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報:臺灣「立委」選戰結果回復藍綠陣營基本盤

2021-01-14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12月13日電 臺灣地區第六屆「立委」選舉結果11日晚揭曉,投票率僅得59.16%,創下歷屆「立委」選舉的低紀錄。澳門的新華澳報今日的評論文章指出,「立委」選舉結果回復了藍綠兩大陣營基本盤。

  據了解,此次選戰中,國、親、新三黨總共拿下114席,超過總額225席的一半,未來3年仍將掌握「立法院」實質過半多數。民進黨與「臺聯黨」合計獲得101席。而無黨團結聯盟則有6人成功上壘,另有4名無黨藉人士當選。

  文章稱,這一結果可以說,泛藍陣營成功地截殺了陳水扁期盼由綠營主導「立法院」的美夢。

  但文章同時也指出,僅就藍綠兩營的新一屆「立委」與現任「立委」的席位相比照,其實是雙方都維持了基本盤不變,民進黨還多了一席,總得票率也有2個百分點的成長。因此,至多也只能說是「平盤」而已。至於人們之所以會產生「綠營大敗」的感覺,主要是因為在「320大選」後,民進黨掌握了充裕行政資源,及陳水扁在「立委」選舉過程中,出盡吃奶力氣輔選,發誓要讓「泛綠」過半,並操弄一系列偏激議題,使到藍軍一路處於挨打地位。這就使到人們在潛意識中,以為綠營的席位應比現屆有大幅成長,但實績卻是「原地踏步」,因而就予人「輸選」的感覺。

  對於本以為在「立委」選戰中可承接「320大選」時的得票率的陳水扁等人來說,為何「320大選」時所獲的617萬張選票,無法轉移給在此次「立委」選舉中的綠營候選人?文章說,原因頗為複雜,既有屬於政治上的因素,也有屬於選務操作的問題。歸結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陳水扁在「320大選」及今次「立委」選舉過程中撕裂族群,導致部分選民產生「厭選」情緒。

  二、陳水扁把一場「立委」選舉當作是「320大選」選戰來打,全程完全不提民眾關心的民生問題,而是操弄高中教材、「公投新憲」、「清算黨產」、「國徽」、「正名」等議題,令到中間選民生厭。尤其是美國先後就「公投新憲」和「正名」提出警告,更使綠營流失了曾在「總統」選舉中支持陳水扁的中間選票。相反,陳水扁「割喉割到斷」的選戰手法,倒是產生了強大的後座力,並使「泛藍」支持者產生了強烈的危機感,全力支持「泛藍」候選人。

  三、如果「上網上線」的話,也可將「泛綠」的敗選,歸結為「要和平,要安定,反臺獨,反戰爭」仍是臺灣民眾的主流意識。也就是說,既然陳水扁在輔選過程中炮製了多數帶有「臺獨」分裂的議題,要借假「選舉語言」來實施「切香腸」戰術,引發美國高度關切和不滿,甚至暗示倘臺灣當局改變現狀引發戰爭,美國不會協防臺灣,從而使害怕戰爭的選民用手中的選票來阻遏陳水扁的「臺獨」圖謀。

  四、選民心中潛藏的「鐘擺效應」,發揮作用。在臺灣地區的選舉中,常常發生「鐘擺效應」。此次「立委」選舉藍軍獲得過半席位,也可算是對「320大選」選舉的「鐘擺效應」,既是對藍軍作了一次補償,也是要讓藍軍握有監督制衡執政黨的實力。

