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2月3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綠營主張明年臺灣地區「大選」、「立法委員」合併選舉,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昨(2日)表示,合併選舉有許多好處,但這次會發生前後任臺灣地區領導人有四個多月任期重迭,這項疑慮有賴朝野討論、慎重思考,決定了就大家一起承擔。
朱立倫說,合併「大選」與「立委」選舉可減少社會成本,很多人主張合併選,講的都有道理,但前後任當局領導人任期有四個多月的重迭期,加上未來朝野若推動「內閣制」,立法機構改選時間和「大選」就不一樣,未來兩項選舉合併的機率就非常低,甚至不太可能。
外界質疑國民黨2016年不推合併選是「政治考慮」,朱立倫回應,現在只是提出討論,朝野和「中選會」可以慎重思考,最後決定大家共同承擔。
臺南市長賴清德表示,根據「中選會」的民調與三場公聽會結果,多數民眾都贊成合併選舉,有時當局想的跟人民並不一樣,應該要順應民意。他說,民意傾向合併,主因是可以減少經費支出,但面對前後任當局領導人的重迭期,也要有配套措施,盼能儘快確立交接法制化、落實民意。
臺中市長林佳龍贊成合併選舉,他表示臺灣選舉多,合併選舉可節省時間與社會成本。
針對下屆「大選」、「立委」是否合併選舉,據了解,「中選會」將在本月12日開會討論。「中選會主委」劉義周昨表示,「中選會委員會」採共識決,下屆「大選」與「立委」選舉是否合併舉行,由委員會議做最後決定。
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昨表示,要不要合併選舉,若說沒有政治計算,社會不太可能接受,但應避免因不同政黨的不同思維、不同考慮,出現不同的結果;當局對於何時選、要不要合併選等問題,應該有法制化的作業,以建構政治上長期性及穩定性的制度。
被問到國民黨主席朱立倫的意見,是否影響「中選會」最後決定?蔡英文說,在制度設計上,「中選會」是一個中立的選務單位,必須按照被賦予的角色,考慮對臺灣最好的制度及政局的穩定性,「中選會」最不需要考慮的,便是政黨或執政黨對它的影響。
藍營內部意見不一,國民黨「立委」呂學樟說,此次要換當局新領導人,若提早選舉將產生四個月空窗期,應該要分開選;國民黨「立委」羅淑蕾說,合併選可以省錢又避免過多社會撕裂,她贊成合併選舉。
臺灣「立法院長」王金平表示,各黨、各「立委」都有想法,他沒有支持或反對哪一邊,要交給「中選會」審慎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