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袋鼠一起跳躍!蹦床是如何發明的?最早飛行員太空人都用它訓練

2020-12-16 茶馬星球視野

1930年美國愛荷華州錫達拉皮茲市16歲的喬治·尼森加了馬戲團表演,這個年輕的體操運動員看著空中飛人從高處優美跳下,並在下面的安全網上輕輕彈起,腦海中突然靈機一動,有了一個有趣的想法,是否可以創造一種能讓人持續彈跳的裝置嗎?

尼森花費了很多年時間,經歷了多個失敗的原型,終於成功了。75年前1945年3月6日他的發明被授予專利,他稱之為「翻滾裝置」。 後來他註冊了「蹦床」商標,這個商標來自西班牙語中的「跳水板」。

如圖:喬治·尼森的「翻滾裝置」於1945年3月6日獲得專利 (美國專利號2,370,990)

尼森後來獲得了44項專利,其中很多都與他的翻滾裝置有關,他還幫助開發了一項結合雜技和彈跳的體操運動蹦床。 他親眼見證了蹦床在2000年雪梨奧運會成為奧運會項目,並且還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測試了蹦床。 蹦床在美國各地的室內公園和住宅院落裡十分受歡迎,銷售額達近4億美元。

發明家的女兒、全國蹦床冠軍迪安 · 尼森說: 「爸爸對他的發明和後來蹦床的普及感到非常自豪。爸爸喜歡蹦床,不能離開它。 我知道他會很高興看到今天有這麼多人在使用蹦床。」

如圖:喬治 · 尼森和他的女兒黛安在尼森公司的健身房

尼森天生擁有出色的運動能力。除了曾獲得愛荷華大學三項NCAA體操冠軍之外,他還是一位成就斐然的跳水運動員。有一段時間他的工作是在墨西哥表演懸崖跳水娛樂遊客,在那裡他還參加了蹦床雜技巡迴演出。他的好奇心最終使他名利雙收。

年輕的尼森參加了馬戲團的表演之後,開始研究讓他的想法變成現實,他嘗試著在木樑上繫上帆布,尋找可以讓人彈跳的效果。為了他的發明,他甚至拆除了自己的床,把床架用在自己的發明上面。迪安 · 尼森說回憶:「我的祖父不明白他為什麼會把床大卸八塊。」

尼森在大學求學時候繼續追求自己的夢想,在那裡他與體操教練拉裡·格裡斯瓦爾德合作,1934年他們生產了出第一個可行的具有彈性的原型蹦床,該原型由角鐵,帆布和內胎製成要。後來橡膠零件被金屬彈簧代替,以提高耐用性和強度。

兩人堅持推廣他們的發明用於兒童和運動員。 隨著知名度的飆升,他們在1942年創辦了格裡斯沃爾德-尼森蹦床翻滾公司。 後來格裡斯沃爾德體操教練離開,開始了在雜技、跳水和娛樂方面的個人職業生涯,因此公司成為尼森自己所有。

如圖:尼森及其發明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蹦床的潛力開始顯現。軍方把它作為飛行員的訓練設備,讓他們學習在困難的空中機動後如何調整自己重新適應周圍的環境。飛行員在蹦床上聯繫空中自旋以模擬飛行情況。

尼森公司與軍方的合作關係後來甚至擴展到了太空計劃,這在一定程度上要歸功於一次偶然的會面。第二次世界大戰快結束時,尼森被介紹給一位年輕的飛行員認識,這位飛行員以前接受過蹦床訓練。兩人都在海軍服役,因此有著兄弟般的關係。他們一見如故,並且成為了一輩子的朋友。

這位飛行員名叫斯科特·卡彭特,後來成為水星7號最初的太空人之一。他們一起努力將蹦床引入美國太空人的太空訓練中,並最終創造出一款名為太空球的遊戲。兩個人在一個三面蹦床上對峙,中間的框架上有一個孔。一個競爭者會將球扔進洞中,而另一個人想法阻止球穿過孔洞,在此過程中兩個人會藉助蹦床反覆彈跳接球投球,整個過程中和投籃很相似。卡朋特該遊戲稱為「適用太空旅行的最佳鍛鍊方式」。

如圖:美國宇航局的太空人玩太空球。

蹦床在軍方和太空人的普及,再加上尼森的不斷宣傳,使得蹦床在戰後以及整個太空時代進入了美國人的視野。 尼森抓住這個機會讓世界認識到蹦床運動的好處,包括有氧運動、力量、平衡和運動幅度。他為自己的發明想出了很多拍照的方式,包括在埃及一座金字塔的平頂上跳躍,以及在中央公園和一隻袋鼠一起跳躍。

