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吃虧太多!一線老師總結:哪些組合可選,哪些組合慎選

2020-12-16 騰訊網

今年是山東、北京、天津、海南四省市實行新高考第一年,很多家長和考生都在「慌亂」中度過,留下了很多遺憾,很多教訓,當然也有成功的經驗,在這裡,「贏在高中」老師總結一下,希望能夠給後面的學生選科提供參考。

一、哪些組合要慎選?

1、物理+化學+生物

這個「老理科」組合,深受學霸歡迎,在山東公布的2017級(今年參加高考的這一屆)選科數據中,選擇物化生組合的學生人數排名所有組合中的第二位,可見一斑。但是,這個組合最大的劣勢就是競爭太強!學霸之間的競爭,如果你有一科「瘸腿」,就可能成為「炮灰」。在山東省公布的「一分一段表」中,即便是全省前56名的學生,也有4人沒有選擇生物,這其中包括「省狀元」,不選擇純理,避開學霸,也許你就是「學霸」。當然,真正的學霸,可以考慮這個組合。

2、物理+化學+歷史

這個組合被稱為最難的組合,只有「3+3」模式存在,對於很多物理不錯的學生而言,學習歷史也並不難,因為理科思維對於「思辨性」要求很高的歷史學科很有幫助。

但是,歷史這門學科卻是「好學難考,好教難高」的學科,高考考查起來沒有邊際,讓學霸也感覺到沒有把握,相比生物或者地理學科,歷史學科的浮動性還是很強的。物理難學,歷史難考,所以選擇這個組合,很難得很高的分數。

3、化學+生物+一文

對於想學理科的同學而言,這個組合成功避開了物理,可以考出一個更」好看「的分數,但是到了報志願時,你會發現:不選物理,理工科的好專業都沒法選。

這個組合可以考慮醫學類,這是目前相對而言最好的專業,但是真正好的醫科大學的臨床醫學、口腔醫學等好專業,都要求必選物理和化學,所以這個組合也基本上和好大學的醫學無緣。

其他剩下的就是生化環材這些」天坑「專業,雖然看似」高大上「,但是本科就業非常難,而且大學還要學物理,越好的大學,要求越高,那些不選物理的同學,到了大學難道要上輔導班?

4、化學+兩文

這個組合就更不用說了,選擇這個組合的學生,多數缺乏理性思維,理科並不好,否則就不會單選化學了,但是選擇化學的意義是什麼?很多人可能說不清楚。

我一個朋友的孩子選擇的這個組合,選擇化學就是因為化學實驗有意思,結果每次化學都考30多分,高考之後,堅決不選和化學有關的專業了,最後和選擇政史地的學生一起競爭,但是分數上已經處於劣勢了。

二、哪些組合可以推薦選擇:

下面給大家推薦一個相對比好的組合,供大家參考。

1、物理+化學+地理

把生物換成地理,這個組合和物化生的純理科組合所報的專業差不多,但是地理相比生物而言,可能在賦分上有優勢,畢竟選擇地理的學霸比選擇生物的學霸少很多。

當然, 地理也非常」玄「,如果你有一個優秀的地理老師,把相關內容給整理好,地理也許不是問題,如果沒有的話,地理並不比生物好學。

2、物理+生物+地理

不是學霸,儘量不要物理和化學同時選!物理和化學一起,不僅難學,而且在報考專業時,成績好的學生往往去報考人工智慧、計算機等熱門專業,所以化學實際上是沒有多大用處的。

生物和地理屬於比較」中性「的學科,理性思維比物理化學要求低,考試內容比政治歷史範圍小,而且答案比較固定,所以這兩科也深受學生」喜愛「,在新高考地區,選擇地理和生物的學生,基本上都是最多的。

3、物理+兩文

如果成績不是非常棒,但是又想學理科,那麼選擇物理和兩門文科是非常不錯的選擇,物理雖然難,但是可以用更多的時間把物理拿下,再加上兩門文科,可以在賦分上有一定的優勢,可以兼顧分數和專業選擇,如果選擇了政治、歷史, 以後考研、考公務員等,都有不錯的基礎。

4、歷史+政治+地理

政史地的純文組合,是最不被專家看好的組合,因為這個組合的專業選擇面最窄,僅限於文史類專業和部分醫學類專業,而且還有很多理科生會給搶佔名額。

但是,學不來理科的學生太多了,所以導致這個組合的人數並不少,在山東省2017級選科數據中,選擇政史地組合的人數是最多的。

從高考投檔情況看,山東省的一段線雖然是499分,但是在這個分數上面20分,如果選擇政史地組合,都基本上沒有本科上,報考民辦本科。

所以,成績不好的學生選擇這個組合,其實並不是好事!但是,對於中等生而言,如果不打算選擇物理,那麼選擇政史地這個純文科組合,很有可能賦分更高,考一個非常不錯的分數,衝擊211、985大學,如果能衝擊上,未來的發展不會比理科生差。

