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教同一課堂
走進廣東實驗中學
10月27日上午,由廣東省教育研究院、廣東省教育技術中心主辦,廣東實驗中學承辦的「粵教同一堂課·走進廣東實驗中學」2020年高中化學教學與信息技術深度融合·新課標新教材網絡教研活動在廣東實驗中學高中部舉行。
省教育研究院副院長李海東教授、教學教材研究室曾令鵬主任,省督學、廣東省教育技術中心蘇衛副主任,教育部初高中化學課程標準研製組組長、華東師範大學化學系王祖浩教授,教育部初高中化學課程標準研製組核心成員、華南師範大學化學學院錢揚義教授,深圳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化學教研員吳運來,廣州市教育研究院化學教研員、高中教育教學研究室副主任王季常和廣東實驗中學副校長蔡騭、廣東實驗中學副書記朱伯東等領導和嘉賓出席了本次活動。活動由曾令鵬主持。
廣東省教育研究院副院長李海東教授在致辭中表示,「粵教同一堂課·走進廣東實驗中學」活動推動信息技術運用於建設泛在開放的學習環境,提供豐富的優質數字教育資源,構建人人皆學、處處可學、時時可學的智能化學習環境,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創新教學方式、學習方式、教研模式,不斷提升教育教學效果和質量。
省督學、廣東省教育技術中心副主任蘇衛
省督學、廣東省教育技術中心蘇衛副主任在致辭中表示,活動以優秀的教研團隊來打造、以網絡直播形式展示高質量的課程,擴大了學習和交流的覆蓋面,很好地促進了教師的專業發展和學科的整體水平提高。當前,我們省各地市、各縣區都正在整合教研、電教、計教等部門的力量,來抓緊建設教師發展中心,這為接下來全省開展網絡教研提供了更好的保障。
我校蔡騭副校長對各位領導、專家、來賓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對廣東省教育研究院、廣東省教育技術中心將此次活動安排在我校表示由衷感謝。他說,2020年我校成功入選普通高中新課程新教材實施國家級示範校。我校正在課程建設、教學改革、考試評價等關鍵領域進行積極探索,這次活動正是展示我校課堂教學改革的一個窗口。我校還將在開發選修課程、推進選課走班、加強學生發展指導、實施綜合素質評價、健全學分認定管理和完善辦學質量評價等重點環節實現突破,創新綜合實踐活動和勞動教育課程的方式方法,形成可借鑑、可推廣的有效經驗和成果,在推進普通高中育人模式變革、促進學校多樣化發展方面發揮示範引領作用。
課例展示環節
由廣東實驗中學化學教師柳先美、深圳市南山區教育科學研究院化學教研員尹紅分別圍繞人教版2019版必修第三章第一節鐵及其化合物(鐵鹽和亞鐵鹽)開展教學。
1、化學教師柳先美
柳先美結合我國鐵礦開發的實際情況,基於某鐵礦石中鐵元素價態的探究,給予學生充分進行實驗探究的機會,培養其實驗探究與創新能力。利用數位化實驗、智慧課堂等信息技術手段實現實驗結果數位化、可視化,實現學生作業同屏與即時評價。
2、化學教研員尹紅
尹紅從模擬印刷電路板的趣味實驗(Cu與FeCl3溶液反應)引出氧化還原反應,預測二價鐵、三價鐵的性質及轉化,並組織學生進行檢驗實驗,引導學生設計廢液中資源回收利用的工業流程,培養學生認識和運用價類二維模型。
圓桌討論環節
圓桌論壇環節由省教育研究院教學教材研究室化學教研員程俊主持,王祖浩、錢揚義、王季常、吳運來、蔡騭五位專家分別圍繞「教、學、評」一體化、信息技術與教學融合、實驗教育功能的發揮、區域教研、校本教研五個方面進行評課和研討。王祖浩認為,尹紅老師在學生實驗和流程設計中較好地體現了「教、學、評」一體化,評價了學生的經驗、視野和思維過程。錢揚義認為柳先美老師在教學中充分融合平板、手持技術和網絡平臺等信息技術,及時展示和評價實驗現象,並培養學生的定量研究和曲線表徵的思維。王季常認為,兩位老師都重視開展探究活動,能及時幫助學生解決知識誤區,而且都落實到解決真實問題。他對尹紅老師設計的問題鏈給予充分肯定。吳運來表示,深圳市作為國家課程改革實驗區和信息技術融合教學的改革實驗區,特別重視解讀新課標、用好新教材,並制訂了中觀層面的高中化學必修課程的教學標準。蔡騭從「雙核」——核心知識、核心價值觀,「雙驅」——新課改、自身發展需求,以及「五新」——新主體、新平臺、新課標、新角度、新模式三個方面指出教研方式的革新趨勢。
點評總結環節
王祖浩對進行核心素養導向的化學教學變革提出具體建議:一是教學目標要從三維到五維,注重從學科的角度來實現育人功能的最大化;二是設置的教學情境要與核心知識緊密聯繫,不要流於形式;三是核心知識和核心素養同步平行,注重對學生的過程性評價;四是關注學生之間的差異,關注知識之間的差異。
程俊表示,本次活動聚焦高中化學新課標新教材實踐、高中化學教學與信息技術深度融合的重要課題,廣大中學化學研究工作者和教師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感受真實的新課改課堂、聆聽課堂教學變革的指引,分享教育教學智慧,對廣東化學課改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和影響。
本次專題網絡教研活動,是省教育研究院、省教育技術中心舉辦的第24場「粵教同一堂課」網絡教研活動。通過廣東省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網易新聞、教育PLUS平臺、粵教研、央視頻5個線上平臺直播,即時觀看人數和參與在線互動達56.13萬人次;截至發稿,累計觀看人數達63.87萬人次。
目前,「粵教同一堂課」網絡教研活動累計觀看和參與在線互動已超過1000萬人次,為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深度融合,推動教研方式的變革,展示優秀課例,幫助廣大教師獲取先進的教學經驗和優質的教學資源作出了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