他的女兒回憶說:「袋鼠很討厭,它一直試圖踢我父親。他會靠近袋鼠一起合影,然後迅速彈跳開以免被袋鼠踢傷。」

如圖:喬治·尼森和袋鼠在公開表演中一起跳躍。

隨著蹦床運動的興起,尼森又迎來了新的挑戰。1962年蹦床被國際體操聯合會確認為一項正式運動,而蹦床的發明人喬治·尼森正是美國隊的隊員,他們在與英國隊決賽中奪得了第一個蹦床世界冠軍。

跳躍中心在1970年代比較流行,兒童和成人可以在全國各地如雨後春筍般湧現的蹦床上蹦蹦跳跳。不幸的是由於這類型運營中心的管理不善,幾乎沒有對員工進行安全培訓,從而導致多起重傷和訴訟。尼森公開反對這種蹦床運營方式,但卻對如何控制減少傷害無能為力。

這位發明家在1970年代後期出售了他的公司,但是他仍然熱愛這項運動。他堅持不懈地倡導這項運動對健康的益處,並致力於推廣這項運動的安全實踐。他最驕傲的時刻之一就是當他在2000年澳大利亞雪梨奧運會見證蹦床受到奧林匹克運動的歡迎時。

尼森在奧運會上說「這始終是我的目標和夢想。奮鬥與歷程,這就是奧林匹克精神。」

如圖:喬治和妻子安妮·尼森。尼森的妻子安妮是荷蘭的雜技演員。

他的女兒迪安和妻子安妮,在蹦床運動的體育和商業發展的大部分過程中都與他同在。迪安成為冠軍運動員和健身專家。她和父母一起主演了一系列關於老年人輕量運動、普拉提和其他訓練技巧的視頻。如今蒂安在聖地牙哥她自己的尼森蹦床學院做教練教授蹦床。

她的父親在2010年去世,享年96歲,但她相信父親從未遠離過她。她說:「每一次比賽都會有這樣一個時刻讓她感覺很美妙。我會環顧四周,看著眼前的運動員和觀眾,我仿佛感覺到我父親的存在。我想對父親說,您的女兒很棒。」

