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災害誰之過  政府煤礦均擔責

2020-09-21 第五巡迴法庭

9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第五巡迴法庭公開開庭,依法審理並全程通過網絡直播張習亮等91人訴貴州省織金縣政府、一審第三人貴州新浙能礦業有限公司織金縣綺陌鄉興榮煤礦(以下簡稱興榮煤礦)不履行地質災害治理法定職責糾紛一案,織金縣政府和興榮煤礦被當庭宣判分別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經法院查明,興榮煤礦的陸續開採導致煤礦所在的貴州省織金縣綺陌鄉興榮村發生部分村民房屋開裂受損以及地表出現裂縫、下沉或隆起,地下水乾涸等地質災害。經村民向興榮煤礦和織金縣人民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反映後,織金縣人民政府及其相關職能部門進行了調查、走訪,並委託第三方進行評估鑑定,制定地災處置方案,明確對村民房屋的處置原則為受損程度「Ⅰ、Ⅱ級維修,Ⅲ、Ⅳ級搬遷」。此後,織金縣人民政府協調興榮煤礦向相關村民發放了受損房屋搬遷賠償金、房屋維修賠償金、田變地、荒蕪地賠償金、墳墓搬遷賠償金的等。但對於已經達到應當採取搬遷避讓標準的Ⅲ、Ⅳ級房屋,織金縣人民政府並未組織受災村民進行搬遷避讓,而是由興榮煤礦根據房屋受災程度支付房屋賠償金,由村民自行選址另建房屋。興榮村村民張習亮等91人認為織金縣人民政府、興榮煤礦未採取實質性的治理措施,遂以織金縣人民政府為被告提起行政訴訟,請求判決織金縣人民政府採取搬遷避讓措施。

案經貴州省畢節市中級法院一審和貴州省高級法院二審審理。貴州省高級法院作出二審判決,維持了一審駁回張習亮等91人訴訟請求的行政判決。張習亮等91人不服二審判決,向最高人民法院申請再審。再審審查期間,第五巡迴法庭依法派員赴興榮村進行了實地察看,並組織各方當事人進行詢問。經認真審查,第五巡迴法庭依法作出(2019)最高法行申7514號行政裁定提審本案,並決定由第五巡迴法庭副庭長、審判員魏文超擔任審判長,與審判員賈清林、李濤、王海峰、楊軍組成五人合議庭公開開庭審理。

2020年9月21日上午,合議庭召開庭前會議,明確張習亮等91人的再審請求和織金縣政府、興榮公司的答辯意見,組織各方當事人交換了證據,歸納了再審審查的爭議焦點。當日下午,正式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張習亮等91人的訴訟代表人和委託訴訟代理人,織金縣政府副縣長、地災辦負責同志和委託訴訟代理人以及興榮公司的委託訴訟代理人均到庭參加訴訟。

庭審中,法庭播放了當事人提供的相關視頻資料。各方當事人緊緊圍繞法庭確定的三個爭議焦點問題進行了充分的陳述、舉證質證和辯論。三個爭議焦點問題分別是再審申請人是否已經符合搬遷避讓的條件?織金縣政府採取的地質災害防治措施是否可以有效保護受災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興榮煤礦在本案中是否屬於責任主體及如果屬於責任主體,應如何承擔責任?

張習亮等91人認為,織金縣政府應當履行法定職責,組織權威機構對興榮煤礦因採煤形成的地質災害進行動態監測、選擇安全的地點對村民進行整體搬遷。

織金縣政府強調,政府已經對興榮煤礦造成的地質災害履行了法定的監測、評估等職責,並在行政自由裁量的範圍內責成興榮煤礦對受災村民按1-4級受災標準進行有區別的貨幣補償、分散安置。

