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來自人民,密切人大代表與人民群眾的聯繫,更好發揮人大代表作用,是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做好新形勢下人大工作的重要內容。在閉會期間,如何更好地搭建平臺,促進代表密切聯繫群眾、依法履職,積極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是做好代表工作面臨的重要課題。重慶市人大常委會貫徹黨的十八大關於「完善代表聯繫群眾制度」的精神,圍繞市委中心任務,創新提出並開展了「密切聯繫群眾、推動富民興渝」代表主題活動(以下簡稱代表主題活動)。實施兩年多來,全市代表主題活動取得了階段性成效,成為重慶市人大工作的一大特色和亮點。本文以代表主題活動實踐為基礎,從理論和現實的角度,對做好新時期人大代表工作進行一些研究探討。
一、代表主題活動的目的與意義
圍繞「密切聯繫群眾、推動富民興渝」這一主題開展代表活動,是重慶市人大常委會適應新形勢新任務,切實做好人大工作特別是代表工作的重要舉措。開展這項活動,主要有三個方面的考慮。
一是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進一步密切人大代表與人民群眾的聯繫。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要求,「在人大設立代表聯絡機構、完善代表聯繫群眾制度」。十八屆三中全會強調,「加強人大常委會同人大代表的聯繫,充分發揮代表作用。通過建立健全代表聯絡機構、網絡平臺等形式密切代表同人民群眾聯繫」。為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重慶市人大常委會把密切代表同人民群眾的聯繫作為人大工作的重中之重,提出圍繞密切聯繫群眾這個重點,開展代表主題活動。通過主題活動,為代表聯繫群眾廣泛搭建平臺、提供載體、暢通渠道,促使人大代表積極深入基層,傾聽群眾呼聲、反映群眾意願,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緊密聯繫。開展代表主題活動也是在人大工作中貫徹落實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具體實踐。
二是促進人大代表依法履職,進一步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人大代表是人民代表大會的主體,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憲法和法律賦予的各項職權,參與行使國家權力。通過統一的主題活動,進一步做好代表工作,充分發揮代表作用,為代表在閉會期間依法履職搭建更多平臺,使代表履職的形式更豐富、內容更具體,履職的實效更明顯,確保人大代表更好地代表人民行使國家權力。這既是貫徹落實憲法和法律的有關規定,又是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積極實踐。
三是落實市委重大決策部署,進一步推動重慶改革發展。重慶直轄以來,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長足進步,但作為西部的年輕直轄市,仍處於「雙欠」[1]階段,基礎比較薄弱。為推動全市加快發展,市第四次黨代會提出了「科學發展、富民興渝」的總任務,市委四屆三次全會提出了建設五大功能區域發展戰略。保障實現市委提出的總任務和發展戰略,是全市各級人大和人大代表的職責和任務。圍繞「富民興渝」這個大局開展代表主題活動,有利於把代表的思想統一到市委的重大戰略部署上來,把力量集聚到市委確定的中心工作和總任務上來,使全體代表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傾聽民意、匯集民智,積極發揮代表主體作用,並通過代表的示範和引領,激發全市人民的創造熱情,凝心聚力推動重慶改革發展,促進重慶率先在西部地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二、代表主題活動的主要做法
重慶市人大常委會按照「融入發展大局、發揮主體作用、改進工作作風、提升履職水平」的思路,組織全體市人大代表圍繞「密切聯繫群眾、推動富民興渝」這一主題,開展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代表活動。
