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業幫CEO侯建彬:做好在線教育需要找準「圓心」

2020-12-11 i黑馬

「在線教育是教育先行還是科技先行?」《座客》節目中,作業幫創始人兼CEO侯建彬與中信建投首席分析師陳萌進行了精彩激烈的討論。此次的辯論中,侯建彬毅然站在了「教育先行」的一邊,提出科技是教育的催化劑,陳萌則舉起了「科技先行」的旗幟,認為在線教育不同傳統教育應是科技為先。

無教育 不科技

其實,不管是脫離「教育」還是脫離「科技」單純談論在線教育都是一個偽命題。在線教育本身就是教育與科技的融合體。這個道理陳萌懂,侯建彬更懂。

在侯建彬與陳萌的辯論中,有這樣一個精彩的環節。當陳萌提出: 「沒有網際網路,怎麼做教育?」的疑問時,侯建彬給出的回答是:「如果沒有教育,網際網路和技術又能發揮什麼作用呢?」

「科技在在線教育發展的過程中更像是催化劑的角色,而教育才是主體。沒有催化劑,化學反應也能產生。只是速度會慢一點。催化劑只是提升效率,並不妨礙反應本身和主體。所以我們講在在線教育行業中,老師、學生、內容、教研教學間的關係應該是主體,網際網路、人工智慧等技術是催化劑。技術的存在使反應更快,更高效。但是並不會改變主體作用。」侯建彬用一襲比喻形象展現了他對在線教育的獨到見解。

縱觀教育行業的發展也不難發現,科技歷來都在促進教育的發展。從PC時代到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再到今天的人工智慧時代,在每個階段,網際網路都在不斷改變著教育教學。在PC時代,大量知識實現了在線化,使知識的傳播變得更加便捷;在近10年,移動網際網路帶來了泛在線化學習的革命,使用各種移動終端,手機 、平板和各種各樣的智能硬體就可以實現隨時隨地和相應的學習服務。

然而,不管科技如何進步,在線教育以「教育」為核心的根本卻始終不會發生改變。 「教育」是圓規畫圓時立住不動的圓心,而「科技」則是圓規上那只可以張開的腳。「教育」與「科技」合力畫出的圓才是「在線教育」最完整的樣子。圓心決定了圓的位置,腳的長短決定了最後畫出的圓大小,沒有誰更重要。但在畫圓時,需要先確定的必然是圓心的位置。因為圓心一旦錯了,畫出的圓再完美也不是「教育」的樣子了。

正如侯建彬所說,教育不僅是先行,還是技術的靈魂,在線教育中沒有教育的技術猶如無源之水。在線教育只是教育的一種形態,科技的發展塑造了這種形態的出現,但自始至終在線教育都是以教育為核心做出的延展。

科技和教育勢必呈現出一種雙向的關係,一方面移動網際網路、人工智慧、直播、短視頻、VR等技術正加速在線教育的落地,另一方面在線教育對教學質量的需求越來越高,反向推動技術的發展。而打破技術拐點,為更多青少年帶來優質教育資源的,無疑是那些真正關注教育本質的企業。

教育行業需要「做重」

科技強調日新月異,但教育卻需要審慎前行。

教育本身其實是一件責任重大的事情。教育行業不同於其他行業,它的社會屬性和公益屬性非常強。教育改變的是一個人的生命軌跡,是一個家庭的成長經歷,這也使得教育行業容錯率非常的低。教育是經不起試錯的,孩子的教育更是沒有回頭路可走。對於在線教育企業來說,教育+科技這條路該如何走?

「教育的本質是幫助學生成為一個全面而有個性,適應未來社會發展的人。在線教育企業更是應該順應時代變化,利用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技術,解決個性化教學、優質教師稀缺等問題,讓教育實現『因材施教』。」侯建彬坦言。

也正是基於「以人為本、教育先行」的理念,作業幫選擇了一條「做重」的道路,利用科技不斷打磨產品和內容,讓優質的教育真正觸手可及,落實普惠教育的思路和理念。

「做重」的布局方式也讓作業幫收穫了豐厚的回報。截至到2017年11月,作業幫平臺累計用戶數高達3億,月活躍超過6000萬。

如果沒有教育的靈魂,科技即使應用在教育領域,也無法傳遞教育的真諦。以圖片識別技術為例,其實這在很多領域都有應用,最常見的就是用於車牌識別。圖片識別技術可以識別車牌,那麼用來識別習題也是一樣的道理。但當圖片識別技術有了解題這個新的應用場景時,事情開始有了不同。

「嫁接在教育之上的技術才有用武之地,猶如寶劍在高手手中才能發揮最大的價值,科技之於教育也是這個道理。我們正確利用科技,為孩子學習、為教育本身帶來了實際幫助和促進,也為我們贏得了口碑和市場份額,更重要的是獲得用戶的信任。」侯建彬如是說。

