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翔航頭數字報-地震時自救方法

2020-12-27 新民晚報數字報
  當地震突然來臨時,面對劇烈搖晃的一切,面對四周人群的驚呼,或許大多數人都會在剎那間驚慌失措,甚至陷入極度的恐慌中。其實即使是遭遇震級很高的地震,也絕不等於就到了世界末日。如果能讓自己儘快冷靜下來,合理地運用一些逃生和避震的知識,存活的機會還是相當大的。

  抓住黃金逃生12秒

  當地震發生時,人們能感受到的主要有兩種地震波,即橫波和縱波。兩種波是以不同的傳播方式和速度運動著的,縱波讓人感到上、下顛簸,所造成的破壞並不大。橫波使人感到左右搖晃,破壞力極大。由於縱波比橫波的運動速度快,當人們感受到縱波時,離破壞力巨大的橫波到來往往還有十幾秒鐘的時間。這點兒時間給人們提供了最後的逃生機會,專業上稱之為「黃金逃生12秒」。

  在地震時,根據人們所處的不同環境,必須遵守不同的逃生原則。以下是一些場所的逃生秘訣:

  在房間裡 一定不要盲目外逃,應先判斷是否能夠在短時間內到達出口。如果不行,則需在第一時間選擇躲避。

  在戶外 應該迅速跑向開闊地帶。要注意躲避電線桿、廣告牌等可能倒下傷人的設施。

  在電梯中 可以將各層樓的按鈕全部按下,第一時間逃離電梯。

  在行駛的公共汽車中 應團身抱頭,抓牢扶手。

  如果正在駕車 應立即將車停在路邊,下車躲避在汽車邊上。

  在超市商場等公共場所中 一定要注意避開人流,在無障礙的通道上躲避。

  震後被埋壓不要盲目呼救

  地震發生時,現場的情況瞬息萬變。能夠在第一時間做出反應,成功逃到安全地帶可並不是人人都能夠做到的。如果未能及時逃離建築物,不幸被困在廢墟中,那又需要了解哪些自救常識呢?

