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業幫攜手教育部,深入研究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課題

2020-12-14 速途網

作業幫攜手教育部,深入研究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課題

作者 彭盼盼 2017年10月26日17:48 速途網

  速途教育10月26日消息 (報導/彭盼盼)10月26日,作業幫與教育部繼「蒲公英教育計劃」合作後,繼續展開深度合作,共同啟動
「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典型案例的研究」課題工作。本次課題研究將秉承共建共享、引領示範的原則,通過網際網路推動區域及學校教育觀念、教學水平、辦學能力與特色的提升,促進教師教學能力和教科研水平等專業能力的提高。

  在信息技術革命日新月異的今天,網際網路正在深刻地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教育行業作為關係國計民生的重點行業,正迫切渴望與網際網路技術碰撞與融合,最終藉助科技的力量促進教育公平,讓教育發展的成果更好地惠及千家萬戶。

  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

  網際網路技術+教育的不斷創新,大幅提升了教學效率,讓個性化教育成為可能。早在2015年,作業幫就已經與教育部一起,踐行「蒲公英計劃」,走進新疆、西藏、青海、貴州、甘肅等偏遠地區,為那裡的師生們帶去最新的科學學習工具,將新教育科技帶入中西部經濟欠發達地區,推動當地教育信息化建設的進程,為彌補東西部教育鴻溝做出努力。

  本次教育部再度攜手作業幫深入研究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旨在通過作業幫的技術與大數據實力支持,形成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雙劍合璧」。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課題負責人表示,作業幫依託大數據平臺背景,結合中、小學生群體的實際課業情況,打磨最優教育體系,以其優異的教學成果、嚴謹的教學態度獲得社會各界的認可。「本次課題研究將匯聚百位一線骨幹教師,聚焦新課程新教材,探索創新教學模式,促進教育優質均衡,持續優化學生們的學習體驗。」

  技術創新與大數據連接人與教育

  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飛速發展,技術驅動使教學行為產生了質變,不再拘泥於地域限制,可以隨時隨地通過線上獲取優質資源。而直播、VR等新技術的應用,更為在線教育帶來無限可能。

  作業幫創始人兼CEO侯建彬表示,作業幫針對「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典型案例研究」的課題,將大力發揮在信息技術方面的優勢,深度融合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全面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讓大家在獲取知識的同時,提升個人修為,增加對於生活的感受力,不斷提高自己,為學生、老師、家長提供更好的智能化、個性化服務,提升在線教育的整體效率,教育信息化進程會全面加速。

  除了持續優化支撐拍照搜題主產品的人工智慧相關技術,如OCR、檢索、語義理解、文本分類等技術外,作業幫通過人工智慧的相關算法,為不同學生的行為偏好、能力模型進行建模,將問題與最適合的解答進行最佳匹配,最終效果使答題總量翻了一倍,剛需提問用戶的提問優質解答率翻了三倍。

  通過人工智慧的算法,作業幫還為老師推薦覆蓋學生人數最多的知識點、難度供老師參考、開課,同時把不同的課程以不同的粒度,個性化推薦給不同地區不同水平的學生。優質的教育服務力量和資源正在通過作業幫這樣的平臺,注入到整個教育行業,最終孩子會受益,老師、家長也會受益。

  作業幫侯建彬:在線教育如同空軍,要與當地教育資源「陸空結合」

  本次合作還值得注意的一點是,課題研究小組還將深入教學一線,圍繞課題研究方向開展多層次、多主題的交流和研討活動。

  教育部課題負責人表示,此舉將促進教師在不斷實踐、反思、再實踐的過程中積澱教育經驗,分享教學智慧,更好地提升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全力探索如何用教育手段,用網際網路幫助孩子們成長得更好。

  侯健彬認為,教育部門要在兼顧各地發展情況的同時,負責在本地區調配教育資源,如同「陸軍」。在線教育企業可以藉助網際網路的優勢,不用受地域和經濟發展不平衡的限制,向更需要優質教育資源的地區提供幫助,作為課堂內容的有益補充,如同「空軍」。「陸空結合」,能發揮更大的力量。

  「作業幫將藉助技術與大數據,不斷優化、升級服務,做好本次『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典型案例的研究』課題的各項支持服務工作,以信息技術打造智慧教室,力求達成促進教師教學能力和教科研水平等專業能力的提高的目標。」侯健彬說。

