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於這六大特質,讓你快速在30歲前擁有成功人生

2020-12-25 生活向前衝丫

非常感謝各位看官能在百忙之中閱讀小編的文章,您們的閱讀和評論是小編繼續堅持創作的動力~

「學歷重要還是能力重要?」一直是大家爭論不斷的問題,兩邊支持者的口袋裡,也都不乏具代表性的名單。

認為學歷重要的人,其中有個論點是:當一間公司在面試員工的時候,由於對前來應徵的人並不了解,所以透過學歷,至少能以求學過程做為判斷的輔助工具。因為學歷好的人,通常也比較自律,但事實果真如此嗎?學歷是能展現一個人基本的知識水平,但對於心理素質、學習欲望、抗壓性等,卻無法拿來做為參考。

臺大電機系教授葉丙成認為,成績、排名只是一時的標籤,他在這些年與外界許多成功的夥伴接觸後,發現許多人都不是名校畢業,但在這些成功人士身上都可以發現6項共通的特質,也因此他建議社會新鮮人若能堅持這6點,在30歲前有很大的機會擁有成功人生。

當然一路從建中資優班考上臺大,再到美國名校留學,然後回臺大任教的葉丙成,他的這番言論也不少了其他人的質疑。畢竟自己就擁有高學歷,又有什麼資格說學歷不重要。

葉丙成指出,面對未來世界,能力比知識更重要,如何結交志同道合的朋友、行銷自己,讓人留下深刻印象,進一步找到自己想要的資源是很重要的能力。而目前的教育卻常常無法讓小孩找到讀書的理由,只能灌輸小孩,有好學歷,可以找到好工作。

但是這樣的觀念卻很危險,因為現在的世界改變迅速。像葉丙成在攻讀博士時,大家都很羨慕能進諾基亞工作的學長姐,但只是短短幾年時間,諾基亞就迅速沒落,兵敗如山倒。

所以學歷至多只能幫小孩在出社會的時候「騙」到第一份工作,之後的工作就要看自己的實力了,一路以優異成績走來的葉丙成,也不諱言到美國攻讀博士時,才發現自己根本不敢踏出舒適圈,只要看見新的事物,直覺就會產生排斥,這就是因為過於在意自己的「資歷」,所以害怕失敗;反觀博士班其他同學,一遇到自己喜歡的專題,就會一股腦鑽進去研究,不在意其它科目的成績,因為他們認為學到東西才是最重要的。

葉丙成直到快40歲跨出臺大校園後,接觸到許多優秀的前輩、後輩,才意識到自己的不足,開始勇於突破舒適圈,而他也很佩服那些闖出一番事業的成功人士,因為很多都不是知名大學畢業,但他們做事的韌性與行動力,卻有過之而無不及。

對於初出社會的年輕人,葉丙成認為6件事非常重要:

1、對自己做的事要充滿熱情

2、要精益求精

3、對事必須認真負責

4、要有幫助別人的熱情

5、對新事物要充滿好奇心

6、勇於嘗試不害怕失敗

如果能堅持這6件事,那麼即使年紀再輕,30歲前都有很大的機會擁有成功人生;但若被高學歷、排名所束縛的話,人生的高度將會極其有限。

對此,網友們怎麼看?歡迎留言討論~希望您能喜歡小編的文章,小編爭取每天都為大家帶來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焦點

