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聆聽《山童》,感受歌曲表現的山野童趣,感受童年的美好,表達對童年生活的熱愛之情。
2.過程與方法
通過聆聽、模仿、小組合作探究法等,學生感受歌曲表現的美麗景色,提高學生對合唱作品的欣賞能力。
3.知識與技能
引導學生創作性的表現歌曲。
二、教學重難點
1.重點
感受歌曲表現的山野童趣,提高對合唱作品的欣賞能力。
2.難點
引導學生創作性的表現歌曲。
三、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老師演唱《童年》,與學生探討童年的故事,從而引入新課。
(二)初步感知
1.初步感知
(1)通過多媒體播放歌曲,提問:歌曲演唱的形式是什麼?(合唱)
(2)老師彈唱歌曲,提問歌曲表達了什麼樣的情感?(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2.深入了解
(1)老師引導學生分段欣賞歌曲,首先,通過多媒體欣賞第一段,提問「這段描述了什麼內容?」(展現了色彩絢麗、生機盎然、音響紛繁的山間景物)情緒是如何的?(歡快、活潑)並引導學生用不同的節奏去表現歌曲中出現的聲音。(學生用節奏表現山風、小鳥、羊跳、泉水等聲音)
(2)老師引導學生聆聽第二段,並與第一段進行對比,引導學生用絲巾表現第二段的旋律。(平穩的節奏、起伏的音調,營造了優美恬靜如夢如畫的意境)(3)老師引導學生聆聽第三段,感受這段的情緒,並點明歌曲主題。(隨著太陽的冉冉升起,萬物復甦,山林變得熱鬧起來,山童似乎在呼喚他的小夥伴們一起進入山林去感受童年的快樂)。(4)通過多媒體完整欣賞歌曲,並引導學生用律動的動作分組展示不同樂段,達到情感的升華。(第一段用身體晃動來表現,第二段用絲巾舞動來表現,第三段加上呼喚的動作來表現)(三)音樂活動
老師引導學生聆聽《牧童》,感受兩首歌曲的不同,進而介紹合唱的知識。
(四)小結作業
老師引導學生對本課進行總結。
四、板書設計
開場白: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我是報考小學音樂的××號考生,今天我試講的題目是《山童》。下面開始我的試講。
一、導入
師:同學們好,歡迎大家來到音樂課堂。
師:在上課之前呢,老師先來演唱一首歌曲,大家聽一聽歌曲的名字是什麼?
師:嗯,我聽到有同學說,之前在電視上聽到過,是一首演唱童年的,歌曲的名字就是《童年》。
師:嗯,這位同學的音樂素養很高。
師:同學們,你們的童年是怎樣度過的呢?
師:嗯,我聽到有同學說,童年過得非常開心,無憂無慮的。
師:還有的同學說,每天和哥哥姐姐一起去田野邊玩耍。
師:嗯,看來同學們的童年生活是多姿多彩的。
師:那你們想不想去看一看山裡孩子的童年是如何度過的?
師:那就跟隨老師的腳步一起出發吧。我們學習一首歌曲,這首歌就就叫做《山童》。
二、教授新課
(一)初步感知
師:我們先通過多媒體來聆聽一下這首歌曲,同學們感受一下,這首歌曲和我們之前所學的歌曲有什麼不同呢?(聆聽)
師:歌曲聽完了,誰來說一說?
師:靠窗的這位同學,你來說吧。
師:哦,你說歌曲中的聲音很飽滿,不像是一個人演唱的,像是一群人演唱。
師:請坐,這位同學聽的非常仔細。
師:正是因為一群人的演唱,才使得聲音飽滿,有立體感。這其實是一首合唱歌曲。(板書:合唱)
師:現在老師來彈唱一下這首歌曲,你們感受一下歌曲表達了什麼樣的情感呢?(彈唱)
師:老師演唱完了,哪位同學來回答一下?
師:後排的這位同學,你來說。
師:哦,你說,歌曲唱出了山間的美景,表現了山裡孩子對童年的嚮往和喜愛。
師:請坐,大家同意嗎?
師:我看大家都贊同這位同學的說法。那現在老師結合這位同學的說法來總結一下。
師:其實啊,不僅僅山間有美景,我們身邊也有很多美麗的景色,像春天嫩綠的柳枝,夏天綠蔭的草坪,秋天金黃的落葉,冬天皚皚的白雪,同學們只要認真觀察,就會感受到身邊一起美好的事物。
(二)深入了解
師:我看到同學們都迫不及待的想要跟著山童去追尋山間美景了。
師:我們先通過多媒體來欣賞第一段歌曲,同學們仔細思考一下,這段歌曲描繪了什麼內容?
