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西城法院:涉老金融糾紛三年逾千件,有人傾盡積蓄買保險

2020-12-13 澎湃新聞

北京西城法院:涉老金融糾紛三年逾千件,有人傾盡積蓄買保險

澎湃新聞記者 林平 通訊員 田婧

2020-03-13 14:24 來源:澎湃新聞

3月13日,北京西城法院召開「涉老年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典型案例」線上新聞通報會。澎湃新聞注意到,在3起典型案例中,有老人因輕信代理人連買18份保險,傾盡多年積蓄。經法院調解,保險公司最終同意一次性解除合同,「金融機構不能誘導老年人購買超出其需求及風險承受能力的金融產品或服務」。

數據顯示,近三年來,西城法院共受理涉60周歲以上老年金融消費者糾紛案件1043件。其中,涉銀行卡、儲蓄存款合同糾紛案件365件,涉金融借款合同案件204件,涉保險糾紛案件31件。

通報指出,近年來,隨著保險業的蓬勃發展,老年人對養老積蓄進行投資理財的需求增加,不少保險公司都針對「有錢、有閒、怕風險」的退休老年人推出了具有理財性質的保險產品。

西城法院金融街人民法庭副庭長甘琳表示,高齡投保人對保險產品和保險合同條款理解能力與其他投保人不同,可能存在認知理解能力有限、輕信不良推銷人員容易被欺騙、投資失敗抗風險能力不足等問題。

案例顯示,2014年至2015年期間,孫某(78歲)在某保險公司業務員王某的推薦下向保險公司購買了18份人身保險合同。出於對王某的信任,孫某將身份證、銀行卡均交給王某,並告知王某銀行卡密碼,讓其代為辦理保險,保險單也由王某代為保管。

2016年初,孫某接到保險公司電話通知,要求其償還借款本息。此時,孫某才得知,王某私自以孫某名義,將保險單質押給保險公司,獲取借款用於個人消費。在與王某交涉過程中,孫某還發現王某代為保管的18份保險單上投保的險種均不是之前告知其代辦的險種。此後,王某自保險公司辭職,孫某聯繫王某多次未果,遂將保險公司起訴至我院,要求解除保險合同,並退還保險費。

經法院了解,孫先生與妻子張女士育有二子,大兒子常年在外地工作,二兒子患有精神殘疾。孫先生傾盡多年積蓄購買保險的目的是希望在自己去世後,二兒子可以依靠領取保險紅利保障生活和醫療。期間,孫先生還為兩個兒子及孫子購買了數十份人身保險合同,涉及多起保險合同糾紛案件。案件審理過程中,孫先生因病去世,其妻張女士作為繼承人成為原告進行訴訟。

法院審理查明,保險代理人王某單純以保單收益對孫先生進行誘導,並未對保險產品的內容和風險進行全面說明。王某在取得孫先生的信任後,並沒有購買孫先生指示的保險產品,而是為實現自己的私利,代孫先生購買了與其生活無關的保險產品。據此,雙方訂立的保險合同違背了孫先生的真實意思表示,應當被認定為合同未成立。

在此基礎上,西城法院組織原被告雙方進行調解。最終,保險公司同意一次性解除18份保險合同,並扣除孫先生已經支取的生存金和紅利,退還孫先生之妻張女士保險費差額,雙方據此達成調解協議。此外,涉及孫先生家人的其他十餘起保險合同糾紛也一併解決。

