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關閉粘土磚廠的做法及經驗
在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部署和領導下,各區(市)縣政府及相關部門的共同努力,成都市關閉行政區域內全部粘土磚廠的工作初戰告捷。
一、基本情況及主要成效
為落實科學發展觀,切實保護土地資源,改善生態環境,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環境質量,成都市委、市政府決定關閉全市行政區域內所有的粘土磚廠。2004年12月8日,市政府召開了全市關閉粘土磚廠工作會議,孫平副市長要求各區(市)縣政府按照屬地管理原則組織實施本區域內限時關閉粘土磚廠工作,並與相關區(市)縣政府籤訂了關閉粘土磚廠目標責任書,2004年底前關閉繞城高速公路以內的現有粘土磚廠;2005年3月1日前關閉其餘粘土磚廠;市委、市政府將該項工作納入2005年工作任務目標。
為把工作落到實處,成立了成都市關閉粘土磚廠督查小組辦公室。按照要求,督查小組組織了對各區(市)縣關閉粘土磚廠工作的督查檢查。在3個多月的督查及驗收工作中,督查小組成員不辭勞苦,輾轉行程近萬公裡,深入有關閉粘土磚廠任務的區(市)縣和粘土磚廠逐家核查。針對督查中發現的部分地區措施不力,工作進展緩慢等問題,及時發出通報,嚴格要求,有力地推動了工作的開展。
在時間緊、任務重的情況下,2004年12月31日前涉及關閉繞城高速公路以內14家粘土磚廠目標的成華區、龍泉驛區、新都區如期完成關閉任務,共關閉了粘土磚廠18家,其中龍泉驛區提前關閉了繞城高速公路以外的4家粘土磚廠,取得了禁止生產粘土磚的階段性成果,為進一步實現關閉全市所有粘土磚廠的目標打下堅實基礎。各區(市)(市)縣政府將這項工作納入了政府目標管理,成立相應的工作督查檢查小組,落實目標和責任人,並根據實際情況,從法律、行政、經濟、技術等各個層面採取切實有效措施,克服重重困難,把工作做深、做細。同時做好關閉粘土磚廠的政策宣傳和安全、法律指導工作,及時應對工作中可能出現的突發事件,解決和化解各種矛盾和問題,確保了積極穩妥地完成關閉任務。在各區(市)縣政府和相關部門的紮實工作下,按照拆除磚機、拆除磚窯、拆除煙囪的要求圓滿完成了關閉全市行政區域內所有的粘土磚廠的目標任務。據統計,全市共關閉粘土磚廠309家, 涉及13個區(市)縣,其中:成華區3家、龍泉驛區38家、青白江區10家、新都區28家、都江堰市8家、彭州市41家、邛崍市53家、金堂縣14家、雙流縣61家、郫縣10家、大邑縣7家、蒲江縣14家、新津縣22家,共清理粘土磚廠佔地17594畝。
上世紀八十年代末,成都市共有大小粘土磚廠2719個。經過15年艱苦努力,成都市可以自豪地宣布:粘土磚生產在成都已成為歷史。
二、主要經驗
(一)加強依法行政,是「關粘」成功的前提。
成都平原土地肥沃,但目前全市人均耕地佔有量僅為0.68畝,遠低於聯合國所劃定的人均耕地佔有量0.8畝的警戒線。隨著成都經濟的快速發展,資源和環境的壓力越來越大,必須從根本上改變粘土磚生產大量佔用耕地,消耗能源、汙染環境的局面。為了保護有限的、不可再生的土地資源,2003年5月,成都市人民政府令第97號頒布實施了《成都市禁止生產和使用實心粘土磚管理暫行辦法》。成都市牆材革新建築節能辦公室依據《暫行辦法》積極開展工作。通過努力,成都市市區到各區(市)縣建制鎮規劃區範圍內均已實現禁止使用實心粘土磚。成都市禁止生產和使用粘土磚的工作走上了法制化、日常化的軌道。成都市「禁粘」工作也從禁止使用實心粘土磚向禁止生產粘土磚的目標推進。
(二)發展新型牆材,是「關粘」成功的基礎。
成都市在1990年被批准為全國南方牆體材料改革試點城市以來,在發展新型牆體材料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截至2004年底,全市應用新型牆材建築面積已由1990年的11%上升到全年總建築面積的97.8%;新型牆材產量由1990年的18.34%上升到87%。全市已擁有新型牆材產品磚、塊、板三大類20多個品種,主導產品有頁巖及煤矸石多孔磚、空心磚、加氣混凝土砌塊、混凝土砌塊和鋼絲網夾芯板(三D板、泰柏板)、陶粒空心條板、石膏板、GRC板等,年產能力達58億標塊,已完全能滿足成都市城鄉建設的需要,新型牆體材料的發展為全市關閉粘土磚廠打下堅實基礎。
(三)有關部門通力合作,是「關粘」 成功的保障。
相關區(市)縣都成立了由政府辦、建設局、目督辦、環保局、國土局、工商局和牆改辦等多部門組成的關閉粘土磚廠督查小組或領導小組,有些在領導小組下設經濟關係清理工作組、法律法規指導組、聯合處置工作組等。各有關鎮也相應成立了工作組,全面負責本鎮區域內實心粘土磚廠的整治工作。
各有關部門依照各自職能,嚴格執法,協同配合,紮實推進關閉工作。國土資源局按照《土地管理法》和《礦產資源法》的有關規定,停止了粘土磚廠《取土許可證》的年審工作,並依法進行了註銷,堅決查處粘土磚廠非法取土和無證開採行為,從源頭上阻斷粘土磚的生產行為;建設局嚴格按照97號政府令的規定,禁止實心粘土磚進入建築市場,堵住了實心粘土磚的終端出口;環保部門根據《大氣汙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規,加強了對粘土磚廠的巡查監控,嚴查粘土磚廠非法排汙;為妥善解決關聯問題,區(市)縣政府還組織勞動、司法等部門和相關鎮政府,對粘土磚廠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進行了依法處理,及時兌現民工工資。同時加強農民工農業生產實用技術培訓和從事二、三產業職業技能培訓,幫助農民工儘快轉業就業;組織法院和司法部門加強對關閉粘土磚廠涉及的合同、租賃協議解除等民事行為的法律服務和指導,保證關閉工作依法順利開展;為妥善解決因粘土磚廠關閉涉及農戶的生產、生活用電問題,區(市)縣政府還專題研究請財政安排專項資金用於電力設施及線路改造。為確保粘土磚廠煙囪、磚窯、磚機拆除等關閉工作順利進行,成都市財政局、市牆材節能辦還安排了部分新型牆體材料專項基金給予一定補貼,各區(市)縣牆改節能辦也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在新型牆體材料專項基金中列支部分關閉工作相關資金,不足部分由各區(市)縣財政補貼,為關閉工作提供了資金保證。
(四)加強宣傳,營造 「關粘」 成功的輿論氛圍。
成都市及各區(市)縣政府和有關部門通過廣播、電視、報紙等媒體廣泛開展宣傳工作,進行保護耕地,愛護環境的宣傳。同時組織各鎮、各部門認真學習《土地管理法》、《礦產資源法》、《國務院基本農田保護條例》和97號政府令等法律、法規和政策,做到認識、理解深刻,把握準確。同時,相關區(市)縣各鎮也在交通要道、人口聚集場所和各建築工地懸掛張貼宣傳橫幅、標語,使粘土磚廠業主和廣大群眾了解相關法律、法規、政策,更好地支持和配合關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