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成都新世界②|天府新區,如何重新定義城市形態

2020-12-23 川觀新聞SCOL

王晉朝 四川在線記者 王國平

從成都市中心的天府廣場出發,沿著人民南路(天府大道)一路南行將近30公裡,就到了天府新區的中心興隆湖。

興隆湖正在打圍,從今年8月底開始,天府新區啟動興隆湖水生態綜合提升工程,計劃工期10個月。

在湖邊的咖啡館,幾位市民倚著欄杆,討論著興隆湖未來的景象。

從某種意義上說,興隆湖就是天府新區城市形態演進的縮影。

2018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興隆湖畔首次提出「公園城市」這一理念。

如今,天府新區在建設公園城市的實踐中,不斷為「城市形態」增添加著新的註腳。正是基於天府新區的探索,成都才在全域範圍提出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範區,成都市主要決策者多次強調「這是成都最大的辨識度和顯示度」。

湖城大境

鋪就生態底色

天府新區在初始就對城市建設保持了足夠的克制。

2010年四川省委提出規劃建設天府新區,2011年11月天府新區正式啟動建設。此時,正值新一輪城市化浪潮,部分新城、新區簡單粗暴的規劃導致城市功能的割裂;另一方面,成都也需要跳出老城區,解決產業和城市,經濟發展和城市形態如何匹配的問題。

最後,擁有良好空間、地貌、交通條件的城南區域,成為構建「一種全新的城市形態」的承載地。

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錨固70.1%生態空間。新區城市建設用地和全域生態控制區的比例是3:7,也就是說生態控制區域達到整個天府新區的70%。」天府新區成都管委會自然資源和規建局空間規劃處相關負責人說,新區從規劃之初就將生態保護放在了關鍵位置。

70%的生態空間,對於一座城市而言,好似國畫技法中的「留白」,為主體提供了意蘊延伸的空間。

(天府新區供圖)

天府新區與雄安新區具備同樣優良的生態基礎,擁有包括龍泉山、錦江、鹿溪河、東風渠、雁棲河、柴桑河等的「一山、兩楔、三廊、五河、六湖、多渠」的生態格局。

上述負責人說,當時遵循的一個原則就是,儘量保持原有的地貌、地勢,避免大挖大填,更多的是在此基礎上進行修復、治理、提升,形成「一山多丘八廊」的特色地形體系。這些是天府新區鋪就的生態底色。

2013年11月,興隆湖項目開始動工。

據介紹,興隆湖原本只是鹿溪河流域的一個窪地。規劃建設時,充分利用地形特點,壅水成湖,之後又對鹿溪河上遊段生態進行修復。

興隆湖(天府新區供圖

如此,以興隆湖為核心的湖城生態圈逐步構建。

到了2017年底,天府新區再次對城市設計進行了迭代升級。

天府新區聯合來自同濟規劃院等頂層設計團隊,結合此前的規劃建設經驗,重新調整了城市的規劃思路,將新區原本的沿道路布局方案,轉變為「沿河」「沿綠」布局的新模式。

鹿溪智谷。(川觀新聞記者 衡昌輝 攝)

空間規劃處相關負責人說:「以前我們認為河、湖都應該是城市的後花園,但後來我們意識到河、湖應該是人和城市使用的空間,而且具有可以帶動產業發展的功能,努力將生態價值轉換。」

這一模式的轉變,使得城市與山水真正融合在同一維度下,也是從底層邏輯上重塑城市形態的關鍵之舉。

2018年2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天府新區考察,結合視頻、沙盤、展板,詳細了解興隆湖生態治理成果、沿湖產業規劃布局、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情況。在興隆湖畔,總書記首次提出了「公園城市」理念。

天府新區,由此定義了「公園城市」的初步形態。

精雕細琢

專注美學呈現

不斷「生長」的天府新區將城市形態的進化過程置入肌理之中。在大開大合、顯山露水的布局中,又通過精雕細琢,將城市從「意境」帶入「畫境」的美學呈現。

這一過程中,天府新區引入兩位「技術顧問」。

2017年,上海同濟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二所所長匡曉明,受聘擔任天府新區成都管委會總規劃師,為天府新區總體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城市設計、專項規劃和鎮村規劃的編制、審批及實施工作提供專業指導和技術把控。