  剛剛發生地震的廢墟中,大量灰塵瀰漫。此時,如果大聲呼喊求救,不僅無法傳達到外界,反而容易引起窒息。所以,應切忌盲目呼喊。

  由於震後建築物結構變化巨大,與外界相通的出口很可能被石塊和雜物堵死,呼喊的聲音往往無法傳到外界。此時,用敲擊的方法往往更容易使外界聽到動靜。

  如果震後確定無法逃脫,在等待救援時需要利用四周的物體加固所處的空間,以防餘震所引發的二次坍塌。  

  災後常用逃生技巧

  【繩索逃生法】

  在現實生活中,繩索雖然無法令大多數人飛簷走壁,但在意外和災難來臨時,絕對是普通人的救命法寶。

  如果在震後被困於一座擠壓變形嚴重的危樓之中,四周的通道又完全被雜物堵死,此時的一根繩索就代表著逃生的希望。

  當然,在利用繩索逃生的過程中,如何打出一個專業的、牢固的繩結,是確保我們安全抵達地面的關鍵,這需要在平時向消防等救護人員學習打繩結。

  【床單逃生法】

  在很多災難現場,依靠一根繩索逢兇化吉、轉危為安的事例並不少見。但在震後現場,如果事先沒有準備,一時間找不到繩索又該怎麼辦呢?就地取材,利用床單製作繩索。

  在此過程中,首先需要將床單揉搓成繩索狀,並利用繩結連接多條床單,以加長繩索的長度。平日看上去弱不禁風的床單,只要使用得當,在關鍵時刻還是很給力的。

  喬力茵

相關焦點

  • 旅遊時地震如何自救?旅行中地震前後自救方法大全
    導語:生命的旅途中,我們難免會遇到一些突發狀況,而有時候,災難總是在我們玩得正開心的時候降臨了,例如地震。經常有些人會在旅遊的途中遇到地震,國內常發生地震的地方有四川、雲南等,國外有日本等。為了我們出行安全,你必須要懂得旅遊時地震如何自救?以下小編為你介紹旅行中地震前後自救方法大全。
  • 鶴翔航頭數字報-王家樓
    時逢夏日,烈日當空,王德華穿著襤褸,頭戴一頂舊草帽,斜跨一個破魚簍,走到姚家木行時早已是汗溼衣襟。他不去帳房櫃檯與老闆洽談,而是獨自一人跳上了河中停放的木排上,用把小木槌東敲西打,左看右看,再用一條麻繩這裡量那裡拉,儼然一副做大買賣的模樣。  木行夥計見有生意上門,便詢問:「這位客家,你要買木材打造捕魚船麼?杉木材最合適了。」
  • 地震時,我們該掌握的自救常識
    在如此之短的時間之內,如果能採用得當的方法,可以把地震對我們人身對傷害降低到最小。地震自救常識那麼,地震來臨之時,正確對自救方法就顯得非常重要了。地震來臨時,身處學校街道上行走的人,在地震來臨時,高層建築物的玻璃碎片和大樓外的混凝土碎塊,廣告牌等都有可能掉下來傷人,因此在街上行走時,如果手上有包或者其他可以遮擋的物體儘可能護住頭部
  • 鶴翔航頭數字報-什麼是「海姆立克」急救
    該方法是由亨利·海姆立克教授於1974年發明,它是一種運用於呼吸道異物窒息的快速急救手法
  • 鶴翔航頭數字報-學會英語就可以出國旅遊了
    考慮到一些居民們零基礎,蔡老師從26個字母、數字、家庭成員稱呼等最基本的內容開始教起。每堂課都是先複習、再教新課。蔡老師除了讓學員們朗讀單詞,還以老師問英語、學員答中文和老師問中文、學員答英語這兩種練習形式,讓學員記住單詞,還讓大家齊念英語順口溜來增加學習的趣味性:來是come,去是go;點頭yes,搖頭no……最別出心裁的,是在教室最前端的白板上寫上單詞發音的中文諧音。
  • 遇到地震該如何自救和「自救」的誤區
    地震雖然屬於天災,不可完全避免,但是當災難來臨時,掌握基本的求生自救方法、學會自救救人的措施會大大降低災難帶來的損傷。親愛的讀者朋友,本文是地震發生時、發生後,我們將如何開展自救和互救工作。1.大地震時不要急  破壞性地震從人感覺振動到建築物被破壞平均只有12秒鐘,在這短短的時間內你千萬不要驚慌,應根據所處環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擇。如果住的是平房,那麼你可以迅速跑到門外。如果住的是樓房,千萬不要跳樓,應立即切斷電閘,關掉煤氣,暫避到洗手間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床鋪等下面,震後迅速撤離,以防強餘震。
  • 地震發生時,我們應該怎樣自救?
    但是天災我們阻止不了,我們能做的就是自救,,我在這裡給大家普及一下當地震來臨時,我們應該怎麼辦?三角形的穩定性1.當發生地震時,找就近的地方躲避。室內避震應該選擇結實、能掩護身體的物體旁。因為三角形具有穩定性,受力是最大的,所以最好選擇形成三角區域的地方。
  • 如何在地震中保護自己?地震逃生自救演練在鐵西區保工一校開展
    地震,誰都不能保證不會經歷,為加強小學生的地震逃生自救安全知識教育,引導學生掌握防震減災常識和應急避險自救技能。認真聽地震逃生自救安全知識認真聽地震逃生自救安全知識同學們聽得非常認真同學們積極踴躍回答講師的提問同學們首先認真觀看了3個關於地震逃生的小視頻,了解了地震的危害,以及學習在地震來臨時迅速有效逃生並自救的方法
  • 地震來臨時!該如何選擇自救逃生方法!學會受用一生
