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總是粗心大意,家長不用著急,改變孩子的對策在這裡

2020-12-11 小焦媽媽

文/小焦媽媽

對於很多家長來說,面對孩子做事情馬馬虎虎,作業寫得亂七八糟,做事情粗心大意,總是丟三落四,都會感到很無奈。孩子這麼「馬大哈」,家長也擔心這會影響孩子的將來,孩子粗心大意,家長的做法很重要。

案例分析

央央今年6歲了,雖然是個女孩子,平時卻是一個「馬大哈」。上學不是忘記帶筆就是忘記帶書本,有時候也會經常忘記戴紅領巾。作業也寫得很潦草,甚至把拼音「b」與「d」搞混,有些數學題算了一半,就寫其他的題目。她常被老師罰抄作業,也經常被同學嘲笑。

其實央央很聰明,那些題目她都會做,就是太粗心大意,媽媽也總說央央:「這孩子就是魂不附體,一天到晚毛手毛腳,粗心大意的,明明很聰明,就是聰明沒用在學習上。」

這次期末考試,央央考了語文考了70分,數學考了75分。媽媽看了一下央央的試卷,發現央央語文很多錯別字,這些題目她都答對了,就是因為錯別字而扣分;數學題目有些沒寫答案,有些忘記填寫,就連數字6和9,她也經常搞混。

老師找了央央的媽媽去辦公室,老師告訴央央的媽媽:「央央媽媽,其實央央很聰明,大多數題目她都會,就是不認真,上課也總走神。你們要好好引導她,讓她改掉粗心大意的壞習慣,才讓她有所進步。」

相信很多家長家裡,都有和央央一樣粗心大意的孩子。為什麼孩子會變得粗心大意呢?接下來將為大家分析一下。

為什麼孩子總是粗心大意?

1、孩子無法集中注意力

俄國的教育學家曾把孩子的注意力比成一扇門,一扇可以通往孩子的心靈的大門。如果孩子的注意力無法集中,這扇通往孩子心靈的門將會是關閉的狀態外界的事情到達不了孩子的心靈,孩子才會做事情粗心大意,丟三落四的,這和孩子的注意力有一定的關係。

2、缺乏耐心

有些孩子平時做事情比較沒有耐心,家長讓孩子閱讀,孩子還沒開始閱讀,就抱怨這本書太厚,看不完、覺得老師布置的作業太多,沒有耐心好好寫作業、把玩具扔得到處都是,嫌玩具太多不願意將玩具收拾好等等,孩子做事缺乏耐心,才會變得粗心大意。

3、生活缺乏條理

有些孩子,他們的生活會比較缺乏條理。比如:房間亂七八糟,從不主動整理、衣服扔得到處都是、襪子經常找不到另一隻、做事情毛手毛腳、粗枝大葉、經常丟三落四等等。孩子的生活缺乏條理,做事情只憑著自己一進興起,缺乏思考,從而導致孩子變得粗心大意。

面對孩子粗心大意,家長的做法也是很重要的,錯誤的做法將會給孩子帶來負面的影響。

面對孩子粗心大意,家長錯誤的做法以及影響

1、反覆嘮叨

面對孩子粗心大意,很多家長都會在孩子面前反覆嘮叨,希望孩子能夠長點記性。比方說:孩子寫作業潦草,家長總對著孩子嘮叨道:「你的字要寫工整一些……」家長的嘮叨並不會讓孩子改掉他粗心大意的毛病,還會讓孩子產生依賴心理,他會覺得反正有家長提醒他,只要家長提醒,他再修改就好。

2、責怪/打罵孩子

面對孩子粗心大意,家長都會覺得生氣,有些家長會責怪孩子太粗心大意,有些家長甚至會控制不住情緒的爆發,對孩子進行打罵。家長責怪/打罵孩子不但不能讓孩子意識到粗心大意的危害,還會引起孩子叛逆心理,孩子將會變得越來越粗心大意。

3、給孩子貼標籤

著名育兒專家李玫瑾曾說過:「家長給孩子貼上什麼標題,孩子就會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教育最忌諱給孩子貼標籤。」

孩子粗心大意,家長都會感到無比無奈,面對孩子粗心大意,丟三落四的行為,很多家長都會直接給孩子貼上了「粗心大意」的標籤。家長這樣的做法並不能讓孩子改掉粗心大意的習慣,還會讓孩子覺得自己本來就是這樣一個粗心大意的人,粗心大意的習慣將會伴隨著孩子一生。