(天府新區供圖)

如今,匡曉明正和天府新區的團隊一起,對新區的天際線工程進行提升。

「要形成高低錯落、疏密有致的城市格局。」天府新區成都管委會自然資源和規劃建設局公園城市推進處副處長高國瀛說,「此外,對於單體建築的設置,我們也由嚴格要求,會邀請國際大師或者新銳設計師擔綱,比如天府國際會議中心、獨角獸島都是如此。」

另一位技術顧問則是2019年底聘請的天府新區公園城市色彩總規劃師,由來自中國美術學院的色彩大師宋建明教授擔任,他的主要工作是為天府新區「調」色。

(天府新區供圖)

天府新區為什麼要著重布局城市色彩?

在宋建明看來,城市、色彩和美學這三個概念在不同的場域下是很難加以定義的。但有一個因素可以很好地將三者統一起來——那就是人。因為人會去體驗城市,去感受色彩,去把自己對於外部空間的美學表達作為自己的生活狀態呈現出來。而天府新區的色彩規劃,就是要讓城市的色彩服務人的美學感受,並使之能呈現出更好的生活狀態。

對於城市的色彩規劃,成都其實並不陌生。2004年中建西南院總建築師錢方的團隊就在《成都色彩研究報告》中建議成都以「複合灰」作為城市的基本色調。「複合灰,不是意味著成都的建築都要用灰色。而是當城市浮現在天際線時,它所給予人的色彩感受。」中建西南院副總建築師秦盛民向本報記者闡釋了城市基本色調與建築色彩的關係。

興隆湖(天府新區供圖)

天府新區的色彩規劃在延續「複合灰」的基礎上,又自主進行了「調色」。其一是擴展了色彩規劃的主體。將生態空間的色彩規劃添加到了城市色彩規劃中。基於天府新區廣闊的生態空間,宋建明以「透藍滲綠」為天府新區大環境的色彩基調。其二是以人的生活狀態規劃城市的區域色彩,提出了「銀城彩市」的構想。「城」是城市的工作區域,是現代,嚴肅與快節奏的。而「市」則是城市的生活空間,是市井,活潑和慢生活的。「銀城彩市」就是基於人在城市不同區域中的不同生活狀態,讓城市的色彩去契合人的感受。

5月1日,市民在興隆湖溼地公園感受輕鬆的假日氣息。(川觀新聞記者 郝飛 攝)

在制定色彩專項規劃的同時,天府還有夜景光亮工程的專業規劃。

高國瀛說,通過對公共空間的精細規劃,達到城市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產業支撐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公園城市」,是天府新區帶來的一種新的城市形態。

高國瀛說,天府新區要打造與公園城市形態相匹配的產業作為支撐。通過對標公園城市的特點,這樣的產業在形式上應當滿足兩個特徵:綠色和高能級。「也就是說,將公園城市的綠水青山轉化為城市發展的金山銀山。」

鹿溪智谷。(川觀新聞記者 衡昌輝 攝)

自2104年天府新區獲批為第11個國家級新區以來,接連有多項國家戰略疊加,比如四川自貿區,比如作為「一帶一路」建設和長江上遊經濟帶重要節點,比如最新的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這也意味著,建設天府新區,不同於一般的城市發展,而是承擔著國家使命。

「作為國家戰略的支點,必須有產業支撐。」高國瀛說,根據公園城市對產業的要求,天府新區鎖定總部經濟、會展博覽、高技術服務三大產業。

選擇發展總部經濟,是因為作為「一帶一路」建設和長江上遊經濟帶重要節點,天府新區在服務於國家戰略的同時,其地區輻射能力也為企業發展帶來先天優勢,滿足了跨區域或跨國企業對於總部選址的需求;選擇發展會展博覽,是因其在人流、物流、資金流上的匯聚作用;總投資約300億元的獨角獸島,項目定位為全球領先的獨角獸新經濟產業生態圈。而天府科學城,則會成為高新技術落地轉化的試驗田;同時與城市場景相關的技術應用,可以直接在新區內得到體現。

