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老理財糾紛逐年攀升 追回足額財產可能性不容樂觀

2020-10-25 經濟視野網

涉老理財糾紛逐年攀升

自2017年至2019年,北京二中院審理的涉老年人「投資理財」案件逐年攀升,民間借貸案佔到總數三分之二。雖然案件的勝訴率很高,但老人們追回足額財產的可能性卻不容樂觀。

2017年至2019年,二中院審理60歲以上的老年人「投資理財」類民商事案件共計195件,其中2017年58件、2018年67件、2019年70件。其中,民間借貸糾紛案件128件,佔比為65.7%;委託合同糾紛案件32件。老年人作為原告起訴的案件為173件,佔比9成,案由多集中於民間借貸糾紛。二中院統計,這些訴訟請求獲得支持或部分支持的案件為165件,勝訴率95.4%。法官介紹,超六成案件中,「理財方」承諾的年收益率超過24%,部分甚至超過50%。

法官分析發現,很多老年人確因現實理財需求,主動尋求投資理財渠道,卻非常缺乏金融投資知識,只圖追求高利息,不能甄別推介信息中的誇大言辭,如「100%高利息」「保證100%高收益」等承諾。法官建議,老人如要進行投資理財,一定要多和子女溝通,不要瞞著孩子。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清楚「高收益必有高風險」,不要輕易相信高收益承諾,更不要貪圖小利。(記者 安然)

原標題:涉老理財糾紛逐年攀升 追回足額財產可能性不容樂觀

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經濟視野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立場。

