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雙線融合 走向深度學習」教育科研論壇:虛擬實驗課亮相

2020-12-25 東南網

信息化技術配合老師當助教 東南網記者 張立慶 攝

東南網12月18日訊(本網記者 張立慶)12月18日,「探索雙線融合 走向深度學習」福建省教育科研論壇暨福州教院二附小第40屆教學年會精彩亮相。本次論壇由福建省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辦公室、福建省教育科學研究所、福州教育學院附屬第二小學聯合舉辦,旨在直面當下「後疫情時代」線上線下教育科學融合的熱點難點問題,探索教育教學新樣態,促進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

探索教育教學新樣態 虛擬實驗等觀摩課吸睛

從一支粉筆、一塊黑板,一張嘴、一本書的三尺講臺,到虛擬實驗、VR看海底世界、虛擬助教……今天, 14節風格各異、精彩紛呈的觀摩課吸引了省教育科研基地校、省市屬學校、縣(區)教師進修學校的200多位專家、老師參與。

虛擬實驗課堂氣氛活躍 東南網記者 張立慶 攝

在技能科和綜合實踐類課程專場,形式新穎、活潑有趣的課堂吸引了眾多與會者的目光,教室裡沒有了一排排課桌椅,學生們分組圍坐,沒有三尺講臺,教師移動上課,傳統的黑板也被互動白板取代。福州教院二附小教師周國溶藉助中央電教館虛擬實驗,為同學們上了一堂生動的小學科學課——《閃亮的燈牌》。

「老師,小燈泡冒煙了!」隨著乾電池數量的增加,虛擬實驗操作界面上的小燈泡冒出了一股黑煙。仿真的實驗現象演示,讓學生們可以拓展課堂實驗以外的知識。信息學科《創意編程:海底暢遊》課程上,同學們通過VR設備,身臨其境暢遊海底世界,讓學習更有體驗性、趣味性。

同學們在虛擬實驗課堂上大膽嘗試 東南網記者 張立慶 攝

周國溶老師介紹,虛擬實驗課上,老師不需準備多種實驗器材,學生可以大膽的發揮創造性多次進行實驗,一方面可以減少因實驗失敗帶來的耗材損失, 也避免了一些危險性實驗導致的事故,更為特別的是在學習效果的反饋上面,可以藉助信息技術手段及時查看到每個學生的任務完成情況。

「我藏在空氣中,看不見,摸不著。」在語文專場,二年級語文學科——《霧在哪裡》課堂上,福州教院二附小肖海珍老師的「小助教」——虛擬人物「霧孩子」出現在屏幕上「自我介紹」,讓學生們聽得格外入神。在提問環節,「魔方點名」也取代了過去的提問方式,讓學生們更加專注課堂。

美術學科《校園綠化設計方案》課,前期同學們採用了網絡調查法,上網搜集了綠化設計的相關資料。課堂上採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線上布置探究任務,從植物、空間、色彩方面進行線下課堂反饋、討論,小組成員利用平板電腦共享各小組的研究成果,做進一步的綠化方案探究。

此次觀摩課還包含課外經典閱讀指導課、雙師書法課、項目式研究性學習等,泉州、廈門、福州三地老師同臺執教,課堂圍繞「探索雙線融合,走向深度學習」進行探究學習。

探索深度學習 與會專家共探教學新思路

福州教育學院附屬第二小學黨總支書記、校長方曉敏介紹,學校是福建省教育科研基地,「十四五」期間,要建成教育強國,其中「融合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很重要方面。近年來,二附小與網龍合作,積極探索新技術與教學的融合,希望進一步用好新技術,提高教育教學水平,促進學生的高效學習。為了發揮好省級教育科研基地的示範作用,當天,《探索雙線融合,走向深度學習》等講座舉行。

