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是啥意思?住大房子不好嗎?

2020-12-25 關山聽風

農村俗語「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是我國比較典型的傳統農耕文化思維,強調的是居住安全,出行安全。俗語在現在的人們看來比較保守,從過去的社會背景來說,表現了舊時農村人過安穩日子的心態。

1、富不住大屋

富不住大屋,意思是說,富即便家裡很富裕,可以蓋很多的房子,住大間房間,但家庭成員睡覺的臥室不能太大。這裡的屋,指的是屋間,尤其指臥室。

舊時,民眾認為,庭院可以是大院子,房子可以建大房子,廳堂越寬敞越好,包括廚房、飯廳和書房等,都可以很寬敞,唯獨臥室不能太大了。

現在,我們在影視劇中,看到古人的臥室都比較大,其實那是一種視覺上的錯覺。影視劇拍攝講究效果和角度,從空間上來看,舊時的房間確實寬敞。這就像現在我們用智慧型手機拍照一樣,可以把狹窄的空間,拍攝得比實際空間要寬敞得多。相信很多人都有過這種體驗。我們還有一種體會,手機從不同的角度,可以把高大個子的人拍得很矮,把矮小個子的人拍得很好。這就是鏡頭的效果,與現實有一定差距。

現在,我國一些古村落還保存了一部分舊時大戶的房屋,比如某某大院,或宅院,舊時的農村大戶宅院規模相對來說要小一些,有的人家還相當狹窄,而官宦人家和經商人家的宅院相對來說要大一些,氣派一些。但不論是哪種宅院,院子很大,廳堂寬敞,可臥室就比較小了。有的臥室看似比較大,其實分裡外間,裡間是臥室,比較小,外間是會客房或書房,比較寬敞。就是古代的王府、相府和皇宮也是如此,其臥室雖比民間臥室要寬敞一些,但不會太大。

為什麼舊時農村人們認為住大房子不好?這主要是舊時人們的忌諱。

一是房子太大,失去了主次之分。舊時,農村臥室的大小,一般不能超過廳堂,或者說堂屋,如果房間與廳堂一樣大時,必須要牆隔開,分成兩間房。房屋內的房間有主次之分,廳堂或堂屋是主,其他房間為次,其他房間必須小於廳堂或堂屋。房屋主人的房間在其他房間中又是主,其他家庭成員的房間次之,其他房間可以與家主的房間一樣大或者小一些,但不能大於家主的房間。這與舊時長幼尊卑有序有關。

二是住房與廳堂或堂屋一樣大,以為不祥。讓人聯想到辦喪事時,老人去世時放在廳堂或堂屋,是大房間,人們因而忌諱,認為臥室太大,睡在這種房間不吉利。

三是不利於人的身體健康。舊時,人們認為臥室太大,空間太大,陰氣比較重,人壓不住房間,對人的身體健康不利,容易生病。因此,舊時人們覺得房間比較大時,一般在房間多放衣櫃和桌椅,儘量把房間填「滿」。再就是把床做成小房間形狀,六個面,只在床前開一面。其實,舊時人們的思想比較保守,既然是個人的私密之地的臥室,就不宜太大。

四是節約土地的思想。由於舊時,農村長期受小農經濟的影響,從國家到民眾個體,農業是經濟支柱,而農業生產要靠土地,土地是農民的命根子。俗話說「地可產黃金,土可生萬物」,人要靠土地來養活,節約土地就意味著多產糧食。農村民眾認為,不居大屋也是節約土地。舊時的人們節約土地、居安思危思想,仍值今天我們的農業農村借鑑。古人說,「良田萬頃,日食一升。大廈千間,夜眠八尺。」又說,「但存方寸地,留與子孫根」。

2、窮不行遠路

「窮不行遠路」,意思是說,家裡窮的人,不要出遠門。這種說法,也是典型小農經濟思維方式。

舊時,如果說家裡窮,不要到外去旅行,走親戚朋友,去觀光旅遊一下,這是有道理的。本來家裡就沒有錢,還要按有錢人家過日子,當然不行。那時,行遠路交通不便,騎馬、騎驢、坐馬車、轎子、舟船都要花錢。即便靠兩條腿步行,也得在路上吃飯住宿,也要花錢。

舊時出行,人在旅途,講究「窮家富路」,意思是說,說家裡雖然很窮,但是出門到遠方的路上,要多帶些錢財,主要是以防在路上的不測和遇到的種種難處。家裡很窮,出門走遠路,自然就不會有很多的錢財可帶。俗話說,「在家千日好,出門萬事難」,走遠路手頭上沒有錢,更是時時遇到難處。這也說明當時農村人求安穩的一種心態。

其實,從另一個角度來說,舊時,農村民眾因生活所迫,早已突破了「窮不行遠路」的思想。特別是清朝末期,農村經濟凋敝,在家無法生存的情況下,貧窮使一些地方農村民眾不得不走「遠路」。

