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作者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鄰居家的笑笑媽媽總是在抱怨笑笑的粗心大意:考試的時候明明能夠作對的題目偏偏錯了、早起穿衣服能把衣服給穿反等等,當孩子粗心大意的時候家長在旁邊提醒一次,孩子做對一次,提醒兩次孩子做對兩次。
但是一旦家長不在身旁提醒,孩子下一次還是馬馬虎虎,粗心大意。這讓家長想打又捨不得,不打孩子又怕孩子長不了記性,不知道如何是好。
那麼孩子為什麼會出現馬虎、粗心的行為呢?根本原因又是什麼?
有時候看起來孩子粗心大意只是一個很普通的現象,但其實背後卻蘊藏著深刻的內在原因。下面我們可以通過心理方面了解一下出現孩子粗心大意的原因。
1.孩子注意力不集中
粗心大意往往和注意力是否集中有著密切的關係。一般注意力較差的孩子,在收到信息進行分析的時候總是容易被其他信息所幹擾,之後分析過程中就會出現一些差錯,從而導致粗心問題的出現。
從生理方面來看,孩子0-6歲的時候是注意力是否集中的關鍵時期。根據大量數據表明,如果孩子在學走路過程中沒有經過充分的摸索爬行,就會容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身體協調性差的情況。之後出現不能有效的控制自己的行動,獲取有益的信息等情況。
2.孩子的視知覺能力發展失衡
視知覺是指把眼睛看到的信息進行傳到大腦,然後大腦進行分析加工的能力。
擁有良好的視知覺能力孩子可以使眼睛作為定點或者動點進行跟蹤,並且能夠清晰的判斷兩個相似的事物,對事物也能夠進行快速的記憶,並且具備一定的協調能力。如果一個孩子的視知覺能力不達標,就會出現粗心大意的情況。
視覺能力分為視覺集中、視覺分辨、視覺移動等。如果視覺不集中,孩子就會出現看書跑神,眼神遊動,看完書沒印象的情況。
如果視覺分辨能力不佳的話,孩子就會出現看錯、寫錯、寫不規範等情況。
視覺移動不足的話,孩子看書可能是囫圇吞棗式看法:雖然看得很快,但是沒有效果。
這些都是視知覺能力產生的影響,也是讓孩子學習粗心大意最大的原因之一。
3.孩子知識點掌握不好、認知不清
有些孩子學習找不到重點,不能將學習中的知識點形成一個相對完整的結構,例如在學習數學時,因為找不到數學的重點,所以總是感覺自己學不會,而且學完之後也不進行穩固的複習,所以經常出現學一點忘一點的情況,在作業考試當中也是經常出現錯誤和漏洞。這樣的知識點認知情況可想而知回對孩子的學習造成很大的障礙。
4.孩子思維能力不強,造成的審意不明
思維能力是指由於之前的活動而形成的一種習慣性的心理準備狀態,它會使人按照一種固定思維來思考或解決問題。有些孩子思維能力比較單一,逆向思維能力弱,遇到問題的時候總是按照自己的習慣性思維去做,不擅長發現題目當中的細節。結果就會出現粗心大意的情況。
5.孩子不同的個性和學習類型造成的粗心大意
孩子的氣質類型有膽汁質、多血質、粘液質、抑鬱質。一般多血質的孩子性格比較衝動,所以做事會比較急於求成,粗心大意。粘液質和抑鬱質的孩子粗心情況要比多血質孩子少,所以家長們應該對多血質孩子多一些寬容和理解。而學習類型可以分為聽覺型、視覺型、運動型和混合型。其中視覺型孩子要比聽覺型和運動型的孩子粗心情況少一些。
6.家長、老師給孩子的不良心理暗示
