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歡父母被依法判刑:正義就是人人應得的,而不是道德綁架

2020-12-22 百家號

什麼是「道德綁架」?你認為什麼才不算「道德綁架」?

11月14日,山東省高唐縣人民法院依法公開宣判被告單位山東源大工貿有限公司、山東賽雅服飾有限公司,以及於西明等6名被告人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於西明(於歡父親)獲刑4年、蘇銀霞(於歡母親)獲刑3年。此前,於母遭催債受辱,於歡刺死辱母者引發關注。

於歡父母被依法判刑:正義是人人應得的,而不是道德綁架

這起案件之所以如此令人關注,與那起激起公眾同情和憤慨的「於歡刺死辱母者」案不無關係。之前,於歡一審被判無期徒刑,在輿論的強烈反彈下,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認定於歡屬防衛過當,構成故意傷害罪,判處其有期徒刑5年。

我們來回顧下案情,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條【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擾亂金融秩序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

根據以往的案例,判刑三年是合理且獨立的。並沒有受到之前網絡輿論的影響,判罰比較公平。在這裡小編是覺得比較欣慰的。之前的於母案,由於輿論的介入,在二審的時候於歡被改判為有期徒刑5年。於歡案改判算是一次輿論的勝利,那麼在於歡父母非法吸儲案則沒有受到絲毫的影響。

但是網絡上又有一些鍵盤俠出現,聲稱「於歡父母不應該去救」、「倘若救下的人未來會違法犯罪,那麼當初還會救下她嗎?」。其言論十分莫名其妙,看不出其邏輯在哪裡。

1、首先,於歡辱母案與其父母被依法判刑沒有必然上的聯繫,可這個人卻強行把兩者綁在一起,當成前後因果關係。這是為了什麼?令人十分不解。

2、那麼他的第二個言論漏洞已經很明顯了,相當於是一個謬論。我們假設你有一個預知未來的能力,你在路上看到小孩被人販子抓走準備扔進車裡,然後你又得知這個小孩以後會成為一個罪犯。那麼問題來了,這個小孩你救還是不救?

我相信凡是有良知的人,都會選擇去救的,而不是那些鍵盤俠,利用自己鍵盤發電,認為自己在網絡上就是「全知全能」的。相反,人是擁有無限可能性的,一念天堂,一念地獄。一回事歸一回事,受到傷害的要去維護,違法犯罪必須依法處理,清清楚楚。