成都科學城人工智慧融合創新中心效果圖

天府新區通過探索生態價值向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轉化的實現形式,以生態投入吸引高水平的產業投資,又以公園城市品牌帶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進而打造成為西部最具活力的新興增長極和內陸開放高地,成為全省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樣板。

「『公園城市』不僅僅是『公園』+『城市』的簡單疊加。」高國瀛說,「在天府新區不僅有對未來城市形態的探索,對未來生活的探索,還有對未來產業、未來技術的探索。」

生活活化

「一個主體功能區就是一個城市社區」

《說文解字》載:「城者,以盛民也。」

在高國瀛看來,天府新區的公園城市形態終極目標是「聚焦人的感受」。

「公園城市最大的邏輯是什麼?就是如何匯聚人才。」高國瀛說,生態環境、國際化社區以及非常好的產業定位,都是為了吸引人才,從而達到整個城市的繁榮。

5月1日,市民在興隆湖溼地公園感受輕鬆的假日氣息。(川觀新聞記者 郝飛 攝)

通過「一個主體功能區就是一個城市社區」的理念,構建生產、生活、生態有機融合的產業生態圈,實現「人城產」融合。

在社區的空間承載方面,天府新區構建了「5-10-15分鐘「三級生活圈。以步行的時間為丈量的尺度,將居民的衣食住行的基本需求解決在十五分鐘的生活圈層內。不僅是要實現「望山見水,藍綠交織」的生態場景;更是滿足要住在畫中,食在景間的生活動態。

鹿溪智谷。(川觀新聞記者 衡昌輝 攝)

如果從空中俯瞰,興隆湖南部還有大片的原野,農耕文明的麥浪,馬上就要在秋季收穫。這是天府新區著力保護和修復的川西林盤。

站在湖邊,東望龍泉山,鬱鬱蔥蔥,西望雪山線,雄偉奪目。而這正是中國古典園林建築中常用的構景手段之一——借景。不同的是,天府新區將舊時的私家享受,引入到城市之中,並因此為「公園城市」增寫一項註腳。

如今在天府新區,既能感受到都市繁華,又可攬湖山盛景。

「天府新區公園城市的建設,有著一套自己的營城邏輯。」高國瀛說:「從科學城到總部商務區,再到天府文創城,我們想要的感覺是,城市不是很生硬的在一個地方突然冒出來,而是從一個地方自然生長出來的,這是我們建設公園城市的一個理念。」

天府新區是四川第一個也是目前為止唯一一個國家級新區,是「公園城市首提地」,正是基於天府新區的探索,成都才在全域範圍提出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範區,成都市主要決策者多次強調「這是成都最大的辨識度和顯示度」。

四川日報成都全媒體中心

新區工作室出品

策劃:李秋怡 肖瑩佩 王國平

執行:王國平 王晉朝(實習)甘翠 熊珮

視頻剪輯、視覺設計:甘翠

視頻配音:王晉朝(實習)