相關焦點

  • 訓練寶寶跳躍能力的遊戲:袋鼠跳
    遊戲目的:訓練寶寶的跳躍能力,提高肢體協性和平衡感。媽媽寶寶一起玩1.在起點處用膠布做一個  「起點線」,在距離「起點線」5米遠的地方,設置一個標誌性建築物。2.媽媽和寶寶分別鑽進口袋中,雙手抓住口袋的邊緣,站在「起點線」處,當爸爸的哨聲響起,媽媽和寶寶一起模仿袋鼠向前跳,第一個到達終點的人為勝利者。
  • 不用彈性腿也能跳,浙大博士用蹦床研究機器人跳躍
    一、機器人上蹦床,跳躍不用彈性腿Boxing Wang和他的同事們一直想研究四足機器人的跑步和跳躍方式,所以他們使用了能接觸到的最強大的伺服系統:Kondo KRS6003RHV驅動器製作了一個機器人,它的最大扭矩為
  • 蹦床運動,兒童體適能感統訓練課程的重要手段
    蹦床運動是兒童體適能感統訓練的重要手段!在眾多感統失調的孩子中,平衡感、協調和前庭感覺的失調是最基礎、最重要的問題。而針對這幾點的訓練方法中蹦床是最常見,效果明顯的一種方法。跳躍運動有助於刺激孩子的感覺系統,改善本體感覺和前庭感覺的統合,培養平衡感,還可以訓練孩子的手眼協調,對孩子的自力運動和運動企劃的成熟幫助很大。
  • 德國仿生袋鼠機器人面世 電子器械實現跳躍技能
    「電子袋鼠」(Bionic Kangaroo)的機器人擺脫了此前面臨的不穩定性及易爆炸性等缺陷,而最終在電子器械拼裝上實現了袋鼠這種動物的跳躍技能。近年來,這家科技公司一直致力於將袋鼠動物的跳躍技能重現在機械拼裝上的研發工作。2014年3月3日,費斯託公司對外宣布稱已成功發明出一款名為「電子袋鼠」可達到袋鼠跳躍高度的機器人。據悉,這款名為「電子袋鼠」的機器人實為氣動系統所控制,在觸地爪部內層的壓縮空氣推力作用下,實現向上向前地跳躍動作。這款機器人每完成一次跳躍動作,其爪部便會儲存空氣能量以繼續下一次的跳躍動作。
  • 俄航天局局長曾調侃不如用蹦蹦床送太空人去空間站
    俄羅斯航天局局長德米特裡·羅戈津(Dmitry Rogozin)曾嘲笑美國沒有載人飛行計劃,稱「不如用蹦蹦床將太空人送上國際空間站」。不過在隱忍了6年後,伊隆·馬斯克和美國宇航局終於笑到了最後。馬斯克在隨後的新聞發布會上,和美國宇航局局長吉姆·布裡登斯廷(Jim Bridenstine)一起誇讚道:「蹦蹦床成功了!」美國載人火箭的成功發射以及馬斯克的笑話在俄羅斯社交媒體上火起來了,網友們紛紛調侃羅戈津,俄羅斯航天局長的名字也開始在推特上走紅。一位評論家反問道:「你覺得怎麼樣,德米特裡·羅戈津?」 對此羅戈津一直保持沉默。
  • 室內蹦床公園驚現廣漢!國慶節,帶上朋友和孩子一起去跳躍玩耍吧
    ACC飛街選裝、蹦床、起飛、落地…飛一般的感覺!成人和兒童都可以玩的蹦床公園!▼▼▼佔地1000㎡,全場地使用環保軟包,這裡遊戲玩耍的場地,更是健身強體開發個性福地。在這裡,你只要藉助蹦床彈力輕輕一躍就能和科比、詹姆斯、卡特等NBA球星一樣瀟灑地完成教科書般的經典花式扣籃!旋轉跳躍、空中翻滾、自由飛翔!在這片區域,你可以點燃身體裡的每一個細胞,一起隨心所欲地蹦床! 把所有積累的壓力和情緒一掃而空!兄弟姐妹們,蹦床freestyle走起來!
  • 小袋鼠-辭舊迎新賀雙旦!超火蹦床公園:休閒娛樂 減壓減脂!
    這就是最近抖音上超火的蹦床公園!小袋鼠!
  • 中科院技術使蹦床訓練步步高
    何雯娜在今晚北京奧運蹦床女子決賽中,為中國代表團取得第38枚金牌後,國家蹦床隊科研人員李東健說,中國蹦床能在短短10年內從一無所有到拿到奧運會冠軍,說明了我國蹦床科研的手段是適合中國特色的。    三年前,記者在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夏時洪博士的電腦上,看到過用三維人體運動仿真系統製作的黃珊汕訓練的動作模擬模型,黃珊汕的全套動作被做成了三維模擬人圖像,技術運動分析結果一目了然。在2004年的時候,中國科學院將這套系統贈送給國家蹦床隊用於備戰雅典奧運會。
  • 兒童蹦床:看似安全,實暗藏「傷機」
    蔣林說,玩蹦床受傷的患兒每年都會收治不少,以骨折最多見,偶爾見肋骨斷了的,多半都是被其他孩子碰撞所致。跳躍防護孩子、家長都不知連日來,記者探訪我市部分兒童遊樂場的蹦床發現,鮮有家長能教孩子在跳躍中正確保護自己,採訪到的孩子,自然是無一人知曉。
  • 具有強大跳躍能力的鼠類,像袋鼠不斷跳躍,而跳鼠一生都不用飲水
