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從小總是粗心大意怎麼辦,家長千萬別忽略了背後的危害

2020-12-13 兩口育兒

表姐二胎預產期已經超出一天,姐夫擔心就辦理了入院手續,家裡的老大林子晨就只能派給我來照顧,早上7點40,叫醒林子晨只見他胡亂地往嘴裡塞了兩口麵包,邊嚼邊嘟嘟囔囔地「小姨幫我把水瓶裝好」,同時自己往地上一蹲,吭哧吭哧地往腳上套著抹子。我幫他把水瓶裝好,走過來卻發現,林子晨左腳穿了一隻灰色的襪子,右腳套了一隻米色的襪子,便趕緊提醒:「襪子穿錯了。」林子晨把兩腳往鞋子裡一伸,接過我遞給他的書包,頭也不抬地說:「來不及了!」便「咚咚咚」地跑下樓,我老公打開車門,我目送他們遠去後

  我深深地出了一口氣,邊收拾我家三個小朋友弄亂的房間邊想:這個孩子啊,幹什麼都是馬馬虎虎的,早上不願意起床,等到非起來不可時,又是一陣的慌亂,洗臉、刷牙、上廁所,搞得自己緊張兮兮的,但願今天別忘記帶什麼東西了,否則我還得給他送去……正當我準備下樓上班的時候,電話鈴聲驟然響起。只聽到電話那邊「小姨,快點、我忘記戴紅領巾了」值日老師不讓進校門,你幫我送過來吧!活音剛落就把電話掛掉了。我放下電話,看了一下時間,距上課的時間還不到七分鐘了。忙走進他住的房間,只見那條被遺忘在家的紅領巾正靜靜地「蜷曲」在他的枕頭旁,我趕緊拿上紅領巾,也像林子晨那樣,一溜小跑下了樓,攔了一輛計程車向學校趕去。我要在打上課鈴前把紅領巾送到才行,否則林子晨該受處罰了……

  孩子粗心、馬虎確實是一個很讓人頭疼的問題,很多家長為此憂心忡忡。其實粗心是一種常見的現象,不只是孩子身上有這種毛病,許多成年人也避免不了。一般說來,粗心大意的毛病在孩子身上表現得尤其明顯。 孩子粗心的毛病不是一兩天養成的。在很大程度上,孩子粗心馬虎和家庭教育也是密切相關的。由於孩子從小就生活在一個無序的家庭中,沒有一定的作息時間,沒有一個好的生活習慣,做事隨心所欲,東西擺放雜亂無章,自然就很難養成細心的好習慣了。

  調整孩子粗心馬虎的小技巧

  1、培養孩子觀察和思考的能力

  可以和孩子一起玩「數物品」的遊戲,看誰數得對。數錯了幾個,就刮幾下鼻子。或者是利用撲克牌算加減,從兩張牌的加減開始玩,看誰算得又快又準;待孩子學了乘除後,可以用四張撲克牌,將加減乘除一起混合算。這樣既可以鍛鍊他們的數學思維能力,也可培養孩子細心的習慣。

  2、 幫助孩子養成檢查的學習習慣

  應讓孩子養成自己檢查作業的好習慣,長期堅持,定會看到效果。生活中,一些家長總是不放心,為孩子代勞,及時給孩子指出錯誤;久而久之,孩子非但沒有變得細心,反而總是依賴父母,變得更加粗心起來。所以,即便家長發現了錯誤,也要先不動聲色,鼓勵孩子再檢查一次,或是劃定出錯誤的範圍,讓孩子自己查證;等孩子檢查出來改正後,再給予鼓勵表揚。 家長一遍一遍地指責孩子粗心,其實是在強化他的粗心意識。如果反過來,在孩子粗心的時候不理睬他,淡化他的粗心意識;等到他偶爾不粗心的時候馬上表揚他,強化他的細心意識,這樣慢慢地他就會向著細心方向發展了。

  3、讓孩子體會細心的好處

  如果在身邊的朋友或親戚中有人是從事精密、細緻工作的,而且條件允許的話,不妨帶孩子去看看他們工作時的情景,讓孩子從中受到啟發。 發生在我家的一個小故事希望能給你們小啟發,我老公將一斤芝麻和綠豆攪拌以後,就對我家的貝貝丫丫說,今天你們兩個需要挑戰一項任務,那就是把芝麻順利條件出來,這項「任務」我的貝貝丫丫進行了不到十分之一就感到厭煩了,因為進行得很不順利。 到了約定的時間,老公推門進來驗收結果。 貝貝丫丫為自己的「無能」感到慚愧,耷拉著腦袋一聲不吭。