孩子總是粗心大意,家長不用急,對策在這裡

1、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孩子粗心大意,是因為孩子的注意力難以集中。家長要懂得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對於三歲以下的孩子,當孩子在認真地玩玩具或者玩遊戲時,家長要減少對孩子的幹擾,並從小給孩子灌輸做事情要一心一意的觀念;對於四歲以上的孩子,孩子在學習時,家長要減少對孩子的幹擾,並且讓孩子養成閱讀的興趣愛好,孩子在閱讀的過程中,他的注意力將會集中起來。久而久之,才會讓孩子擁有良好的專注力。家長要用心去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孩子才不會變得粗心大意。

2、讓孩子懂得做事要細心

粗心大意的孩子做事情都缺乏耐心,孩子的耐心要從小培養。如果孩子缺乏耐心,家長可以引導孩子做一些需要細心觀察的遊戲,比如:家長將幾種豆子混合在一起,和孩子一起比賽,看誰能更快把豆子歸類好、和孩子一起玩一些需要觀察的遊戲,家長可以找兩些大同小異的圖片,讓孩子觀察,讓他找出其中不同的地方,多鼓勵孩子,引導他認真仔細去觀察等等。讓孩子在遊戲中懂得做事情要細心、認真,從而改掉粗心大意的壞習慣。

3、讓孩子擁有整齊有序的生活

所謂習慣來源於生活,孩子的習慣也和他的生活息息相關。如果孩子的生活環境比較雜亂無章,孩子也將會養成粗心大意的壞習慣。家長要想讓孩子改掉粗心大意的壞習慣,就要讓孩子擁有整齊有序的生活。如果孩子的房間很亂,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整理房間,和孩子一起打掃家裡的衛生,讓孩子擁有整齊有序的生活,孩子才會慢慢改掉粗心大意的壞習慣。

