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彭紀寧 通訊員 譚耀廣 梁園園
20日,以「海絲系文脈僑鄉聯五洲」為主題的第二屆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文化藝術周暨第十屆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聯盟聯席會、首屆臺山海絲史跡考古遺址公園文化藝術周在江門臺山市舉行。國家文物局文物保護與考古司(世界文化遺產司)副司長辛瀘江,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院長、中國古蹟遺址保護協會副理事長柴曉明,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文物局局長曾穎如,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曹勁,江門市副市長蔡德威,臺山市委書記李惠文,臺山市委副書記、臺山市市長謝少謀,全國103家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代表以及江門、臺山兩級市相關部門的負責人等共200多名領導嘉賓出席了活動。
開幕式上,辛瀘江代表國家文物局文保司對文化藝術周開幕表示熱烈祝賀。他表示,廣東是我國「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戰略的重要歷史節點和現實節點,近年來,紮實推進考古遺址公園建設和大遺址保護工作,取得豐碩成果。臺山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重要驛站,歷史文化史跡點眾多且保存良好,通過切實做好「海絲」申遺和川島海域水下考古工作,推動臺山市海絲史跡考古遺址公園成功列入第三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立項名單。大會落地臺山,充分體現了臺山市委、市政府對文物保護利用、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的高度重視和積極行動。讓考古研究成果更好惠及民眾,更好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真正讓文物「活起來」。
曾穎如表示,廣東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起點,臺山海絲史跡考古遺址公園創下了當時我省文物考古領域的「雙第一」:是廣東省第一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立項單位;是全國第一個包含了建築遺產、考古遺址和水下考古遺蹟的綜合型考古遺址。並強調,要以遺址公園為載體,通過豐富多彩的系列文化藝術及旅遊活動,加強宣傳推廣和交流合作,實現「讓文物說話、讓歷史說話、讓文化說話」。同時,希望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聯盟聯動起來,促進考古文化遺產公園更多創新、更好發展。
蔡德威代表江門市政府對活動開幕表示祝賀。他介紹,江門市文化旅遊資源豐富,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本屆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文化藝術周在臺山舉行,是全面展示江門市在文物考古、文化藝術及全域旅遊建設和發展成果的好機會。江門將以此為契機,加強與各方交流合作,共同推動文化文物事業往更深層次發展,共同探討實踐考古遺址公園聯盟未來的新方向、公共文化服務的新需求、文旅融合的新方法、社會力量參與的新模式。
臺山市委書記李惠文在開幕式上致辭中說:「活動在臺山舉辦,臺山將全力以赴辦好預熱日、影像日、文體日、聯盟日、主旨活動日、公園日、全域旅遊日7天30多場活動,全面展示臺山及全國其他聯盟城市在文物考古及文化遺產保護領域所取得的豐碩成果,生動詮釋好「海絲系文脈,僑鄉聯五洲」的活動主題。」他還介紹,臺山全市現有29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48名傳承人、44處省市級文物;推動建成臺山海絲史跡考古遺址公園,並成功入選世界文化遺產申報候選名單;先後建成臺山博物館、銀信博物館、海絲博物館、華僑文化博物館,努力讓城市留住記憶,讓人們記住鄉愁。
大會上為2019-2020年度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聯盟十大傑出貢獻人物進行頒獎;並對六個「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聯盟年度優秀獎」進行了頒獎;大會還根據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聯盟「共謀、共創、共贏、共享」原則,啟動了文化藝術周友好城市聯盟創立工作,正式創立了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文化藝術周友好城市聯盟。廣東臺山市等成為首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文化藝術周友好城市聯盟單位。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聯盟副秘書長、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大遺址與規劃部主任安磊,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館員肖達順,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大遺址與規劃部規劃專項負責人王青嵐,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聯盟秘書長、陝西省西安市曲江管委會文物局局長張璠等專家分別發表了主題演講。最後還進行了第三屆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文化藝術周承辦地會旗交接儀式。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責編 | 黃鐵安
審籤 | 謝哲
實習生 | 鄭佩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