  老公沒有說什麼,而是將芝麻和綠豆重新摻和在一起。儘管綠豆比芝麻多出許多,老公卻選擇先把綠豆揀出,結果,很快就將芝麻和綠豆成功地分離開了。然後,他對女兒們解釋說,之所以能夠很快將兩種物品分開,一是要有耐心和專心,二是要注意方法的選擇,綠豆顆粒大,所以分撿起來比芝麻容易

  齊麗娟(iqilijuan)溫馨提示:

  認真是為人處世的基本原則,也是負責任的表現。由馬虎大意給人們帶來的經驗教訓實在是太多太多了,生活中方方面面都隨處可見。馬虎大意的人不能擔當重任,馬虎大意的人也是不負責任的人。所以,在教育孩子時,一定要給孩子指出馬虎的危害,使孩子養成認真負責的好習慣。

相關焦點

  • 孩子粗心大意,家長應該怎麼辦?
    4、任務太多,孩子心急,會造成粗心。5、思維能力造成的審題不明。6、不同個性和學習類型造成的粗心傾向。7、家長、老師不良的心理暗示。那麼,孩子粗心大意,家長應該怎麼辦?一、保持耐心,多鼓勵面對孩子的粗心,總是批評孩子,這不僅解決不了實際問題,還會打擊孩子的自尊心,家長要拿出更多的耐心和寬容,幫助孩子找到「粗心點」,千萬不要瞎指揮、亂批評,更不要期望一蹴而就。
  • 孩子總是粗心大意,家長這樣教培養孩子細心的好習慣
    孩子總是粗心大意怎麼辦?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有父母抱怨自己的孩子做事很粗心,不是考試馬虎就是東西丟三落四……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孩子竟然養成了這個壞毛病。這讓許多家長非常擔心孩子的情況,那麼,如何幫助孩子克服粗心的毛病呢?鄰居家豔豔就是其中一個。前段時間和她媽媽聊天時,她說每次接豔豔放學,豔豔都是第一個出來,最後一個走的。
  • 孩子總是粗心大意,家長不用著急,改變孩子的對策在這裡
    文/小焦媽媽對於很多家長來說,面對孩子做事情馬馬虎虎,作業寫得亂七八糟,做事情粗心大意,總是丟三落四,都會感到很無奈。孩子這麼「馬大哈」,家長也擔心這會影響孩子的將來,孩子粗心大意,家長的做法很重要。你們要好好引導她,讓她改掉粗心大意的壞習慣,才讓她有所進步。」相信很多家長家裡,都有和央央一樣粗心大意的孩子。為什麼孩子會變得粗心大意呢?接下來將為大家分析一下。為什麼孩子總是粗心大意?
  • 睿智燈塔-孩子總是粗心大意怎麼辦,如何幫助孩子克服粗心的毛病
    孩子總是粗心大意怎麼辦?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有父母抱怨自己的孩子做事很粗心,不是考試馬虎就是東西丟三落四……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孩子竟然養成了這個壞毛病。這讓許多家長非常擔心孩子的情況,那麼,如何幫助孩子克服粗心的毛病呢?鄰居家豔豔就是其中一個。前段時間和她媽媽聊天時,她說每次接豔豔放學,豔豔都是第一個出來,最後一個走的。
  • 期末考試季,孩子總是粗心大意怎麼辦?
    (原標題:期末考試季,孩子總是粗心大意怎麼辦?)劉一黎認為,這是因為孩子的態度很隨意,對於目的的追求不到位,認識不深刻,也就容易粗心大意了。「隨意的態度表現為,反正錯了也沒什麼大不了的,不會怎樣啊」,因此也就重複犯錯。事實上粗心大意帶來的後果不可小視,對孩子的學習成績來說,如果總是粗心大意,丟三落四,經常隨意丟分,那麼孩子從低年級開始背著成績不好的包袱一直到高年級,孩子可能會厭學,也因此影響到將來的升學、工作就業等。
  • 孩子總是粗心大意,家長有很大原因,讓孩子恢復認知錯誤是關鍵
    鄰居家的笑笑媽媽總是在抱怨笑笑的粗心大意:考試的時候明明能夠作對的題目偏偏錯了、早起穿衣服能把衣服給穿反等等,當孩子粗心大意的時候家長在旁邊提醒一次,孩子做對一次,提醒兩次孩子做對兩次。但是一旦家長不在身旁提醒,孩子下一次還是馬馬虎虎,粗心大意。這讓家長想打又捨不得,不打孩子又怕孩子長不了記性,不知道如何是好。