網龍福州市智慧教育項目負責人餘俊以虛擬實驗室為例,介紹了基於「網際網路+教育」背景下,利用VR/AR、AI、人臉識別、大數據等信息技術,為推動學校教育和課堂教學帶來的創新與變革。他介紹,虛擬實驗可以藉助大數據分析功能,了解學生薄弱點,並有針對性推送練習,目前已應用在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方面,並由中央電化教育館在推進,福州、武漢、銀川、成都等6個城市被列為示範區,福州已有福州教院二附小、格致中學等10所試點學校。

當天下午,溫州教科院教科室主任張作仁做了《促進深度學習的課堂變革行動》專題講座,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通過「學習三單」對培養學生的學習力、思辨力、創造力提出可行的方案和途徑。五所省教育科研基地校的代表做了主題發言。

福建省教科所所長吳明洪認為,探索雙線融合,走向深度學習,這是新時代的要求,是教育改革的需要。當前,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離不開信息化技術,特別是在疫情下,線上線下混融教育得到了很好的普及和發展,對於提高課堂效率,解決教學難點、痛點等方面都起到了積極作用。本次活動的舉辦充分展現了近年來福州教院二附小等教育科研基地校的研究成果,呈現了在「後疫情時代」的大背景下,學校為實現線上線下混融教學樣態所做的有益嘗試,也為與會者提供可觀可感的參考,取得良好成效。

