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後如何填寫志願?為了大學不後悔,這4個職業規劃必須早知道

2020-08-28 心理念學習力教育

1

關於高考後的選擇,是家長和孩子要面對的問題。而家長,往往比孩子更為著急。


高考會不會一錘定終身?


考砸了,要不要給孩子報名重讀?


分數下來了,該怎麼給孩子選專業,出了校園後好找工作?


填寫志願是任由孩子自己選擇,還是為了孩子好,一手包辦?


該聽權威的意見嗎?讀金融,讀醫生,讀IT?什麼賺錢就讀什麼?


……


面對高考後的報考選擇,真的是萬千思緒湧上頭。儘管隨著社會發展,高考不再是一錘定終身的事情,但讀什麼學校的什麼專業對孩子還是會有影響。


職業規劃,真的應該趁早,趁早,再趁早!

2

關於填志願,總繞不開這幾個問題:


經常會遇到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情況。如果選擇了一個相對比較好的學校,有可能就沒有辦法選擇喜歡的專業;如果選擇自己想要學習的專業,可能就上不了比較好的學校。


對高考志願清單中那些形形色色、五花八門的專業,完全不知所以。更何況,很多專業都只是名字聽起來好聽,所授的課程根本不是那麼回事兒。考生和家長們兩眼一摸黑,只能隨大流,大家怎麼選,就怎麼跟。


孩子和家長的角逐。孩子想離家遠遠的上大學,父母希望孩子在身邊上學;孩子想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父母則認為孩子太幼稚根本不知道現實世界的殘酷,選專業當然是選好就業的。雙方都無法說服對方。


3

專業該如何選擇?

1

我想要的專業 VS 別人認為的好專業


面對高考志願的選擇,究竟是從心還是從眾?


問題拋出來,很多年輕人可能會很爽快地回答:當然是選自己喜歡的啦!但是再仔細琢磨,自己喜歡的和追求的,究竟是源於對真實的自己,還是源於別人眼中的自己?


我們的目光很多時候都是關注別人的稱讚和期待,以至於本末倒置,一不小心就將自己的初心迷失在各種追名逐利之中,我們奮發拼搏地爭取到各種別人各種豔羨的目光之後,卻感覺不到快樂。



別人認為應該追逐的那種光鮮亮麗的生活狀態和工作目標,如果不是自己想要的、自己喜歡的、自己擅長的、自己享受的,那麼只會收穫膚淺而短暫的快樂,看起來很不錯,實際上很空洞。


就好像內心渴望身邊是一個忠誠而體貼的伴侶的你,嫁了一個傳說中的「高富帥」老公,結果因為他終日忙於應酬和講究排場而常常忽略了你的感受,給予不了你最渴望的陪伴,以至於你不能夠真正的感覺被愛和感到幸福。


我們嘗試在「選擇更貼近真實自我的答案」與「符合社會期待的完美塑造」之間取得平衡,最後往往只能搪塞一句「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我們沒辦法不介意別人的眼光。


雖然無法取得平衡,但是我們可以分出主次。「從心選擇」和「大眾選擇」不一定是對立的,關鍵是自己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最看重的是什麼。



面對高考志願的填報時,在徵求身邊親朋、老師建議之後,「全面了解和評估自己」對高考生的這次選擇就顯得非常重要。我想要、我喜歡、我擅長、我享受的那些和真實感受,才是屬於你自己的,我們可以活成被人羨慕的樣子,但首先要活出自己本來的模樣。


別人的稱讚可能只能讓你開心一陣子,但是自己對自己的肯定才是真正的快樂源泉。


2

熱門專業 VS 高薪職業


很多人都選擇了經濟回報效益最高的行業作為自己的事業,但最後卻活得非常不快樂。他們不喜歡自己在做的事情,討厭自己的工作,每天上班前都感覺特別壓抑或者焦慮,心心念念想的是退休,卻年復一年困在一個位置。


年輕的人兒啊,你希望這就是你的將來嗎?



