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楚何知(原創文章,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大家關注並轉發分享)
對於許多年輕人來說,結婚一定要有屬於自己的房子,否則丈母娘很難放心地把女兒交給你;一些富裕起來的家庭,房子一定要買好地段、大面積,甚至有些年輕人認為房子越大越好,在他們眼中房子大了住著才舒服!
但是在傳統的觀念中,卻有這樣一句俗語「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住大房子不好嗎?其實,這句俗語當中蘊含著大智慧!
「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我們從字面上就能夠輕易的理解這句俗語所要表述的意思:「在很久之前的農村,如果富裕起來了,那麼居住的房屋不要太大;如果日子過得非常艱難,窮困潦倒的時候,不要輕易出門遠行!」
首先,為什麼古人會有「富不住大屋」這樣的忠告呢?原因其實無外乎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方面的原因:房屋面積過大,給旁人一種人丁稀少的感覺
對於古代農村人而言,房屋是用來住;只有人經常住的房屋,裡面才會生機勃勃,並且也沒有毒蟲鼠蟻的打擾。
如果家庭裡面人數太少,很多房屋都空閒沒人居住,那麼就會給旁人一種人丁稀少、香火不旺盛的感覺。因此才會有「富不住大屋」的忠告!
第二方面的原因:房屋面積過大,居住不方便
眾所周知,古人的生活條件都非常差,尤其是冬天取暖的時候,十分不方便;如果居住在一個巨大的房間裡面,不僅取暖得不到保障,而且也會給人一種陰森森的感覺。
這對於古代務實的農村人而言,十分不划算!大房子對小家庭而言,就是「銀槍拉桿頭,中看不中用!」所以,古人才會有「富不住大屋」這樣的忠告!
其次,為什麼又會有「窮不行遠路」的說法呢?
在現代人的觀念中,如果家庭十分窮困,那麼就應該遠離家鄉,去大城市努力打拼奮鬥。因為「窮則變,變則通」這是一個常識性的道理,為什麼古人卻反其道而行之,強調「窮不行遠路」呢?原因其實也很簡單!
第一方面的原因:古代交通方式不發達,遠行基本靠走
與我們如今出行選擇飛機、高鐵、火車或者汽車出行的方式不同,古代交通方式並不發達;對於家庭條件窮苦的人來說,出門遠行,騎馬是不可能騎馬的,只有靠著兩條腿走路。
一旦半路上遭遇不可抗力的因素,比如地震、瘟疫,那麼對於窮人來說,幾乎就是雪上加霜。因此老祖宗才會有這樣的忠告「窮不行遠路」!
第二方面的原因:古代商業活動並不豐富,發家致富的手段很少
現代人只要你努力奮鬥、勤勞分發,社會上有諸多工作崗位,可以說三百六十行,總有一行適合你。
但是在古代商業活動並不豐富,發家致富的手段很少;因此,對於窮人來說,如果你在自己老家都活不下去,等你到了社會上只能混得更慘!因此古人才會有這樣的告誡「窮不行遠路」!
總結與感悟 :從這句俗語「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當中,我們既能夠領悟到古人的務實精神,又能夠領略到古人在遭遇困境時做出的妥協;這些俗語看似非常簡單,但經驗的得來卻並沒有那麼容易!
對於現代年輕人而言,當我們處於人生順境的時候,一定不能驕傲自滿;在追逐享受的時候,要謹記凡事都有一個度,只有把握好尺度,切勿盲目攀比,須知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當我們處於人生逆境的時候,一定要沉下心來,想清楚自己要走的路、然後制定計劃,該如何走!只有不斷提升自身的實力,人生才會更加精彩!
今日話題:對於這句俗語你又是如何解讀的呢?歡迎在下面留下你的精彩評論!
(註:圖片源自網絡,與內容無關;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