  五、陳水扁急於追求「國會過半」,並以為可將「320大選」的得票率轉移到「立委」選舉中,因而作了高額提名,形成「僧多粥少」效應。

相關焦點

  • 臺媒:臺北市藍綠基本盤改變了嗎?
    臺灣《中國時報》16日社論說:臺大醫師柯文哲將代表綠營出馬角逐臺北市長選舉,臺北市長選舉藍綠陣營人選已經確定,部分媒體在第一時間公布民調顯示,柯文哲與連勝文兩人支持度要不是在伯仲之間,就是柯微幅領先連幾個百分點。臺北市選民基本盤歷來藍大於綠,這種民意支持比率的變化,不禁讓政情觀察家開始研究,臺北是否出現「變天」的徵兆?
  • 選前十天 臺灣縣市長選舉結果預測
    14日零點開始(選前十天),臺灣將不能發布新的民調,此時預測臺灣縣市長選舉結果,時間正好。
  • 臺灣縣市長選戰「藍綠褪色」吃香
    」的模糊路線開始流行,甚至有望在今年底的選戰中形成一股新的政治力量。當時,身為二二八事件受難者家屬的柯文哲雖曾自稱「墨綠」,卻拒絕加入政黨,反而以「白色力量」為訴求,在藍綠幾乎勢均力敵的臺北市異軍突起,也使得「白色力量」一度蔚為風潮。儘管中央執政的民進黨已確定推派立委姚文智參選臺北市長,威脅柯文哲的贏面,但「白色力量」在臺灣年輕族群中仍大有市場。
  • "立委"選舉結果昭示著什麼?
    臺灣第六屆「立委」選舉於2004年12月11日塵埃落定。這次選舉是繼2004年3月藍綠兩大政治勢力較量之後的又一次政治版圖的重新分配之戰。對泛藍陣營而言,需要「苦哈哈地死守」「立法院」最後一塊優勢領域。
  • 臺"立委"補選藍綠各得一席
    「立委」補選,尤其臺北補選重演去年「九合一」藍、綠、白三方勢力角逐的場面,被認為將牽動2020年「總統大選」各陣營布局,也被視為「選舉前哨戰」。27日傍晚6時,國民黨候選人沈智慧自行宣布當選臺中「立委」,贏了對手大約1.5萬票,為國民黨守住一個席位。聯合新聞網認為,這次「立委」補選其實重演了臺中市長選舉的「龍燕之爭」(國民黨盧秀燕對陣民進黨林佳龍)的結果,沈智慧以近六成的得票率一路領先,民進黨的王義川則拿到38%左右的票數,與市長選舉結果相當,「顯示從九合一至今兩個月,臺中選民的意向沒有改變」。 臺北的情況更複雜一些。
  • 臺「立委」補選,藍綠各得一席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崔明軒】臺灣27日舉行臺北和臺中共兩席「立委」補選,尤其臺北補選重演去年「九合一」藍、綠、白三方勢力角逐的場面,被認為將牽動2020年「總統大選」各陣營布局,也被視為「選舉前哨戰」。
  • 臺中「立委」選戰,藍綠板塊呈五五波,中間選民成關鍵
    島內2020「立委」選舉,臺中市共有八個選區,要選出8席區域「立委」,由42位候選人爭取出線,臺中這次「立委」選戰有一特色是小黨參選人登記超過大半,讓各地選情加柴添火。2016年選舉民進黨在臺中成功拿下4席,國民黨3席,僅第三選區由現為無黨籍的洪慈庸拿下。
  • 臺灣明年兩大選舉是否合併?藍綠陣營意見不一
    藍綠陣營意見不一 2015-02-03 09:33:21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朱念   中新網2月3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綠營主張明年臺灣地區
  • 藍綠迷信基本盤 臺北市「三腳督」消失
    記者林伯東/攝影    年底臺北市長選戰,根據本報民調顯示,市長柯文哲支持度持續領先藍綠兩黨的市長參選人丁守中、姚文智。國、民兩黨期待的「藍綠歸隊」,至今看不出端倪,原本外界看好的「三腳督」,因藍綠判斷錯誤,又無力主導選戰,柯仍居領先態勢。    北市基本盤藍大於綠,從歷屆選舉得票數來看,藍營基本盤約四成、綠營三成。
  • 南投「立委」補選 南投市長許淑華力拼湯火聖
    華夏經緯網12月15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南投縣「立委」補選,預計將由南投市長許淑華和前「立委」湯火聖代表藍綠出馬競逐。據報導,湯火聖曾任民進黨南投縣黨部主委,二屆「國代」、二屆「立委」,形象良好,八年前的「紅衫軍」圍城後,在陳水扁跌停板的衝擊下,湯火聖落敗。湯火聖淡出政壇,轉行經營巧克力專賣店,自己不參選,卻一再替綠營參選人抬轎。
  • 藍綠陣營一致反對,臺軍「阿帕奇」進駐臺東計劃擱淺
    臺軍剛發生戰搜直升機墜毀事故,「陸軍航空特戰指揮部」就爆出計劃在臺東豐年機場興建「陸航豐年基地」,結果引發藍綠陣營的一致反彈。據臺灣《聯合報》19日報導,臺「陸軍航空特戰指揮部」計劃把「陸航豐年基地」作為直升機及人員輪訓場地。
