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作者:申俊涵
9月6日,崇嶺計劃第二期開學典禮在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舉行。據了解,「崇嶺計劃」定位「新經濟頂級企業家學習型組織」,由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和泰合資本在2018年共同發起。作業幫創始人兼CEO侯建彬作為一期學員代表,做了關於「行業、組織和心力」的精彩分享。
曾經格局分散、以慢著稱的教育行業,在過去三年發生了怎樣翻天覆地的變化?成立五年的作業幫,以技術驅動打贏了在線流量側的仗,但K12在線教育課程的仗還在繼續。在這過程中,理想與現實、保守與激進、速勝與持久是一度困擾侯建彬的三個問題,也是他在創業思考中提升心力的三組關鍵詞。
以下為演講內容:
我是作業幫CEO侯建彬,也是崇嶺學院一期課程學員,非常感謝宋良靜邀請我過來和大家交流過去一年在崇嶺學院學習的體驗和感受。宋良靜說的特別好,泰合跟紀源特別配,我們非常幸運,我們既擁有泰合也擁有紀源資本,都是我的股東。
我的分享主題是行業、組織和心力,也是最近一年我在崇嶺學院的真實感受和思考。
作業幫是教育公司,讓優質教育觸手可及,這是我們的使命。但教育是非常複雜和大的行業,這個行業有它的特殊性,中小學生K12領域又是這個行業中最複雜最大的一部分。中國中小學生從小學一年級到高三12個年級有1.8億人,這個規模相當於巴西總人口規模,超過70%是分布在三線及以外地區。
過去十年,中國的中小學線下教培市場是發展最快的部分,有自己的穩固特色。第一,格局分散,CR10不到6%,這個行業裡面最頂尖的10家公司,市場佔有率加在一起不到10%,第二,經過過去20年的發展,中國的教育行業,談巨頭的話只有2家,市值剛剛破了100億美金,這麼大的行業只有2家這樣的公司。第三,這2家公司在過去十年裡,年化增速保持30%+,非常穩定,說明這是一個不夠快、同時很分散的傳統市場,這個市場已經持續了20年的格局,依然很穩定。
教育行業劇變的三個變量和兩個新動向
但是在這個被稱之為慢行業的教育行業,最近3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這裡面有三個變量,最核心的變量是技術。整個教育行業被在線教育的新形態所衝擊、影響、攪動。對比整個教育市場,我們來看看在線教育的數據:
第一,市場不再分散,中國K12在線教育在流量側,作業幫已經佔據75%以上的市場份額,移動端產品矩陣總月活超過1.2億,行業集中度變得越來越高。第二,課程側也不再分散,中國K12在線班課部分,截止2019年秋天,CR3的市場佔有率超過70%,行業集中度相比線下非常之高。第三,行業增速非常之快。今年暑假K12在線市場用戶總規模人次超過1000萬,1.8億中小學生參培率按照40—50%計算,這意味著有10%的目標用戶已經是在線教育的用戶。作業幫一課招生人次今年秋季,相比去年,增長了400%。
在這幾組在線教育的數據面前,可以發現,在線教育對擁有慢、傳統、極其分散三個特點的教育行業衝擊是很大的。衝擊整個行業的變量,除了技術,還有另外兩個變量,一個是資本,一個是監管。
在這些衝擊下,整個行業還有兩個新動向。
第一是虧損,不是創業公司的虧損,而是在如此穩健的行業穩健增長的2大頭部上市公司在2019年的季報披露中相繼出現了虧損。這是一個信號,一個強烈的信號。這個信號還會持續,這意味著一個新舊時代的更替。在新的時代,在線教育會越來越重。
第二是爆雷,這個現象不應該出現在教育行業,但的的確確發生了。這說明新時代的到來,不但很快,而且慘烈。模式的更迭、企業的汰換,速度都非常快。
作業幫過去五年做了什麼?
