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一線 | 不同語境中的目標詞彙教學

2021-03-01 3E英語工作室

讓學生讀馬雲在《新農村教育家》頒獎典禮說的一段話,引出sharing的話題,呼籲青少年也要關心貧困孩子的學習生活,同時語境中出現目標詞彙,為最後的語言輸出做好鋪墊。

Step II Reading ( I)


學生活動:讀下面的短文,猜測劃線單詞的意思並用所給單詞的正確形式替換劃線部分。

設計意圖:用所學詞彙代替短文中的新詞彙,能夠幫助學生在語境中掌握新的詞彙,同時引導學生進一步了解社會各界對貧困地區的關注和幫助。

Reading (II)

學生活動:讀下面的短文,小組討論回答下面的問題。

設計意圖:詞彙的復現是指學習者在各種語境中重複接觸目標詞彙。通過讀後的兩個問題,引導學生用文章裡的目標詞彙回答問題。

這篇材料摘選自China Daily,話題是一名外籍教師在中國做志願者,語篇中多次重複出現目標詞彙,且語篇的選擇注重了真實性、時效性等新聞材料的特點,為學生提供了用英語獲取信息的實踐機會,同時也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

An American Volunteer Teacher

補充志願者背景知識,目的在於復現目標詞彙。     

活動一:小組討論回答下面問題

設計意圖:通過思考問題來引導學生在語境中關注目標詞彙的用法,並運用該詞彙回答問題。

1) Most of his time and energy is distributed to providing the children with better education conditions. What did he do there ?

distribute v. : to share things among a group of people, especially in a planned way.

distribute …t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It took him a long time to adjust well to the tough life in the poor remote area after he arrived there.  What did he need to adjust to ?

adjust: to gradually become familiar with a new situation

adjust oneself to sth. / be adjusted t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動二:小結

1. remote adj.:far from towns or other places where people live n. ___

2. be dying to do: be eager to do

3. participate in: take part in     n. _______

4. distribute v. : to share things among a group of people, especially in a planned way. 

n. ___________   distribute …to

5. donate v. : give something, especially money, to a person or an organization in order to help them 捐贈n. _________  捐贈人 n. ________

6. purchase v. : to buy

7. voluntary adj.: done sth. willingly, not because you are forced n. / v. _______

8. adjust: to gradually become familiar with a new situation adjust (oneself ) to sth. / be adjusted to

Step III Listening

將你聽到的內容寫到文中空白處。

設計意圖:《課程標準》中語篇包括不同類型的文體,以及口頭、書面等多模態形式的語篇,如文字、圖片、歌曲、音頻、視頻等。這一教學步驟通過聽錄音,以音頻形式增加詞彙的復現率。學生通過聽和讀的方式感知、理解相關主題意義,使用詞語表達相關的話題信息和意義。同時在聽的過程中,根據不同詞性、詞語的習慣搭配和主題內容,構建不同詞彙語義網,積累詞塊,擴大詞彙量,並在大量的語言學習中強化語感,遷移詞語運用能力,最終做到詞語內化。

Step IV Speaking


學生活動: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捐贈物品或是假期去甘肅做志願者體驗生活,用本課所學詞彙組織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態度和意願,給丁大衛錄一段語音。

A組:做志願者:去參加本次活動,能夠適應環境,有克服困難的決心,活動對自己和社會的意義。

B組:無法做志願者:不能參加本次活動,無法去做志願者的原因和準備捐贈錢物幫助孩子們。

設計意圖:詞彙教學的最終目的是運用,而不是存儲。因此,詞彙教學不止是單詞教學,必須給學生提供具體語境和情景讓學生使用單詞,這樣才能實現其交際功能。

Step V Evaluating


( )I can understand the meaning and usage of the target words and phrases.

( )I can express my opinion with the target words and phrases.

( )I can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and benefits of voluntary service. 

Step VI Homework Reading and Writing

學生活動:閱讀課本P29 課文ALetter Home,根據P31練習四的第四個問題,用本節課所學詞彙寫一篇小短文。

設計意圖:將課本文本作為閱讀補充材料,不但讓學生了解更多國外志願者活動,而且幫助學生在新語境中鞏固目標詞彙。寫作練習為學生提供了實際運用詞彙的機會,最終達到準確運用目標詞彙的教學目的。

Reflection

教學目標:課前應該將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展示給學生,以便孩子們能更好的理解教師的每一個教學,提高課堂學習效果。

教學活動:本節課是《不同語境中的目標詞彙教學》,我的教學活動設計形式多樣,但對詞彙的理解缺乏深度,導致學生在運用目標詞彙進行表達時,詞彙的準確性不高!以後在詞彙教學中要避免出現此類問題!