  • 成功領導人的十大特質
    剩下的27%是那些25年來都沒有目標的人群,他們幾乎都在社會的最底層。他們都過得不如意,常常失業,靠社會救濟,並且常常都在抱怨他人,抱怨社會,抱怨世界。  這個世界會讓路給那些有明確方向,又能努力朝著方向邁進的人。你必須知道自己的一生想要追求什麼,下定決心得到它,否則,你就只能撿拾有方向、有計劃的人們所剩下的碎屑。
  • 大前研一:20—50歲,你該這樣經營自己的人生
    切勿人云亦云,以免你的獨立思考力悄悄溜走!30幾歲時:你該全力以赴,遠離「魔之15年」30幾歲,是最適合上班族全力以赴,一步步邁向成功的階段。30幾歲的上班族,不僅累積了足夠的實務經驗,體力、精神、能力等各方面也都處於巔峰狀態。為達到理想目標,往往可以一天20小時以上全心投入工作,因此,這也是接手管理職務的最佳時機。除此之外,這個階段另一項難能可貴的特質,在於「仍保有轉換跑道的可能性」。
  • 心理學:擁有這四個特質,你的氣場會越來越強大
    當我們想要氣場變得越來越強大,我們可以從生活中培育這四個特質,你的氣場伴隨你的品行與學識的錘鍊,氣場也會越來越強大。氣場強大的人懂得隨時面對變化,他們擁有較高的逆商能力,能夠坦然的面對失敗。當我們我們熟悉的生活中出現變數,有些人無法做出正確的反應,這往往會讓自己陷入困境。而有些人則懂得逆水行舟中,調整心態,重整旗鼓。而一個人想要走出逆境,首先要學會正面生活中的隨機性,擁有將不確定轉變成動力,而這種轉變的力量則來源於每個人的內心,來源於你本人面對逆境的態度,這就是逆商。
  • 科學實證 與成功最相關的5大人格特質
    在發表於《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的新研究中,倫敦大學學院的研究者追蹤了8119位男性和女性,以判定與人生成功和健康最有直接關係的人生技能。結果發現,擁有成功、富裕又快樂的兒時生活,不代表長大之後就會成為最成功、快樂或健康的人。反之,擁有特定人格特質的人,通常才是最健康、最成功的人。
  • 30歲職場精英,遭遇六大職業瓶頸
    由於做獵頭的原因,我們接觸很多30歲左右的經理人,發現他們在職業發展道路上往往有很多致命的問題。在30歲之前,他們的職業生涯表現很優秀,但從30歲到40歲這一段,很多人都在做職業的布朗運動,無規則的跳來跳去。我把這些歸納了一下,首先舉幾個案例。  第一個案例。
  • 要想快速成功,唯有腳踏實地,人生沒有捷徑
    殊不知,人生中,需要你走的彎路,無論如何你也無法逃避,該你走的彎路,你一步都沒辦法少。人生中該有的苦,你逃也逃不掉。當你20歲時,你選擇安逸,到了30、40歲,該你吃的苦就會找上你;當你30歲時,你選擇辛苦,到了40、50歲,你就值得輕輕鬆鬆地過活。這裡說的吃苦,是指在別人唱歌聚會沉迷娛樂遊戲的時候,你在學習如何提升自己、更多地發揮自己的潛力。
  • 如果你不想在35歲慘遭淘汰,30歲前你該如何規劃人生?
    於是,一場危機正向你襲來,35歲的你驚慌失措,陷入人生的瓶頸裡,與成長起來的90後相比,你已經沒有了年輕的優勢,學習能力也在逐漸衰退。要命的是還仗著那麼一點點自以為的資歷不願屈就;然而和做到中高層以上的同齡人相比,你這麼多年,沒什麼成長和升級,你的內心感到一陣一陣的刺痛。
  • 你如果擁有這幾種特質,未來可期
    你如果擁有這三個特質,未來可期。 人這一輩子,想要掌控自己的命運,首先要吃得苦。 生活總不可能一直是你所想像般的美好樣子,它有陽光雨露、鮮花彩虹,亦有閃電雷鳴、荊棘坎坷。你不可能只享受生活的美好,而不接受糟糕不堪的一面。 但要是你吃不了苦、受不了傷也抗不下壓力,那麼世界再美也不是你的。
  • 20~50歲,你該這樣經營自己的人生
    大前研一指出,身為一名上班族,無論你正值20世代(指20~29歲之間的人,以下類推)、30世代、40世代或50世代,對個人及公司而言,都代表著不同的意義。切勿人云亦云,以免你的獨立思考力悄悄溜走! 30幾歲時 你該全力以赴,遠離「魔之15年」 30幾歲,是最適合上班族全力以赴,一步步邁向成功的階段。
  • 心理醫生:20到30歲是人生關鍵期,做好4件事擁有成熟幸福的人生
    她在演講中表示「20到30歲的這10年也是我們人生的關鍵期。改變我們人生的80%的時刻都發生在這個時期。可以說20多歲的時光決定了一個人的事業,愛情,幸福,甚至整個世界。」這樣的說法並不是憑空臆測,而是事實。
  • 30歲的人生建議——人生成功指南