(一)以「富民興渝」為主線,精心設計主題活動
2013年,重慶市新一屆市人大常委會在深入調查研究、廣泛聽取民意的基礎上,提出了關於開展「密切聯繫群眾、推動富民興渝」代表主題活動的意見,從活動內容、活動形式等方面對代表主題活動進行了精心設計。報經市委同意,由市人大常委會統一組織,以市人大代表39個聯繫組和7個專業組為單位開展代表活動[2](以下簡稱各聯繫組、專業組)。
在活動內容方面,緊緊圍繞全市「富民興渝」的六項任務組織開展活動。即各聯繫組、專業組在「密切聯繫群眾、推動富民興渝」統一的主題下,圍繞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統籌城鄉區域協調發展、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強民主法治和創新社會管理、推進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促進政府轉變職能加強作風建設等六項任務,可結合本區域本行業發展實際,設計各具特色的活動專題。通過專題的實施,促進「富民興渝」總任務的落實。各組設計活動專題可以是一個,也可以是多個;可以是一年一定,也可以一定數年。
在活動形式方面,緊扣代表法定的權利義務和閉會期間代表履職的有關規定,明確了活動形式,重點圍繞推進「富民興渝」工作中涉及的重大事項,開展視察促進、檢查監督、調研獻策和聯繫群眾四項活動。各組做到代表活動有任務、任務實施有責任、責任落實有保障;全體代表做到融入大局、依法履職、發揮優勢、推動發展,確保活動取得實效。
(二)各級人大上下聯動,深入實施主題活動
市人大常委會精心組織,積極推動實施代表主題活動,及時召開代表主題活動座談會,對代表主題活動進行動員部署。將代表主題活動納入人大工作的重點,每年印發年度活動指導意見,分片區召開活動推進會,總結交流經驗,分析研究問題,安排部署工作。常委會領導率先垂範,積極參加並指導所在市人大代表聯繫組的活動。市人大常委會人事代表工作委員會深入各地具體指導。屆末,常委會將對主題活動進行評比考核和表彰獎勵,確保活動紮實有序開展。
根據市人大常委會的部署,市人大代表各聯繫組、專業組積極組織代表開展主題活動。參照市人大常委會的做法,各區縣、鄉鎮人大也組織本級人大代表開展代表主題活動,並把上一級代表和本級代表主題活動統籌起來,實行上下聯動。區縣人大均制定了代表主題活動的意見或實施方案,按照市委及市人大常委會的總體要求,圍繞推進「富民興渝」六項重點任務,精心組織開展活動。比如,在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方面,開展了「打造經濟升級版」、「助推新型工業化」、「助推特色農業發展」等專題活動;在統籌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方面,開展了「助推城鄉統籌大城市建設」、「助推美麗鄉村建設」等專題活動;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開展了「關注城鄉低保家庭」、「助推扶貧開發」等專題活動;在加強民主法治和創新社會管理方面,開展了「助推社區社會管理」、「推動居(村)民自治」等專題活動;在促進政府轉變職能加強作風建設方面,開展了「評議企業發展法治環境」專題活動。同時,有的聯繫組、專業組還緊緊圍繞市委中心任務,針對重慶實施五大功能區域發展戰略,開展「推動城市發展新區建設」、「推進立體功能區規劃和建設」等專題活動。在全市各級人大的精心組織下,全市近6萬名人大代表通過參加代表主題活動,共同推進「科學發展、富民興渝」。
(三)人大代表依法履職,紮實推進主題活動
各聯繫組、專業組始終牢牢把握代表依法履職這個關鍵,組織代表圍繞主題,積極開展視察促進、檢查監督、調研獻策和聯繫群眾等活動。
一是在視察促進方面,組織代表圍繞專題積極開展集中視察、專題視察活動。部分聯繫組創新視察方式,開展了連續追蹤視察、各級代表聯動視察、暗訪視察、約見活動等,形成的視察報告,得到了政府高度重視,助推了重大項目建設、生態環境保護和民生改善。如,渝北區聯繫組針對重慶江北機場路擁堵嚴重的情況,組織代表到機場路各節點實地視察,還把早晚高峰道路通行情況拍攝成專題片,供代表視察觀看,同時還約見市級相關部門負責人,就解決機場路擁堵問題提出建議。目前,多條立交道路正在抓緊施工建設,機場路擁堵問題將得到緩解。