興榮煤礦認為,案涉地質災害由煤礦開採導致,興榮煤礦正在按照相關規定在織金縣政府的指導下進行積極處理。已根據縣政府的要求停產,並根據村民受災標準進行了補償,同時還委託了第三方進行動態監測,但有村民不願意接受貨幣補償而要求整體搬遷。本案是一個行政案件,興榮煤礦不是本案適格的訴訟主體。搬遷避讓是行政自由裁量範圍,申請人可以通過民事訴訟維權。興榮煤礦不應當在本案中承擔民事責任,而應當通過民事訴訟來確定其民事責任。

對此,審判長魏文超有針對性地對三方當事人發問:「受災程度已達到Ⅲ、Ⅳ級標準的興榮村村民有多少戶?對於已經達到搬遷避讓標準的村民,政府採取了哪些具體措施?本案訴訟過程中,特別是二審判決後織金縣政府又採取了哪些防治措施?已實際搬遷的村民辦理了哪些手續?政府選定安置點後,受災村民為何不搬遷?最後,他神情凝重地發問:「對於受災程度已經達到Ⅲ、Ⅳ級標準的村民,如果不及時採取有效搬遷避讓措施,一旦發生山體滑坡等災害導致人員傷亡,責任應當由誰來負? 」

審判員賈清林、李濤、王海峰、楊軍也分別針對山體下沉、開裂是否仍有加重的趨勢?村民自行選擇建房地點是否在劃定的地質災害危險區之外?是否需要辦理相關規劃建設手續等問題進行了發問。

經過半天的法庭調查、法庭辯論,當事人最後分別進行了總結陳述。張習亮等91人的委託訴訟代理人說,本案是全國第一起因煤礦採煤引發的地質災害行政訴訟案,案情重大,關係廣大村民生命財產安全,希望最高法院能依法判決,為全國同行做出示範。織金縣政府出庭負責人說,地質災害發生後,縣政府積極依法科學履職,採取和正在採取相應措施,但無法強制第三人興榮煤礦採取不合理的措施。為確保人民群眾的生命和財產安全,會尊重法院的裁判。興榮煤礦的委託訴訟代理人表示,相信和服從人民法院的依法裁判。

合議庭經休庭評議後認為,根據本案已查明事實及現場察看情況,再審申請人所在村組受興榮煤礦開採影響,發生部分村民房屋開裂受損,地表出現裂縫、下沉或隆起,地下水乾涸等地質災害。雖然織金縣政府採取了部分防治措施,但對於已經符合搬遷條件的村民,未組織搬遷避讓。合議庭認為,對於搬遷安置點的確定、地質評估、建設規劃等,均需要地方政府的積極作為。為切實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對於受災程度不重、尚未達到搬遷避讓條件的村民,織金縣政府應當協調興榮煤礦發放房屋維修、加固等賠償金;對於受災程度嚴重、已經達到搬遷避讓條件的村民,織金縣政府應當積極組織村民開展搬遷避讓工作;考慮到煤礦開採活動的動態性及其引發的地質災害具有滯後性,織金縣政府應當對興榮村的地質狀況持續進行監測,對於後續符合搬遷避讓條件的村民,應及時組織實施相關的搬遷避讓措施。同時,根據《地質災害防治條例》第五條、第三十五條的規定,興榮煤礦應當承擔案涉地質災害的治理責任,並承擔織金縣政府組織搬遷避讓措施所產生的相關費用。依據《地質災害防治條例》第五條、第六條、第十九條、第三十五條,《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七十二條、《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解釋》第一百二十二條的規定,當庭宣判:

一、撤銷貴州省高級人民法院(2018)黔行終2064號行政判決及貴州省畢節市中級人民法院(2017)黔05行初13號行政判決;二、責令貴州省織金縣人民政府根據興榮村村民受災程度及災情變化依法履行組織搬遷避讓的職責,相關費用由貴州新浙能礦業有限公司織金縣綺陌鄉興榮煤礦承擔。



