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媒:臺北市藍綠基本盤改變了嗎?

2021-01-14 中國新聞網

  臺灣《中國時報》16日社論說:臺大醫師柯文哲將代表綠營出馬角逐臺北市長選舉,臺北市長選舉藍綠陣營人選已經確定,部分媒體在第一時間公布民調顯示,柯文哲與連勝文兩人支持度要不是在伯仲之間,就是柯微幅領先連幾個百分點。臺北市選民基本盤歷來藍大於綠,這種民意支持比率的變化,不禁讓政情觀察家開始研究,臺北是否出現「變天」的徵兆?

  客觀說,今年年底的臺北市選情,比起往年任何一次選舉都難預估。最主要的緣由,是朝野藍綠陣營此番推出的候選人,都具有相當的異質性格。兩位參選人都不是傳統政客,既無議會民代的經歷,更沒有行政首長資歷,換言之,他們兩人除了關心政治外,沒有基層經營閱歷也沒有市政治理經驗,不論最終由誰當選,臺北未來市政的前景,其實都充滿了諸多不確定性,甚至還隱藏了若干風險。可能就是這個原因,讓臺北市民選前表態變得格外審慎,希望更慎思明辨些。

  也因為這樣,我們或許已經不能再從傳統的基本盤觀念去預估這場選戰,甚至不該再拿歷屆選舉之得票數去推估這次大選的結果!理由很簡單,假如許多臺北市民的想法已改變,那麼再企圖想從過去的盤勢推估未來的大勢,恐怕已經不切實際。試想,不論藍營的丁守中還是綠營的姚文智,不僅皆是形象牌,而且經營基層多年,都具有豐厚的政治資歷,卻都在各自政黨的初選民調中落敗。假如藍綠陣營選民不約而同都做了類似的選擇,這意味臺北多數選民對非藍即綠的舊政治已經相當厭煩,他們寧可讓政治新鮮人試試看,也不願留戀任何政治舊面孔。選民厭煩心理影響之下,選舉基本盤結構當然隨之改變。

  不諱言說,這對藍綠兩陣營都是不容低估的警訊。對藍營而言,郝市長兩任的市政治理的成績,坦言說並不差,但這些政績似乎並不能轉移到對連勝文的支持,這反映的更多恐怕是臺北選民對國民黨執政的失望。

  同樣的,柯文哲目前的民調聲勢,要武斷的換算成是多數選民對綠營的支持恐怕還言之過早,要知道,柯文哲可是從頭到尾都不願加入民進黨的,這等於說民進黨自己先大張旗鼓辦了一場民進黨內初選,獲勝者還要與民進黨外的柯文哲再拚搏一次,你可以評論說這是民進黨務實,但一個政黨背書的招牌,拚搏不過一個民進黨外的政治新鮮人,又有什麼值得慶幸的呢?

  政黨招牌既已褪色,意味今年年底的臺北選戰已全面歸零,不復再是傳統藍綠基本盤對決的局面,而將會是場純粹由連勝文與柯文哲個人對決的選戰,某種程度上說,他們都可以擺脫藍綠政黨的包袱,但另一方面他們個人的特質與表現,不僅將會被放大檢視,甚至將會大幅度的左右這場選舉的結果。

  對藍營的連勝文而言,從柯文哲先前明言希望對手是他的表態看來,今年年底選戰已經可以預估將會是對連個人進行全面負面攻擊的一場選戰,連勝文的背景、經歷與言行勢將蒙受前所未見的負面包裝,用現在流行的話說,他不僅早就經歷過負面人肉搜索,甚至早已被充分「洗底」,一堆不利他的材料與抹黑,肯定將會在接下來幾個月陸續搬演,如果連勝文不能號召藍營大團結,不能擺出堅強的行政團隊,不能提出漂亮的政見,迅速的向臺北市民證明他將會是一個出色的市政CEO,那麼他屆時勢必將會被淹沒負面攻擊中,被修理得遍體鱗傷!

  同樣的,對柯文哲而言,先前的預賽都只能算是蜜月期,他的人格魅力與抗爭形象,讓他在綠營中獨樹一幟,竟在沒有任何政黨的支撐下一路過關斬將,不僅勝過所有綠營「天王級」候選人,還在民調聲望上暫時領先連勝文,但接下來可都是硬仗了,他不可能再依賴修理連勝文就可以當上臺北市長,他同樣必須證明他的人格特質、他的市政藍圖,乃至他所籌組的市政團隊,是可以接下臺北市政府這個棒子的,如果他只知攻擊對手,恐怕也會遭到反挫。

  臺北市朝野陣營候選人就定位後,出現選民基本盤鬆動跡象,但坦言說目前一切都言之過早,連勝文與柯文哲將怎麼向臺北市民證明自己的能力與可信賴,可能才是基本盤會不會真改變的唯一因素。