二是在檢查監督方面,市、區縣人大積極邀請代表參加執法檢查、工作評議、專題詢問、列席常委會會議等各項監督活動。比如,市人大代表在參加市人大常委會開展的企業發展法制環境工作評議時,代表通過走訪企業、參加調研了解情況,指出了行政許可、公平競爭、行政效率、規範性文件和中介服務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常委會將有關問題向政府通報,政府高度重視,提出整改措施221項,廢止163件涉企規範性文件,將291件涉企規範性文件上網公開,推進了法治政府建設,營造了良好的發展環境。又比如,雲陽縣人大組織市、縣、鄉三級人大代表聯合專題詢問移民安置房產權辦理工作,效果較好,使人大監督更接「地氣」。
三是在調研獻策方面,廣泛組織代表開展調研活動,探索實行代表圍繞活動專題跨區域調研[3],形成了一批有深度、有價值的調研報告和代表建議。比如,銅梁、雲陽等聯繫組在調研後形成的「關於加強對投資諮詢類公司監管的建議」、「關於戶籍管理的建議」,得到市政府主要領導的批示辦理。又比如,城口聯繫組圍繞「生態涵養發展之路」主課題,分8個子課題,集中調研3批次,在市人代會上提出12件代表建議。再如,法制專業組代表針對市人大編制五年立法規劃,在調研中提出25條建議,10條得到採納。
四是在聯繫群眾方面,紮實開展「兩聯一述」工作[4],收集反映社情民意。一方面,密切市人大常委會同市人大代表的聯繫。常委會創新開展主任接待日活動,通過「走下去」聯繫代表,目前已開展9次接待活動,共接待基層市人大代表123名,收集意見建議260餘條,基本辦結回復代表,解決了一批群眾關心的民生問題。比如,有代表反映社保卡辦卡領卡時間過長問題,通過主任接待日後轉有關部門辦理,由原來的「最長達半年以上」縮短至「不超過三個月。」同時,還通過增加邀請代表參加常委會活動等措施,把代表「請上來」聯繫。另一方面,密切市人大代表同人民群眾的聯繫,鞏固建設代表之家或代表聯繫群眾工作站2700多個,有的還創新聯繫方式,如江北區還建起了「視頻民情連線」、「QQ民情連線」等聯繫群眾網絡平臺、豐都縣給代表制發了《代表聯繫群眾卡》和《民情記錄冊》、江津區為代表聘請了民情聯絡員等等;各地還廣泛開展了「代表回娘家」、「三訪三聯三報告」、「兩聯兩訪三服務」、「五送五助」[5]等各種聯繫群眾活動。通過這些聯繫方式和聯繫活動,廣泛收集群眾對「富民興渝」和五大功能區域建設、以及民生方面的意見建議,督促有關部門辦理落實。
三、代表主題活動的主要成效
通過開展代表主題活動,增強了代表履職的責任意識,密切了代表同人民群眾的聯繫,較好發揮了代表閉會期間的主體作用,促進了重慶改革發展和民主法治建設。
(一)促進了人大代表依法履職,代表聯繫群眾更緊密。市人大代表把參加代表主題活動與依法履職緊密結合起來,通過參加主題活動,凸顯了代表履職成效。據統計,2014年,共有2702人次市人大代表參加集中視察187次,形成視察報告260篇;1757人次市人大代表進行專題調研306次,形成調研報告260篇、代表建議1551條;3551人次市人大代表參加聯繫群眾活動,聯繫群眾3.4萬人次,累計收集各類社情民意5600件,協助解決群眾反映突出的問題3029件,化解各類矛盾糾紛3000餘件。在聯繫群眾中,人大代表既向廣大群眾宣傳了市委作出的「科學發展、富民興渝」和實施五大功能區域發展戰略的決策部署,又通過視察調研,收集掌握群眾對推動這些工作的意見建議,及時向有關部門反映,同時還督促解決了一大批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受到人民群眾的歡迎,與群眾聯繫更緊密。
(二)促進了代表主動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凝聚起廣大人民助推「富民興渝」的強大合力。一是通過對重要產業、重大項目、重點工程和生態建設的視察調研,提出意見建議,促進了重慶改革發展。二是通過助建學校、醫院、敬老院以及水利、交通等基礎設施,促進解決了一批民生事實。比如,市人大代表通過參與對重慶市22件民生實事之一的「山平塘整治」工作的調研和專題詢問,促進了全市7.4萬口山平塘整治。再比如,市人大代表黃丕嬌在墊江縣高峰鎮大井村接待選民時,了解到該村排灌設施年久失修,上千畝農田無水灌溉時,向市人大提交了修復提灌站的書面建議。市人大農委督促市水利局出資修復了提灌站,恢復灌溉大井村農田面積1235畝,滿足了鄰村5000多村民的生產生活用水,解決了反映7年之久而未解決的問題。三是通過開展社會治理、村居自治等活動,促進構建和諧社會。比如,南岸區人大在開展以「推動居(村)民自治」為專題的代表主題活動中,該區海棠溪街道人大工委引導代表積極參與創新社會治理工作,有序推進土廟子片區6棟居民樓、334戶農轉非和部分單位職工「自治式」搬遷。在兩個月籤約時限內,實現籤約居民316戶,籤約率達96%,並實現「零上訪」。通過代表的參與、示範和引領,廣大幹部群眾更加積極主動參與到經濟社會建設中來,凝心聚力,共同推進黨的事業。
