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老」理財案件數量有所攀升 金融機構應有所為

2020-12-25 環球網

本文轉自【經濟參考報】;

原標題:「涉老」理財案件數量有所攀升 服務老年人理財 金融機構應有所為

老齡人口逐漸增多,老年人如何守好自己的「錢袋子」?《經濟參考報》日前就這一話題展開調研了解到,大部分老年人仍偏好安全、穩健的投資類產品,對結構相對簡單的金融產品更容易接受。而鑑於以上特點,大部分金融機構也專門針對老年客戶,儘可能在符合其風險偏好的同時滿足其投資需求。

不過,記者在調研中也發現,部分老年人有強烈的實現「錢生錢」的願望,近年來,涉及老年人理財的案件糾紛也日益增多。業內人士建議,老年人一定要在正規金融營業場所和金融平臺上辦理業務,不可盲目追求高收益,掉入高息理財的詐騙陷阱。

大部分「求穩」 少部分「追高」

記者在北京部分社區調研發現,當前老年人理財仍追求「穩」,大部分老年人偏向安全、穩健及流動性較好的投資類產品。國債、銀行存款、大額存單、低風險銀行理財等仍是老年人理財的主流選項。

房山一退休居委會工作人員張大爺告訴記者,他一般就選銀行定期存款,「存銀行主要是圖個踏實穩定,能保值就行。」他說。家住北京石景山區的63歲退休文員李大媽也表示,自己的理財方式以銀行低風險理財產品為主,主要靠銀行工作人員的推薦。

「老年人群體普遍風險承受能力較低,一方面由於收入來源有限,對資金的安全性要求高;另一方面,由於身體、家庭等原因可能存在突發性資金需求,因此具備一定資金流動性需求。基於以上特點,老年人更為偏好儲蓄存款產品、中短期限保本類或低風險理財產品。」工行北京公益橋支行副行長尚立新表示。興業銀行北京分行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從產品結構來看,老年客戶對於新生事物的接受和理解力相對較弱,他們更偏好結構相對簡單的金融產品。

不過,記者在採訪中也了解到,部分老年人也能夠接受高風險產品。「我理財沒什麼困難,股票、基金、理財產品都會進行購買,也基本都能明白產品內容。」來自北京70歲的退休審計從業人員王大爺表示,自己退休前就經常炒股,有一定理財經驗,因此願意購買部分高風險的金融產品。

《寧波市老年人數位化金融工具使用情況研究》指出,老年人也開始操作電腦進行炒股,雖然尚屬少數,但是他們離操作現代電子工具進行金融活動更近了一步。更加重要的是,老年人沒有勞動收入,很多只能依靠存款、退休金、養老保險過生活,他們希望實現「錢生錢」,購買金融產品以達到資產保值增值的訴求強烈。

金融機構做到「賣者盡責」才能要求投資者「買者自負」

為滿足老年人日益增長的理財需求,多家銀行已針對老年人推出相應產品和服務。

浦發銀行北京分行零售業務部產品經理表示,浦發在售的安享贏、結構性存款產品均是較為適合老年人的熱銷存款類產品,「儲蓄存款產品安享贏保本保息,利率較央行基準利率上浮。此產品最低1000元即可購買,存期內支持多次提前支取,相對一般理財產品更為靈活方便,對老年人客戶較為友好。」

尚立新也介紹稱,工行也在產品和服務方面針對老年客戶進行了改進,「在產品上,工行針對60歲以上客戶提供特色儲蓄產品,支持提前支取,產品持有到期還可較同期限央行基準利率一定比例上浮。同時,工行還提供『固收+』產品、理財產品等,分散非系統性投資風險,儘可能在符合老年人風險偏好的同時滿足其投資需求。」她表示。

「隨著年齡增長,老年人認知能力有所下降,金融機構在向老年人提供服務時需要更耐心,詳細解釋客戶購買或投資產品的風險點,且儘量避免向老年客戶宣傳較複雜和較高風險的投資產品。此外,記憶衰退也是老年人難以避免的問題,金融機構針對老年客戶應及時告知產品的變更情況。」普益標準研究員張迪表示。

北京西城法院法官郝卉也表示,相比於年輕群體,金融機構對老年人應盡到符合其認知水平的特殊告知義務,並就告知事實留存記錄。金融機構只有做到「賣者盡責」,才能要求投資者就投資損失「買者自負」。另外,金融機構應對老年人進行電話回訪,給予老年人理解產品內容的考慮期。