相關焦點

  • 藍綠迷信基本盤 臺北市「三腳督」消失
    國民黨臺北市長參選人丁守中(中)在本報民調暫居第二,圖為支持者贈好彩頭。記者林伯東/攝影    年底臺北市長選戰,根據本報民調顯示,市長柯文哲支持度持續領先藍綠兩黨的市長參選人丁守中、姚文智。國、民兩黨期待的「藍綠歸隊」,至今看不出端倪,原本外界看好的「三腳督」,因藍綠判斷錯誤,又無力主導選戰,柯仍居領先態勢。    北市基本盤藍大於綠,從歷屆選舉得票數來看,藍營基本盤約四成、綠營三成。
  • 海峽時評:臺北的藍綠基本盤還存在?
    原標題:海峽時評:臺北的藍綠基本盤還存在?  連勝文自被提名以來,民調一直落後柯文哲,王金平樂觀評估,「連能贏的成分太高了」,主要理由依舊是藍綠基本盤,加上國民黨基層動員能力。應該說,王發言主要是拉抬一下連勝文的選情,臺北選民成分到底該如何分析呢?
  • 藍綠操作基本盤歸隊 柯P搶攻中間選民
    很明顯的,藍綠開始號召支持者歸隊,盤整三至四成的基本盤,柯則尋求中間突破,企圖吸納厭惡藍綠的中間選民。    姚文智在23日的造勢晚會上說,他等待20年,民進黨要取得臺北的勝利,實現對臺灣這塊土地的愛與理想。他也提到,1998年跟著現為駐日代表的謝長廷南下高雄打贏市長一役的回憶,他說,雖然艱困,但最後戰贏了,這次用精神,堅持選臺北市長,他有信心在今年11月24日光復臺北市。
  • 臺灣「大選」民調:藍綠仍各自固守基本盤
    臺灣「大選」民調:藍綠仍各自固守基本盤 目前「藍綠兩軍」還是各自固守基本盤。  由於興票案的原因,調查發現,有四個百分點的選民表示,會因為「興票案」而改變投票意向不支持連宋配,而三成九的人表示,「興票案」疑點很多,應該要繼續追查。(文/周昕)
  • 臺媒:臺灣選戰最後關頭藍綠大比拼
    (中央社)參考消息網1月15日報導 臺媒稱,選前之夜藍綠大拼場。國民黨候選人朱立倫15日在臺北市車隊掃街,晚間連趕兩場造勢晚會;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從臺中車隊掃街一路北上,晚間也有兩場造勢晚會。據臺灣「中央社」1月14日報導,朱立倫最後兩周密集車隊掃街,從南臺灣的屏東出發,一路往北狂掃;選前大型造勢活動也以「六都」為主,從9日黃金周的臺北大遊行開始,先後到臺南、桃園的團結造勢晚會,最後14日在高雄,選前之夜的壓軸則在臺中、新北。報導稱,北臺灣一向是藍營優勢選區,這次卻成為藍綠的激戰選區。
  • 藍營媒體人:藍綠基本盤已瓦解 島內政治生態生變
    臺海網3月19日訊 (海峽導報記者 楊思萍)民進黨資深黨員、美麗島電子報副董事長吳子嘉認為,學運改變了臺灣島內的政治生態,最直接的影響是導致「九合一」選舉國民黨大敗,素人柯文哲一鳴驚人拿下臺北,「像桃園、嘉義市等這些原本不大可能贏的地方,民進黨贏了,也都是受學運影響」。這意味著臺灣的選票結構發生變化,藍綠基本盤瓦解,公民運動和學生運動異軍突起,年輕人從對政治冷漠到積極參與其中。
  • 2018臺灣「九合一」選舉,藍綠地方板塊有望改變嗎?
    2014年首屆「九合一」選舉中,執政的國民黨慘敗,由選前「4都」11縣市萎縮至「1都」5縣,在野的民進黨則由選前的「2都」4縣擴張為「4都」9縣市,改變島內地方勢力版圖,甚至直接影響2016臺灣地區領導人大選結果。
  • 臺媒預估選舉投票率 高雄七成臺北可能突破八成
    臺媒:預估選舉投票率 臺北八成 高雄七成  中國臺灣網12月9日消息 據臺媒報導,今天是臺北、高雄市長以及市議員選舉投票日,上午臺北市天氣時陰時晴,高雄市天氣晴朗。臺北市投票率出乎意料的高,臺北市選委會在上午10時30分估計投票率應有七成五以上,甚至可能會破八成。
  • 臺灣「立委」選舉16日登記 臺北市藍綠各挑吉時
    "立委"選舉16日起登記 臺北市藍綠各挑吉時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第七屆「立委」選舉將於16日至20日受理參選人登記,臺北市選委會昨天指出,國民黨籍推薦的參選人將於20日上午8時8分集體登記;民進黨臺北市黨部則表示,黨籍推薦的參選人將各自挑選良辰吉時前往登記。
  • 臺北、臺中兩市決定藍綠政治前景分水嶺?