那時,為謀生而走「遠路」的有三大地域的特有名稱。山東河北農村民眾從家鄉出發,經過山海關出關前往東北謀生,史稱「闖關東」;明清時期到民國初,處於長城內的山西、陝西北部、河北等地的農民,或因謀生,或因經商,遠遠地走出長城的各個關口,史稱為「走西口」;明朝末年、清朝時期,特別是清末和民國初期,我國兩廣及東南沿海的農民,去東南亞經商、打工、有的人遷徙到了東南亞各國,史稱「走南洋」,也稱下南洋

還有地區之間,互相流動「走遠路」謀生的農民,在清末及民國時期就更多,如南方諸省古道上的挑夫、腳夫,河裡的放排人、船夫等。還有災荒之年外出逃荒的農民,比如,河南歷代水旱蝗疫不斷,清末至民國時期,河南農民被迫無奈,沿隴海線逃到陝西躲避災難。民眾一副挑子,一頭是全部家當,一頭是孩子,被人譏為「河南擔」,而河南農民不畏譏諷,自編了讓人聽起來非常辛酸順口溜:「隴海線,三千八百站,站站都有河南擔。」現代,各地農村農民「去南方」,從農村走向城市,使很多人擺脫了貧困。

相關焦點

  • 俗語「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住大房子不好嗎?蘊含大智慧
    但是在傳統的觀念中,卻有這樣一句俗語「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住大房子不好嗎?其實,這句俗語當中蘊含著大智慧!「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我們從字面上就能夠輕易的理解這句俗語所要表述的意思:「在很久之前的農村,如果富裕起來了,那麼居住的房屋不要太大;如果日子過得非常艱難,窮困潦倒的時候,不要輕易出門遠行!」
  • 農村俗語:「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啥講究?為何富不能住大屋
    農村俗語:「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啥意思?為何富不能住大屋農村有句老話叫做「富不過三代,窮不過五代」,似乎「窮富」之間有大學問。既然如此,我們還努力做什麼呢?反正風水輪流轉,明年到我家。實則不然,要知道在窮富之間有許多中庸之輩,或許你我皆在其中。因此對於自己是貧是富咱們還是要看得透徹些為好,就像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這句俗語「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其中道理需要看清楚。
  • 俗語「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是啥意思?
    農村俗語確實是有「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這句話,當然了這樣的話,是很警示意義的。我們現在看這一句話,可能有點難以理解了。畢竟在我們如今看來,富人住大屋,才是有身份的表現。很多商人,他們都是住在繁華地段的別墅裡。
  • 農村俗語「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啥意思?後半句更經典
    閒話不多說,今天和大家來聊一句和養生方面的老俗語:「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是壽命意思呢?有道理嗎?後半句其實更經典! 先來說說「富不住大屋」,其意思是有錢了也不要花錢建大房子,尤其是臥室不能太大。這一點有些人可能不理解了,有錢了住大房子不是更舒服一些呢?
  • 農村俗語「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是什麼意思?
    「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從字面上看,這句話很好理解,沒有多大難度,就是說當一個人富裕了不要建造太高大上寬敞的房子居住,當一個人貧窮時不要出遠門。我們從這句俗語本身來說,它似乎並沒有什麼太出奇深刻的教育意義,但細細品味,卻是意味深長。
  • 老祖宗為什麼說「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難道高屋大宅不好嗎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便是出自民間的俗語,勞動人民自古以來都是一個最廣大的群體,他們通過自己生活經驗和日常總結,總結出一句句膾炙人口的俗語。從這些俗語中,我們不僅僅能夠看到古代人生活,還能夠看出古人對未來美好生活的一種嚮往。
  • 揭秘俗語「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到底是什麼意思?
    農村俗語「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這句話實際上是更適用於在古代的時期。這也是古代人經過長時間觀察得出來的一個至理名言。我們都知道,現在富有的人,住的屋子很大,往往都是別墅。一般住別墅的人,也都是有保姆的。
  • 俗語: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啥道理
    不過在老祖宗所留下的俗語當中,有這麼一句"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那麼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本文將會為大家一一道來。富不住大屋看到這句話,可能你會有些不理解。既然已經成為富人了,為什麼不能夠住大屋子呢?其實道理很簡單,這句話其實是勸諫富人,既使有錢了,富裕了之後,也不要肆意的揮霍自己的錢財。畢竟這些錢財也是自己辛辛苦苦賺來的。在古代的時候,即使是有錢人家,在房屋的居住上面,也都是和平民差不多。當然,官員除外。即使變得富裕了,也不能肆意的揮霍錢財。
  • 老祖宗講:「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啥意思?出門在外銘記於心