記者從興業銀行北京分行了解到,針對老年人特點,該行配備了有資質的理財經理,向老年客戶提供金融及產品方面的諮詢。對購買金融產品的老年客戶,興業銀行的理財經理一般在產品到期前兩天會與老年客戶取得聯繫,告知產品到期信息,避免老年客戶遺忘。

警惕深陷「高息陷阱」

「本金安全是第一位,老年人不可盲目追求利益,高收益往往伴隨高風險,甚至可能遇到洗錢、詐騙等金融犯罪活動。」張迪表示。

記者從北京西城法院獲悉,近年來西城法院受理的涉老年人理財案件數量有所攀升。近三年西城法院受理相關案件共1000多起,案件涉及種類逐年增加,除了老年人與銀行機構的糾紛外,還涉及老年人參與證券、基金、信託等投資糾紛,涉案合同複雜程度越來越高。

郝卉說,當前,最普遍也是最能切中老年人「要害」的套路,即「真保本」「高收益」的虛假宣傳與承諾,面對動輒10%甚至20%以上的保本收益宣傳,很多老年人會忽略風險,僅憑對宣傳機構的信任,做出投資決定。老年人投資理財時,對高於市場平均收益率的金融產品應保持足夠警惕。

尚立新建議,老年客戶一定要在正規金融營業場所和金融平臺上辦理業務,對於網上、微信群裡、路邊主動推薦等自身並不了解的情況、領域,要格外提高警覺,切勿因高息、熟人等因素落入理財陷阱。

郝卉也表示,需要識別不法分子的虛假包裝。不法人員在冒名出售虛假的金融產品騙取資金時,往往會對自身營業場所、機構名稱、理財產品進行粉飾和包裝,誘騙老年人誤以為資金投向正規的金融產品。建議老年金融消費者投資理財時,應查驗金融機構的金融業務許可證、營業執照等證件,並利用網絡,撥打監管機構電話等方式進行核驗、諮詢。張迪也表示,對理財感興趣的老年人可以適當學習一些金融知識,了解金融市場活動,有助於辨別投資項目可信與否。

興業銀行北京分行相關負責人也表示,隨著金融理財行業日益擴增,產品五花八門,建議老年客戶慎重購買高收益產品,儘量選擇簡單易懂的產品,購買複雜產品一定與家人商量。此外,建議老年客戶要根據自身情況留存一定的流動性資金,可隨用隨取,以備不時之需。