    民進黨前主席許信良日前說,這次「九合一」選舉的關鍵,就是臺中市及臺北市長選舉,勝負一定影響2016年的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也就是說,國民黨的「罩門」在臺北市,民進黨的「罩門」同樣也在臺北市,當然還捎帶了一個臺中市。     連勝文說,當年國民黨就是因為失去了臺北市,而導致丟失了整個「江山」。此語基本符合事實,但卻也不夠準確。實際上。
  • 2018選戰,臺北市選情一片混亂,國民黨能否翻盤?
    臺媒刊文稱,隨著2018臺灣地方選舉拉開序幕,「誰將代表藍綠陣營徵戰臺北市」變成了各方關注的焦點。而此前已經放話要爭取連任的現任臺北市長柯文哲,目前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呂秀蓮對外表態「如果她去參選臺北市長,勝算非常大。」她已在臺灣政壇消失很久,此時對外如此自信的表達是否太張狂?有人買她的帳嗎?
  • 臺灣史上首見 臺北高雄議會藍綠共治
    臺海網12月26日訊 五都新制昨天上路,這是臺灣史上新的一頁,無獨有偶,五都正副議長選舉,臺北市、高雄市在跑票疑雲、同票抽籤下,也分別出現歷史首見的「藍綠共治」。
  • 「立委」補選苗慄兵敗 國民黨臺北市小心應戰
    臺海網3月17日訊 國民黨在苗慄「立委」補選中敗北,連帶使北市大安區「立委」補選的警訊升高,府院黨高層會議十六日急商對策,黨主席吳伯雄當著馬蕭劉王的面承諾「我會全力以赴」,誓言絕不會讓大安區再失守。國民黨候選人蔣乃辛疾呼支持者一定要出來投票。
  • 臺北市議員王鴻薇直言:柯文哲讓民進黨精神分裂
    臺北市議員王鴻薇直言:柯文哲讓民進黨精神分裂  中國臺灣網12月18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民進黨「立委」姚文智正式宣布投入參選2018臺北市長,民進黨北市資深議員李建昌日前表示
  • 臺「立委」補選,藍綠各得一席
    聯合新聞網認為,這次「立委」補選其實重演了臺中市長選舉的「龍燕之爭」(國民黨盧秀燕對陣民進黨林佳龍)的結果,沈智慧以近六成的得票率一路領先,民進黨的王義川則拿到38%左右的票數,與市長選舉結果相當,「顯示從九合一至今兩個月,臺中選民的意向沒有改變」。臺北的情況更複雜一些。
  • 臺"立委"補選藍綠各得一席
    聯合新聞網認為,這次「立委」補選其實重演了臺中市長選舉的「龍燕之爭」(國民黨盧秀燕對陣民進黨林佳龍)的結果,沈智慧以近六成的得票率一路領先,民進黨的王義川則拿到38%左右的票數,與市長選舉結果相當,「顯示從九合一至今兩個月,臺中選民的意向沒有改變」。 臺北的情況更複雜一些。
  • 澳報:臺灣「立委」選戰結果回復藍綠陣營基本盤
    澳門的新華澳報今日的評論文章指出,「立委」選舉結果回復了藍綠兩大陣營基本盤。  但文章同時也指出,僅就藍綠兩營的新一屆「立委」與現任「立委」的席位相比照,其實是雙方都維持了基本盤不變,民進黨還多了一席,總得票率也有2個百分點的成長。因此,至多也只能說是「平盤」而已。
  • 臺北市"立委"選情:藍軍搶八 綠軍告急猛催票
    華夏經緯網1月9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立委」選戰進入決戰72小時,臺北市各區選情呈現冷熱兩極化,藍軍挾政黨基本面優勢,在八個選區被看好「坐六望七搶八」,陷入苦戰的綠軍希望最少保住一至兩席,三席則被視為奇蹟,但基層對選情普遍不表樂觀。
  • 藍綠推新店納入北市 網友罵翻:板橋、中永和呢?
    取自imgur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新北市新店區的土地與臺北市緊連,新店的藍綠「立委」候選人一致希望透過公土重劃,將新店區納入臺北市,然而這番建言卻遭網友斥為荒謬,臺北市長柯文哲也持保留態度,認為必須從長計議。
  • 「韓流」旋風颳到臺北!柯文哲立場來回變,被批偽裝「白色中立」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張雲峰】今年臺灣「九合一選舉」最熱門的話題莫過於「霸王韓流」(指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的威力,逼得綠營全體動員要保高雄。這股旋風也刮到臺北,間接導致經常改變立場的「政治變色龍」、臺北市長柯文哲選情告急。據中時電子報11日報導,臺北市長選舉首場公辦政見發表會當天下午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