    2008.5.12這一天無情的地震像一隻巨手摸平了汶川 倒塌的樓房像傾瀉的洪水淹沒了無數祖國的花朵 不停的餘震想一顆定事炸彈時時刻刻威脅著災區的人民。烈的地震災害以其突發性給社會經濟發展、人類生存安全和社會穩定帶來毀滅性的破壞,這也給我們敲響了警鐘!當地震來臨時要如何去逃生呢?
  • 地震專家教您地震時的自救方法
    吉廣網訊中國地震局相關專家說,地震時如果在室內,要利用衛生間、承重牆、柜子、桌子構成的三角空間就地蹲下,切勿跳樓。雙臂護住頭部,遠離玻璃製品、門窗以及其他可能墜落的物體,在晃動停止後關電、關煤氣,確認安全後迅速離開建築物。
  • 20小時內,豐城市發生2起地震!不同地方,不同逃生自救方法!
    20小時內,豐城市發生2起地震!不同地方,不同逃生自救方法! 江西地震臺網測定:11月10日19時2分,在江西宜春市豐城市(北緯28.21度,東經115.81度)發生2.7級地震,震源深度8千米。
  • 鶴翔航頭數字報-溫暖薑湯驅夏初寒氣
    但事實上並非如此,在這乍暖還寒時最易受寒。我在門診上會遇到許多因受寒來就診的患者,對於有受寒症狀的患者我一般都建議他們服用薑湯。  薑湯又叫「還魂湯」,傳說白娘子為了救許仙的性命,冒險盜取仙草,此仙草就是生薑芽,所以生薑有別名「還魂草」,生薑煮的薑湯便叫「還魂湯」。需要提醒的是,薑湯只適用於風寒引起的感冒,暑熱感冒不適用。
  • 掌握地震自救知識、備好急救包,關鍵時刻能救命!
    宣武醫院急診科主任醫師王晶提醒,當地震來臨時,要保持鎮定科學自救,震前掌握科學的自救知識至關重要。保護頭部 尋求安全躲避點王晶提醒,地震來襲時,應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自救。發生地震時,千萬不能滯留在床上或站在房間中央,不能躲在窗戶邊,不要靠近不結實的牆體,更不要破窗而逃。
  • 【科普閱讀】地震避險自救常識
    2.地震時,你正在商場、書店、展覽館等處,應選擇結實的櫃檯、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邊,以及內牆角處就地蹲下,用手或其它東西護頭,避開玻璃門窗和玻璃櫥窗,也可在通道中蹲下,等待地震平息,有秩序地撤離出去。   3.正在上課的學生,要在老師的指揮下迅速抱頭、閉眼,躲在各自的課桌下,絕不能亂跑或跳樓,地震後,有組織地撤離教室,到就近的開闊地帶避震。
  • 遇到地震怎麼高效自救?網友回答獻妙招
    原標題:遇到地震怎麼高效自救?悟空問答網友獻妙招   四川地震,牽動了無數人的心。   但是,瞎操心還不如不操心。即使對受災的人們感到關心,也不能只憑著一腔熱血去瞎忙活,不然,是對受災者的不負責。   在面臨地震時,人們需要了解的知識都有哪些?
  • 地震來了,我們該如何自救?
    近日河北唐山發貨所能5.0級地震,小編在北京也感受到幾秒鐘的震動。當下,在地震發生時如何求生成為人們所迫切關注的話題。據相關報導稱,有人發明了地震床,就是在地震發生時躲到鋼結構特製的床內,改床不僅有抗震抗壓的功能,窗內還備有可供1人飲用的水及食物。可床不能隨時帶在身邊,在辦公、商場等場所,我們應該如何自救。
  • 地震來了不要慌,學會這四大自救常識才最重要
    地震來了不要慌,學會這四大自救常識才最重要。09月08日10時31分在雲南普洱市墨江縣(北緯23.28度,東經101.53度)發生5.9級地震,震源深度11千米。此次地震發生時,在通海縣四街鎮感受到明顯震感,不少群眾在地震發生後及時跑出屋外應急避險。
  • 安全須知:地震的預防與自救
    只要不是政府發布的地震預報,無論是地震權威專家的預測,還是貼著「洋標籤」的跨國預報;無論是「有根有據」的地震傳言,還是帶有迷信色彩的地震消息都不可信。因為我們國家規定,地震預報一般由省級人民政府發布。已發布地震短期預報意見的地區,如果發現明顯的臨震異常,在緊急情況下,可由市、縣級人民政府發布48小時內臨震預報,並同時向省人民政府及地震工作主管部門報告。除此之外任何個人和單位都無權發布地震預報信息。
  • 地震了,除了預警黑科技,自救常識有哪些?
    昨晚22時55分,四川省宜賓市長寧縣發生6.0級地震。截至今天8時35分,四川長寧地震已造成12人死亡,134人受傷。趕在災難前的,是地震預警。除了國家帶給我們的安全感之外,地震來臨時,掌握科學避震方法,懂得自救也很重要。今天社長正是要給大家分享避震逃生小知識。1地震來了,躲到哪裡最安全?
  • 活動回顧:生命安全仿真體驗研學,讓孩子在火災、地震、車禍等模擬現場學習避險自救知識,為成長增添保障
    我們為小朋友們設置了危險情境,讓小朋友們在火災的特定情境中練習報火警。通過真實的多次體驗,小朋友們能夠把把報警流程和信息牢牢地記在腦海中。課堂上,導師為小朋友們演示了遇上火災時如何使用溼毛巾、逃生面具以及消防毯進行逃生,為了讓小朋友們更好地掌握逃生技巧,導師還帶著小朋友們進入漆黑、煙霧環繞的「火災現場」進行逃生訓練。只有使用正確方法、克服恐懼心理的「小勇士」,才能順利走到出口,完成模擬演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