相關焦點

  • 「涉老」理財案件攀升 老年人如何守好自己的「錢袋子」
    「涉老」理財案件數量有所攀升服務老年人理財 金融機構應有所為老齡人口逐漸增多,老年人如何守好自己的「錢袋子」?《經濟參考報》日前就這一話題展開調研了解到,大部分老年人仍偏好安全、穩健的投資類產品,對結構相對簡單的金融產品更容易接受。
  • 涉老理財糾紛逐年攀升 追回足額財產可能性不容樂觀
    涉老理財糾紛逐年攀升自2017年至2019年,北京二中院審理的涉老年人「投資理財」案件逐年攀升,民間借貸案佔到總數三分之二。雖然案件的勝訴率很高,但老人們追回足額財產的可能性卻不容樂觀。2017年至2019年,二中院審理60歲以上的老年人「投資理財」類民商事案件共計195件,其中2017年58件、2018年67件、2019年70件。其中,民間借貸糾紛案件128件,佔比為65.7%;委託合同糾紛案件32件。老年人作為原告起訴的案件為173件,佔比9成,案由多集中於民間借貸糾紛。二中院統計,這些訴訟請求獲得支持或部分支持的案件為165件,勝訴率95.4%。
  • 套取金融機構貸款轉貸案件大幅攀升 北京二中院提四點預防建議
    「2015年至2020年9月,二中院及轄區基層法院所受理的案件中,當事人提出出借人套取金融機構貸款轉貸主張的共68件,呈現出『雙遞增』現象。」在11月6日召開的新聞通報會上,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相關負責人如是說。  所謂「雙遞增」,一是當事人主張出借人存在套取金融機構貸款轉貸情形的案件逐年遞增;二是法院認定出借人確有套取金融機構貸款轉貸行為的案件逐年遞增。
  • 昌平法院發布金融案件白皮書,這三類數量最多
    >白皮書顯示,2015年至2019年,昌平法院共新收涉保險、銀行、融資租賃、金融擔保、企業借貸等金融商事案件2659件,佔全院商事案件的14.22%,總標的額81億元。其中,金融擔保類案件、涉銀行金融糾紛、融資租賃合同糾紛案件數量位列前三,總佔比達82.88%。而且,該三類案件調解率明顯低於其他金融商事案件。具體分析,信用卡糾紛是涉銀行金融商事案件中最為突出的案件類型,糾紛佔比達71.8%,此類案件多為信用卡持卡人透支消費後不能按期還款引發。
  • 司法護老 上海靜安法院發布《2018年度涉老民事案件審判白皮書》
    據白皮書顯示,上海靜安法院受理涉老民事案件數量呈增長趨勢。該時間段內,上海靜安法院受理涉老民事案件1459件,同比增長6.6%;結案1514件,同比增長11.2%。受理的案件中,民間借貸糾紛757件,系老年人涉民事訴訟的主要糾紛,離婚糾紛、相鄰關係糾紛也相對較多。涉及當事人年齡為60-69周歲的案件為1082件,佔比74.2%,其中最高齡當事人為101周歲。  隨著老齡群體參與家庭社會生活的範圍與程度日益加深,涉老民事案件呈現以下特點:  1、案件數量攀升,新類型案件不斷湧現。
  • 優化金融機構涉訴費用 繳退及合同糾紛訴訟程序
    本報記者 姜業慶隨著經濟下行,企業風險暴露增加,企業和金融機構之間的金融合同訴訟糾紛大量增加。為此,全國人大代表、鄭州銀行董事長王天宇建議,金融機構涉訴費用繳退及合同糾紛訴訟程序需要優化。王天宇認為,由於金融合同訴訟周期長、流程複雜,造成案件大量積壓,給予了違約債務人轉移資產和逃廢債的機會。另外,在金融機構的合同糾紛中,由於法律對於保證金缺乏統一明確規範,保證金質押糾紛較多,不利於金融機構快速回收債券,導致貸款資源被無效項目佔用,無法更好支持實體經濟。
  • 北京西城法院:涉老金融糾紛三年逾千件,有人傾盡積蓄買保險
    北京西城法院:涉老金融糾紛三年逾千件,有人傾盡積蓄買保險 澎湃新聞記者 林平 通訊員 田婧 2020-03-13 14:24
  • 通道法院推「硬核」舉措助力涉金融案件執行
    今年來,通道法院為維護良好的區域金融生態和營商環境,在防範化解金融風險上持續發力,全面提升涉金融類案件的執行效率,推「硬核據介紹, 為全方位規範金融案件執行工作,3月初,通道法院印發了《關於涉金融案件執行工作實施方案》,對涉金融案件執行問題進行了詳細規範。同時,強化與金融機構溝通協調,與涉案較多的銀行代表通道農商行定期召開座談會10餘次,就涉金融債權執行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探討,聯手推進案件化解。
  • 高效執行涉金融案件 銀行來信表感謝
    日前,中國民生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大連分行將一封感謝信送到旅順口區人民法院感謝旅順口區人民法院快速高效辦理涉金融案件旅順口區人民法院抽調精幹力量,組建了專項執行工作組,克服案多人少、標的物距離較遠、交通不便以及疫情防控對執行工作的諸多不利影響,積極與包括民生銀行在內的金融機構溝通,核對梳理案件財產情況,並根據辦案需要對涉案財產採取強制措施,符合財產處置條件的,及時啟動財產拍賣程序。
  • 安陸法院多措並舉高效推進涉金融案件執行
