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明年兩大選舉是否合併?藍綠陣營意見不一

2021-01-14 中國新聞網

臺灣明年兩大選舉是否合併?藍綠陣營意見不一
2015-02-03 09:33:21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朱念

  中新網2月3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綠營主張明年臺灣地區「大選」、「立法委員」合併選舉,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昨(2日)表示,合併選舉有許多好處,但這次會發生前後任臺灣地區領導人有四個多月任期重迭,這項疑慮有賴朝野討論、慎重思考,決定了就大家一起承擔。

  朱立倫說,合併「大選」與「立委」選舉可減少社會成本,很多人主張合併選,講的都有道理,但前後任當局領導人任期有四個多月的重迭期,加上未來朝野若推動「內閣制」,立法機構改選時間和「大選」就不一樣,未來兩項選舉合併的機率就非常低,甚至不太可能。

  外界質疑國民黨2016年不推合併選是「政治考慮」,朱立倫回應,現在只是提出討論,朝野和「中選會」可以慎重思考,最後決定大家共同承擔。

  臺南市長賴清德表示,根據「中選會」的民調與三場公聽會結果,多數民眾都贊成合併選舉,有時當局想的跟人民並不一樣,應該要順應民意。他說,民意傾向合併,主因是可以減少經費支出,但面對前後任當局領導人的重迭期,也要有配套措施,盼能儘快確立交接法制化、落實民意。

  臺中市長林佳龍贊成合併選舉,他表示臺灣選舉多,合併選舉可節省時間與社會成本。

  針對下屆「大選」、「立委」是否合併選舉,據了解,「中選會」將在本月12日開會討論。「中選會主委」劉義周昨表示,「中選會委員會」採共識決,下屆「大選」與「立委」選舉是否合併舉行,由委員會議做最後決定。

  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昨表示,要不要合併選舉,若說沒有政治計算,社會不太可能接受,但應避免因不同政黨的不同思維、不同考慮,出現不同的結果;當局對於何時選、要不要合併選等問題,應該有法制化的作業,以建構政治上長期性及穩定性的制度。

  被問到國民黨主席朱立倫的意見,是否影響「中選會」最後決定?蔡英文說,在制度設計上,「中選會」是一個中立的選務單位,必須按照被賦予的角色,考慮對臺灣最好的制度及政局的穩定性,「中選會」最不需要考慮的,便是政黨或執政黨對它的影響。

  藍營內部意見不一,國民黨「立委」呂學樟說,此次要換當局新領導人,若提早選舉將產生四個月空窗期,應該要分開選;國民黨「立委」羅淑蕾說,合併選可以省錢又避免過多社會撕裂,她贊成合併選舉。