以上是對」3+3「模式選科的分析,希望能夠給新選科的學生提供幫助。

相關焦點

  • 新高考第一年,選科吃虧的太多!哪些組合要慎選?聽聽老師怎麼說
    今年是山東、北京、天津、海南四省市實行新高考第一年,很多家長和考生都在「慌亂」中度過,留下了很多遺憾,很多教訓,當然也有成功的經驗,在這裡,「贏在高三」老師總結一下,希望能夠給後面的學生選科提供參考。一、哪些組合要慎選?
  • 2021年江蘇新高考選科組合出來了,地理成「主選」,這樣選很現實
    學生在選擇科目時,應該注意哪些問題?要聯繫自己想要報考的專業,提前想好所選專業傳統高考模式是分文科理科,新高考模式不再區分文科理科。學生可以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選擇自己擅長的科目。2021年江蘇高考選科組合出來了,地理成為「主選」:在確定學生必須要在歷史和物理中選擇一個科目後,學生可選的科目組合有12種。2021年江蘇高考選科組合人數最多的是物理地理生物,有15.5萬的學生選擇了這個組合。
  • 新高考改革:高一選科決定未來大學專業,這個組合慎選
    高考,一直以來都關乎千萬家庭。從1978年恢復高考以來,高考也經歷了多次改革,最重要的意義便是希望在改革下,能夠為祖國培育出更多、更優人才。從2017年上海第一個試點實行新高考,其他省份也在相繼實行中,面對新高考,也許部分家長和學生們還在處於比較蒙圈的狀態。
  • 高考模式新組合,「物化地」和「物生政」,這倆組合更適合哪些人
    高考新組合模式已經實行一段時間了,其中在高考時選擇最多的組合為「物化生」,但是因為該組合的難度較高,並不適合班級中所有學生學習,基本上只有班級中的「學霸」,才能駕馭得住這個科目組合。
  • 新高考模式下,哪些學科組合最吃香?考生可得牢記
    2020年,北京、天津、山東、海南這4個省份率先實行「新高考模式」:文理不分科,除語數英這三門必考科目外,考生可以自行選擇自己擅長的科目報考。今後大多數省份都會推行「3+2+1」或「3+3」的新高考模式。
  • 新高考模式科目怎麼選?兩種組合易「吃虧」,一種組合成「熱門」
    至於化學和地理,能考多少分,基本都是看老師怎麼「賞」。 這你讓我怎麼選! 不過沒想到的是,新高考施行後,還真採用了「3+3」和「3+1+2」的模式。 看上去,似乎和我一樣偏科的高中學子,等來了春天了。
  • 「3+1+2」高考模式最「吃虧」的組合,性價比低,賦分後難得高分
    本專欄的目的就是通過分析大學在各個省份招生專業的選科要求,讓大家了解每一個選科組合的專業覆蓋率、優勢、劣勢、適合哪些人,以及每個選科組合不能報考的大學專業有哪些?因而,專欄共分為12個章節,對應的是「3+1+2」高考模式的12中選科組合。第一章介紹的是「物化生」組合:新高考「物化生」組合的優勢有哪些?哪些專業不能報考?
  • 解析新高考的一個選科組合——物史地,想學好,對學生的要求更高
    物理、歷史、地理這一組合僅適用於「3+3」新高考模式,也就是實行新高考的省份可選,屬於偏文科性質的組合,雖然有物理,但是整體孩子們偏文的多一些。採取「物理+兩個文科」的搭配方式,專業覆蓋率高達99.3%左右,但是選擇這個組合的2017級孩子,所佔比例只有4.65%。為啥?
  • 新高考下不同選科組合究竟可報哪些專業?選科問題一網打盡!
    今年,第二批新高考改革省市正式落地實施新高考,北京、天津、山東、海南四省市的21屆考生有了可參考的方向。 但真正難的是第三批新高考改革的8省市考生,2021年廣東、重慶、湖北、湖南、河北、遼寧、福建、江蘇也即將落地新高考改革。
  • 新高考選科,這3種組合被認為是「黃金組合」,高考有優勢!
    眾所周知,新高考政策取消了文理分科,尊重學生的個性、特長發展,可以選擇最具優勢的科目參加高考。但是,面對新的高考政策,家長和考生都非常恐慌,一時不知道如何選擇。他們認為以前的文理分科最簡單明了,現在新高考選科靈活性太強,由於等級賦分制度和自身優勢科目的因素,老師可能都無法給出很好的建議。今天就來給大家說一下新高考「3+3」模式的最佳組合,僅供大家參考。一、物理+化學+歷史(適合學霸型的學生)物理+化學+歷史組合最大的優勢就是報考專業比例最大,幾乎所有專業都可以報考。
  • 選科分析② |「物+化+地」組合有哪些專業可選?