時間分配: Speaking部分活動的時間分配不足。學生一聽說要給老外發語音都非常緊張,沒有同學敢站出來講話了,在這一環節上耽擱了一些時間。經過再三鼓勵,終於有兩位學生站起來發言,由於過於緊張表達不是很順暢!時間緊張,沒能讓更多的孩子得到充分的鍛鍊。

相關焦點

  • 【英語教學】教學經驗:語法教學中如何創設恰當的語境?
    (非常期待可以有老師留言或者投稿給我們,把自身的優質經驗和困難分享給我們,讓英語教學專業發展之路不再孤單)。新課標主張學生在語境中接觸、體驗和理解真實語言,並在此基礎上學習和運用語言。創設語境能還原英語教學的真實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做到樂學、善學。
  • 初中英語詞彙教學中的「舉三反一」
    加涅認為,設計教學的最佳途徑,是根據所期望的目標來安排教學工作,因為教學是為了達到特定的教育目標。對教學目標的分類,也就是對學習結果的分類,即根據學習者在學習後所獲得的各種能力來分類。教育目標是通過有計劃的教學來達到的。由此可見,在設計教學之前,必須先確定學習者要習得哪些能力。
  • 淺談運用情景語境於英語教學之重要性
    彭媛媛 近年來英語成為我國基礎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於學生的英語學習、培養學生國際視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基礎作用。筆者通過自身學習經歷、學習感受、英語教育專業知識的積累、教學視頻賞析、資料分析,以及在實際教育教學中,發現當前英語教學中要重視情景語境的運用。
  • 主題語境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從這幾個方面來展開?
    主題顯得尤為重要,主題即指如何圍 繞人們生活、學習和工作相關的某一範圍展開的話題類別, 也就是說:背單詞時只是拿單詞表,一個單詞只背一個意思, 一定是不可以的,因為單詞的一個詞義不可能適用於所有的 語篇裡,所以大家背課本上的單詞時,要在課文語境裡理解 的背,同時要注意一詞多義;在練習時更要以語境為基礎記 單詞,注意詞彙的搭配,詞彙應用的語境。
  • 英語閱讀教學中語境的層次性與語言能力培養策略研究
    語境是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語言能力培養的核心變量。閱讀教學中所創設的語境是有層次的。本文提出了字面語境、隱含語境和拓展語境的語境分層法,並結合具體的課例闡述了基於語境發展學生語言能力的三大策略:基於字面語境感知語言,依託隱含語境內化語言,圍繞拓展語境運用語言。
  • 英語教學 | 語法教學中語境創設的問題與對策探究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主張學生在語境中接觸、體驗和理解真實語言,並在此基礎上學習和運用語言。創設語境能還原英語教學的真實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做到樂學、善學。有了恰當的語境,語言學習才有依託,才會鮮活;學生只有置身於一定的語境中,才能準確理解語言所表達的真正含義,並選擇恰當的語言結構來表達。然而,在目前初中英語語法教學中,教師只在句子層面講解和分析語法規則,設計的作業以及開展的活動也未關注到適當的語境對學生語法內容的學習以及語法運用能力培養的作用。
  • 讀《英語閱讀教學中的詞彙處理:循環與提升》
    閱讀教學存在很多難點。對於外語教學來說,最明顯的閱讀教學難點就是對詞彙的處理。如果對於學生來說,文章存在很多生詞,那麼教師很容易把大量課堂教學時間用於講解詞彙,把閱讀課上成了詞彙課,而忽略了更重要的文本講解。
  • 高中英語詞彙教學直播課
    新課標下教材詞彙量大,導致詞彙教學內容過多、課時緊單詞習得速度慢,反覆記憶反覆忘學生對詞彙無法正確、熟練運用詞彙考查、評價方式不夠多樣化為了幫助廣大外語教師與教學管理者深入理解高中英語新課程標準中詞彙部分的教學目標與要求,探討如何在語境下進行英語詞彙教學,9月的「外研新視點」欄目將話題鎖定「有效的高中英語詞彙教學」。
  • 幼兒英語詞彙教學12條設計標準
    明確詞彙教學目的詞彙教學並不是獨立存在的,而是英語課程的一個組成部分,所以老師首先要明確詞彙教學在整個課程中所起到的作用,進而明確要通過詞彙教學達到哪些目的:認識和理解詞彙只是學習過程,在語境中準確、靈活地運用詞彙才是最終目標;
  • 課堂教學小寶箱——製作一張Word Cloud,玩兒轉詞彙教學!
    本期寶箱要分享的是:詞雲(Word Cloud)在詞彙教學中的妙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提出:「詞彙學習不是單純的詞語記憶,也不是獨立的詞語操練,而是結合具體主題、在特定語境下開展的綜合性語言實踐活動。」
  • 明晰教學目標讓課堂效益最大化