庭審結束後,旁聽案件審理的公眾代表步入第五巡迴法庭新聞發布廳,參加徵求公眾代表意見座談會,現場了解法庭成立以來的工作情況,並積極發表意見建議。

第五巡迴法庭副庭長魏文超介紹,第五巡迴法庭積極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圍繞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為「一帶一路」建設、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六穩六保」工作等國家重大戰略實施提供司法服務和保障。始終堅持執法辦案第一要務,牢牢把住辦案質量生命線,堅持嚴格公正司法,著力提升審判質效,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2019年以來,共受理案件6233件,審結4904件,結案率為78.67%。其中,民商事案件2391件(包括二審案件661件),行政案件3716件,刑事案件126件;法官人均結案約320 件。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充分發揮巡迴法庭在推進國家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服務保障美麗中國建設中的職能作用。積極探索行政案件「訴源同治」,在實質性化解行政爭議的同時,恪守職責定位,做好行政審判不越位不缺位,支持和監督行政機關依法行政,有力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助力法治政府建設。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大力推進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努力打造對外服務人民群眾,對內服務審判工作的現代化訴訟服務體系。



參加活動的行政機關、高校學者和媒體代表表示,巡迴法庭「公眾開放日」活動是一堂生動的法治課,有很強的教育意義。通過參加庭審和公眾開放日活動,切身感受到第五巡迴法庭審判工作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會效果的統一。第五巡迴法庭將示範庭作為公眾開放日的主要內容,充分彰顯司法裁判對弘揚法治精神、強化規則意識、引領社會風尚、維護公共秩序的重要作用。建議第五巡迴法庭今後開更多的示範庭,發揮更好的法治宣傳作用。

重慶市司法局、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等行政機關部門負責人,重慶大學、西南政法大學部分師生,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法治日報、重慶廣播電視集團總臺、成都商報紅星新聞等新聞媒體和興榮村部分村民旁聽了庭審。



(文:李俊傑;攝影:劉歡)