「金融機構工作人員在向老年人銷售金融產品時,應詳細介紹金融產品或服務的內容與特點,釋明雙方權利與義務,以老年人可以理解的方式解釋合同文本中的重點條款,履行適當性義務。」甘琳建議,金融機構須規範交易行為,避免使用過於複雜專業的語言,更不能以高收益等詞彙誘導老年人購買超出其需求及風險承受能力的金融產品或服務。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西城法院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壹現場|北京西城法院推金融糾紛訴前調解「一站式」司法確認機制
    據北京西城法院立案庭副庭長舒銳介紹。據了解,2020年,北京市高院打造的金融糾紛快速處理一體化平臺在西城法院試點,西城法院落實試點工作要求,在深入研判貸款類糾紛僵局成因後,與中國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北京監管局就金融糾紛訴源治理達成共識、實現聯動,依託其下屬調解組織北京市金融消費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北京秉正銀行業消費者權益保護促進中心、北京保險行業協會,將出現逾期、符合起訴條件、尚未正式起訴的糾紛納入金融糾紛訴前調解
  • 上萬件的金融糾紛案件有解了 西城法院推出訴前調解+司法確認機制
    2020年11月19日,北京西城法院召開「金融糾紛訴前調解『一站式』司法確認機制——暨金融糾紛訴源治理階段性成果」通報會。數據顯示,自2020年6月採取上述舉措以來,截至11月18日,西城法院在訴前階段妥善化解銀行欠款糾紛2400餘件,其中1312件欠款人按減免政策還清款項或與銀行達成還款協議,銀行不再或暫不起訴。
  • 信用卡逾期怎麼辦 北京西城法院推出金融糾紛訴前調解
    對於信用卡及金融借款等銀行貸款類糾紛,法院傳統的訴訟流程為:銀行自行催收或委託第三方催收—訴前準備—起訴、送達、開庭審理—宣判—強制執行—欠款人列入失信人名單或限制高消費。今年6月,某銀行向北京西城法院遞交213件信用卡逾期糾紛起訴材料時,法院向其介紹了金融糾紛案件訴源治理新機制,了解情況後該銀行表示願意嘗試。
  • 前9月北京西城法院受理金融案件降8.58%
    北京市西城區是首都金融核心功能區,轄內有著名的金融產業功能區——「金融街」。截至2019年底,金融街各類金融機構資產規模達111.6萬億元,佔全國總量近35%,資產集中度全國第一。正是基於這種獨特的區域特點,金融民商事案件在西城法院受理的案件中所佔的比重一直很高。數據顯示,2015年-2019年西城法院共受理各類金融案件124115件,其中民商事案件85670件。
  • 如何打破貸款類糾紛僵局?北京西城法院有高招
    近日,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法院通報,該院推行金融糾紛訴前調解「一站式」司法確認機制,為欠款人和銀行搭建起可行性還款方案溝通平臺,近半年時間就在訴前階段妥善化解銀行貸款類糾紛2400餘件,欠款人履約率98%。   據了解,西城法院金融案件收案量一直位居北京市法院前列,僅去年就受理信用卡及金融借款等銀行貸款類案件18726件,佔該院金融案件的96.69%。
  • 老人誤信代理人花40萬買18份保險,法院調解合同解除
    經法院調解,保險公司最終同意一次性解除合同。今日(3月13日),北京西城法院在「涉老年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典型案例」線上新聞通報會上表示,金融機構不能誘導老年人購買超出其需求及風險承受能力的金融產品或服務。發布會現場。
  • 「涉老」理財案件數量有所攀升 金融機構應有所為
    本文轉自【經濟參考報】;原標題:「涉老」理財案件數量有所攀升 服務老年人理財 金融機構應有所為老齡人口逐漸增多,老年人如何守好自己的「錢袋子」?《經濟參考報》日前就這一話題展開調研了解到,大部分老年人仍偏好安全、穩健的投資類產品,對結構相對簡單的金融產品更容易接受。
  • 北京西城法院:構建分、調、裁、執全流程高效辦案新模式
    2020年9月1日,全國高級法院院長座談會以視頻形式在京召開。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法院作為北京基層法院代表,與會議現場連線。西城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劉雙玉就西城法院推進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工作進行介紹。
  • 上海靜安法院發布2019年度涉老民事案件審判白皮書 涉老民事案件調撤率逾五成
    央廣網上海10月23日消息(記者周洪)10月23日上午,在重陽節前夕,上海市靜安區人民法院(以下簡稱上海靜安法院)發布2019年度涉老民事案件審判白皮書,通報2019年9月至2020年8月上海靜安法院涉老民事案件審判情況。此次發布會也是上海法院推進司法高質量發展系列發布會的第二場。
  • 設立北京金融法院|我國金融法院的創新實踐與未來展望