這是一個在線教育極具爆發增長的時代,作業幫創業5年,一直在為這個時代做各種準備。所有過往皆為序章,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們都做了什麼,我們是一家什麼樣的公司。
首先我們是一家科技公司,作業幫最早就是通過拍照搜題這款應用走向大眾的,這是一個典型的技術驅動的新創造。我們用了2年時間,把作業幫APP做到市場第一名,又用了4年時間,把月活做到了1個億。中國所有的APP按照日活排名,作業幫是唯一一款進入前100名的教育類APP,排名在30-40之間。到今天作業幫有超過1千名的網際網路產研人員,我們還在不斷擴充研發團隊,增強研發實力。我們首先是一家科技公司。
最核心的,我們還是一家教育公司。我們要通過優質的老師為孩子們提供優質的內容和服務,實現公司使命。我們招募、培養、成就了大量的教育人才在作業幫的平臺上全職工作。今天作業幫有超過700名全職教研和教學人員,三分之一是作業幫自己通過大學校園招募、培訓到的,已經是作業幫教研實力的中堅力量;同時,我們還有超過5000名的全職輔導老師,為孩子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升學習效果負責。
最後,我們還是一家內容公司。作業幫有200個UI設計師,其中有小一半是插畫設計師和動效設計師,他們為學生生產各種優質內容和素材;作業幫每年發到學生手裡成冊的學習資料超過2000萬冊,都是紙質實體的資料。所以我們還是一家內容公司。
所以我們既是一家科技公司,也是一家教育公司,還是一家內容公司。想做好教育價值,提供好課程服務,需要眾多角色密切配合,需要組織能力非常高。所以,我認為,優秀的協作和執行力,是公司最核心的戰略能力。
看得到很重要,做得到才最難。今年暑期,大家投入了很多的成本和資源去拉動增長,所謂的燒錢戰開始了。但這裡面,最難的不是是否有這些錢,而是這些錢是否花得出去、花得經濟、穩定承接,這是最核心的考驗。作業幫今年暑假,一共實現了總量200萬的招生人次,秋季預計能有同比400%的增長,獲客成本遠低於預期和同行。可以說,這是公司強大協作和執行能力的大練兵。整體完成度非常高。
三點心得提升自我心力
作業幫是一個創業五年的公司,還很年輕,但這一路走來的思考、疑惑、挑戰,已經非常多。在我去年就讀崇嶺一期的時候,有些困惑,通過這一年的學習和交流,相繼有了答案,也算是自我心力的提升。我把這些也分享給大家。
第一個問題,就是理想主義和現實主義。一個純粹理想主義的企業,往往會走入絕境,難以維繫;而一個純粹現實主義的公司,大概率會誤入歧途,變得只會掙錢。這兩個都不可取,需要平衡。但無論最終如何平衡,我們還是堅持把理想主義放到現實主義的前面,把客戶價值、品質保障放到優先級最高的地方。所有的企業都是通過為客戶創造長期價值實現自己公司的商業回報,所以我們堅持價值創造。但這要付出代價,不過沒關係,所有美好的堅持背後都需要付出代價。比如,作業幫招募主講老師,我們堅持校招老師的錄取比例必須嚴控在3%以下,這就是對品質的要求。
第二個問題,關於保守和激進。2019年暑假對於在線教育而言是非常激進的年份,在保守的時代選擇了激進可能是錯誤的,但是在激進的時代選擇了保守是更大的錯誤,到底保守和激進如何選擇?我的答案是不存在激進和保守的差異,而是要跟認知捆綁在一起。以認知為半徑,在圓內穩健經營。而如果不以認知為基礎,則激進主義等同於冒險主義。以今年暑期投放為例,作業幫一課的暑期總量達到200萬,但其實靠投放帶來的新增只有40%,更多的增長都來自於我們的自有用戶和流量轉化。我們是在計算綜合成本和組織能力的情況下,開啟暑期戰役的。
第三個關於速勝和持久。作業幫創業5年,團隊始終非常辛苦。公司過去5年我們打了兩仗,一仗已經結束,一仗還在路上。第一仗,是以技術為驅動打贏在線流量側的一仗,我們用了2年時間得到了業界第一名,到今天公司有1.2億月活的產品矩陣,取得了在線教育流量側絕對第一名的位置。我們採用了速勝的戰略。
但第二仗開始了,就是中國K12在線教育課程這一仗,這個仗是不可能速勝的,這是持久戰。盈不可久,相比速勝,持久更比拼耐心、籌劃和長遠的奮鬥精神,而非一時的加班加點。真正的長期奮鬥,不是天天加班,而是我們看到了終局很遠,我們也知道一家企業不可能永遠向上,但是面對結局的不確定性和過程的持續性,我們依然心裡有火、眼裡有光,依然用滾燙而持續綿綿的心力,奔向未來。
企業和人生相仿,沒有誰能永葆青春;但企業和人生也一樣,無論長短,都要全力以赴。用一句我非常喜歡的話作為結尾送給各位,這是王小波曾經說過的,「人生到最後煙消雲散,並不會留下什麼,但是在它們消失以前,我們必須讓這一切先發生。」希望崇嶺二期的小夥伴,創業路上,全力以赴追逐勝利,酣暢淋漓享受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