  • 孩子學習粗心大意該怎麼辦?
    經常聽到家長在孩子考試成績不理想的時侯出言抱怨:「這些題目孩子都會,就是粗心大意出錯的。」對於家長這樣的說法,我認為應該引起重視,其實經常這麼說的家長,他們自己才恰恰是粗心大意的。為什麼呢?舉例來說,1+1=2,孩子熟稔於心,但是在計算或是謄抄時因為疏忽寫成了1+1=3,這叫粗心大意。如果孩子一開始並不特別清楚地學會了1+1=2,而是時而覺得=2,時而覺得=3,甚至根本不理解1+1是什麼意思,這種情況下的出錯就不該怪到粗心大意頭上。
  • 孩子摸媽媽乳房、依戀布娃娃、愛摸私處……背後的真相千萬別忽視
    很多孩子都會出現類似情況,所以先別擔心孩子有什麼奇怪問題。至於孩子為啥這些行為?其實背後都有含義的,局長今天就來破破案,講講背後的原因。在孩子的世界,萬物皆有靈性,在他們眼中玩偶、毛巾、枕頭都是有生命的,是夥伴一樣的存在。夥伴的作用就是陪伴,給予自己安全感。有時候媽媽不在身邊,孩子就會自動從身邊物件「代償」地尋找安全感。如果物件沾有媽媽的氣息,孩子會更加依戀。所以孩子愛用物件自我安撫,是正常的心理需求,家長千萬別呵斥,別強行阻止。
  • 孩子摸媽媽乳房、依戀布娃娃、愛摸私處,背後的真相千萬別忽視!
    很多孩子都會出現類似情況,所以先別擔心孩子有什麼奇怪問題。至於孩子為啥這些行為?其實背後都有含義的,今天就來破破案,講講背後的原因。01孩子「戀物」,是在尋求安全感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從小時候延續下來的「小癖好」,只要一做這些小動作,就會感到很有安全感,比如緊緊摟著被子睡覺、愛摸衣服的邊角、愛摸頭髮等。
  • 孩子學習粗心大意?原來是「視知覺能力」欠缺,家長別再困擾
    近期因為疫情孩子在家上課學習的原因,很多家長見識到了孩子上課的場景,但也正是因為這樣,也更讓很多家長操心頭痛,孩子學習老分心,注意力不集中,做作業更是粗心大意。一天午後在跟姐姐聊天聊到這方面,姐姐一臉無奈地搖了搖頭,跟我抱怨每次教孩子做作業學習真的是太難了,同樣的題目今天做完明天就忘了,上課的時候老師布置的作業還老會記錯,之前學校開家長會的時候老師也跟他說過上課的孩子的表現,這孩子學習真的是太不上心了,注意力又不集中,粗心大意。每次教作業都處於崩潰的邊緣,都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 小學生經常粗心大意,你以為是知識點沒掌握好,其實忽略了這些事
    對於小學生在寫作業、考試中常出現的粗心大意的問題,有的老師會認為孩子很聰明,馬虎當成了藉口,就忽略了學習中的一些問題。家長對於粗心的問題,認識也不足,最多是下次注意。等到想要糾正粗心大意的毛病,卻發現還是很難。儘管家長認真陪寫,發現錯誤就消滅錯誤,仍然避免不了孩子毛毛糙糙的毛病。
  • 從小跟奶奶睡和跟媽媽睡的孩子,10年後差距明顯,家長們別忽略了
    人之所以歌頌母親的偉大,是因為自古以來孕育孩子,陪伴孩子這件事就一直是母親在做的。母親這個角色付出雖然很辛苦,但收穫也不小,那些從小跟著媽媽長大的孩子,總是對自己的媽媽格外親切。然而現在時代變了,很多女性開始走出家庭,在孕育了孩子之後依舊照常工作上班,而帶孩子這件事自然而然的就落到了老人的頭上。原本是兩全其美的事情,但是時間長了弊端也不少。
  • 孩子做題總是粗心大意怎麼辦?
    我是直到大學才想明白這背後的原理。1那一次有一門課考砸了,我去找老師聊天。跟他說我粗心做錯了一個題。老師說,你走路會摔倒嗎?我說,當然不會啊。很多家長,都容易將錯誤歸咎於孩子的「態度」,而不是客觀上的其他因素。這裡面有幾個原因。第一,這是人性。人類,不只是對子女,對家人、對同事甚至對餐廳服務員,在對方犯錯的時候都更容易指責對方的態度。第二,孩子平時往往調皮,家長早就煩透了,但沒有理由又不好發作,現在做錯了題目,哼哼,藉機教育一下。第三,具體的題目家長可能不懂,只好用態度說事。