  • 臺灣「立委」補選 藍綠席次不變打平手(圖)
    (臺媒圖)  中國臺灣網2月8日消息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灣「立委」5席補選,民進黨維持臺中、彰化、屏東3席不變,全壘打破功;國民黨則力保苗慄、南投2席,藍綠「立委」席次維持原先比例,算是打個平手。
  • 臺灣明天選舉區域「立委」請關注三大數字
    邱毅和陳致中這對冤家能否分別當選,外界頗為關注  別忘了,明天台灣除了選「總統」之外,臺灣選民手中還有區域「立委」票及政黨票兩張票!對於多數讀者來說,比起「總統」票,這兩張選票顯然還比較陌生。  那麼,目前「立委」選戰戰局如何?選舉結果將對臺灣政局產生什麼影響?
  • 拉中間鞏固基本盤 蔡英文打氣勢戰
    其實,這是民進黨「拉中間、鞏固基本盤」的並進策略,選戰進入倒數階段,藍綠雙方都不會輕忽基本盤動員。   民進黨最新民調示,蔡英文逐漸扳回一城,蔡英文以43.5%微幅領先朱立倫的43.1%,選情依舊呈現膠著的悶局;然而蔡英文把新北市選戰打成五五波平手,對綠營意義重大,英倫不僅有一搏實力,甚至要累積攻克北臺灣灘頭堡的氣勢。
  • 藍綠操作基本盤歸隊 柯P搶攻中間選民
    很明顯的,藍綠開始號召支持者歸隊,盤整三至四成的基本盤,柯則尋求中間突破,企圖吸納厭惡藍綠的中間選民。    姚文智在23日的造勢晚會上說,他等待20年,民進黨要取得臺北的勝利,實現對臺灣這塊土地的愛與理想。他也提到,1998年跟著現為駐日代表的謝長廷南下高雄打贏市長一役的回憶,他說,雖然艱困,但最後戰贏了,這次用精神,堅持選臺北市長,他有信心在今年11月24日光復臺北市。
  • 臺中市「立委」補選倒數 國民黨動員綿密規格高
    東南網1月21日訊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中市「立委」補選進入倒數,國民黨與候選人顏寬恆兵分多路、分進合擊,全力動員衝票。據了解,這次補選,國民黨動員十分綿密,規格直逼2012選舉,秘書長曾永權親自跑行程,十分重視這場新年的第一戰。
  • 臺北、臺中兩市決定藍綠政治前景分水嶺?
    ,這次「九合一」選舉的關鍵,就是臺中市及臺北市長選舉,勝負一定影響2016年的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因此,連勝文所說並不完全。     這真是歷史的弔詭。陳水扁前後兩次的取勝,都是得益於泛藍陣營的分裂。1994年是臺北市長首度由全體臺北市選民一人一票直接選舉產生,國民黨推出在任官派臺北市長黃大洲出選;而剛成立不久,標榜反「臺獨」的新黨,也推出了趙少康參選。當時臺北市選民尚未懂得採用「棄保」策略,結果讓陳水扁「漁翁得利」。因而國民黨攻擊新黨,此舉等於是幫了「臺獨」的大忙。
  • 藍營媒體人:藍綠基本盤已瓦解 島內政治生態生變
    臺海網3月19日訊 (海峽導報記者 楊思萍)民進黨資深黨員、美麗島電子報副董事長吳子嘉認為,學運改變了臺灣島內的政治生態,最直接的影響是導致「九合一」選舉國民黨大敗,素人柯文哲一鳴驚人拿下臺北,「像桃園、嘉義市等這些原本不大可能贏的地方,民進黨贏了,也都是受學運影響」。這意味著臺灣的選票結構發生變化,藍綠基本盤瓦解,公民運動和學生運動異軍突起,年輕人從對政治冷漠到積極參與其中。
  • 臺灣「大選」民調:藍綠仍各自固守基本盤
    臺灣「大選」民調:藍綠仍各自固守基本盤 NEWS.SOHU.COM  2003年10月27日10:19  中國臺灣網 頁面功能  【我來說兩句】【我要「揪」錯】【推薦】【字體:
  • 宜蘭嘉義新竹三縣為選舉主戰場 藍綠視為勝負關鍵
    中國臺灣網12月1日消息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灣縣市長選舉明天進入倒數72小時,藍綠陣營全力造勢搶票,宜蘭縣、新竹縣、嘉義縣選情白熱化,是這次縣市長選舉的主戰場,藍綠都將此視為勝負關鍵。民進黨在這次選戰當中,早就將「光復」宜蘭縣列為優先目標,若能拿下宜蘭縣,對淪為在野黨的民進黨士氣將是一大鼓舞。嘉義縣:藍營列指標之一嘉義縣在縣長陳明文兩任任期的經營下,奠定綠營「完全執政」的基礎。如今陳明文任期屆滿,民進黨由「立委」張花冠接棒參選,國民黨也派出「立委」翁重鈞挑戰,並將嘉義縣列為指標縣市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