  臺灣「立法院長」王金平表示,各黨、各「立委」都有想法,他沒有支持或反對哪一邊,要交給「中選會」審慎考慮。

相關焦點

  • 臺灣縣市長選舉:藍綠爭奪焦點在哪
    涉及17個縣市的臺灣年底的縣市長選舉已經進入了倒數的階段,國民黨主席馬英九針對國民黨一些艱困選區下達作戰令,並要求國民黨提名的候選人不用顧慮他的體力,晚上10點競選活動結束前,他都可以陪候選人沿街拉票,而民進黨也把國民黨執政的宜蘭縣鎖定為了一級戰區,那麼臺灣年底縣市長選舉,藍綠雙方爭奪的焦點都在哪裡?
  • 澳報:臺灣「立委」選戰結果回復藍綠陣營基本盤
    中新網12月13日電 臺灣地區第六屆「立委」選舉結果11日晚揭曉,投票率僅得59.16%,創下歷屆「立委」選舉的低紀錄。澳門的新華澳報今日的評論文章指出,「立委」選舉結果回復了藍綠兩大陣營基本盤。  文章稱,這一結果可以說,泛藍陣營成功地截殺了陳水扁期盼由綠營主導「立法院」的美夢。  但文章同時也指出,僅就藍綠兩營的新一屆「立委」與現任「立委」的席位相比照,其實是雙方都維持了基本盤不變,民進黨還多了一席,總得票率也有2個百分點的成長。因此,至多也只能說是「平盤」而已。
  • 2016年臺灣地區領導人、「立委」選舉確定合併
    現任臺北市長柯文哲去年11月29日赴投開票所投票。(圖片來源:臺灣「東森新聞雲」)   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2016年臺灣地區領導人與「立委」選舉確定合併!「中選會主委」劉義周12日中午邀集「中選會委員」召開會議,會中支持、反對合併意見皆有,但會議採取「共識決」,最終仍拍板下屆領導人、「立委」選舉合併舉行,投票日期則未定。據了解,節省社會成本是主要原因。
  • 宜蘭嘉義新竹三縣為選舉主戰場 藍綠視為勝負關鍵
    中國臺灣網12月1日消息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灣縣市長選舉明天進入倒數72小時,藍綠陣營全力造勢搶票,宜蘭縣、新竹縣、嘉義縣選情白熱化,是這次縣市長選舉的主戰場,藍綠都將此視為勝負關鍵。宜蘭縣:綠營欲「光復」綠營在宜蘭執政24年,不但是民進黨引以為傲的「民主聖地」,更是「綠色執政」的指標縣市,但2005年前宜蘭縣長陳定南回鍋參選,在當時大環境不利之下,敗給國民黨籍的現任縣長呂國華,重創民進黨。民進黨在這次選戰當中,早就將「光復」宜蘭縣列為優先目標,若能拿下宜蘭縣,對淪為在野黨的民進黨士氣將是一大鼓舞。
  • 拿臺灣民眾「生命」當兒戲?藍綠陣營大打出手
    文丨張識 審丨南絮繼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以「首戰即終戰」的言論提醒民進黨當局領導人蔡英文後,民進黨當局蔡英文隨即稱馬英九「卑躬屈膝」,瞬間引爆了島內的輿論,目前藍綠陣營在臺灣島內大打「口水戰」。大陸一旦對臺灣發起進攻,還沒等美國伸出援手,臺灣戰局就已定奪,蔡英文輕率地將臺灣地區及臺灣島民推向戰爭邊緣。另外,馬英九就戰爭風險分析表示,大家都知戰爭是一場災難,一旦開戰,必將生靈塗炭,只有重新回到「九二共識」的正途,才是解決當前危機的根本之道。蔡英文當局各部門官員發聲攻擊馬英九對於馬英九的發言,蔡英文毫不意外對馬英九發起了火力全開的輿論聲討。
  • 臺灣選舉之「六都」爭霸戰:藍綠死磕臺北臺中
    2014年臺灣「九合一」(地方公職人員)選舉將於11月29日正式舉行,在6個「直轄市」(「六都」)及其他16縣市選出新一屆的縣市長、縣市議員、鄉鎮市長、鄉鎮市民代表及村裡長等。總應選名額共計11130名,創下臺灣地方自治史上選舉規模人數最高紀錄。
  • 「新物種」柯文哲通殺藍綠 或牽制蔡英文連任
    有分析認為:柯文哲如果參選2020,勢必會對藍綠兩黨構成威脅!為什麼無黨派的柯文哲會讓藍綠陣營緊張?摒棄藍綠,臺灣第三勢力能否崛起?他在四年前以無黨籍的身份競選臺北市市長,到現在他保持高民意支持度,這讓他有可能去衝擊2020,使2020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呈現出藍、綠、白三方競逐的狀態,這是過去在臺灣選舉過程中從未出現過的情況,所以民眾自然會好奇臺灣的政治生態版圖是否會出現新變化。
  • 臺灣少數民族博物館意外改址高雄,藍綠陣營均有不滿
    臺灣少數民族博物館意外改址高雄,藍綠陣營均有不滿 澎湃新聞記者 蔣子文 實習生 童萬燕 綜合報導 2017-09-26 21:51
  • 2020選舉前哨戰?臺"立委"補選藍綠各得一席
    【環球時報】臺灣27日舉行臺北和臺中共兩席