最後,正義就是人人應得的,無論是權力還是責任(刑事責任),而不是道德綁架。希望以後網絡輿論都能像這次一樣,不要像那些鍵盤俠只會道德綁架,要是非分明。

相關焦點

  • 什麼是道德綁架?遇到道德綁架該怎麼辦?
    道德綁架在生活中很常見,比如插隊,吐痰,乞討的要錢,這類行為本身道德低下,人們本能會拒絕,但他們會以「急事兒」「弱勢群體」「公德心」「別人都這樣」等反駁,插隊這個事,其實可大可小,大的話就是它侵犯的不是你個人的權利,而是集體的權利,道德就這個時候,就應該站出來,把不道德揪出來,公示於人。
  • 不是道德綁架,就是親情綁架
    看到這個我不由得想起之前看過的《歡樂頌》裡面的樊勝美,同樣是被親情綁架的人。在我眼中親情應該是難能可貴的,親人有困難,幫是情,不幫也不能責怪。畢竟不是父母有困難,兄弟姐妹盡力而為。前人帶出了後人,後人應當回報前人,理所應當,但是父母的「恩」,卻是無形的,無法估算出價值的,這就形成了永遠無法償還的債。
  • 俗語「天下無不是的父母」,是最赤裸的道德綁架
    按中國的傳統文化來說,父母無論怎樣,都是對的,都是該孝順的。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從弟子規「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到孟子「惟孝順父母,可以解憂」,都告訴我們,「天下無不是的父母」。可現實真的是這樣嗎?我覺得這完全是赤裸裸的道德綁架。
  • 家庭教育最可怕的不是孩子不懂感恩,而是父母的道德綁架!
    有人說,一個家庭最大的悲哀,不是貧窮,不是爭吵,而是養出不懂感恩的孩子。乍一聽,頭頭是道,很有道理的樣子。深入一想,完全不是那麼回事兒。如果用這個思路去養育孩子,無形之中,會形成對孩子的道德綁架。感恩父母,羔羊跪乳,當然沒錯;但這只是千萬種感恩中,很虛幻的一種。為什麼說它虛幻?因為感恩父母,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人的天性就是不感恩父母、只牽掛子女。
  • 懂事的孩子背後,是父母的道德綁架
    的確,這樣的孩子不會讓父母很操心,不用讓父母勞神費力,他們會主動學習,主動寫作業,不需要父母大呼小叫地輔導;他們會主動幫忙承擔起一部分家務,因為擔心父母上班太累;他們總是站在父母的角度為他們著想,不管自己多麼委屈。
  • 拒絕道德綁架:讓座是美德而不是道德
    (9月27 日 中國青年網)筆者看來,讓不讓座都是個人選擇,讓座是一種美德但不是道德,不讓座者最多是缺失這種美德但卻沒有違背道德,因此沒有理由接受輿論的責備,更不應該遭受人身攻擊。在讓不讓座這個問題上,我們應當拒絕道德綁架。
  • 別讓「道德綁架」,毀滅了你的善良
    迫別人履行道德,不僅是一種不道德的行為,也嚴重侵犯著別人道德自由。因此,道德綁架違背道德,甚至是一種不文明的粗暴行為,對於這種行為,應該理直氣壯地說「不」。當面對他人的「道德綁架」,我們應該怎麼做呢?更不要拿道德去綁架別人 「人之初,性本善」每個人的心中都存在真善美。而道德是用來約束自己的,而不是用來禁錮他人的,更不是一把以此來作為逼迫他人成全你對苦難者聖母心的槍。《道德經》中說到:「絕仁棄義,民復孝慈。」
  • 被道德綁架,我到底該怎麼辦?
    老王問他為什麼要發給這樣的連結,他說,一、老王是公眾人物,就應該帶頭捐錢;二、老王有錢,就要把錢捐給大家……這不是道德綁架,那什麼算道德綁架?老王只想說,老王的同情心不會泛濫,更不會被你們這些人脅迫就掏出去。昨天,老王和一位朋友Ada一起坐下來喝咖啡談事情,之後就聊到道德綁架的事情。
  • 很多人都在經歷「父母的道德綁架」
    文章開頭我不會去說大家有沒有經歷過這些明知故問的話,我認為在中國,父母對孩子的道德綁架如同一場看不見的基因病毒,剛開始看不見變化,但是到了孩子可以獨立的時候也就到了病毒的爆發期!我都是為了你好!我含辛茹苦把你養大你現在還學會頂嘴了!
  • 父母說「為你好」,是道德綁架還是真的為你好?
    微博上這個話題「父母說為你好是道德綁架嗎」很熱,引來網友熱議。其實這種現象在生活中並不少,很多父母打著為你好的旗幟,替你做決定,從小到大活成了父母想要的樣子,卻不是自己想要的。有個網友,就是因為父母總是以「為你好」的想法,給自己安排,從小到大都是如此,因為自己拒絕了父母這樣的安排,便遭到了全家人的橫眉冷眼,讓他非常壓抑又苦惱。