相關焦點

  • 地質災害誰之過 政府煤礦均擔責
    (以下簡稱興榮煤礦)不履行地質災害治理法定職責糾紛一案,織金縣政府和興榮煤礦被當庭宣判分別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織金縣政府強調,政府已經對興榮煤礦造成的地質災害履行了法定的監測、評估等職責,並在行政自由裁量的範圍內責成興榮煤礦對受災村民按1-4級受災標準進行有區別的貨幣補償、分散安置。  興榮煤礦認為,案涉地質災害由煤礦開採導致,興榮煤礦正在按照相關規定在織金縣政府的指導下進行積極處理。
  • 發生地質災害誰之過 政府煤礦均擔責
    (以下簡稱興榮煤礦)不履行地質災害治理法定職責糾紛一案,織金縣政府和興榮煤礦被當庭宣判分別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織金縣政府強調,政府已經對興榮煤礦造成的地質災害履行了法定的監測、評估等職責,並在行政自由裁量的範圍內責成興榮煤礦對受災村民按1-4級受災標準進行有區別的貨幣補償、分散安置。  興榮煤礦認為,案涉地質災害由煤礦開採導致,興榮煤礦正在按照相關規定在織金縣政府的指導下進行積極處理。
  • 91人狀告政府不履行地質災害治理職責 獲最高法支持
    煤礦開採致民房受損和地質災害  記者22日從最高人民法院第五巡迴法庭獲悉,經法院查明,興榮煤礦的陸續開採導致煤礦所在的貴州省織金縣綺陌鄉興榮村發生部分村民房屋開裂受損以及地表出現裂縫、下沉或隆起,地下水乾涸等地質災害。
  • 最高法第五巡迴法庭宣判全國首例因煤礦採煤引發的地質災害行政訴訟案
    重慶之聲9月22日訊 昨日,最高法第五巡迴法庭宣判全國首例因煤礦採煤引發的地質災害行政訴訟案,煤礦開採導致地質災害究竟誰之過?(以下簡稱興榮煤礦)不履行地質災害治理法定職責糾紛一案,織金縣政府和興榮煤礦被當庭宣判分別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 關於山西汾西正暉煤業有限責任公司昌達煤礦地質災害綜合治理工程...
    關於山西汾西正暉煤業有限責任公司昌達煤礦地質災害綜合治理工程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公示 時間:2010年12月20日 10:57 來源:山西新聞網   一、項目介紹
  • 深海地質災害有哪些?
    隨著我國海洋科技戰略的實施,海洋地質人將更多的目光投向了未知的深海。在這片未知的區域——深海底過去、現在以及未來發生了或者將會發生哪些不為人知的地質災害呢?   在過去的十年中,我國深水技術發展較為迅速。最近幾年來,國內學者也開始關注
  • 溫州市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環境保護「十三五」規劃(2016-2020年)
    始終把保護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放在首位,以生命安全為最高準則,使之成為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一項全局性工作。把受災害威脅群眾脫險、改善人居環境作為防治與保護工作重點。堅持全面規劃,突出重點。堅持地質環境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事業相結合,加強地質環境調查評價,健全和完善地質災害監測預警體系及地質環境監測網絡,標本兼治,綜合施策。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明確各級政府在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環境保護中的主體責任,建立和完善逐級負責制。做到政府組織領導,部門分工協作,運用法律、經濟、行政等手段,積極引導和動員全社會參與地質災害防治和地質環境保護工作。
  • 山西煤礦安監局晉中分局:深化災害治理,遏制重特大事故
    >CFIC2020註冊    十大專家評審隆重召開     山西煤礦安全監察局晉中分局認真吸取事故教訓,深入推進重大災害治理,遏制重特大事故。瓦斯災害依然是晉中市煤礦安全的第一殺手,分局要求煤礦樹立「瓦斯超限就是事故」「瓦斯可防可控」、「避免與瓦斯拼刺刀」的思想,突出落實好「先抽後建、先抽後掘、先抽後採、預抽達標」的要求,保證開拓煤量、準備煤量、回採煤量、抽採達標煤量「四量平衡」。     二是加大對水害嚴重礦井的監察力度。
  • 工程建設中的地質災害_2020年工程建設中的地質災害資料下載_築龍...
    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縫、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巖爆、坑道突水、突泥、突瓦斯、煤層自燃、黃土溼陷、巖土膨脹、砂土液化,土地凍融、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及沼澤化、土壤鹽鹼化,以及地震、火山、地熱害等。 我國是世界上地質災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的易發區面積約佔國土面積的65%。
  • 煤礦開採致房屋受損,貴州91位村民訴縣政府、礦業公司再審勝訴
    圖源裁判文書網91位村民訴縣政府和礦業公司,兩審均敗訴2017年5月23日,織金縣91位村民訴縣政府、第三人貴州新浙能礦業有限公司織金縣綺陌鄉興榮煤礦(以下簡稱興榮煤礦)不履行地質災害治理法定職責糾紛一案,在畢節市中級法院開庭審理。