師:歌曲聽完了,誰來說一說?
師:穿紅衣服的女生,你來說。
師:哦,你說,歌曲描繪了色彩絢麗的山間景色,四處生機盎然,有羊兒的奔跑,河水的流淌,鞭兒的揮舞。
師:請坐,這位同學的語言表達能力非常強。
師:誰來說說這一段的情緒是怎樣的?
師:戴眼鏡的同學,你來說。
師:嗯,你感受到這一段歌曲的情緒是非常活潑的、歡快的。
師:請坐,你的音樂感知能力很出色。
師:那同學們,你們能用不同的節奏來模仿出歌曲中出現的聲音嗎?
師:嗯,我看到有同學用二分音符來表現山風(X—X—),還可以用八分音符表現嘰嘰喳喳的鳥叫( X X X X)
師:同學們的想像力非常豐富,老師給你們點讚。
師:現在聽老師來演唱歌曲的第二段,你們對比一下,第二段和第一段旋律有什麼不同?(唱第二段)
師:老師演唱完了,誰來說一說?
師:離我最近的這位同學,你來說。
師:哦,你說,相比第一段,第二段的旋律更加的平穩。
師:請坐,你說的不錯。
師:那同學們,你們拿出課前分發好的絲巾,跟著旋律來進行揮舞。閉上雙眼,讓我們一起漫步山間,感受一下這如詩如畫的美景。
師:請同學們緩緩睜開雙眼,我們在來聽聽第三段歌曲發生了什麼?
師:歌曲聽完了,誰來說一說?
師:穿藍衣服的這位男生,你來說。
師:哦,你說這一段很熱鬧,像是召集了夥伴們一起享受這美景。
師:請坐,你真像一個小老師。
師:其實這段呀,隨著黎明的到來,山林裡變得熱鬧起來了,像是山童在召集小夥伴一起享受童年的快樂。(板書:對童年生活的熱愛之情)
師:我們現在通過多媒體完整的聆聽一下這首歌曲。一會我們分小組用律動的方式來表演不同的段落。
師:給大家十分鐘的時間,開始吧。
師:(下臺巡迴指導)哦,你們這個小組用絲巾做道具進行伴舞,很生動;嗯,你們小組注意手勢的位置。
師:好的,老師聽到大家的聲音漸漸弱下來了,想必是練習好了,那就請你們來表演吧。
師:第一組先來吧。
師:好的,第二組。
師:第三組。
師:三個組都表演完了,誰來評價一下?
師:嗯,我聽到有同學說,這幾個小組的表演都喜歡,不知道選誰了。
師:第一組用身體晃動表現出的山林的美景;第二小組用絲巾舞表現出了山林中月光下的寧靜;第三組用呼喚的手勢表現出黎明到來的熱鬧場景。
師:老師覺得每個小組都很有創意。
三、音樂活動
師:下面,進入到我們最喜歡的音樂活動環節,老師播放歌曲《牧童》,你們聽聽這首歌曲和我們今天學的有什麼不一樣?
師:歌曲播放完了,誰來說一說?
師:中間的這位同學,你來說。
師:哦,你說,《牧童》是一個兩個聲部的合唱,而《山童》的合唱聲部更為多樣性,聲音更有層次感。
師:嗯,這位同學對這首歌有獨特的見解。
師:其實,合唱就是要我們要求我們在演唱的時候要互相傾聽對方的聲音,達到和諧統一,聲音均衡富有立體性。
師:看來同學們都已經了解了。
四、課堂小結
師:時間過得真快呀,音樂課馬上就要結束了,通過今天的學習,大家有什麼收穫呢?師:哦,你說,感受到了山間美麗的景色;你說,了解了合唱的知識;還有的同學說嚮往山裡孩子的童年生活。師:希望同學們以後要熱愛生活、珍惜童年的歡樂時光。師:那就讓我們跟隨多媒體再來聽一遍歌曲,結束我們今天的課堂吧。結束語:
我的試講到此結束,感謝各位評委老師的耐心聆聽!請問我現在可以擦掉板書了嗎?
結束語: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各位考官。由於我缺乏豐富的教學經驗,在此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一些偏差,希望各位老師給予批評和指導,再次感謝各位老師!各位老師辛苦了!請問需要擦黑板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