相關焦點

  • 成都中海天府環宇坊盛大開業,重新定義社區商業未來藍圖
    12月25日上午,在天府新區消費者的熱切期盼中,成都中海天府環宇坊如期盛大開業。   成都市商務局、天府新區、天府華陽相關領導,中海集團及中海商業相關領導,成都行業協會同仁、商戶代表及主流媒體等嘉賓出席開業儀式,共同見證了這一高光時刻。
  • 用「公園城市」定義未來生活
    從世界最長綠道到世界最大城市森林公園,雪山陽臺、綠道騎行、夜遊錦江……大手筆擘畫、前瞻性布局,成都近年來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深入推進公園城市建設。 在成都東部新區未來城市雛形中,亦再一次用「公園城市」定義成都未來生活——城市就是公園,公園也是城市;人在城中走,園隨人在遊。
  • 成都落實興川大計把天府新區建設作為"一號工程"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成都鄭重提出:要把天府新區建設作為落實省委興川大計的「一號工程」。    重大決策絕非朝夕之功、一時之念。成都市委、市政府把建設天府新區工作,作為在「新成都市情再認識」基礎上的歷史選擇,態度堅定。    成都市域經濟三大圈層定位明確,如同首尾相銜的「雁群」翱翔長空。
  • 天府新區新發展:從產業「新」到城市「興」
    天府新區產業用地布局圖  產業興,則城市興。  對「產業興」,天府新區總體規劃有明確界定:「再造一個產業成都」。2010年,成都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551.3億元,工業增加值2062.8億元。2020年,天府新區將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500億元以上,工業增加值3600億元。  產業如何興?不僅是總量翻倍,還有高端化、現代化的產業選擇新方向,集中、集聚、集約的產業布局新思路。《規劃》體現了科學發展和加快發展的主線。  再造的「新」產業,是產業「興」的要害所系,更是城市「興」的根基所在。產業「新」,會帶來產業「興」,造就城市「興」。
  • 2020·定義成都關鍵詞②丨場景:從產業經濟到情感歸屬,城市經濟...
    ▲成都市高新區,歐洲中心夜景在成都的探索中,各具特色的場景正在重新定義城市經濟和生活,場景成為一種「給企業提供城市新機會,為市民提供美好生活新體驗」的重要方式——它是清單裡的城市機會,從給優惠到供場景、給機會,打造一個「遍地都是機會、隨時充滿機遇」的機會之城;它讓城鄉社區發展治理有了著力點,傳統社區空間正向融地域、生活、情感、價值等於一體的場景延伸
  • 成都雙流區:用場景營造重新定義城市生活
    12月1日,在公園營城·天府怡心湖首發儀式上,成都雙流區正式發布天府怡心湖投資機會清單。以新加坡濱海灣為設計藍本的天府怡心湖,產業、城市、湖區在此融洽共生,一個「美好場景之湖、產業高地之湖、經濟潮匯之湖」,正刷新著公園營城新高度。何為「產城湖」一體化?
  • 四川天府新區:打造為民新樂園 詮釋城市新內涵
    天府新區成都黨工委黨群工作部供圖綠色天府 是城市更是一個大公園興隆湖,被稱為天府新區的「生態之腎」。作為人工湖泊,它最初蓄水時是劣Ⅴ類水質,並不被人看好。「我們利用湖尾河道溼地對上遊來水進行深層淨化,在湖中投放動植物,構建清水型生態系統,使得湖泊本身具備強大的自淨能力。」
  • 定義美好生活 紫光海闊助力成都建設「公園城市」
    中國消費者報訊(記者 孫蔚)進入城鎮化發展下半場,城市發展建設的內涵發生轉變,「公園城市」成為各地探索、追求的城市發展高級形態。成都作為「公園城市」理念的起源地,先行先試已初見成效。尤其是天府新區,將公園形態與城市空間有機融合,打造了生產、生活、生態空間相宜、自然經濟與社會人文相融的複合系統。
  • 成都天府新區福朋喜來登酒店盛大開業
    於中國西南充滿活力的時尚創新之城再添理想入住之選成都2020年8月4日 /美通社/ -- 萬豪國際集團近日宣布成都天府新區福朋喜來登酒店盛大開業,這是福朋喜來登品牌在成都的第三家酒店。酒店位於天府中央商務區的核心經濟區域,毗鄰中國西部國際博覽城,盡享「城市綠洲」天府公園美景。酒店設計兼顧現代風格與本地「茶文化」韻味,用特色雕塑藝術品向四方來客展現成都城市文化以及閒達包容的人文氛圍。憑藉品牌經典簡約的設計、現代舒適的體驗和真誠熱情的服務,為成都酒店業帶來多元化選擇,並滿足當今旅者切實所需。
  • 問道世界頭部城市 ③|成都向東京學什麼?