  • 省自然資源廳凌晨突擊抽查 地質災害應急值班人員均在崗
    近日地質災害氣象風險上升,在習水、松桃等縣相繼引發滑坡地質災害。 7月8日下午,貴州省自然資源廳綜合分析地質災害易發分區、結合地災防治指揮平臺實時監測預警和氣象數據等信息,對全省未來24小時地質災害風險進行研判,共56縣(市、區)拉響黃色以上地災預警。
  • 山區地質災害防治能力提升
    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事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事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長期以來,樂清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採取了一系列的有效措施加以推進,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樂清市地質災害類型主要為滑坡、崩塌和泥石流三種。
  • 湖南省今年地質災害類型近八成是滑坡 強降雨是地質災害發生的最...
    今年共發生地質災害642起,直接經濟損失1.59億元。強降雨仍是地質災害發生的最主要誘發因素。 按類型分,今年地質災害仍然以滑坡為主,其中滑坡510起,佔比超79.4%;另有崩塌82起、泥石流21起、地面塌陷25起、地面沉降4起。按規模分,主要以小型為主,其中特大型1起、大型1起、中型27起、小型613起。
  • 【備考乾貨】高中地理常考的地質災害小常識,關於地質災害的17個問題
    接到地質災害險情報告的當地人民政府應及時動員、組織受到地質災害威脅的居民以及其他人員轉移到安全地帶。 國土資源主管部門組織有關專家對地質災害現場進行踏勘,並出具踏勘意見,為地方政府進行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提供參考。
  • 關於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等級劃分含義及信息反饋的通知
    我局參照自治區級模式,建設地質災害氣象預警預報技術系統,聘請內蒙古自治區地質環境監測院做為我局構建實時業務化運轉的業務工作平臺,開展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工作。由市國土資源局提供市、旗縣區鄉鎮、村各級主管和地質災害監測責任人、基層氣象信息員名單及手機聯繫方式,市氣象局免費將氣象預警信息和地質災害氣象預警預報信息,通過手機(移動網用戶)簡訊形式發布到相關人員,加強地質災害監測預警,積極配合當地政府按照地質災害預案及時採取措施,共同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 黑龍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黑龍江省地質災害應急預案的通知
    當發出某個地區可能發生地質災害的預警預報後,當地政府要依照群測群防責任制的規定,立即將信息通知到地質災害危險點的防災責任人、監測人和該區域內的群眾,各單位和當地群眾要迅速做好防災的各項準備工作。 確認為小型和中型地質災害發生後,縣級政府及有關單位要在地質災害發生後3個小時內向市(地)政府(行署)及市自然資源部門報告信息;市(地)政府(行署)及市自然資源部門要在事件發生後4個小時內向省政府及省自然資源廳報告信息。 確認為大型和特大型地質災害發生後,省自然資源廳要在接到報告後1小時內速報自然資源部。
  • 鄞州區章水鎮茅鑊古村因地質災害隱患而整體搬遷
    昨天,章水鎮相關負責人向寧波晚報記者證實了茅鑊因受地質災害隱患影響而整體搬遷的消息。不過,對於古村的未來,該負責人表示,需要等地質專家現場勘察村莊的地質安全狀況後再定。  每當深秋時節,茅鑊古村內銀杏金黃,秋色極美,吸引了很多遊客。前兩天剛去過茅鑊的網友說,多數村民已搬遷,只剩幾位老人留守,整個村子已是一片蕭條。「茅鑊的搬遷工作其實已進入尾聲了。」
  • 大木兌村地質災害頻發 列入搬遷計劃4年卻不見行動
    村委會主任徐定權向記者介紹起該村嚴重的一起地質災害事件,當時幸虧徐象忠一家已經轉移,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雖然時過近5年,但記者發現,昏暗的屋內黃泥跟石塊摻雜在一起,絲毫沒有被清理過的痕跡。對此徐定權解釋,因這裡被鑑定為地質災害點,政府不讓在原址上新建,而徐象忠也在外頭務工,一直沒有清理。  徐象忠還是個殘疾人,2005年山體滑坡毀損房屋後,給他們全家留下心理陰影。
  • 2020年深圳地質災害重點防範區清單
    近日,經深圳市政府同意,由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牽頭制定的《深圳市2020年地質災害防治方案》印發執行。具體清單如下:地質災害重點防範區清單(一)斜坡類地質災害重點防範區(32處)1、玉塘上新圍-石巖水田-大浪橫浪片區;2、光明鳳凰-白花-觀瀾大水坑-觀湖新田-樟坑徑片區;3、梅林-銀湖-筆架片區;
  • 專家解釋地震後四川地質災害頻發原因
    據省地質環境監測總站統計,截至目前,全省已發生各類地質災害568起——  -本報記者 胡彥殊  省地質環境檢測總站總工程師鄭勇近日透露,汶川大地震後,省內排查出800多項地質災害,8月底,相關部門將啟動第三批500多個項目的治理。而此前啟動的兩批項目總數不過300多個。據悉,地震地質災害排查之後,更為縝密的地質災害詳查,已拉開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