    在金融立法方面,截至目前,我國除了《中國人民銀行法》《證券法》《保險法》等正規金融法律以外,還有近千條相關法規及司法解釋,近期《九民紀要》的出臺也有利於補足金融實務中的制度盲點。在金融執法方面,我國自2017年成立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以下簡稱金穩委),2018年合併成立銀保監會,金融監管體系日趨完善。
  • 濱海新區法院高效化解涉港企業金融糾紛 助力新區打造國際化營商環境
    8月31日上午,涉港金融糾紛案件雙方當事人向濱海新區法院送來感謝信和錦旗,感謝新區法院法官秉公執法辦案,高效化解企業金融糾紛。7月初,濱海新區法院受理18件某商業銀行與某國際貿易天津公司、某國際貿易公司、黃某某金融借款合同糾紛案件,該銀行起訴請求二公司與黃某某連帶償還18個金融借款合同項下共計1300餘萬元。被告某國際貿易公司為香港企業,公司東主(負責人)黃某某為香港永久居民並長期居住澳大利亞,疫情期間更是加大了涉港涉外的送達難度。
  • 「涉老」理財案件攀升 老年人如何守好自己的「錢袋子」
    「涉老」理財案件數量有所攀升服務老年人理財 金融機構應有所為老齡人口逐漸增多,老年人如何守好自己的「錢袋子」?《經濟參考報》日前就這一話題展開調研了解到,大部分老年人仍偏好安全、穩健的投資類產品,對結構相對簡單的金融產品更容易接受。
  • 北京網際網路法院:網絡侵害名譽權案逾1成涉粉絲侵權藝人
    昨日(12月19日),北京網際網路法院發布《「粉絲文化」與青少年網絡言論失範問題研究報告》顯示,在2019年全年受理的1075件網絡侵害名譽權糾紛中,以青少年為被告、侵權行為集中涉及演藝工作者名譽權的案件共計125件,佔全部網絡侵害名譽權糾紛的11.63%。同時,包括演員、歌手在內的34名演藝工作者在北京網際網路法院起訴維護名譽權,被告人群中,7成年齡在30歲以下,年齡最小的僅為19歲。
  • 北京西城法院發布典型案例:課外輔導莫忽視孩子安全
    北京西城法院經調研發現,近幾年未成年人在校外輔導機構發生安全事故的案件,呈現出文體活動傷害高發、設施設備致害多、非正規機構管理混亂等特點,今天發布校外輔導機構涉少人身傷害案件典型案例。  北京西城法院發布的典型案例顯示,7歲的小溪是個漂亮的小女孩,在某舞蹈中心參加舞蹈訓練,在進行下腰動作時,覺得雙下肢麻木無力,後出現腰背部疼痛。
  • 涉老理財糾紛逐年攀升 追回足額財產可能性不容樂觀
    涉老理財糾紛逐年攀升自2017年至2019年,北京二中院審理的涉老年人「投資理財」案件逐年攀升,民間借貸案佔到總數三分之二。雖然案件的勝訴率很高,但老人們追回足額財產的可能性卻不容樂觀。2017年至2019年,二中院審理60歲以上的老年人「投資理財」類民商事案件共計195件,其中2017年58件、2018年67件、2019年70件。其中,民間借貸糾紛案件128件,佔比為65.7%;委託合同糾紛案件32件。老年人作為原告起訴的案件為173件,佔比9成,案由多集中於民間借貸糾紛。二中院統計,這些訴訟請求獲得支持或部分支持的案件為165件,勝訴率95.4%。
  • 高效化解涉港企業金融糾紛 助力新區打造國際化營商環境
    8月31日上午,涉港金融糾紛案件雙方當事人向濱海新區法院送來感謝信和錦旗,感謝新區法院法官秉公執法辦案,高效化解企業金融糾紛。7月初,濱海新區法院受理18件某商業銀行與某國際貿易天津公司、某國際貿易公司
  • 50534件!定為泉州守住金融安全大門!
    2019年1月—2020年6月泉州法院服務保障金融安全工作情況,並以白皮書的形式發布泉州法院保障金融安全十大典型案例、晉江法院、石獅法院的經驗做法及泉州中院關於審理涉信用卡、民間借貸、網際網路金融糾紛的三個規範性文件。
  • 司法護老 上海靜安法院發布《2018年度涉老民事案件審判白皮書》
    據白皮書顯示,上海靜安法院受理涉老民事案件數量呈增長趨勢。該時間段內,上海靜安法院受理涉老民事案件1459件,同比增長6.6%;結案1514件,同比增長11.2%。  1  涉老民事案件的基本情況  (一)案件審理情況  2018年9月1日至2019年8月31日,靜安法院受理的涉老民事案件1459件,較2017年9月1日至2018年8月31日的1369件增長了6.6%;結案1514件,較2017年9月1日至
  • 北京法院5類案件立案前可先行調解
    來源:法制日報——法制網&nbsp&nbsp&nbsp&nbsp法制網北京3月9日訊 記者黃潔 通訊員郭京霞 趙巖 今後,當事人在西城、豐臺、順義、昌平、房山等5家法院提起的交通事故、物業糾紛、離婚糾紛以及標的額在10萬元以下的買賣、借款合同糾紛,法院在立案前會先委託人民調解員進行調解。
  • 信用卡逾期糾紛可訴前調解
    對於信用卡及金融借款等銀行貸款類糾紛,法院傳統的訴訟流程為:銀行自行催收或委託第三方催收—訴前準備—起訴、送達、開庭審理—宣判—強制執行—欠款人列入失信人名單或限制高消費。  今年6月,某銀行向北京西城法院遞交213件信用卡逾期糾紛起訴材料時,法院向其介紹了金融糾紛案件訴源治理新機制,了解情況後該銀行表示願意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