相關焦點

  • 作業幫參與教育部「十四五」規劃課題研究 課題聚焦「教育制度現代...
    近日,教育部教育「十四五」規劃研究課題「『十四五』時期加快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研究」正式開題。開題論證會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在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館325會議室和騰訊會議同時舉行。該課題由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院院長劉復興教授主持,經有關部門推薦,作業幫作為在線教育行業代表,以課題組成員單位身份參與該課題研究。
  • 作業幫參與教育部「十四五」規劃課題研究 課題聚焦「教育制度現代化」
    近日,教育部教育「十四五」規劃研究課題「『十四五』時期加快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研究」正式開題。開題論證會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在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館325會議室和騰訊會議同時舉行。該課題由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院院長劉復興教授主持,經有關部門推薦,作業幫作為在線教育行業代表,以課題組成員單位身份參與該課題研究。
  • 作業幫一課教師亮相教育部課題活動
    6月17日,教育部相關課題組攜國內K12在線教育企業作業幫在陝西西安組織舉辦「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典型案例研究課題」活動。本次活動,課題組邀請了哈爾濱市群力實驗小學、作業幫一課、北京市二十一世紀學校三位老師,現場進行教學示範,演示了如何利用網際網路等信息化手段進行教學。
  • 教育部規劃中心與作業幫在京啟動合作 攜手探索基於在線教育的未來...
    陳鋒主任一行來到作業幫直播間,深入調研作業幫「雙師」、「三師」教學和「大班小組課」等線上教育模式,瀏覽智能備課系統、互動直播系統、線上測評系統、自適應練習系統、輔導老師工作檯、數據倉庫、Cocos課件技術等作業幫自研系統平臺和功能,了解作業幫直播課設計理念和真實線上教學場景,以及作業幫如何基於3億的超大規模智能題庫,搭建起教、學、測、練、評全鏈條數位化的線上學習環境
  • 中軟國際獲批教育部「產教融合」專項課題研究項目
    近日,教育部教師函〔2020〕3號文,發布了《教育部關於公布首批國家級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課題研究項目的通知》,公布了一批「產教融合」專項課題研究項目名單。中軟國際聯合部分高職院校申報的 《面向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職業教育教師企業實踐基地建設研究與實踐》、《職業教育軟體技術類專業「雙師型」教師企業實踐標準及課程標準研究》兩項課題,獲得教育部批准,成為課題研究項目。
  • 成都職院與專家學者交流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
    中國網11月17日訊(劉楊)11月14日,2020年數位化教育教學技術交流會在成都召開。本次會議由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教育部教育裝備研究與發展中心、四川省教育廳聯合主辦,四川省教育廳技術物資裝備管理指導中心、成都職業技術學院承辦。
  • 教育部規劃中心與作業幫達成合作,探索線上線下融合、學習方式變革...
    雙方將在數字教育普惠、線上線下教育融合、教育大數據應用、教育技術創新、學習方式變革、教師培訓、公益扶貧等領域開展務實和深入的合作。據介紹,未來雙方將在「未來學校研究與實驗計劃」的框架內,面向2035遠景目標,在數字教育普惠、線上線下教育融合、教育大數據應用、教育技術創新、學習方式變革、教師培訓、公益扶貧等領域開展務實和深入的合作。同時,雙方將圍繞未來學校探索的難點問題,組織開展5個實驗研究課題,有關成果將擇優納入「未來學校研究與實驗計劃」重大創新成果。
  • 且看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
    12月28日,四川省教育科學研究院聯合棕北中學及亞洲教育網,在成都召開《信息技術支撐下的教學結構變革實踐研究》課題研討培訓會。他表示,網際網路時代高速發展,教育也應緊跟時代步伐,用信息化技術顛覆傳統教學模式,以先進的教育信息生態模式更好地服務學生的學習、教師的教學和學習機構的管理工作,為學生個性化學習提供全方位的服務,助力學生全面發展,為未來教育提供新思路。
  • 信息技術如何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這場大會的專家有話說
    與會代表圍繞數位化教育教學的主題,深入探討加快虛擬實境、人工智慧等新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加速數字課程教材等優質資源共建共享,推進數位化學習扶貧,促進教育公平,開闢數位化教育教學的新境界,推進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
  • 國際智慧教育展:信息技術與教學融合案例
    教育部推出的《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是推進「網際網路+教育」的具體實施計劃,是順應智能環境下教育發展的必然選擇。智能環境不僅改變了教與學的方式,而且已經開始深入影響到教育的理念、文化和生態,新形勢下的教育變革勢在必行。 為深入貫徹落實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推動教育工作。