    依據課標的理念,教師在設計單元教學目標時,要挖掘教學內容的多元利用價值,從全面培養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五方面素養考慮,確定具體明確的、符合學生認知水平和發展需求、可行的教學目標。筆者在平時的聽評課工作中發現,一些教師確定的教學目標偏離了英語課標的基本理念和總體目標,出現了一些誤區。在此,筆者就這些誤區,提出自己的建議。
  • 英語教學目標有哪些?英語老師從這三個維度設計課堂教學
    教師選取什麼樣的教學內容、組織哪些形式的課堂活動才能「教會」學生?這三個問題事實上就是英語教學目標的三個維度:內容、語言、學習策略。高質量的英語教學首先需要在這三個維度上設定清晰的目標,才能讓教學設計條理清晰、有的放矢,同時幫助學生在融會貫通、舉一反三中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
  • 華爾街英語「多元法」教學:英語學習需還原真實語境
    「多元法」教學打破單一線上學習壁壘 面對面還原真實語境 在科技推動教育發展的今天,教學方式越來越多樣化,在傳統的教學方式外,一系列智能化在線英語教育機構掀起了在線學英語的熱潮。華爾街英語認為,語言學習想要取得很好的效果,真正掌握一門外語並熟練應用,光靠在線上課是不夠的,還需要在不同的真實社交場景中進行語言的練習和真實的互動。
  • 【漢之聲課堂】對外漢語教學之語音教學和詞彙教學,速速收藏
    詞類排列:按詞類即把課文中的生詞按照名詞、動詞、形容詞等不同詞性進行排列。相關排列:即把課文中的詞彙按照家庭成員、請客吃飯、動名詞搭配等方式進行排列。如看見,可以先畫一個眼睛,然後在眼睛中畫一個人或看見的事物。表演:即老師通過具體的動作讓學生直觀地明白詞彙的意思,對於動詞這是一種十分有效直接的解釋方法。利用語境釋義:選擇學生熟悉或者經歷過的事情來設置語言環境,讓學生產生代入感,從而體會理解詞義。
  • 適合初中生英語詞彙學習的理論:語境理論
    本研究著重於語言語境的應用,旨在幫助學生掌握一定的詞彙猜測技巧,使學生在語境中有效地記憶和熟練地運用詞彙。語境理論在初中英語詞彙教學中的應用,將促進學生掌握英語詞彙,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英語能力。初中英語課程標準應讓學生理解英語詞彙,包括單詞,短語,習語和固定搭配,理解和理解單詞的基本含義和特定語境中的含義; 學生應該使用文字來描述事物,行為,特徵,概念等,同時學習使用1500到1600個單詞和200到300個成語或固定的搭配。從課程標準的角度來看,國家非常重視初中生的詞彙水平。 但是,由於不同地區教師的差異,初中詞彙教學仍存在一些問題。
  • 淺析翻譯在雙語教學中的作用
    雙語教學(bilingual instruction)是指以兩種以上語言作為教學媒介的教學,其中一種語言並不一定是學生的母語。其目標是讓學生充分地、平衡地掌握兩種語言,或者促使學生學習和使用第二種語言。其實際內涵因國家、地區不同而存在差異。
  • 優化教學策略實現育人目標
    但在具體教學中,很多教師認為文化意識和思維品質只是一個概念,覺得很難將之融進教學。我在教學中探索和力求解決的問題正是:通過適當方式將思維品質融入英語學科教學,進而使學生在學習語言知識的同時體會文化意識。優化教學策略,實現育人目標學生英語語言能力培養主要通過聽說讀寫來實現。
  • 李文娟:中學英語詞彙擴充教學探析
    ,在英語基礎教學階段尤為重要,這也是中學英語教學中的難題。因此,教師應該特別重視英語詞彙教學,發揮中學生模仿能力、強記憶力好的優勢,使不同程度的學生都能最大限度地擴充詞彙量,提高他們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以下是本人在多年英語教學中積累的切實有效的詞彙教學方法。  一、語音歸納法,就是根據語音歸納單詞從而進行教學的方法。這種教學方法和語音教學有緊密的聯繫。
  • 高效詞彙教學的五個方法
    其實真正的詞彙學習,不僅僅是教會單詞的定義,還包括對詞義的理解,將課堂所學的內容與課堂外的世界建立起密切聯繫。對於學習的研究已經證實,詞彙量大的學生的學習成績會更好,無論是學習英語課程,還是學習其他內容學科(如STEAM課程)都是如此。詞彙教學的挑戰有時候詞彙教學令人望而生畏。
  • 通過英語詞彙教學提升中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
    一些研究表明,採用恰當的教學模式,不僅能更好地向學生輸入英語知識和文化信息,還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並且有助於提高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和綜合素養(徐海豔, 2015)。詞彙教學是中學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在詞彙教學工作中,可以設定提升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的目標,使用恰當的方法,開展詞彙教學。本文結合筆者在詞彙教學實踐中的一些新方法,探討如何在詞彙教學中有效地提高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