家裡有一個「馬大哈」孩子,家長不用急,只要掌握以上的對策,就能讓孩子改掉粗心大意的壞習慣。

各位家長朋友們,你們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互動哦。

相關焦點

  • 孩子總是粗心大意,家長有很大原因,讓孩子恢復認知錯誤是關鍵
    鄰居家的笑笑媽媽總是在抱怨笑笑的粗心大意:考試的時候明明能夠作對的題目偏偏錯了、早起穿衣服能把衣服給穿反等等,當孩子粗心大意的時候家長在旁邊提醒一次,孩子做對一次,提醒兩次孩子做對兩次。但是一旦家長不在身旁提醒,孩子下一次還是馬馬虎虎,粗心大意。這讓家長想打又捨不得,不打孩子又怕孩子長不了記性,不知道如何是好。
  • 期末考試季,孩子總是粗心大意怎麼辦?
    (原標題:期末考試季,孩子總是粗心大意怎麼辦?)劉一黎建議從生活環境下手,引導孩子形成認真細緻的生活習慣,才能改掉粗心大意的壞毛病。後果:粗心大意帶來的後果不可小視期末考試臨近,誠誠的爸爸又開始著急了。「孩子有一個壞毛病,粗心大意。從他之前幾次的考試情況看,每次都因為粗心導致丟分,都是犯了同樣的錯誤而丟分。
  • 孩子總是粗心大意,家長這樣教培養孩子細心的好習慣
    孩子總是粗心大意怎麼辦?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有父母抱怨自己的孩子做事很粗心,不是考試馬虎就是東西丟三落四……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孩子竟然養成了這個壞毛病。這讓許多家長非常擔心孩子的情況,那麼,如何幫助孩子克服粗心的毛病呢?鄰居家豔豔就是其中一個。前段時間和她媽媽聊天時,她說每次接豔豔放學,豔豔都是第一個出來,最後一個走的。
  • 錢志亮:孩子粗心大意、丟三落四,原因和對策在這裡
    一個五年級孩子的家長說,一些應用題給孩子講過以後,好像明白了,但只要把數字換一下,就又不會做了,家長認為這是孩子粗心,沒把東西放到心裡去。其實這個孩子當時的會靠的是強記,並沒有理解。 像這樣的情況,要從認知的角度去考慮。如果不能理解所學的內容,無法從所學的知識中得到任何有用的信息,所學知識不能進入孩子已有的知識結構。
  • 孩子粗心大意,家長應該怎麼辦?
    4、任務太多,孩子心急,會造成粗心。5、思維能力造成的審題不明。6、不同個性和學習類型造成的粗心傾向。7、家長、老師不良的心理暗示。那麼,孩子粗心大意,家長應該怎麼辦?一、保持耐心,多鼓勵面對孩子的粗心,總是批評孩子,這不僅解決不了實際問題,還會打擊孩子的自尊心,家長要拿出更多的耐心和寬容,幫助孩子找到「粗心點」,千萬不要瞎指揮、亂批評,更不要期望一蹴而就。
  • 孩子學習粗心大意?原來是「視知覺能力」欠缺,家長別再困擾
    近期因為疫情孩子在家上課學習的原因,很多家長見識到了孩子上課的場景,但也正是因為這樣,也更讓很多家長操心頭痛,孩子學習老分心,注意力不集中,做作業更是粗心大意。教孩子學習做作業就真的那麼難到讓人崩潰嗎?家長在教孩子寫作業的時候有沒有去考慮孩子粗心大意的原因呢?孩子為什麼學習做作業老會分心呢?其實孩子學習做作業粗心大意受外在因素和內在因素的原因,而這些方面的原因有很多,家長首先要知道是為什麼孩子會這樣,外在影響因素是什麼?
  • 睿智燈塔-孩子總是粗心大意怎麼辦,如何幫助孩子克服粗心的毛病
    孩子總是粗心大意怎麼辦?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有父母抱怨自己的孩子做事很粗心,不是考試馬虎就是東西丟三落四……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孩子竟然養成了這個壞毛病。這讓許多家長非常擔心孩子的情況,那麼,如何幫助孩子克服粗心的毛病呢?鄰居家豔豔就是其中一個。前段時間和她媽媽聊天時,她說每次接豔豔放學,豔豔都是第一個出來,最後一個走的。
  • 孩子做作業總是粗心大意?這4個辦法幫助孩子壞習慣
    很多爸爸媽媽在輔導孩子學習的時候,紛紛都變成了一個可以隨時爆炸的定時炸彈。家長表示沒有想要孩子變得多麼優秀,但是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實在是太粗心大意了,很多會做的題都因為馬虎而沒有得分。不管是計算題、拼音拼寫、還是英文單詞,都沒有細心的思考,這也是低年級孩子普遍的問題,如果家長一直放任下去,可能會影響孩子的學習能力。家長要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幫助孩子克服粗心的壞習慣,讓孩子養成凡事細心仔細的好習慣。
  • 孩子是個「馬大哈」?家長別急著發火,三招讓孩子不再粗心大意
    1.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這是粗心大意所造成的最為明顯的一種情況了。孩子做題目的時候看錯題,寫答案的時候寫漏了過程等等,這些都直接導致孩子的成績會受到影響。尤其是對於低年級的學生來說,粗心大意造成的丟分情況最為明顯。
  • 兒童早期教育,讓孩子遠離粗心大意,做個細心的孩子