  • 教育部規劃中心與作業幫在京合作啟動
    原標題:教育部規劃中心與作業幫在京啟動合作 攜手探索基於在線教育的未來學校新形態   12月11日,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到作業幫調研智慧教育、教育扶貧情況,並正式啟動「基於在線教育的未來學校形態變革研究與實驗」合作。
  • 信息技術與小學英語教學深度融合研討會在衡水市新苑小學順利開啟
    2019年11月26日,由北京微語言英語教育科學研究院主辦、衡水市服務中心承辦的「信息技術與小學英語口語教學深度融合研討會」在衡水市新苑小學舉辦。會議主題緊扣課改前沿,通過信息技術下中外名師同臺獻課,以生活真實的課例展示探索論證信息技術與英語教學相融合的理念與方向。
  • 安慶市舉辦2020年度教育信息技術研究課題開題培訓
    12月9日,安慶市2020年度省市級教育技術研究課題開題會議在皖源國際大酒店舉行,各縣(市、區)電教館長、2020年度立項的教育信息技術研究課題負責人、主研成員及學校分管校長等近100多人參加會議,市教育體育局副局長周泉出席會議。
  • 教育部課題專家攜手企業,建構中外雙師教學模式
    藍鯨教育8月17日訊,近日「2018首屆全國中小學英語聽說教學與信息技術深度融合高端論壇」在北京召開。本次論壇由教育部《信息技術條件下雙師在線聽說教學模式建構》課題組、微語言英語教育科學研究院共同主辦,北京樂學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承辦。
  • 河北省積極推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
    河北省積極推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課堂更生動 學習更主動近年來,翻轉課堂、微課程、慕課等新的教育形式快速崛起,信息技術對學校教育產生了越來越大的影響。數位化學習、在線課程出現在許多中小學校課堂上。
  • 推動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融合創新發展2020年數位化教育教學技術...
    為推動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創新發展,促進教育改革與創新,11月14日,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教育部教育裝備研究與發展中心、四川省教育廳聯合主辦的2020年數位化教育教學技術交流會在成都舉行。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俞偉躍,四川省委教育工委副書記,教育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崔昌宏參加開幕式並致辭。俞偉躍表示,本次交流會時機好、主題好、內容好,對於推進數位化教育教學工作有積極意義。數位化教育教學是教育信息化的核心,是教育系統性變革的內生變量,數位化教育教學要在發展素質教育、深度融合、提供高質量資源上下功夫。
  • 走進廣東實驗中學 探索化學教學與信息技術深度融合新路徑
    ,廣東實驗中學承辦的「粵教同一堂課·走進廣東實驗中學」2020年高中化學教學與信息技術深度融合·新課標新教材網絡教研活動在廣東實驗中學高中部舉行。,構建人人皆學、處處可學、時時可學的智能化學習環境,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創新教學方式、學習方式、教研模式,不斷提升教育教學效果和質量。
  • 網際網路助力教育公平,教育部重點課題「在線英語口語教育教學研究...
    11月24日消息(報導/彭盼盼)11月23日,由北京學邦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承擔的教育部重點課題《在線英語口語教育教學研究》開題儀式暨初步成果展示在北京東方君悅大酒店隆重舉行。  據悉,《在線英語口語教育教學研究》課題為國家重點課題,經教育部教師專業發展研究專家委員會審核後列為國家教師科研規劃重點課題「教師專業發展研究」的專項研究課題(國教科研函【2017】11377號文件),在《全國教育科學規劃課題管理辦法》的指導下,通過「教育+網際網路」的模式促進學生英語聽說能力提升、均衡優質教育資源,助力教育公平和推進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步伐。
  • 教育部辦公廳關於推薦遴選「基於教學改革、融合信息技術的新型教...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  為深入貫徹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全面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新時代推進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導意見》的要求,推進教育教學改革,提高基礎教育質量,加快推進基礎教育現代化,現就開展「基於教學改革、融合信息技術的新型教與學模式
  • 教育部規劃中心與作業幫啟動合作:探索未來學校新形態
    多知網12月11日消息,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到作業幫調研智慧教育、教育扶貧情況,並正式啟動「基於在線教育的未來學校形態變革研究與實驗」合作。 在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主任陳鋒、作業幫執行總裁蘇靜的見證下,雙方舉行「基於在線教育的未來學校形態變革研究與實驗」合作啟動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