  • 「2020選舉前哨戰」?臺「立委」補選,藍綠各得一席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崔明軒】臺灣27日舉行臺北和臺中共兩席「立委」補選,尤其臺北補選重演去年「九合一」藍、綠、白三方勢力角逐的場面,被認為將牽動2020年「總統大選」各陣營布局,也被視為「選舉前哨戰」。
  • 臺灣史上首見 臺北高雄議會藍綠共治
    臺海網12月26日訊 五都新制昨天上路,這是臺灣史上新的一頁,無獨有偶,五都正副議長選舉,臺北市、高雄市在跑票疑雲、同票抽籤下,也分別出現歷史首見的「藍綠共治」。
  • 臺灣「大選」進入決戰階段 各大陣營密集造勢催票
    新華社臺北1月9日電(記者李寒芳、吳濟海、傅雙琪)距離1月16日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僅剩一周時間,為全力衝刺、催出選票,臺灣藍綠陣營在選前最後一個「超級星期六」舉辦大型造勢活動
  • 什麼是藍綠陣營
    在黨綱中明確主張追求「臺灣獨立」、拒絕一個中國原則的民進黨、臺聯黨以及其它「獨派」政治團體,因其代表黨派--民進黨的黨旗為綠色,因此被外界統稱為「泛綠軍」,也稱「泛綠聯盟」、「泛綠陣營」。在2000年3月臺灣大選中,由於國民黨內部分裂,民進黨候選人陳水扁以39.3%的選票當選臺灣「總統」,從而使民進黨由在野黨變成了「執政黨」。   現任民進黨主席為蘇貞昌;秘書長李逸洋;副秘書長:顏萬進、張鬱仁。
  • 政知| 臺灣史上最大規模選舉你應該了解的常識
    11月29日,臺灣地區舉行「九合一」選舉,這一次選舉是臺灣所有「地方」公職人員的集中改選,臺灣選民將選出11130名公職人員,而參加競逐的候選人多達19762人,換句話說,2300萬臺灣人,每不到1200人就有一個人是這次「九合一」選舉的候選人,每2000人中就有一個會通過這次「九合一」選舉當選為「地方」公職人員。
  • 臺報:臺灣藍綠陣營都貪 社會如何求其清平
    臺報:臺灣藍綠陣營都貪 社會如何求其清平   中新網4月7日電 臺灣《新生報》5日刊載社論指出,臺灣藍綠陣營均深陷高官貪腐的醜聞之中,可見,現在的政治人物不再懷抱理想,而是不擇手段的追求權位名利。
  • 從臺灣選舉結果看藍綠版圖消長
    5日晚上,臺灣17個縣市的縣市長選舉結果出爐。國民黨輸掉了執政的宜蘭縣和花蓮縣,而民進黨執政的縣市,由原來的3個增加到了4個。那麼這一選舉結果,應該如何來看?它對國民黨和民進黨都意味著什麼?本期節目,我們通過衛星連線的方式邀請到兩位臺灣的來賓共同分析。一位是臺灣的時事評論員陳鳳馨女士,一位是中國文化大學的教授江岷欽先生,歡迎二位。     陳鳳馨:大家好。
  • 2018臺灣「九合一」選舉,藍綠地方板塊有望改變嗎?
    而且,本次「地方選舉」還將綁選10大「公投」,包括綠營發起的「東奧正名」、反民進黨能源政策的「以核養綠」等。 圖片來自臺媒 「九合一」選舉是臺灣「地方選舉」,指9項地方公職人員選舉合併舉行,包括「直轄市長」、縣市長、「直轄市議員」、縣市議員、鄉鎮市長、鄉鎮市民代表、
  • 2010年臺灣五市市長選舉結果
    2010年臺灣臺北市、新北市(由原臺北縣升格)、臺中市(由原臺中市及臺中縣合併)、高雄市(由原高雄市及高雄縣合併)、臺南市(由原臺南市及臺南縣合併)等五市市長選舉結果於11月27日投票揭曉。  此次選舉得票數據及相關資訊如下:
  • 臺"九合一"選舉之"六都"爭霸戰:藍綠死磕臺北臺中
    東南網10月31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劉強)2014年臺灣「九合一」(地方公職人員)選舉將於11月29日正式舉行,在6個「直轄市」(「六都」)及其他16縣市選出新一屆的縣市長、縣市議員、鄉鎮市長總應選名額共計11130名,創下臺灣地方自治史上選舉規模人數最高紀錄。在這次選戰倒數一個月之際,導報特別梳理6大「直轄市長」、16縣市長和基層選舉的最大看點,推出這套觀戰指南,和您一起更好地讀懂這場大型選戰。年底「九合一」選舉,藍綠兩大黨都以贏得「六都」為選戰重點。
  • 臺灣藍綠陣營代表電視辯ECFA為「雙英辯論」暖身
    中國臺灣網4月5日消息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馬英九和民進黨主席蔡英文之間針對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的「雙英辯論」開始前夕,國民黨、民進黨之間戰火四起。臺灣中天電視臺今天下午將邀請臺當局「國貿局長」黃志鵬和國民黨民代賴士葆,與民進黨發言人莊碩漢和前民代郭正亮先展開辯論,為「雙英辯論」提前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