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澤民同志關於文化建設的基本方針的重要論述

2020-12-18 中國文明網

  必須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繁榮和發展社會主義文化,不允許毒害人民、汙染社會和反社會主義的東西泛濫;必須繼承和發揚民族優秀文化傳統而又充分體現社會主義時代精神,立足本國而又充分吸收世界文化優秀成果,不允許搞民族虛無主義和全盤西化。

  江澤民:《當代中國共產黨人的莊嚴使命》(1991年7月1日),《江澤民文選》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58頁

  不管是哪種社會制度下創造的文明成果,只要是進步的優秀的東西,都應積極學習和運用。對糟粕的東西則應剔除,不能學。我們在學習和借鑑資本主義國家一切好的東西時,當然不能妄自菲薄,不能對社會主義事業缺乏信心。

  江澤民:《深刻領會和全面落實鄧小平同志的重要談話精神,把經濟建設和改革開放搞得更快更好》(1992年6月9日),《十三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下),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068頁

  在思想文化教育部門和所有從事精神產品的生產或傳播的企事業單位,都必須把社會效益擺在首位,在這個前提下講求經濟效益,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正確結合,多出好的精神產品,而絕不允許「一切向錢看」的錯誤傾向衝擊和危害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更不允許這種錯誤傾向泛濫而不受到批評和制止。

  江澤民:《在毛澤東同志誕辰一百周年紀念大會上的講話》(1993年12月26日),《江澤民文選》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58頁

  必須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不斷培養和造就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新人。

  江澤民:《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1994年1月24日),《論黨的建設》,中央文獻出版社2001年版,第125頁

  弘揚主旋律、提倡多樣化,是堅持「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的具體體現。

  江澤民:《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1994年1月24日),《論黨的建設》,中央文獻出版社2001年版,第134頁

  弘揚主旋律,就是要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和黨的基本路線指導下,大力倡導一切有利於發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的思想和精神,大力倡導一切有利於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思想和精神,大力倡導一切有利於民族團結、社會進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大力倡導一切用誠實勞動爭取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

  江澤民:《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1994年1月24日),《論黨的建設》,中央文獻出版社2001年版,第134頁

  要把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作為統一的奮鬥目標,始終不渝地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任何情況下,都不能以犧牲精神文明為代價去換取經濟的一時發展。

  江澤民:《正確處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若干重大關係》(1995年9月28日),《江澤民文選》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74頁

  學習外國,必須堅持為我所用的方針,進行認真鑑別。對什麼東西可以學,什麼東西不能學,要做到心裡有數。對可以學的東西,也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消化吸收,不能囫圇吞棗、生搬硬套,更不能邯鄲學步、失其故步。

  江澤民:《論加強和改進學習》(1999年1月11日),《江澤民文選》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08—309頁

  堅持教育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堅持教育與社會實踐相結合,以提高國民素質為根本宗旨,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德育、智育、體育、美育等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

  江澤民:《教育必須以提高國民素質為根本宗旨》(1999年6月15日),《江澤民文選》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32頁

  要發揮民族地區文化資源的優勢,弘揚優秀民族文化,積極發展民族文化產業。

  江澤民:《扎紮實實搞好西部大開發這項世紀工程》(2000年6月20日),《江澤民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62頁

  大力發展先進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後文化,堅決抵制腐朽文化。

  江澤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2002年11月8日),《江澤民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59頁 (摘自《論文化建設——重要論述摘編》)