相關焦點

  • 福州教院二附小攜手網龍共建智慧校園 探索教育教學新樣態_發現...
    12月18日,「探索雙線融合 走向深度學習」福建省教育科研論壇暨福州教院二附小第40屆教學年會精彩亮相。本次論壇由福建省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辦公室、福建省教育科學研究所、福州教育學院附屬第二小學聯合舉辦,旨在直面當下「疫情常態化下」線上線下教育科學融合的熱點難點問題,探索教育教學新樣態,促進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網龍新技術賦能的「智慧課堂」也成為本次年會的一大亮點。
  • 福建福州:雙線融合 創新課堂
    ↑12月18日,學生在學校「點墨軒」上書法課。當日,福建省教育科研論壇在福州教育學院附屬第二小學舉行,來自全省各地300多名教育工作者現場觀摩了在「創客教室」「點墨軒」等特色教室舉行的書法、科學等學科課程,共同探索利用虛擬實驗、網際網路等技術實現線上線下與室內室外深度融合的教育模式。
  • 教院二附小藉助新技術教學 14節課線上線下同步進行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建成教育強國。目前福州許多學校在探索新技術與教學的融合。18日,「探索雙線融合 走向深度學習」省教育科研論壇暨福州教院二附小第40屆教學年會舉行。論壇由福建省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辦公室、福建省教育科學研究所、福州教育學院附屬第二小學聯合舉辦,聚焦「後疫情時代」線上線下教育科學融合,探索教育教學新樣態,促進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網龍新技術賦能的「智慧課堂」成為本次年會的一大亮點。省教育科研基地校、省市屬學校、縣(區)教師進修學校等代表200多人參會。
  • 走進廣東實驗中學 探索化學教學與信息技術深度融合新路徑
    ,廣東實驗中學承辦的「粵教同一堂課·走進廣東實驗中學」2020年高中化學教學與信息技術深度融合·新課標新教材網絡教研活動在廣東實驗中學高中部舉行。廣東省教育研究院副院長李海東廣東省教育研究院副院長李海東教授在致辭中表示,「粵教同一堂課·走進廣東實驗中學」活動推動信息技術運用於建設泛在開放的學習環境,提供豐富的優質數字教育資源
  • ...立新:促進線上線下教育深度融合,打造智能時代的師範教育標杆高校
    隨著5G、人工智慧、大數據、區塊鏈、物聯網等為代表的智能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深入應用,融合了「網際網路+」「智能」技術的在線教學已經成為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發展方向,線上線下相互融合的教學組織形態正走向常態,人與網際網路、人工智慧等技術深度互動的「人·技」協同、多空間融合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新型智能化教學場景將取代傳統課堂教學形態。
  • 金堂縣「未來教育教學新模式」交流論壇6月27日成功舉行
    2017年《國務院關於印發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的通知》明確指出要「全力推動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同時要利用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和VR技術探索未來教育教學新模式。目前,我國VR虛擬實境教育已經從概念逐漸走向了「落地」,新的信息技術如何與教育行業融合共生,促進教育新方式的轉變是本次論壇的主要課題之一。
  • 教育部處長詳細解答:未來實驗教學中虛擬實驗是否要代替真實實驗
    如果仿真虛擬實驗效果不錯的話,教育部門是否可以在財政上給予支持,採購一些軟體或平臺通過虛擬實驗來保證一些實驗的教學。隨後,哈爾濱市第四十九中學張巍校長就初中育人方式變革與實驗教學應用的融合進行論述。對如何解決教學課時安排、專兼職實驗教師的現狀等問題與專家們進行了匯報和交流;齊齊哈爾市教育信息管理中心楊忍普副主任從小學科學學科角度談實驗教學的現狀、問題及探索加強和改進的途徑和思路。
  • 雙平臺融合的「樹形學習」實驗教學策略研究與實踐
    尤其在人工智慧學科方面,隨著深度學習理論的提出,在國際科學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1]。國內外一些知名企業如Google、Microsoft、Facebook、百度、騰訊等,紛紛研發並推出了自己的開源人工智慧深度學習實驗框架,這些平臺資源不僅是國際一流或領先的,而且一般都是免費開源的。這對於高校學生而言,無疑是寶貴的學習資源,可以說學習和利用這些平臺框架開展科研工作,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 世界慕課大會嘗鮮「虛擬仿真」 探討教育融合
    新京報快訊(記者 馮琪)在三維可互動的虛擬場景中,虛擬出的「嘉賓」們輪番上場做致辭和報告,觀眾則可進行沉浸式體驗……12月9日,2020年世界慕課大會之虛擬仿真分論壇召開,別出心裁的是,這場探討「虛擬仿真技術與教育」的論壇,是以「虛擬會議」形式舉行的。
  • 探索醫教研深度融合 西北大學與企業共建聯合實驗室
    西部網訊(記者 李卓然)1月14日,西北大學與力邦企業共建的「機能學實驗室」在太白校區揭牌成立,標誌著該校生命科學與醫學部綜合實驗教學公共平臺正式啟用,為探索醫教研深度融合、實現創新驅動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對培養應用型醫學人才具有重要意義。啟動儀式上,西北大學校長郭立宏為力邦企業創始人楊豐收頒發了西北大學生命科學與醫學部「創業導師」聘書,雙方共同為「機能學實驗室」揭牌。