相關焦點

  • 作業幫侯建彬:我們對在線教育的價值是有執念的
    在線教育為解決這兩大問題提供了一個新的方案——在答題解惑上,作業幫平臺一天能產生幾億次訴求,並得到解決;在老師資源層面,平臺上的好老師能通過網際網路打破地域的界限,給三四線城市、農村的孩子提供教育服務。2004年,還在北大讀大三的侯建彬成為百度的實習生,之後在該公司做了十年產品經理,擔任知識體系負責人。
  • 作業幫CEO侯建彬:資本有助教育行業發展,作業幫月活已破1.2億
    國內最大的中小學在線教育企業作業幫CEO受邀出席。會議期間,侯建彬在接受央視等權威媒體採訪時表示,資本進入有助整個教育行業發展,在資本協助下,作業幫也實現了快速發展,目前月活已突破1.2億,未來仍將保持快速發展。
  • 作業幫CEO侯建彬做客「兩會E政錄」 暢談未來教育發展
    5月24日晚,中國教育報刊社兩會系列直播欄目「兩會E政錄」就「後疫情時代在線教育的價值」話題,邀請了作業幫CEO侯建彬進行了視頻連線訪談。在此次突如其來的疫情中,各地教育部門、學校、老師克服重重困難,積極組織國內1.94億中小學生完成了一場從線下到線上的學習大遷徙。
  • 作業幫侯建彬:認知半徑與全局遊戲
    12月28日,中國用戶規模最大的在線教育公司作業幫完成新一輪超16億美元融資,投資方包括阿里巴巴、老虎基金、軟銀、紅杉等。關於在線教育,我在之前的視頻直播中聊到過。2020年疫情讓投資人看到了在線教育的市場機會,大量資本湧入後,這個領域的營銷投放已經到了相當誇張的地步。激烈競爭中間的幾個頭部公司,作業幫、猿輔導、學而思網校等,打法不同,優勢也不同。
  • 作業幫侯建彬:我非常相信企業價值觀背後的力量
    ▲侯建彬在作業幫一課2.0發布會上發表演講現實地看,這三家公司背後所需要的理念、團隊、營運規則均不相同,而在侯建彬看來,如果說作業幫成立至今「有哪些事情做得不錯」,那麼首要成績一定是把這三個迥異的企業屬性有效地捏合在了一起。
  • 侯建彬:學習改變命運,作業幫一課改變學習
    2016年,教育部還為此出臺《關於統籌推進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希望統籌推進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改革發展,促進基本公共教育服務均等化。一面是政府政策的傾斜關注,另一面則湧現了諸多類似於作業幫這種深耕在線教育的機構,志在貢獻力量推動教育普惠。就在今年7月9日,中小學在線教育領軍品牌作業幫正式對外發布作業幫一課2.0,一個「在家學的名師直播課」產品。
  • 作業幫侯建彬:長期主義CEO眼中的「競爭力」與「裡程碑」
    8月31日,國內最大的K12在線教育平臺作業幫發布2020年暑期業績,主營業務雙師大班課付費課學員總人次超過780萬,首次位居行業第一,同比增長超過390%為行業最快;暑期正價班學員就讀人次超過171萬,同比增長超過350%。
  • 專訪作業幫侯建彬:把作業拍下來
    將題目拍照上傳到這個App上,幾秒後,作業幫就會給出相應的解題過程和答案。 .最初,作業幫就像是一個「百度知道」式的細分社區。時任百度知識部總負責人的侯建彬一直在尋找一些垂直領域,能將UGC(用戶原創內容)的問答模式複製到移動網際網路上。他發現,學生用戶在社區內非常活躍,有的學生甚至在凌晨一兩點的時候還會上傳不會做的題目,在社區裡「求助」。
  • 侯建彬揭秘作業幫:起於工具興於平臺
    7月17日上午,創建人兼CEO侯建彬在上地七街開拓大廈作業幫總部接受了虎嗅專訪。在圍繞題庫的博弈中,背靠百度的作業幫享有極大優勢。侯建彬透露,作業幫起步時題庫規模已達1億,現今已達1.8億。因為只要有技術,任何人、任何時候都可以幫你做基因檢測,但你在一去不復返的學生時代搜過哪些題只有作業幫知道。侯建彬打算為每個學生構建資料庫,預計容量超過100T,足以刻畫這個學生的學習狀況。再次見面侯建彬已經不再強調作業幫的工具屬性,幫助學生建立知識圖譜的想法應該還在,但「遠水不解近喝」。
  • 侯建彬:教育行業劇變,作業幫的一場速勝戰和持久戰
    作業幫創始人兼CEO侯建彬作為一期學員代表,做了關於「行業、組織和心力」的精彩分享。  曾經格局分散、以慢著稱的教育行業,在過去三年發生了怎樣翻天覆地的變化?成立五年的作業幫,以技術驅動打贏了在線流量側的仗,但K12在線教育課程的仗還在繼續。在這過程中,理想與現實、保守與激進、速勝與持久是一度困擾侯建彬的三個問題,也是他在創業思考中提升心力的三組關鍵詞。
