募患者 2020-06-07 04: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多媒體輔助、增加受試者與研究者的互動與溝通,提高受試者的理解能力
    (6)如發生與試驗有關的傷害事件,受試者可能獲得的補償和/或治療;(7)試驗可能包含哪些不可預見的風險;(8)什麼情況下,研究員可能中止受試者繼續參與試驗;(9)受試者參加試驗的預期花費;(10)如受試者主動要求中止試驗,請務必告知原因;(11)試驗一旦有新發現,您將會被告知,可能會影響到您參與試驗的意願;(12)參與本次試驗的受試者人數。
  • 【受試者招募】寶寶老起溼疹?體質易過敏?這裡免費14項兒童過敏風險基因檢測
    牛奶蛋白過敏嬰兒溼疹受試者招募
  • 特發性矮小(ISS)金賽增生長激素長效水劑患者臨床招募
    特發性矮小(ISS)金賽增生長激素長效水劑患者臨床招募 時間: 2019-06-27 16:40  來源: 求醫網   編輯: 志飛   長效生長激素治療特發性矮小受試者招募  經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批准(批件號:2014L02148),長春金賽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已在全國多...
  • 中國首個新冠滅活疫苗:受試者最多打3針,臨床前研究用時98天
    此外還有兩個獲批開展臨床試驗的疫苗是,陳薇院士團隊研發的重組新冠病毒已於3月底完成Ⅰ期臨床試驗受試者的接種工作,4月9日開始招募Ⅱ期臨床試驗志願者。北京科興中維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研製的滅活疫苗4月13日開展臨床試驗。作為全球首個新冠病毒滅活疫苗,國藥集團中國生物在河南焦作武陟縣開展的臨床試驗備受關注。
  • 通知丨標準化病人招募
    為適應國家臨床醫學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提高我校臨床醫學生的臨床技能,滿足校內臨床技能考試和國家執業醫師分階段考試的相關要求,學校將組建標準化病人團隊,現面向全校及社會公開招募標準化病人
  • 如何在不同的研究中心之間轉移受試者?
    申辦者,研究者以及監管機構無論是在試驗設計,還是在分析和處理任何問題和突發狀況時,均應將受試者的保護放放在第一位。2020年1月以來,新冠疫情肆虐,交通受阻等因素導致受試者無法如期到site進行隨訪,臨床試驗也面臨的前所未有的挑戰。申辦方,研究者迅速制定應急預案,啟動BCP流程,採取一系列措施最大限度的保護受試者的安全,權益和權力。
  • 抗塵肺新藥招募臨床試驗患者
    近日,江蘇伯克生物醫藥公司宣布聯合北京朝陽醫院、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醫院等多家醫院呼吸科,招募240名塵肺病患者,進行抗塵肺新藥——鹽酸替洛肟Ⅱ期臨床試驗。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有750萬塵肺病患者,病人由於長期吸入大量細微粉塵而引起以肺組織纖維化為主的臟器致殘,普遍症狀是胸悶、胸痛、氣短、咳嗽、全身無力,重者喪失勞動能力,甚至不能平臥,連睡覺都得採取跪姿,最後因肺功能衰竭。
  • 葛蘭素史克MenABCWY III期臨床項目對首例受試者...
    2020年08月20日訊 /生物谷BIOON/ --葛蘭素史克(GSK)近日宣布,其在研5合1腦膜炎疫苗(MenABCWY)III期臨床項目已對首例受試者進行了疫苗接種,該項目的目的是將MenABCWY與該公司已上市的2款腦膜炎球菌疫苗Bexsero和Menveo進行比較。
  • 無行為能力受試者的標準定義和知情策略
    我們幫助機構、研究者、SMO付費訂製過《SOP-20101 知情同意和受試者數據及隱私保護》,歡迎訂製。,或熟悉受試者的人認為,該受試者有認知損傷或痴呆的症狀;-研究者在和受試者溝通過程中觀察到的異常表現,例如糊塗、總忘事、難以溝通和理解他人談話內容。
  • 新冠疫苗二期試驗開始招募志願者!需要500人,引入安慰劑對照組
    據參加新冠疫苗I期臨床試驗志願者透露,4月9日,最後一批受試者也結束了隔離觀察,回到家中。20多天來,108位志願者陸續接種重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腺病毒載體),以普通人的身份,和科研人員在新冠疫苗研製的戰場上並肩作戰。他們身份各異,從「00後」到「60後」都有。
  • 國際試驗設計新思路重大改變推薦||受試者部分隨機PRPT設計:受試者可自由選擇治療分配!
    但實際上,很多受試者加入研究都有「私心」:認為新藥療效很好;內心期望得到現有治療方案,會期望分配入對照組,這在很多研究中很常見的。或者,有些人只是幫助PI,他們期望加入安慰劑組。如何避免這種安慰劑效應(儘管RCT研究,不理解RCT研究有安慰劑效應的請自行補課),例如,受試者期望得到最新治療,但懷疑自己分配進入安慰劑或對照組後,比如,通過和其它受試者交流注射疼不疼來評估自己是不是安慰劑藥物,所以在報告症狀改善或心理暗示的時候,會收到很大的影響。這會直接導致他們脫落,或者不接受藥物,不依從方案規定的操作程序。
  • 純音聽閾測試中,受試者採取哪些方式做出反應
    純音聽閾測試過程中,需要受試者聽到聲音後做出反應,那麼通常採取什麼方式呢?通常採取按鈕或者舉手方式。檢查者應根據受試者不同的情況選擇適宜的反應方式。1、按鈕當受試者聽到聲音以後按鈕。聽力計面板的指示燈會顯示出來。當其聽到的聲音很大時,TA反應很果斷,表現為按鈕動作很快;當聲音很小或接近閾值時,受試者會經過判斷而反應,因而反應出現延遲,這就是所謂的閾值反應閾值反應有助於檢查估計閾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