    前段時間,小方老師給大家介紹了新高考「物理+化學+生物」的選科組合後,大家紛紛在後臺留言想看其他科目的組合在師兄此前的調查中發現,家長知校裡的高考用戶選了「物+化+地」的佔比約14%,在所有選科組合裡排名第二多的選科組合,第一名是「物化生」組合。(註:參與調查共有722人,99人選擇「物+化+地」組合)。
  • 高一選課,政治,歷史,生物組合,這樣的學生可以選
    很多數學老師講課,如果不認真備課都有可能掛在黑板上,很丟人,但是歷史和政治老師從來不會出現這種現象,很多老教師甚至都可以不帶課本上課,因為,哪些史實全部記在腦子裡了,反反覆覆而已。尤其像江蘇等實行3+1+2地區的考生除了選擇物理,化學基本上沒有選的,原因就是一個字:難。而選擇物理也是無奈,高考專業有保障,那麼選擇物理後的搭配首選就是生物。總結:該組合簡單易學,聽得懂,也會做題,都可以寫一寫,不用擔心沒話說。
  • 681分無緣北大,選擇北師大,新高考選擇「純文」組合最吃虧?
    新高考打破文理分科,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特長進行選課,有利於學生的全面發展。這些組合中,哪些組合好,哪些組合不好?我想並沒有固定答案,一句話說「適合的就是最好的」。但是,在實際操作中,對老師、學生和家長的要求都比較高,在不了解孩子學習能力、學科難度、競爭對手和大學要求的前提下,選擇一個適合的組合,並不容易。
  • 物地生:新高考「最佳」選科組合,卻不適合「中等生」,為什麼?
    「3+1+2」高考模式共有12中選科組合,對於學生以及家長來說,如何選科是一大難題,除了要考慮自己的學習基礎、學習興趣、成績和未來的職業規劃以及所在地區同學的選科情況外,還要考慮大學招生專業對於選科的要求,但目前學生和家長對於大學招生專業的選科要求卻知之甚少。
  • 新高考「3+1+2」模式,選物生政是最佳組合麼?可報考哪些專業?
    新高考模式已經開始執行,部分高考省份(河北省、遼寧省、湖北省、江蘇省、福建省等)將不再有文理分科而實行新高考「3+1+2」模式,這就涉及到選科內容,「3」是指語數外三名門主科,「1」是指物理、歷史需要選擇一科,而選擇不同的學科將面臨著報考不同的專業,不再像文理分科時方便報考了,雖說
  • 4種新高考「3+1+2」選科組合,老師:繞開學霸很可能成黑馬
    天南地北地理特性資源礦物氣候溫差等,需要很強的理解、分析、歸納、總結能力,不過如果有一個優秀的地理老師,能把相關內容給整理好,學地理應該比生物更省時省力。否則,地理並不比生物好學。組合2:物理+生物+地理物理和化學是學霸不一的選擇,這兩科湊在一起對他們來說很容易,可對非學霸來說,不僅難學,而且在高考填報志願選專業有一定的局限性。因為學霸因為高分優勢,選的專業當然是熱門走俏的,比如人工智慧、計算機等。
  • 新高考開始實施,這4個選科組合「易吃虧」,高中老師:謹慎選擇
    而今年不少的省市都已經實施了新高考模式,不少的學生因為選科不當,留下了很多遺憾,也有不少的考生因為新高考模式靠近了自己理想的學校,而2021年也會有很多省市開始實行「新高考3
  • 新高考暴露新問題,什麼組合「最吃虧」?選科不小心學霸變學渣
    傳統高考結束之後,緊接著各個省份新來新高考,2021年,8省市首次迎來新高考模式,對於這8個省份來說,新高考具體是一個什麼情況還是一個未知數,和傳統高考不同的是,新高考賦予了考生自主選擇的權利,不再是簡單的文理分科。
  • 新高考第1年,高中班主任勸告:選科別選這3種組合,容易「吃虧」
    和常規的大文大理不同,新高考改革後就取消了文理分科,實行語數外三科加理化生政史地中三科的模式。  同時「3+3」可以細化成兩種形式:  ▼簡單的3+3  這種形式自由度更高,在語文、數學、英語三科必選的基礎上,其餘三科可以憑自己意願選擇沒有科目限制,但同時也出現了一定弊端,因為物理難度係數較高,很多學生就放棄了物理科目,導致選學物理的學生過少。
  • 新高考2021及高考選科組合分析!哪些學科將由「冷」轉「熱」
    目前,全國共有14個省市實施了高考綜合改革,新高考模式下,考生首先要面臨的就是科目的選擇,在「3+2+1」的新高考模式下,考生可選擇的組合共有12種。為幫大家解決選科難題,對12種各組合的優劣勢及各學科對應專業做以下分析,供各位考生和家長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