  • 侯建彬揭秘作業幫:起於工具興於平臺-虎嗅網
    時至今日,「三級火箭理論」已經需要修正。騰訊、阿里、小米、美團、滴滴們更在意的是構建生態而不是變現。 「三級火箭思維」對初創公司仍有啟示,與其憧憬生態不如踏踏實實做一款「神器」級工具。但「神器」不是誰都可以輕易打造以作業幫為例,打造「神器」有兩個必備條件:技術和資源。
  • 從工具到平臺 「作業幫」助力教育公平
    從2016年開始連續兩年,作業幫聯合清華大學校團委發起「夢想學校」公益行活動。資料圖片  2017年資本頻繁注入,在線教育這個萬億級市場正快速成型,這也直觀投射到了在線教育領域用戶規模上。K12在線教育領域,作業幫在市場份額上已領先同行。  死磕品牌口碑 不斷完善服務  作業幫是如何從0做到3億累計激活用戶?作業幫創始人兼CEO侯建彬回應,「死磕口碑。」  在侯建彬看來,想要在用戶、家長,乃至行業內樹立口碑和影響力,最根本還是要做好產品和服務。
  • 另類在線教育平臺作業幫:拿到3.5億美元融資,卻說危機藏於繁榮
    2015年6月,作業幫完成拆分,9月宣布獲得紅杉資本和君聯資本的A輪投資。一定程度上,是因為作業幫正好踩在了K12教育的風口上。網際網路在線教育從2012年就開始逐漸熱鬧起來,入場者包括了創業明星龔海燕、李勇,但早期進展並不順利。到了2014年後,移動網際網路成熟起來,給了在線教育的新技術可能。
  • 作業幫「黑科技」:拍照搜題+在線教育
    「作業幫」展位前,觀眾在留影。  不會的題目隨手拍照上傳就能立刻呈現答案和解題思路,同時還能提示相關考點、提供同類題型練習,如果孩子依舊不能理解,可以連線在線老師,進行1對1在線講解——這是作業幫在網際網路大會上帶來的「黑科技」。
  • 從拍照搜題到在線教育平臺,作業幫獲3.5 億美元D輪融資
    作業幫過往融資經歷 數據來源:鯨準通過拍照搜題切入 K12 教育領域之後,作業幫在 2016 年推出了在線直播課產品「作業幫一課」,據介紹,目前一課的課程產品以及涵蓋了小、初、高的所有學科內容,付費用戶總數超過500萬。其中,一半以上的用戶來自 3 線到 6 線城市。
  • 作業幫正式對外發布新品作業幫一課
    7月9日,作業幫在北京舉辦發布會,正式推出作業幫一課2.0,在家學的名師直播課。發布會上,作業幫CEO侯建彬也是首次在公司的公開活動中亮相,與大家分享了推出作業幫一課產品的初心及願景。▲作業幫CEO侯建彬首次在公司的公開活動中亮相侯建彬介紹,作業幫一課是從內容、老師和服務這三個維度的源頭,改變學生的學習體驗,重新定義學習。
  • 作業幫的隱憂
    作者 | 管丟丟 在線教育之爭成了投放之爭,在許多城市的公交站牌,你都能看到這幾家教育公司的投放。自2019年暑期開始,愈演愈烈。2019年暑期,學而思、作業幫、猿輔導分別進行了10億、4億投放,高峰時期,一家公司一天的投放就達1000萬以上。
  • 從學習工具到直播課,作業幫推出小學英語產品的背後邏輯
    雖然內部有爭議,但侯建彬認為,「作業幫做事情決策的邏輯還是依據用戶需求、市場空間以及我們自身的能力」,在這種依據下,作業幫推出了直播課平臺一課,也推出了浣熊英語。  自2015年9月,百度分拆 「作業幫」以來,近三年的時間,作業幫從學習工具到直播課,再到小學階段的英語產品,背後邏輯是什麼?
  • 作業幫一課2.0發布,推出小學英語在線產品「浣熊英語」
    芥末堆7月9日訊,今日,作業幫在北京舉辦發布會,正式推出在線小班直播產品「作業幫一課」2.0,課程對內容、師資、服務方面進行了升級。此外,正式推出浣熊英語和素養課,均採用在線小班直播課形式。據作業幫CEO侯建彬介紹,作業幫一課2.0在內容、師資和服務方面做了升級。
  • 36氪獨家 | 從拍照搜題到在線教育平臺,作業幫獲 3.5 億美元 D 輪...
    不過在作業幫創始人及 CEO 侯建彬看來,產品的商業價值往往和它對用戶價值的挖掘相關,即是否真正滿足了用戶需求、並且「發現需求—滿足需求」這個過程一直在持續發生。對於作業幫來說,新產品和服務延伸都是基於用戶需求,進而再在線上去構建學習場景。除了一課外,團隊內部也已經在測試「在線1 對 1」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