    在動物世界中,一說到鼠類,人們立即想到老鼠,想到老鼠毀壞農植物,破壞家具等等有害行為,老鼠是非常令人討厭的物種,但不是所有鼠類都是害鼠,鼠類中還有很多奇特的鼠,這次來認識一種具有強大跳躍能力的鼠類——跳鼠。
  • 紅大袋鼠:多虧了育兒袋,輕鬆帶娃出門,旋轉跳躍不停歇!
    它的一對大眼睛和長耳朵體現出其奇特的相貌。它的眼睛位於臉部兩側,保證了其開闊的視野,每隻耳朵都可以單獨旋轉180度,可以聽到來自各方的動靜,隨時觀察、防範澳洲野犬等獵食動物的襲擊。▼▼▼它的前肢短小而瘦弱,而趾有合併現象的後肢十分強大,還有一條120—130釐米長的大尾巴,為棲息時的支撐器官和跳躍時的平衡器。▼▼▼
  • 男子一拳打懵袋鼠 袋鼠和人打架視頻圖片大全(實拍)
    所有澳大利亞袋鼠,動物園和野生動物園裡的除外,都在野地裡生活。不同種類的袋鼠在澳大利亞各種不同的自然環境中生活,從涼性氣候的雨林和沙漠平原到熱帶地區。  袋鼠是食草動物,吃多種植物,有的還吃真菌類。它們大多在夜間活動,但也有些在清晨或傍晚活動。不同種類的袋鼠在各種不同的自然環境中生活。比如,波多羅伊德袋鼠會給自己做巢而樹袋鼠則生活在樹叢中。大種袋鼠喜歡以樹、洞穴和巖石裂縫作為遮蔽物。
  • 天才兒童發明的8個日常用品
    在巴黎國立青年盲人學校讀書時,他和同學都希望讀到更多的書。    嘗試了不同的觸摸式閱讀後,他選擇在「夜曲」——一種用於夜戰時傳遞訊息的軍事密碼——的基礎上進行拓展。1824年,15歲的布萊葉成功發明出盲人點字法;1829年,第一本用盲人點字法印刷的書出版。1837年,經過修訂後的第二版盲人點字法,被認為是最早的二進位寫作形式。
  • 蹦床成中國體操隊新寵 常備訓練項目專為「補課」
    不僅如此,在中國體操隊的日常訓練中,蹦床早已是每日必須完成的規定項目。 從青年到成年都要練蹦床,並不是要藉此為我國培養更多的蹦床選手,而是要通過這個特殊措施來讓我們各個年齡段的體操選手都補上此前「落下的功課」。
  • 旅遊:澳大利亞的袋鼠
    據說,一七七零年英國航海家柯克船長探測澳大利亞東海岸,見到「跳躍前進」的怪動物,問土著人是什麼?土著人回答說:「坎加魯」,從此得名。其實,「坎加魯」是土著人語言「不知道」的意思! 袋鼠的種類有四十多種。其中大袋鼠和紅袋鼠比人還高。袋鼠在澳大利亞遍地可見。夜間在公路上開汽車,袋鼠見到燈光以為是敵人來襲擊,即從森林跳到公路,與汽車相撞,小汽車往往被撞翻。
  • 疫情當下,奧運推遲,「蹦床女神」劉靈玲是如何保持訓練的?
    劉靈玲是中國蹦床運動員,在2009年的時候入選國家隊,而且在2009年的山東全運會上,也取得了非常優秀的成績,2013年遼寧全運會上,收穫了網上個人銀牌。在2019年的比賽中獲得了冠軍的優異成績。憑藉著非常優秀的成績和嬌美的面容,劉靈玲也成為很多體育迷心中的蹦床女神。
  • 知識科普:袋鼠通常都是左撇子
    袋鼠中其實大多數都是左撇子這話題成為了網友關注的焦點,小明對知識科普袋鼠中其實大多數都是左撇子比較感興趣,於是收集了一份相關資料供給大家更深入了解知識科普袋鼠中其實大多數都是左撇子分享給大家。袋鼠是任一種屬於袋鼠目的有袋動物,主要分布於澳大利亞大陸和巴布亞紐幾內亞的部分地區。其中,有些種類為澳大利亞獨有。
  • 倒下的太空人,那些能讓人類站在星星上的先驅者們
    阿波羅1號讓nasa失去了三名優秀的太空人,經歷了一次慘痛的教訓,也總結出導致這場火災的原因,為兩年後阿波羅11號登月鋪平了道路,阿姆斯特朗等人登上月球時,他們在月面上安放了一枚勳章,這枚勳章上有這三名太空人的名字,和格裡森的那句話:徵服太空值得用生命冒險。
  • 8歲女孩玩蹦床受傷面臨癱瘓,醫生:兒童蹦床易致「揮鞭傷」,這些...
    孩童無視安全提示隨意蹦 園方和家長稱「沒事的」出事的這名女童所玩的蹦床項目屬於帶繩蹦床,記者走訪發現,這種帶繩蹦床項目一般都是設置在戶外,在海口萬綠園內設置的蹦床遊玩項目中,一名兒童繫著安全繩在蹦床上不斷地跳躍,蹦床周邊沒有防護網以及看護人員
  • 8歲小女孩玩蹦床陷入昏迷
    蹦床最早源於美國NASA太空總署,是給太空人做心肺與肌耐力的訓練。後來就有商家將彈跳的概念結合商業經營,創立了室內彈跳場,變成了一種親子娛樂的場所。這股旋風這幾年傳到國內,沒多久的時間,各地如雨後春筍,開得紅紅火火,熱門得很。可是,目前國內並沒有相關對室內彈跳場制訂有相關的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