(三)促進了代表工作制度的建立完善,推動人大工作不斷取得新成效。通過代表主題活動實踐,重慶市人大常委會先後制定了市人大代表聯繫群眾、全國人大代表聯繫市人大代表聯繫組、市人大代表聯繫區縣代表小組、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接待日」、市人大代表列席市人大常委會及參加市人大常委會活動等6項工作制度。各聯繫組、專業組普遍制定或完善了代表活動、學習培訓、視察調研、履職登記、述職等制度。有的聯繫組還探索建立了代表履職的激勵和監督機制,如江北區人大制定了代表履職積分制度、長壽區人大制定了代表主題活動量化考核制度、忠縣人大制定了市縣人大代表履職監督制度。代表聯繫群眾和履職保障制度的完善,使人大代表工作更加規範化、制度化。去年,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聯絡局《聯絡動態》先後3次轉發了重慶市人大常委會代表工作的經驗6]。
四、代表主題活動的幾點思考
代表主題活動開展兩年多來,得到黨委肯定、群眾歡迎、代表擁護、社會好評,成為重慶市人大工作的一個品牌。在代表主題活動的推進過程中,我們對如何做好新形勢下人大代表工作也形成了一些體會和思考。
一是做好代表工作必須堅持黨的領導,發揮人大主觀能動性。在代表工作中,必須緊緊依靠黨的領導,積極爭取黨委的重視和支持,確保代表工作正確的政治方向;同時,要發揮人大主觀能動性,建立黨委統一領導、人大牽頭組織、代表小組落實、上下級聯動的工作體制,這樣才能確保代表工作有力有序有效的推進。
二是做好代表工作必須緊緊圍繞中心、服務發展。在推進代表工作中,必須緊緊抓住黨委提出的戰略目標任務,組織全體代表依法履職和貢獻力量,努力推動黨委中心工作的落實。這樣,既讓代表工作有目標、有方向,易於出成效;又能促進黨委中心工作,讓代表體會到履職的成就和自身價值的實現,促進其依法積極履職。
三是做好代表工作必須激發代表履職熱情,充分發揮代表作用。在推進代表工作中,必須牢牢扭住代表依法履職這個核心,一切活動以代表為中心,要分門別類為代表量身打造履職平臺,讓代表都廣泛參與進來,最大程度地激發代表履職熱情。這樣,就能有效解決閉會期間代表履職不積極、參與不主動的問題,讓代表在閉會期間真正都動起來,充分發揮他們作為國家權力機關組成人員的重要作用。
四是做好代表工作必須密切聯繫群眾,維護好群眾根本利益。在推進代表工作中,必須牢固樹立群眾觀念,積極為代表搭建聯繫群眾的平臺,促進代表了解民情、掌握民意、集中民智,為民履職、為民服務、為民盡責。在聯繫群眾中,既要廣泛收集群眾的意見建議,又要幫助群眾解決最現實的困難和問題,這樣才能贏得群眾的支持和擁護,打牢代表工作的群眾基礎。
五是做好代表工作必須在法律的框架內,不斷創新工作方式方法。在推進代表工作中,必須嚴格遵循法律規定,在法律框架內,對代表工作的方式方法不斷創新。要從保障實現代表的權利義務著眼,適當集中代表活動主題、強化活動形式、拓展活動內容,為代表閉會期間依法履職開闢新的空間,使代表工作始終充滿生機與活力。這些創新,推動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與時俱進。
改革創新是新時期的時代特徵,人大工作、代表工作要主動適應時代要求,不斷改革創新。當前,我們要緊緊圍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認真貫徹落實代表法等法律法規,把握代表工作的特點和規律,在代表工作方式方法、內容形式上不斷完善創新,充分發揮人大代表的主體作用,為推動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與時俱進,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作出新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