  • 「精餾綜合拓展3D虛擬仿真實驗」獲得首批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
    本站訊 日前,教育部公布了首批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認定結果,天津大學的「精餾綜合拓展3D虛擬仿真實驗」項目喜獲首批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認定。「三層次七模塊」的實驗內容,採用了從簡單到複雜,從認知到體驗,從仿真操作到工程拓展再到綜合設計,從單一設備到綜合流程的遞進式安排,「闖關式」學習模式可滿足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人才培養需求。項目兼具以虛補實、線上線下有機結合的實驗教學方法,開放共享、安全可靠的管理運行機制,受益面廣、顯著示範的教學效果。
  • 虛擬仿真「金課」,虛擬仿真技術在各學科的應用
    但在天津大學機械工程實踐教學中心,工程圖學實驗室裡卻是一番「人聲鼎沸」的景象:100多名學生正依託虛擬仿真技術創新線上授課以及實驗教學方式,「體驗」著「工程圖學」的實踐大課。 該校機械學院「工程圖學」授課教師徐健表示:「虛擬仿真技術給課堂帶來了不可思議的變化。」因為虛擬仿真技術的使用讓課程更有參與感,更能吸引學生參與,提高教學效率。
  • 五大「金課」首次亮相 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推出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負責人介紹,這是教育部明確提出「淘汰水課」「打造金課」,啟動一流本科課程建設「雙萬計劃」以來,國家級五大「金課」首次一併亮相。在這五大「金課」中,線上一流課程即「精品慕課」,面向高校和社會學習者開放。目前我國慕課數量和應用規模已居世界第一,在各大平臺上線課程已達3.2萬門。
  • 2018亞洲教育論壇年會 校長共商怎樣的教育才能匹配學生未來
    成都市實驗小學校長(李蓓)成都市鹽道街小學教育集團總校長(羅曉航)論壇現場異常火爆,不少教育專家和學者甚至慕名而來,他們有的席地而坐,聆聽學習。新時期,國家從頂層設計促進教育發展,大數據時代下的精準化教學、個性化學習、教育信息化與學科教學的深度融合、人工智慧、編程等都將進入中小學課程。四川的教育事業發展如四川美食一樣,也在追求健康和特色發展,湧現出一大批特色鮮明的好學校。
  • 金山區「信息技術賦能教育」雲論壇,你參加了嗎?
    「信息技術賦能教育——如何成為一名受學生歡迎的教師」金山區雲論壇精彩開講。此次雲論壇由金山區教育學院副院長王英主持。教育學院中學教研室主任作了題為「順勢探索教研新發展」主題分享,她回顧了在這特殊時期,教研室全體同仁積極應對,發揮研究、指導和服務的職責,順勢探索教研新發展,做到了早規劃、有方案;勤學習、明技術;集骨幹、建資源;同參與、共研究。
  • 北京師範大學第六屆智慧學習學術周系列活動 ——智慧學習與教育發展論壇成功舉辦
    2021年1月15日,由網際網路教育智能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和北京師範大學智慧學習研究院聯合主辦、網龍華漁教育協辦的「智慧學習與教育發展論壇」成功舉辦。作為支持單位,北京市昌平區科學技術委員會、北京市昌平區教育委員會領導出席論壇並致辭。
  • 教育戲劇學與語言教學的深度融合探索
    /教育戲劇教育戲劇將戲劇視為教學手段和方法,應用於教學,讓學習對象在戲劇實踐中達到學習目標和目的;教育戲劇的重點在於學員參與,從感受中領略知識的意蘊,從相互交流中發現可能性、創造新意義。|教育戲劇課怎麼進行呢?如此富有創意和跨學科元素的課程,實際操作是怎樣的呢?與傳統的語言教學課堂相比,融入教育戲劇的課程設計有哪些亮點?
  • 普樂課堂:探索創造力教育與學科教育的深度融合
    探索創造力教育與學科教育的深度融合——北師大舉行線上
  • 瞭望課改風向,探索學習秘密——全國中小學課堂改革風向標年度論壇...
    [論壇現場]此次活動由中國教師報和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教師發展專業委員會主辦,鄭州陳中實驗學校承辦。「本次論壇就是從『發現學習的秘密』出發,聚焦真實學習、深度學習和協同學習,關注學情和學習的正確打開方式」。他說,一年一度的風向標年度論壇秉承公益辦會、方向立會、創新興會的理念,帶著痛點思維來確定年度主題,帶著課程思維來設計會議內容,帶著迭代思維來創新表達方式,深受各地基礎教育領域專家學者和廣大師生的喜愛。
  • 世界慕課大會虛擬仿真分論壇舉行
    12月9日晚,2020年世界慕課大會之虛擬仿真分論壇舉行,分論壇以「虛擬仿真:信息技術與教學變革」為主題,聚焦虛擬仿真技術和裝備支持下的實驗教學,由中國虛擬仿真實驗教學創新聯盟承辦。清華大學常務副校長、中國虛擬仿真實驗教學創新聯盟理事長王希勤發表致辭,教育部高教司一級巡視員宋毅等出席會議。論壇邀請了美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和俄羅斯科學院外籍院士、清華大學東南亞中心教務長、全球工程教育改革計劃(CDIO)聯合創始主任、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愛德華·克勞利(Edward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