心理學上有一個著名的「羅森塔爾效應」實驗,實驗結果表明:心理暗示對孩子的發展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而所謂的心理暗示是指通過間接的方式,對他人的心理和行為產生一定的影響,往往會使人不自覺的按照一定的方式採取行動,或者是接受一定的意見和信念。
如果孩子經常接受來自家長、老師不良的心理暗示,那麼很容易就會讓孩子懷疑自己、對自己產生不健康的認知,之後也會對孩子的身心發展產生不好的結果。
有些孩子經常性的粗心大意就會讓家長感到有些著急,之後就會對孩子採取一些措施和手段,但是如果家長使用了錯誤的方式幫助孩子,最後反而會加深孩子的粗心。
家長錯誤的方式,加深孩子粗心大意
1.讓孩子做保證
家長讓孩子做保證以後再也不會犯類似的錯誤是最常見的一種教育方法了。家長認為這能有效的提醒孩子不犯錯,可是對於孩子而言卻是一種逃不開的嘮叨。
每個人都會犯錯,對於孩子一樣。孩子總是在生活當中粗心大意,即使讓孩子保證不犯錯,但是因為缺乏內在的動力,孩子即使保證了也不見得能做到。
2.讓孩子經常進行練習
為了讓孩子不再粗心大意做錯題,家長們經常會採取讓孩子多練習的手段,讓孩子形成一種肌肉記憶。
其實無論家長們如何督促孩子練習,如果孩子理解不到位,那麼即使練習再多遍也不會對錯誤本身有所改變,反而會讓孩子不情願的練習,產生內心的抵抗,這樣孩子又怎麼會接受呢?
3.懲罰孩子
當很多方法家長都用完了之後,再次看到孩子依舊粗心大意,家長就會忍不住想要懲罰孩子。想要通過嚴厲的懲罰讓孩子「長記性」。
對於性格懦弱的孩子,因為家長帶來的壓力可能會讓他們不再粗心大意,但是那也不過是因為迫於家長的壓力使然。
對於倔強的孩子,他們往往不會因為家長的懲罰而改變自我,反而會牢記自己因粗心受到的侮辱和攻擊。
這種做法可能短時間內見到效果,但是卻在孩子內心當中造成抹不平的傷口,得不償失。
當家長們利用這些方式教育孩子之後,粗心給他們的邏輯懲罰逐漸轉換為父母人為帶來的懲罰。雖然粗心的邏輯結果讓他們感到難受,但是當他們發現自己的父母也在因為他的粗心而懲罰他們的時候,就很容易失去對父母的信任,產生自暴自棄的想法。
所以面對孩子的粗心,家長應該謀求更好的解決方法。
讓孩子恢復認知錯誤是關鍵
粗心是孩子常見的問題,如果家長們想要改變孩子的粗心大意,首先就需要了解孩子粗心背後的心理動機,才能找到好的解決方案。
想要讓孩子恢復認知錯誤,家長們可以採取以下方法:
1.接受孩子的粗心
誠然,每個人都不能有效的避免犯錯誤,孩子也一樣。最開始的時候孩子粗心大意只是人之常情,家長們可以先接受孩子的粗心,讓孩子明白粗心其實並不是什麼大問題。
例如當媽媽出門忘帶鑰匙了,媽媽可以不動聲色的告訴孩子,「媽媽忘記帶鑰匙了,我們可以等爸爸回來再一起開門。」
讓孩子知道粗心導致的結果:需要等爸爸。也能讓孩子感受到孩子對父母的責任感。
2.關心孩子而不是他的行為
當家長對孩子粗心的行為過度關心的時候,他們就會以此行動,想要獲取家長們的關注。
而當家長們嘗試著對孩子的粗心冷處理的時候,讓孩子明白「我是對你的關心,而不是行為」這樣就能讓孩子知曉家長們是關心他們的內心感受的,也會對孩子一個引導:看,你的粗心並不能引起我的關注,我關注的是你本身是否努力。
3.鳥籠效應:用外界評價系統,「逼迫」孩子改正
有一個心理學家曾和朋友打賭,他會在不久之後讓朋友自願養一隻鳥,原本對鳥兒毫無興趣的朋友欣然接受,因為他不相信自己會被朋友操控。之後心理學家送給了朋友一個鳥籠,沒多久朋友就心甘情願的去買了一隻鳥。