相關焦點

  • 「涉老」理財案件數量有所攀升 金融機構應有所為
    本文轉自【經濟參考報】;原標題:「涉老」理財案件數量有所攀升 服務老年人理財 金融機構應有所為老齡人口逐漸增多,老年人如何守好自己的「錢袋子」?《經濟參考報》日前就這一話題展開調研了解到,大部分老年人仍偏好安全、穩健的投資類產品,對結構相對簡單的金融產品更容易接受。
  • 「涉老」理財案件攀升 老年人如何守好自己的「錢袋子」
    「涉老」理財案件數量有所攀升服務老年人理財 金融機構應有所為老齡人口逐漸增多,老年人如何守好自己的「錢袋子」?《經濟參考報》日前就這一話題展開調研了解到,大部分老年人仍偏好安全、穩健的投資類產品,對結構相對簡單的金融產品更容易接受。
  • 司法護老 上海靜安法院發布《2018年度涉老民事案件審判白皮書》
    受理的案件中,民間借貸糾紛757件,系老年人涉民事訴訟的主要糾紛,離婚糾紛、相鄰關係糾紛也相對較多。涉及當事人年齡為60-69周歲的案件為1082件,佔比74.2%,其中最高齡當事人為101周歲。  隨著老齡群體參與家庭社會生活的範圍與程度日益加深,涉老民事案件呈現以下特點:  1、案件數量攀升,新類型案件不斷湧現。
  • 江蘇高院發布近5年來涉老年人審判情況,從嚴從重打擊以老人為對象的犯罪
    以老年人為對象的刑事案件,社會危害性更大據了解,法院在實踐中把涉及60歲以上老年人的案件簡稱為涉老案件。2016年1月-2020年9月,江蘇法院共審結涉老一審民事、刑事案件520986件。民事案件中,涉老案件的佔比約為16.61%。老年人僅作為原告參與民事訴訟的約佔涉老民事案件的61.05%,老年人僅作為被告參與民事訴訟的約佔25.05%,雙方均為老年人的案件約佔13.9%。刑事案件中,老年人犯罪案件約佔比5.23%,近幾年來保持較為平穩的水平。從司法大數據反映的情況來看,江蘇省內13個地區涉老案件數量較為均衡,與總體案件體量大致相當。
  • 北京西城區法院探索涉家暴案件分別庭審,避免二次傷害
    受訪者供圖數據:西城區家事案件逐年攀升西城區法院介紹,近5年來,西城區離婚、繼承、贍養等各類家事糾紛頻發,家事案件收案量明顯增加。2014年至2018年,西城區法院共受理各類民事案件109162件,其中家事案件收案17096件,佔比16%。
  • 租賃合同違約、延期交付房屋等糾紛不少 涉疫情房地產糾紛如何化解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周青莎  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給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嚴重衝擊,其中房地產市場是受影響最大的行業之一,出現了不少租賃合同違約、延期交付房屋類糾紛。
  • 離婚後財產應該怎麼分?法院通報涉離婚後財產糾紛典型案例
    4月9日上午,北京房山法院召開了涉離婚後財產糾紛典型案例新聞通報會,通報了該院涉離婚後財產糾紛案件審理情況,並發布了相關典型案例,以引導、幫助離婚人士尤其是離婚女性樹立牢固的法律意識,切實提高其維權能力,有效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據房山法院黨組成員、政治部主任、新聞發言人沈波介紹,在專業化審判模式下,離婚後財產糾紛成為少年家事審判庭的特色案由之一。
  • 北京西城法院:涉老金融糾紛三年逾千件,有人傾盡積蓄買保險
    北京西城法院:涉老金融糾紛三年逾千件,有人傾盡積蓄買保險 澎湃新聞記者 林平 通訊員 田婧 2020-03-13 14:24
  • 理財被騙的損失追回有多難?
    騙子被繩之以法,錢卻不能如數追回,甚至是一分錢都得不到。何大爺的這種無奈,是很多理財被騙受害人面臨的問題。損失的錢款難追回,到底有多難?本文將以數據和案例說明,而本文更想傳遞的信息是,與其寄希望於事後漫長又無果的追討,不如事前清醒又理智地預防。
  • 上海靜安法院發布2019年度涉老民事案件審判白皮書 涉老民事案件調撤率逾五成
    據介紹,上海靜安法院涉老審判團隊秉承「司法護老」理念,在審判實踐中,根據老年人特殊的生理、心理特點,不斷拓展多元糾紛解決機制,積極探索涉老民事審判與老年維權工作的新途徑、新方法,為維護老年人合法權益、預防和化解涉老民事糾紛提供堅實的司法保障,取得良好的社會效果。
  • 租賃合同違約、延期交付房屋,這類涉疫情糾紛咋化解?
    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給社會經濟發展和人民財產安全帶來嚴重衝擊,其中,房地產市場是受影響最大的行業之一,出現了不少租賃合同違約、延期交付房屋類糾紛。
  • 用婚內財產給第三者買房,原配怎麼可以追回房產
    導讀:在司法實踐中,夫妻一方擅自將共同財產贈與他人的糾紛時有發生為了維持或終止這種關係,他們將夫妻共同財產交給沒有配偶的第三人,糾紛發生後再向法院起訴發生。如果一方將房屋等共有財產交給第三人,原配偶可以請求確認其作為共有人單方處分共同財產,而原配偶可以要求第三人返還房產,並按照房產規定返還房屋所有權法律。如果過錯方以夫妻財產購買不動產並登記在第三人名下,原配偶能否追回財產?
  • 因合同糾紛涉訴 重慶啤酒被凍結財產申請置換擔保
    ,並向法院申請置換保全財產,擔保人重慶嘉釀啤酒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重慶嘉釀」)以1.5億元存款作為置換擔保財產,以此來置換此前重慶啤酒因涉訴合同糾紛而被查封、扣押、凍結的價值1.5億元財產。針對此前財產查封以及後續置換擔保財產等事項,重慶啤酒相關負責人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此前被凍結的銀行帳戶為公司一般帳戶之一,公司日常經營活動仍正常進行,被查封商標也並未影響正常使用和對外授權使用,並預計不會對重組事項產生不實質性不利影響。
  • 當護士離職率逐年攀升 管理者如何應對
    承受快節奏、高強度的工作幾乎是所有綜合等級醫院護士的生活常態,當種種其它因素比如待遇、職業前景、安全感缺失時,護士的離職率就逐年攀升,出去一個,混得好,又帶動一個,如同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多。護士離職率逐年攀升的同時,也有一些聲音出現:「離職是正常,走幾個護士,再招就是,何必大驚小怪!」「護士不需要這麼多,走了正好精減整頓隊伍。」「護士吃的青春飯,中專畢業進來,工作年限長,服從性還高。」然而,各種議論的同時,離職率逐年攀升的影響日漸明顯:增加留任護士工作量。加劇留任護士接二連三離職。
  • ...理財,兩銀行對簿公堂!陰陽合同做保底約定,到期卻不認帳,法院判了
    近日,中國裁判文書網披露的一則民事判決書,將達州銀行與山西平遙農商行之間的一樁涉及5億元的委託理財合同糾紛細節公之於眾。案涉5億巨款同業理財事情的起源要追溯至前三年。2018年2月28日,達州銀行與平遙農商行籤訂了一份蓋有雙方公章的《理財產品協議書》,約定達州銀行認購晉財寶同業理財第70期理財產品。
  • 長寧法院發布涉醫療美容糾紛案件白皮書
    日前,長寧區人民法院召開《2015—2019年醫療美容糾紛案件司法審判白皮書》發布會,同時發布了醫療美容風險提示案例,這也是上海法院發布的首份涉醫療美容糾紛案件的白皮書。
  • 廣州60歲以上群體離婚率趨升 房產成最主要訴爭財產類型
    其中「廣州萬事興」家事司法品牌白皮書數據顯示,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廣州兩級法院審結的家事、涉少民事案件中,婚姻家庭糾紛最多,佔80.85%。在婚姻家庭糾紛中,離婚糾紛以及離婚後財產糾紛案件分別有19985件以及2097件,共佔82.53%。
  • 建築工程合同糾紛案件中財產保全的重要性是怎樣的
    建築工程合同糾紛和普通的民事糾紛相比,具有如下的一些特點:第一,法律關係比較複雜。在實踐中,我國的建築工程制度運行是非常混亂的,違法發包、分包、轉包、掛靠等現象比比皆是。我國制定了最為嚴格的建築工程法律制度,但是卻有著最差的執行力度,違法現象司空見慣,極為普遍。在我辦理的建築工程合同糾紛案中,我還未見過嚴格按照我國的建築工程法律制度執行的工程。第二,對於法官和律師專業性要求非常高。
  • 麗水日報頭版頭條|1300件金融糾紛「一地」調解「訴前」化解
    「本來要拖到年底才能追回的一筆欠款,現在已經全部歸還了。」『訴前』,這得益於麗水推行的金融類糾紛一站式多元化解機制。」麗水市中級人民法院訴訟服務中心主任呂湘介紹,近3年全市兩級法院受理的各類民商事一審案件中,涉金融類糾紛案件佔比超過兩成,且逐年增長。「此類案件調解涉及多個領域,保險類糾紛涉及人身財產損害,調解過程較為複雜。特別是缺少專業的調解組織和專業調解員,此前調解效果不理想。」呂湘說。
  • 套取金融機構貸款轉貸案件大幅攀升 北京二中院提四點預防建議
    所謂「雙遞增」,一是當事人主張出借人存在套取金融機構貸款轉貸情形的案件逐年遞增;二是法院認定出借人確有套取金融機構貸款轉貸行為的案件逐年遞增。  據北京二中院法官介紹,此類案件的出借方均是自然人,且具有出借期限短、利率高、金額大等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