  • 孩子是個「馬大哈」?家長別急著發火,三招讓孩子不再粗心大意
    2.孩子缺乏專注力當孩子常常表現出丟東忘西的行為習慣時,很有可能是孩子身上的專注力出了問題,孩子在做事時無法集中注意力,自然就容易忽略一些細節的存在。馬馬虎虎的做事態度使孩子常常會出錯。1.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這是粗心大意所造成的最為明顯的一種情況了。孩子做題目的時候看錯題,寫答案的時候寫漏了過程等等,這些都直接導致孩子的成績會受到影響。尤其是對於低年級的學生來說,粗心大意造成的丟分情況最為明顯。
  • 「粗心大意」不可小覷
    孩子在家做作業,如果字寫錯了,題沒有答對,或是在學校考試成績不好,常會遭到家長的責怪:你怎麼這麼馬虎,太粗心大意了!試想,如果家長犯了粗心大意的毛病,又有誰會指責呢?儘管如此,成年人對「粗心大意」切不可小覷。做事馬虎,不細心,不僅僅是孩子們常見的毛病,在成年人當中,也是很普遍的現象。
  • 孩子咬指甲,危害很嚴重,家長別忽視
    我和姐姐帶孩子去醫院,在醫院裡看到了有位家長帶著五歲的孩子。在醫院問醫生孩子總是咬指甲,我聽到醫生說:孩子咬指甲,一般可能是養成了咬指甲的習慣,也可能是孩子.心理問題導致的。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咬指甲的情況特別多。還有一些成年人,大約是三四十歲的成年人,也都存在咬指甲這個問題。
  • 孩子摸媽媽乳房、依戀布娃娃、愛摸私處……父母千萬別忽視
    別別別,真不是。很多孩子都會出現類似情況,所以先別擔心孩子有什麼奇怪問題。至於孩子為啥這些行為?其實背後都有含義的,局長今天就來破破案,講講背後的原因。所以孩子愛用物件自我安撫,是正常的心理需求,家長千萬別呵斥,別強行阻止。俗話說,美好的童年治癒一生,硬生生切斷孩子的安撫鏈,以後孩子會很容易感到孤獨,患得患失。從某程度上來說,這些依賴安撫物的孩子,其實都是在尋找愛。
  • 四招糾正孩子粗心大意的壞習慣
    經常聽到有父母說,孩子太粗心了,無論是做作業還是考試,經常都是在簡單的題目上出差錯。例如語文作業,總是寫字寫錯了;數學的小測,總是口算題出錯。很多孩子在考試時還會出現漏題、審錯題等現象。 這些原本不應該出錯的題目,卻偏偏一再出差錯,所以父母把孩子的這些表現,歸納為粗心大意。
  • 孩子做作業總是粗心大意?這4個辦法幫助孩子壞習慣
    很多爸爸媽媽在輔導孩子學習的時候,紛紛都變成了一個可以隨時爆炸的定時炸彈。家長表示沒有想要孩子變得多麼優秀,但是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實在是太粗心大意了,很多會做的題都因為馬虎而沒有得分。不管是計算題、拼音拼寫、還是英文單詞,都沒有細心的思考,這也是低年級孩子普遍的問題,如果家長一直放任下去,可能會影響孩子的學習能力。家長要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幫助孩子克服粗心的壞習慣,讓孩子養成凡事細心仔細的好習慣。
  • 孩子從小跟媽媽睡和跟奶奶睡,十年之後區別很明顯,家長別忽略了
    導讀:孩子從小跟媽媽睡和跟奶奶睡,十年之後區別很明顯,家長別忽略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從小跟媽媽睡和跟奶奶睡,十年之後區別很明顯,家長別忽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