相關焦點

  • 《論文化建設--重要論述摘編》出版座談會發言摘要
    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進校園  教育部副部長 李衛紅  中宣部、中央文獻研究室共同組織選編的《論文化建設——重要論述摘編》,全面匯集和系統梳理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同志關於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一系列重要觀點、重要論述
  • ...科教興國思想是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
    1978年,在全國科學大會和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鄧小平同志深刻地論述了經濟快速發展離不開科技進步、而科技進步又依賴於教育的關係,從戰略的高度強調大力發展科技和教育的重要意義。  1982年,鄧小平同志在論述20年內我國發展戰略的重點時強調:「搞好教育和科學工作,我看這是關鍵。沒有人才不行,沒有知識不行」。
  • 江澤民《論中國信息技術產業發展》主要篇目介紹
    《振興我國電子工業》(1983年9月11日) 這是江澤民同志在《人民日報》上發表的文章。文中就發揮電子工業在現代化建設中的作用、建立合理的電子工業產業結構、集中力量抓好重點項目、推進科技進步和智力開發等問題進行了論述。文章指出:電子技術是現代化的重要標誌。我們要加快電子工業發展,使電子工業部門成為軍事電子技術裝備部、國民經濟電子技術裝備部和人民文化生活電子產品供應部。
  • 求是文章從治國之道高度闡述江澤民軍事戰略思想
    江澤民同志指出,堅持「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實行高度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是毛澤東軍事思想的精華,同時也是實現人與武器有機結合,以相對劣勢裝備戰勝優勢裝備之敵的基本途徑。因此,他強調,落實新時期軍事戰略方針,擺在各級領導幹部面前的一個十分重要而緊迫的任務,就是努力學習,加強研究。
  • 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宗教工作重要論述研究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6年全國宗教工作會議講話中,首次將這個基本理論概括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宗教理論」,意義十分重大。總結改革開放四十年宗教工作之經驗,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條,就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宗教理論。而這一理論的核心要義和最新成果,就是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宗教工作重要論述。
  • 從黨的教育方針看中國共產黨的初心與使命
    在革命、建設、改革的過程中,黨的教育方針經歷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長期探索,充分彰顯了黨關於教育事業的初心與使命,在不同歷史時期發揮了極其重要的導向作用。同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教育工作的指示》提出,「黨的教育工作方針,是教育為無產階級的政治服務,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教育的目的,是培養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這是黨在社會主義建設初期對教育方針的積極探索。
  • 專家學者學習闡釋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黨的建設重要論述
    謝春濤從四個角度闡述了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黨的建設重要論述的體會。從黨史的角度看,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黨的建設上實現了對我黨優良傳統的繼承與創新;從黨的十八大以來黨的建設實踐角度看,我們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致力於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全面加強黨的建設,提高黨的執政能力;通過梳理違紀違法幹部的教訓來理解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黨的建設、全面從嚴治黨重要論述的現實針對性;從與世界其他政黨比較的角度,凸顯了黨在決策機制、思想理論建設、反腐敗鬥爭和幹部選拔等方面的特點和優勢
  • 理解中央的教育方針,才能理解體制內教育的一切
    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應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養國家建設人才,肅清封建的、買辦的、法西斯主義的思想,發展為人民服務的思想為主要任務。」這是「為人民服務」首次出現在黨的教育方針表述中。在這之後,毛澤東在論述到培養什麼人問題時,反覆強調「健康第一,學習第二」的方針。
  •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江澤民戰略決策研究》簡評
    原標題:深謀遠慮才能運籌帷幄——《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江澤民戰略決策研究》簡評   曹前發撰著的《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江澤民戰略決策研究》一書,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該書以「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為主線,對江澤民同志的戰略決策思想進行了闡釋和解讀。
  • 人民日報刊文談學習《習近平關於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論述摘編》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力量。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召開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等系列重要會議,習近平同志發表重要講話,就文化建設和意識形態領域的許多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問題作出部署。
  • 深刻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的科學內涵
    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內涵豐富,博大精深,既繼承了馬克思主義教育思想的基本原理,又對科學社會主義教育理論作出了富有時代意義的豐富和發展,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理論的新境界。這一思想在教育領域的生動實踐和理論探索,極大地豐富了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的規律性認識,形成了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  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教育領域的集中體現。
  • 系統理解習近平關於教育事業發展的重要論述
    習近平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特點之一:堅持中國邏輯習近平認為,中國有獨特的歷史、文化和國情,決定我們只能走中國特色的教育現代化之路,紮根中國大地辦教育。這充分體現了習近平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的中國邏輯。紮根中國大地辦教育,要扎中華傳統文化之根。
  • 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必須遵循的基本方針
    一、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然要求  堅持三者有機統一是我國民主政治建設的鮮明特色和重要優勢。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三者有機統一,是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本質規定和核心內容的深刻揭示,是我們黨成功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的鮮明標誌。
  • 如何理解習近平關於嚴明政治規矩重要論述
    對於如何理解習近平關於嚴明政治規矩的重要論述,光明日報也曾在2015年3月31日刊發過專文進行過解釋。 在近日出版的《習近平關於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論述摘編》中,習近平對於「不守政治規矩」的現象有所總結。 比如,在原則立場上,不守規矩主要體現為不能自覺與黨中央保持一致,包括「在原則問題和大是大非面前立場搖擺」,「對涉及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等重大政治問題公開發表反對意見」,甚至是「對中央方針政策和重大決策部署陽奉陰違」,「口無遮攔,毫無顧忌」。
  • 鄭保衛:重溫30年前三篇新聞工作重要講話
    (二)從新聞工作基本方針角度論述堅持正確輿論導向堅持正確輿論導向,首先要解決新聞工作的基本方針問題。江澤民明確地把「堅持為社會主義服務,為人民服務」作為新聞工作的基本方針。針對有些人打著「為人民」的旗號,質疑新聞工作的社會主義方向問題,他指出「為社會主義服務同為人民服務,是完全一致的。
  • 重溫鄧小平關於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的重要論述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站在戰略和全局高度,堅持全面從嚴治黨,大刀闊斧地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成效顯著,振奮人心。另一方面,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的形勢依然複雜嚴峻。重溫鄧小平相關論述,進行相應的回顧與思考,有助於我們深化認識、增強信心,繼續將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推向深入。
  • 在《深入學習習近平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出版座談會上的講話
    ,《深入學習習近平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一書出版,意義重大,影響深遠。要加強各級各類學校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工作,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不折不扣得到貫徹執行。要把抓好黨建工作作為辦學治校「基本功」,把黨的教育方針全面貫徹到學校工作各方面。  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揭示了本質揭示了規律。理論是實踐的先導。
  • ...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論述
    闡文明之新命 興中華之大道——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論述 原標題:
  • 習近平總書記講話:關於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重要論述
    習近平總書記講話:關於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重要論述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重要論述,緊緊圍繞「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這一重要性和特殊性定位,牢牢把握「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從愛國情懷、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仁愛之心、紮實學識、改革創新等方面進行了論述和深刻闡釋,既深刻體現了黨對教師隊伍建設的一貫要求,又精闢揭示了教師發展的內在規律
  • 學習習近平同志關於「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重要論述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重要論述飽含厚重歷史感、鮮活時代感和莊嚴使命感,同我們黨提出的「跳出歷史周期率」「兩個務必」「進京趕考」等重大論述一脈相承、一以貫之,是我們黨在新時代發出的偉大號召。它源於對我們黨的性質宗旨、歷史經驗和優良傳統的宏大思考,是對我們党進入新時代、踏上新徵程、迎接新挑戰的戰略動員,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