    老祖宗講:「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啥意思?出門在外銘記於心 我們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的生活的權利,所以我們才能決定自己能過什麼樣的生活。其實很多人或許都不懂生活是什麼,但是無一例外都想要更好的生活。而現在,人與人之間存在的最大的差距就是貧富差距,所以在選擇上也會有很大差異。
  • 農村諺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富不住大屋」,是啥意思?
    農村有句老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是什麼意思?農村老俗話是非常的多,這也是老祖宗歷經千百年經驗,去其糟耙留其精華而獲得結果,所以說一些農村俗語包含著很多大道理。而今天我們說一下這句關於養生和生活的農村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到底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第一,「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的意思。「老不洩殘精」的意思:古人云:「人有三寶精氣神」,而這「殘精」中的精,當然也是精神氣足的意思。
  • 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這話啥意思?
    農村的俗話就一個原則,那就是通俗易懂。像是這句「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就是完美的證明。很多人看到這句俗話時,由於第一句的緣故,會莫名向不好的地方想。其實這句俗話說的是養生和世故。
  • 俗語「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該如何理解?
    今天我們便要一起來了解一番,俗語「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究竟應該怎麼理解。諺語作為古代傳承下的智慧,大多以口口相傳的方式被人們所知曉,雖然很多人都有所了解,但是真正能夠將其發揚繼承並且運用於現實的人卻是少之又少。
  • 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是何意思?
    大家都知道古人很注重養生的,而且這裡面還大有講究。那麼這四句俗語是指什麼意思呢,我給你解說一二。首先「老不洩殘精」,我們都知道,人老後,體弱易生病,相比壯年,體內元陽要少得多,腎中精氣微薄,其他臟腑也甚是乏虛,無法與年青時相比,謂之「殘精」都不為過。所以要保護精氣不外洩,注重身體健康。這就是「老不洩殘精」。
  • 農村俗語:「有錢不住東南房,無錢不求娘家忙」啥意思?有何道理
    農村俗語:「有錢不住東南房,無錢不求娘家忙」啥意思?有何道理?在農村裡,有錢人和無錢人的區別還是挺大的,單看這一句:「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就能說明一切。不僅如此,在農村裡由於習俗不同,人們的生活還是有講究的。
  • 縱觀農村諺語:富不住大房子,窮不走遠,這些都是值得深思的
    在農村,有許多流行語,是前人的經驗或人生的總結。每一個都值得我們學習和思考。比如俗話說:富住不了大房子,住不了窮,走不了遠。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字面意思:當人們富有時,他們不應該住在大房子裡。如果他們窮得沒錢,就不應該走得太遠。這就是表面上的意思,但為什麼?接下來我們來看看。一。
  • 俗語「窮不走水,富不涉淫」,啥意思?領悟的人離成功不遠!
    俗語「窮不走水,富不涉淫」,啥意思?領悟的人離成功不遠!中華的俗語文化博大精深,在五千年浩如煙海的歷史塵埃間,我們的老祖宗用他們的聰明才智,總結了眾多飽含生活哲理的俗語,這些俗語運用諧音的方式,表達出當時社會的人們對某種事物或生活的的美好嚮往。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農村俗語就是「窮不走水,富不涉淫」,啥意思呢?能把這句俗語領悟的人離成功不遠。
  • 老人言:「富不住大屋,子孫齊享福」後半句更加經典,卻鮮為人知
    可見這個工程有多麼龐大,也可見得秦始皇對於「大屋」的執念有多麼強烈,這個房子還沒有修築成功的時候,就已經是「覆壓三百餘裡,隔離天日……一日之內,一宮之間,而氣候不齊」,可見這個房子已經有多大,但是秦始皇以及他的後世子孫並沒有住入這個房子,阿房宮的歸宿也是「楚人一炬,可憐焦土」。
  • 農村老話「大屋摞小屋,三年二年哭」,是啥意思呢?有道理嗎?
    農村對於蓋房子這件事有多重視,想必經常聽村裡老人說的這些俗話就知道了,什麼「做屋不斷層,斷層無後人」,什麼「前山要遠,後山要近」,等等等等,人們在蓋房子前不僅要選擇好打地基的時間,就連房子上梁時間、房屋的布局都格外重視。
  • 農村俗語:「白虎蓋青龍,代代有人窮」,說的啥意思?
    農村俗語「白虎蓋青龍,代代有人窮」,說的是什麼意思呢? 住在農村,對農民而言很重要的東西,一個是房子,一個是土地。房子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見證了一個農民家庭的一代又一代的延續。
  • 農村俗語「建房不建滴淚屋,住屋不住五穀蟲」,啥意思?看完便知
    在農村基本上人們都是以自建房的形式來建設自己的房屋。而房屋的建設關係著人們生活生產,房子在人們心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在農村建設房子是需要多方面考慮的,比如房子建設的朝向、位置、結構等等。同時在農村,老人們常認為「建房不建滴淚屋,住屋不住五穀蟲」,這俗語到底是指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