  • 別讓「道德綁架」成為不道德行為的藉口
    不知道什麼時候,道德綁架也成為了一個耳熟能詳的名詞。道德綁架也經常被網友熱議,公交車該不該讓座,倒地老人該不該扶,這些事經常登上頭條熱議。那麼,究竟什麼才是道德綁架呢?不道德行為又是什麼呢?道德綁架是不是已經成了不道德的擋箭牌?
  • 於歡母親獲刑3年:一案歸一案才是法治應有的態度丨新京報快評
    11月14日,山東高唐縣人民法院依法公開宣判被告單位山東源大工貿有限公司、山東賽雅服飾有限公司,以及被告人於西明、於家樂、蘇銀霞、張振永、程笑、樊正安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辱母殺人案中的受害人,於歡的母親蘇銀霞因犯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獲刑三年。「所謂正義,就是每一個人得到自己應該得到的東西」。
  • 別拿孝敬父母 來道德綁架我的狗,謝謝!
    別拿孝敬父母 來道德綁架我的狗,謝謝!你對爸媽好,同時也會對妻子/丈夫好 對孩子好,對朋友好,對親戚同事也好 這些根本就是人類的不同情感 寵物也是一樣的道理 我們對它們的愛 並不會取代其他人的感情 典型的「道德綁架」
  • 又談心理邊界:拔管子就是不孝嗎?看丁元英如何應對道德綁架
    呼蘭說:這句話就是道德綁架你知道嗎?你想想這個邏輯,他說是正規按摩我就不能走了。 呼蘭面對的情況還是比較簡單的,因為大多數情況下的道德綁架都不是這麼容易就能化解得了的,通常你面對的選擇堪稱靈魂拷問。讓座是美德,不是義務,我今天這麼累就不讓了吧,可為什麼內心會這麼糾結呢?一部高圓圓主演的電影《搜索》講述的就是這麼一個故事。
  • 孔融讓梨不應該變成道德綁架,這對孩子不公平
    孔融讓梨不應該變成道德綁架,這對孩子不公平《孔融讓梨》是一個道德教育故事,它告訴人們應該要有謙讓的美德。但如今很多有兩個孩子的家庭往往會用這個故事來道德綁架老大,要讓老大處處都要給弟弟妹妹,甚至是自己的東西被搶走也不能生氣。
  • 沒死就辭職給我媽養老」「盡孝不是道德綁架」
    依我看,你分明就是在逃避,分明就是不想給我媽養老,想把給我媽養老的重擔丟給我,我才不上你這個當。你必須立馬辭職回來給我媽養老,不然我告你!」話說到這個份兒上,我也就沒理由再對她客氣了,義正言辭告訴她:「盡孝不是道德綁架,你是你,我是我,你是否願意給你媽養老是你的事,反正我沒說不給婆婆養老,你沒資格數落我,沒資格命令我,你有本事就去告我!」
  • 別讓道德綁架了你
    所以,犯了錯的男人一定是把這句話理解成:如果不犯這樣的錯,我一定不是男人!這個世界總是太愛給犯了錯的人找藉口,卻從來沒有給受到傷害的人給予補償!閨蜜說:我是一定會選擇離婚的,生活在一起只會讓我覺得委屈!
  • 你們有沒有遇到過父母的道德綁架,你們是怎麼做的?
    本文是原創 | 圖片來自網絡| 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如何面對來自親人的道德綁架, 我從五年級到市裡的學校讀書 ,到現在高一結束 ,沒有和自己的同班同學出去玩過, 因為家裡在縣上 ,不允許我一個人坐車 ,和別人結伴也不行 ,初中畢業同學聚會不讓參加
  • 請尊重,也請不要道德綁架
    這兩年總能聽到一個詞「道德綁架」。所謂道德綁架,就是道德被用作砝碼,使得越來越多的偽道德主義者用美德來要求道德義務。以道德的名義要求其他人做某些事,過分也好,不過分也罷,重點在「道德」。道德綁架經常發生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地鐵或公交車上,個別老人強行拽起年輕人:年紀輕輕的,怎麼不知道給老年人讓座呢!
  • 疫情下,新時代的子貢贖人,變形的道德綁架
    而子貢自覺得自己錢多,道德高尚,把人贖了回來,卻不去報銷,還到處鼓吹。孔子告誡說:「子貢這樣做是不對的,因為別人並不是跟子貢一樣有錢,也不一定跟子貢一樣道德高尚,子貢不去報銷顯得很高尚,就反襯出那些去報銷的,顯得道德低下一樣,甚至被人譏笑。久而久之,其他人就會假裝沒有遇到落難的魯人,奉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來避免自己損失金錢,做吃力不討好的事。最後導致,很多人落難的人,難於被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