    來源:孝感網本網訊(通訊員易小麗)為進一步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安陸法院常態化開展涉金融案件執行專項行動。截至8月5日,已執結涉金融機構執行案件30 件,執行到位金額580.17萬元。安陸法院成立執行專項行動領導小組,下設三個執行工作小組,按照「三定一包」的執行策略,對所有涉金融執行案件安排時間進度表,實行掛圖作戰。同時成立督查專班,不定期對涉金融執行案件辦理情況進行督查,並對在案件執行過程中因個人因素導致進度慢的有關責任人進行通報批評。 按照繁簡分流原則登記造冊,實行「一案一冊」,分類制定具體有效的執行措施,徹底摸清案件底數。
  • 晉城中院召開全市法院涉金融案件審判執行工作會議
    8月20日下午,晉城中院召開全市法院涉金融案件審判執行工作會。市金融工作領導組副組長、副市長武健鵬,市中院黨組書記、院長於昌明出席會議並講話,人行晉城支行、市公安局、市金融辦、市銀保監會等單位領導和相關金融機構負責同志受邀參加會議。會議由市中院黨組副書記、常務副院長王世運主持。
  • 嘉峪關市中級人民法院召開涉金融債權案件執行工作座談會
    8月13日下午,嘉峪關市中級人民法院與中國農業銀行嘉峪關分行召開涉金融債權案件執行工作座談會,共商破解金融債權案件執行難良方。市中級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茹作勳參加會議並講話,農業銀行嘉峪關分行黨委書記、行長聶遠徵參加會議,市中級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趙海燕主持會議。
  • 漢中:南鄭區法院開展2020年涉金融案件專項執行行動
    ,依法保護金融機構合法債權,漢中市南鄭區人民法院決定集中執行局、法警大隊力量共計三十餘名警力,集中開展為期十天的涉金融案件專項執行行動。2020於11月27日下午,在南鄭區法院七樓召開了2020年涉金融案件專項執行行動動員部署大會,執行局和金融機構代表參加了會議。
  • 曲靖中院為市銀行業協會講涉金融案件審判執行
    「促進金融審判與金融機構的業務交流和良性互動,促進金融糾紛依法、公正、高效解決,有效維護各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加強金融風險防範,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質效,是法院系統與金融系統共同的目標。」8月27日,曲靖市中級人民法院黨組副書記、常務副院長李祖發應邀到市銀行業協會作涉金融案件審判執行專題講座。
  • 佳縣法院召開「涉金融案件」集中執行專項活動動員大會
    11月23日下午,佳縣法院召開「涉金融案件」集中執行專項活動動員大會。黨組成員、執行局負責人曹明革、執行局全體幹警及佳縣農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郵儲銀行各行代表參加了會議。會上,執行局副局長張少鋒宣讀了關於「涉金融案件
  • 利用信息網絡侵害肖像權的案件急速攀升
    原標題:利用信息網絡侵害肖像權的案件攀升 AI「換臉」有危險  AI「換臉」你玩過嗎?隨著圖像處理和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不少「換臉」應用走紅網絡。只要動動手指,就可以將自己的臉替換成明星或是朋友的臉。然而,AI「換臉」給人們帶來歡樂的同時也造成了隱患。
  • 北京某區法院近5年案件數量曝光!信用卡逾期竟佔7成
    年至2019年,昌平法院共新收涉保險、銀行、融資租賃、金融擔保、企業借貸等金融商事案件2659件,佔全院商事案件的14.22%,總標的額81億元。其中,金融擔保類案件、涉銀行金融糾紛、融資租賃合同糾紛案件數量位列前三,總佔比達82.88%。而且,該三類案件調解率明顯低於其他金融商事案件。具體分析,信用卡糾紛是涉銀行金融商事案件中最為突出的案件類型,糾紛佔比達71.8%,此類案件多為信用卡持卡人透支消費後不能按期還款引發。
  • 民勤法院集中力量開展「涉金融債權案件」專項執行活動
    為了落實十八屆四中全會關於切實解決執行難的要求,最高人民法院統一部署,開展「發揮執行職能,做好六保工作,落實六保任務」為主題的專項執行行動,重點解決涉黑惡刑事財產案件,涉民生案件,涉金融債權類案件等六類案件。我縣涉金融案件數量大,惡意逃避銀行債務的現象比較普遍,已嚴重影響縣域經濟的健康發展。
  • 博白法院強化與博白農信社合作破解涉金融案件」執行難「
    為維護金融機構合法權益,深化司法金融聯動,依法維護和保障良好的金融環境秩序,攻克涉金融類案件執行難題,8月6日下午,博白縣法院黨組成員、執行局局長李迪率隊到博白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就如何進一步提高金融借款合同糾紛案件的執行進行溝通交流。
  • 借銀行錢再轉貸案件數量逐年攀升
    從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用較低的利息貸出款來,然後收取高額利息轉貸給別人,這竟然成了不少人賺錢的手段。自2015年至今,北京二中院及轄區基層法院共審理因此種行為而釀成的案件68件,且逐年遞增,此類行為的風險也正逐步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