    「世界城市,一定是被尊敬的城市,東京這方面做得很好。」在天府文化研究院院長譚平看來,要贏得尊敬,文化非常重要——可讓城市在借百家之長的同時,擁有辨識度。具化而言,天府文化底蘊深厚,問道東京,又能如何將文化有機鑲嵌?這或許是成都邁向世界城市道路上,需要貫穿始終的課題。
  • 天府新區成都管委會首聘總規劃師 為新區繪建設藍圖
    人們常說城市是一本打開的書,從中可以看到它的抱負。從有「藝術之都」美譽的巴塞隆納,到因城市規劃而重獲新生的芝加哥,再到以「花園城市」聞名的新加坡,每個城市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不斷通過合理的規劃展現獨特的歷史文化氣質,讓城市本身成為最好的形象代言、文化代言。
  • 天府公園城市研究院成立 專家解讀如何建設公園城市
    他表示,希望未來成都公園城市的打造能成為世界範本。  首批八個公園城市研究專題精彩亮相  在當日舉行的天府公園城市研究院掛牌成立儀式上,首批八個公園城市研究專題重磅亮相,並由國內外權威專家領銜開展課題研究。
  • 奮進新時代 逐夢新天府 成都再出發
    會上,成都天府新區、青白江區、崇州市、市委社治委、市國資委、市東部新城辦、市新經濟委、成都天府綠道建設投資有限公司、成都醫學城、龍泉驛區龍泉街道10個單位,在聚焦貫徹新思想、踐行新理念等方面作了大會交流發言。從上個春天一路走來,新思想新理念已經在蓉城大地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 發展新業態 融入「雙循環」 「成都天府新區華陽消費新場景深圳...
    11月24日下午,由成都市投資促進局駐深圳投資促進中心、四川天府新區成都管委會國際合作和投服局、總部經濟局指導,成都天府新區華陽街道辦事處主辦的「成都天府新區華陽消費新場景深圳推介會」舉行。成都市投資促進局駐深圳投資促進中心、四川天府新區成都管委會國際合作和投資服務局、四川天府新區成都管委會總部經濟局、重慶兩江新區人和街道主要負責人,以及香港、廣州、深圳160餘名優秀企業家代表到場出席。
  • 20+首店品牌入駐天府新區 中海天府環宇坊重新定義社區商業未來藍圖
    封面新聞記者 李陶然天府新區錦江生態帶,作為成都「未來·新中心」,公共運輸完備,中高端社區雲集,教育資源豐富,但是此前唯獨缺少商業配套項目。12月25日,中海天府環宇坊正式開業,成為天府新區開業的首個社區型購物中心,也是麓山大道—牧華路以南唯一的購物中心,填補了該區域商業空白。
  • 成都高新區、天府新區2020新開設14所中小學怎麼樣?
    成都,這兩年發展迅速,不僅是「來了就不想走的一座城市」,而且成了很多年輕人眼裡的網紅城市。人口增加,教育資源、學校自然需要壯大。2020年成都新增20多所中小學,有私立,有公立,這些學校實力究竟如何?今天,我們一起一探究竟!(學校排序不分先後,收集或不完全,歡迎大家留言補充。)
  • 安琪兒國際婦幼醫學平臺落子成都天府新區 「健康新中心」再添名片
    四川天府新區成都管理委員會基層治理和社會事業發展局局長李廣,四川省衛計委國際交流中心主任朱欣華,四川天府新區成都管理委員會基層治理和社會事業發展局副局長穆詠濤、處長餘嵐,成都天府新區華陽街道辦事處黨工委嚴瞾委員,安琪兒醫療控股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執行長卓朝陽,聯合創始人、董事、總經理蔣林等出席。天府新區安琪兒國際婦女兒童醫院開工奠基儀式現場。
  • 成都買房:保利天空之城泊院怎麼樣?天府新區低密樓盤
    據不完全統計,2017年1月-2019年11月,成都11區+天府新區+高新區,共計土拍135宗,1.5以下的土地容積率僅此一宗。低至1.5的容積率,意味著更低的建築密度,讓整個社區的採光和通風更加舒適;更少的戶數,每一戶能享有的資源也更多。
  • 成都天府新區今年新開辦7所高質量小學!預計新增10990個學位
    校園設施環境也是一流~成都天府新區第二小學,簡稱「天府二小」,位於天府新區雅悅路988號,是天府新區創新體制機制,著力打造的一所高起點、高品位、高品質的未來學校。學校佔地30畝,建築面積1.7萬平方米,可容納1600餘名學生。
  • 天府新區成都部分分區規劃通過審查
    》於昨日通過四川省成都天府新區規劃建設委員會審查。  城市宜業宜商宜居  農村發展高端旅遊文化  在天府新區成都部分區域裡,城市地區600平方公裡是以現代製造業為主,高端服務業集聚,宜業宜商宜居的國際化現代新城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