    上周我30歲了。有個朋友讓我想想,回顧過去10年,有什麼值得傳承的人生建議。我有點猶豫,通常這樣的清單會很空洞,我把我的回答整理成一個乾淨的版本:①重視家庭和朋友。②人生不是帶妝彩排,要分秒必爭。生命有限,時光飛逝。做自己開心並且有成就感的事情。很少有人死後還會被記住。不要做那些不開心的事(特別是別人要求你做的事)。不要花時間在不喜歡的人身上。遠離消極的人。消極極其有害。想做的事情,不要找藉口不做。③如何成功。
  • 這9本書告訴你:30歲前如何規劃自己的人生
    迷茫,焦慮,這是大多數年輕人的常態。生活充滿著不確定性,每個人都想知道,該如何規劃自己的人生,才能過上嚮往的生活。你選擇了怎樣的道路,你將獲得怎樣的人生。希望下面這9本書能給你一些啟發:是重新開始,還是勇往直前。
  • 案例對比:30歲轉型期你能否成為成功人士
    在30歲之前,他們的職業生涯表現很優秀,但從30歲到40歲這一段,很多人都在做職業的布朗運動,無規則的跳來跳去。我把這些歸納了一下,首先舉幾個案例。  第一個案例。我在《千萬別把自己當人才》一文中講到,一個30歲的人應聘到一個大集團的一個管理中心當副總經理,年薪40萬。他在上任前找我做職業輔導,請我分析一下,這個大集團是讓他去革故鼎新還是力挽狂瀾,或者去衝鋒陷陣?
  • 職場上,有這三種特質就說明你是個內心強大的人,你一定會成功
    有時候,我們時常會羨慕別人能夠成為職場的成功人士,而自己卻總是碌碌無為,找不到成功的訣竅。自己與別人的差距到底在哪?為什麼一直不能成功?成功人士都具有著一顆強大的內心也許能帶你找到答案。那怎樣才算擁有一顆強大的內心呢?
  • 越是成功的人,越是擁有這4個特徵,擁有一個你就能成事
    在我們身邊,總有一些落敗的人,也總有一些成功的人,那些落敗的人,無一不是心情沮喪,而那些成功的人往往神採奕奕、談吐不凡,這就像一大片花海裡,最鮮豔的花朵往往是最引人入勝的,而那些落入泥土的腐葉人們避而不見。那麼,那些優秀的成功人士,為什麼能成功呢?他們有著普通人哪些沒有的特質呢?這就好比花朵,為什麼他們就能成為人群中的焦點呢?
  • 《人生六大秘密·如何成為自己》之《成為自己六大密碼》
    這是在學習《人生六大秘密•如何成為自己》基礎上,如何實現成就自我、成為自己的行動實踐綱領!《成為自己六大密碼》就是要解決通過行動由明白到做到的突破!使我們真正做到擁有成功人生幸福人生!所以,我們又創新了實踐行動指南《成為自己六大密碼》,以便幫助大家從更深的層次理解,只有馬上行動才能改變自我命運,創造自我成功與眾不同的幸福人生!
  • 心理學:一個成功的女人,一定有這三種特質,你確定不來看看?
    事實上,每一個女性的人生和事業的成功都不是偶然的,光鮮的背後是看不見的付出,橫溢的才華背後是長年累月的苦讀。小編觀察了多位成功的女性,發現她們身上都有幾個共同點,今天在這裡跟大家分享一下。其實,對於一個成功的女性來說,思想獨立這一點尤為重要。如果你沒有強大的、獨立的正確人生觀,那麼你就很有可能被那些世俗的眼光,紙碎金迷的奢華和不切實際的虛無幻想所擊潰。君不見,總有人覺得女人幹得好不如嫁得好,似乎一個女人最大的成功就是靠著青春的軀體和嬌美的容顏就能得到想要的一切。
  • 創業者具備了這些特質,離成功也就不遠了,聊聊"8P"的創業精神
    每位成功創業者都有屬於自己的不同軌跡,這軌跡是快是慢,是直線還是曲線,其境況必然各有不同;然而在每位成功創業者身上,都有著其類似的特質,從中我們也可以得到不少啟示。在時代的風口上,或許不怎麼為國人所知的企業家妮娜·安傑洛夫斯卡,徹底改變了馬其頓的電子商務行業,成為了歐洲成功創業者中的傳奇。
  • 容易成功的孩子,從小身上就有這幾種特質,哪怕中一個也不錯
    文丨C媽學堂 為人父母沒有不想讓孩子獲得成功的,而衡量是否成功的標準之一,就是一個人的賺錢能力。 古人常說"有錢能使鬼推磨",同樣,在當今社會擁有越多的財富越會被人羨慕,因為財富影響著他人對你的態度。
  • 這是我30歲以前的人生規劃
    30歲以前擁有3套房,兩套在一線城市,一套在老家。2.公司層面。28歲以前公司淨利潤需超過2000萬,分公司至少有15家。3.品牌層面。我認為成年人必須具備的一個能力叫做「提前準備」,就是凡事都要進行規劃,比如今年為下面2到3年的人生做規劃。自然會有「計劃趕不上變化」的情況,但如果你不計劃,那就全是變化,讓你舉足無措,在命運前打了場「大敗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