原來因為鳥籠的存在之後,很多朋友都會問他「為什麼只有鳥籠而沒有鳥呢?」他不斷的解釋自己沒有養鳥,但是很多人對他的解釋都將信將疑。最後為了不再解釋的問題,他決定去買一隻鳥。
這樣的方式對於孩子具有同樣的適用,但是需要家長們給孩子營造一個「鳥籠」。
家長們可以將孩子的獎狀貼在家裡面顯眼的地方,之後多向親朋好友誇獎孩子學習努力認真,這樣就會是讓孩子從心裏面產生一種信念:我是一個學習認真的孩子,我不能因為粗心大意而造成失誤。
這樣之後孩子做題就會認真努力一些。
4.幫助孩子設立目標,讓孩子超越自我
想要幫助孩子設立目標,首先應該讓孩子學會將目標進行劃分,通過一個個可以實現的小目標,逐漸形成實現大目標。在這個過程中,通過實現小目標所帶來的成就感,讓孩子能夠在遇到問題的時候能夠堅持不懈。
日本著名的馬拉松運動員山田本一,在進行馬拉松比賽的時候,別人問他成功的秘訣是什麼?他坦然的回答道,在每次進行比賽之前,都會想比賽過程中比較醒目的地方進行標記,之後不斷的向每一個目標進行努力衝擊,這樣跑起來就輕鬆很多了。
當家長對孩子進行過高的要求時,孩子往往會因為要求而嚇退,但是如果將目標進行細分之後,孩子往往會更加努力的去實現目標。
面對孩子的粗心大意,家長們應該採取更多有耐心寬容的方法進行指導孩子,讓孩子慢慢的改變粗心大意。
4種改變孩子粗心大意的方法。
1.讓孩子準備一個錯題本
孩子經常會做錯題,家長們可以給孩子準備一個錯題本。讓孩子能夠將自己曾經做錯的題有效的整理在錯題本上,讓孩子清晰的認識到自己是在哪裡錯誤了,之後堅持一段時間,就可以明顯的發現孩子做錯的題目越來越少。
當孩子因為粗心而犯錯誤的時候,家長們不妨讓孩子準備一個錯題本,之後讓孩子進行詳細的整理。這樣就能夠讓孩子從思想、意識當中進行糾正,這樣在以後遇到類似的問題的時候,孩子大腦就會提前出現預警,就能夠有效的控制錯誤的發生。
2.幫助孩子找到「粗心點」
有時候孩子在做題的時候,其實並不是不會做,而是因為粗心大意,將題目看錯或者是少寫了答案,導致了錯誤的發生。這個時候就需要家長幫助孩子找到自己的「粗心點」,之後家長們可以更好並且有效的幫助孩子解決問題,讓這些「粗心點」在潛移默化當中不再成為孩子的錯誤點。
3.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
孩子的粗心大意並不是一天形成的,如果孩子從小就生活在一個沒有規則的家庭當中,那麼孩子很難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所以家長們應該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例如讓孩子在生活當中養成自己整理物品的習慣,在學習上養成提前預習,課後複習的習慣。這樣也能有效的避免孩子粗心大意造成的影響。
4.圍繞細心做文章
面對孩子粗心的問題時,家長們應該給予孩子更多的細心和耐心指導,改變一下教育孩子的思維,也能友好的幫助孩子改掉粗心大意的習慣。
例如我們可以幫助孩子製作一張細心表,每當做事細心一次,家長們就可以在細心表上為孩子畫一顆小花,當小花集滿五顆的時候,就可以給孩子一個小獎勵。這樣堅持一段時間,就能夠明顯的發現孩子,粗心的地方越來越少了。
每一個孩子都無法避免的因為粗心犯一些錯誤,家長們應該幫助孩子找到粗心大意的關鍵點,之後再幫助孩子進行有效的化解,避免因為粗心而產生更多的錯誤。
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