    許多男孩的父母經常這樣說:「我孩子的粗心大意無法糾正。要不是粗心大意,他這次考試會得100分。」「我的孩子不是嗎?如果不是因為粗心,我本來會在金科名列第二。」 「你怎樣才能改變粗心大意的問題?」粗心已經成為困擾男孩父母的「大問題」。面對孩子的粗心,一些父母抱怨、批評甚至毆打他們的孩子。但是這種方法有效嗎?無數的事情已經證明效果很小。
  • 孩子做題總是犯低級錯誤,是粗心大意還是態度不端正?
    粗心大意幾乎是所有小孩子都會犯的一種「錯誤」,尤其是在學習方面,做題粗心便是將分數「拱手相讓」。很多家長對於「粗心問題」也都是零容忍態度,每次看到試卷或是作業本上的「紅色叉號」,都會瞬間化身「福爾摩斯」,指出孩子的疏漏之處。題目過於困難倒情有可原,但看到簡單的作業和題目都會犯錯,家長便會對孩子怒吼「題目這麼簡單還能錯!
  • 清華校長一針見血,死磕這件事兒,改掉孩子粗心大意的毛病
    可悲的是,粗心大意這個毛病一旦成為了習慣,長大之後都很難改掉,將有可能伴隨一身,而絕不是想的那麼簡單。但是,這個看著不嚴重卻總是會壞事的壞習慣,想要讓孩子改掉,卻是難倒了很多家長。事實上,如果家長能夠搞清楚是什麼原因造成的粗心大意,那麼就可以找到解決的辦法了。
  • 孩子從小總是粗心大意怎麼辦,家長千萬別忽略了背後的危害
    我要在打上課鈴前把紅領巾送到才行,否則林子晨該受處罰了……  孩子粗心、馬虎確實是一個很讓人頭疼的問題,很多家長為此憂心忡忡。其實粗心是一種常見的現象,不只是孩子身上有這種毛病,許多成年人也避免不了。一般說來,粗心大意的毛病在孩子身上表現得尤其明顯。 孩子粗心的毛病不是一兩天養成的。在很大程度上,孩子粗心馬虎和家庭教育也是密切相關的。
  • 孩子總是吃不胖,家長不要著急,注意這三點,孩子健康又壯碩
    孩子總是吃不胖,家長不要著急,注意這三點,孩子健康又壯碩很多孩子都是吃很多的東西,但是就是長不胖,這讓家長們也都非常的苦惱,那麼怎麼才能讓孩子長得胖一點呢?如果家長遇到這樣的問題,那麼家長不要著急,只要簡單的注意這三點,那麼孩子健康又壯碩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 孩子總是輕易說放棄:父母要了解這一點,別再懲罰孩子
    當孩子總是輕易說放棄時,你恨鐵不成剛開始懲罰孩子,卻發現你越是懲罰孩子,他越是和你抵抗,最後弄得親子關係越來越緊張。 當你發現孩子總是輕易說放棄,哪怕是比較簡單的事情也會習慣性說放棄時,這時候我們需要特別注意了,孩子可能出現了」習得性無助「,越來越缺乏自信,做什麼事兒都覺得充滿挫敗感,長期下去會自暴自棄。
  • 孩子的粗心大意不能忽視,4個方法幫助孩子糾正粗心的壞習慣
    文/婷媽今天,婷婷學校舉行健美操比賽,好幾個家長報名做義工,幫孩子們化妝。化完妝後,大家聚在一起討論上周才結束的期中考試,大家紛紛表示這次考試孩子的成績退步了,主要表現在粗心大意,讓原本不應該扣分的題也被扣分了。
  • 孩子們總是粗心大意?專家:家長應該理性對待
    孩子們總是粗心大意?專家:家長應該理性對待現在的社會,科技飛速發展,孩子們的學習壓力也在漸漸增大,除了每天的學習課程之外,還要參加各種補習班、興趣班,很多孩子們已經被壓的喘不過氣來了,家長們一心「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可是往往忽視了,他們也還只是孩子,教育要講究方式方法,而不是一味的「隨大流」,別人家的孩子報什麼班,我家的孩子也報什麼。
  • 孩子學習粗心大意該怎麼辦?
    經常聽到家長在孩子考試成績不理想的時侯出言抱怨:「這些題目孩子都會,就是粗心大意出錯的。」對於家長這樣的說法,我認為應該引起重視,其實經常這麼說的家長,他們自己才恰恰是粗心大意的。為什麼呢?舉例來說,1+1=2,孩子熟稔於心,但是在計算或是謄抄時因為疏忽寫成了1+1=3,這叫粗心大意。如果孩子一開始並不特別清楚地學會了1+1=2,而是時而覺得=2,時而覺得=3,甚至根本不理解1+1是什麼意思,這種情況下的出錯就不該怪到粗心大意頭上。
  • 為什麼孩子總是不自信?家長別著急,提升孩子自信心有方法
    表妹說,雖然是她要求毛豆做什麼事都要先詢問她,但沒想到,孩子現在變成這樣。一個男孩子,總是不自信,長大了也不會有什麼出息。生活中,很多孩子都有不自信的表現,家長先別著急,試試這些提升孩子自信心的方法。她工作努力,工作成績也很出色,可是和國外的同事相比,她對自己總是缺乏自信,覺得自己還不夠好,面對很多機會都不敢努力爭取。她說從小家裡很窮,小時候穿的都是別人穿過的衣服,雖然學習很好,可總是覺得自己比不上別人。小時候物質的缺乏讓她不自信,長大明明有實力,卻不敢去拼搏。
  • 優秀的家長要知道,著急否定孩子的想法,會導致孩子墨守成規
    前言:我們在教育孩子時,往往會對孩子的要求比較嚴格,甚至有些家長會每天把孩子要做的事情都給他安排好,當孩子做一些違背自己意願或者違背自己想法的事情,家長就會否定孩子。每天孩子都在家長的要求中生活,沒有自己的想法,沒有自己的思維。這樣的孩子長大之後很容易導致他墨守成規,所以好的家長要懂得不應該著急去否定孩子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