如果你找到既能賺錢,又能讓你感覺活著特別有意義的,那趕緊撲上去吧!但不要選擇那些你完全不感興趣,只是賺的錢比較多的專業——積極心理學已經有太多實證研究表明單純的物質和金錢並不能使人快樂。


所以,在選擇大學專業方面,這裡有一些問題,你可以先問問自己:


  • 你高中時候最擅長的學科或者特長有哪些?那些特長與你計劃選擇的專業有關聯嗎?
  • 你喜歡一個人做事還是和團隊一起?
  • 你能想像自己坐在辦公室的場景嗎?你願意在一家大企業做,還是希望在一些創業小型企業工作呢?
  • 你是一個「主動」的人,能夠自己做計劃,還是需要別人給你指導和框架,才能進行工作呢?
  • 什麼事情會讓你感覺特別容易有壓力?這其中有沒有什麼壓力源和你打算進修的專業也有關呢?例如,如果你覺得解數學題特別難,特別頭疼,那麼讀工程類的專業可能就不會是你想要的。
  • 你過去是否進行社會實踐過?有什麼工作會讓你感覺特別有壓力嗎?是如何給你帶來壓力的呢?
  • 如果你想換專業的話,心中有沒有備選的專業呢?
  • 在你心裡,成功的人都需要什麼樣的品質呢?

3

工作 VS 事業 VS 職業


當你在琢磨這些問題的時候,有一個東西也需要納入考量範圍:你想要一份工作,還是事業,還是一份職業?


工作僅僅關乎薪水。經濟上的保障並不一定能提供你任何滿足感或身份認同感。有工作的人不一定會向他人推薦和介紹自己的工作——只是一份能讓自己三餐溫飽的工作而已,似乎沒有什麼可說的。



一份事業則包含了更多的動力在裡面。


那些有一份事業的人往往會為了晉升而打拼,然後是再高一級的晉升,如此循環往復。那些為事業打拼的人會非常努力工作,以讓自己得到晉升,所以他們必須在自己工作崗位表現非常好。他們必須和很多人競爭才能不斷往上爬。那些為事業打拼的人,總想著高一點,再高一點。



而擁有一份職業,就像是一種使命驅使你去做些什麼——而這個使命對於個體來說不僅是重要的,甚至是他生命中的一部分。


職業能給人帶來意義、滿足感、目的和愉悅感。那些擁有一份職業的人熱愛他們從事的事情,會發現自己不願意做任何其他的工作。每天上班他們會感覺鬥志滿滿,很多擁有職業的人都不會想著退休。


現在對你來說,要知道你打算選擇的專業最終會引領你找到一份工作、事業還是一份職業,也許還很迷茫。但你可以想像這三個選項中,你最喜歡哪一個。

4

要從心,先要了解自己


趁著暑假,鼓勵你可以花一些時間思考一下自己的未來和專業。你到底想要什麼呢?做什麼會讓你由衷地感到快樂和滿足呢?你要如何知道自己做的選擇,是正確的呢?


想要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優勢和喜好,或者高考成績出來後你可以更從容地填報志願、更靠近你想要的未來,你可以這麼做:


1、向外獲取信息。和老師、已經在大學就讀的親朋討論你的想法,同時獲取他們的建議;


2、親身體驗。趁著暑假的機會多參加社會實踐活動,親身感受你和目標未來的差距,找到你今後努力的方向並且儲備足夠的動力,以及尋求經驗豐富的「過來人」給予你的忠告;


3、尋求專業諮詢。到專業的機構做一些心理測試(例如:學習及能力測驗、霍蘭德職業傾向測驗)和評估,諮詢職業生涯規劃。通過科學地了解自己,可以更好地適應新的大學生活,以及啟發你找到更匹配的專業發展選擇。

相關焦點

  • 高考後如何填寫志願?為了大學不後悔,這4個職業規劃必須早知道
    分數下來了,該怎麼給孩子選專業,出了校園後好找工作?填寫志願是任由孩子自己選擇,還是為了孩子好,一手包辦?職業規劃,真的應該趁早,趁早,再趁早!2關於填志願,總繞不開這幾個問題:經常會遇到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情況。
  • 高考出分之後,職業規劃從志願填報開始
    然而重視選擇,並不意味著父母和孩子在面對高考志願填報時就知道如何做出更好的選擇。長久以來,我們的父母和孩子們心中多少都有這樣一個誤區:分數決定一切。如此錄取形勢下,難的不再是考取一所大學,難的是孩子大學畢業後如何就業,難的是孩子如何在競爭激烈的人才市場中找到好工作,謀求好發展,成就好人生。
  • 高考後如何規劃志願方案才能贏得未來
    據網上調查數據顯示,59.6%的考生不知道自己所報的專業是學什麼的,對專業的理解基本停留在望文生義的階段,43%的人甚至不知道所學專業畢業後會在哪些行業工作,已經就業的畢業生中70%的學生從事與專業無關的工作,50%受訪者明確表示如果有機會重新選擇,堅決不會再選之前的專業。
  • 2018高考志願填報技巧如何填寫高考志願?
    讓每個孩子都上好大學2018高考志願填報技巧如何填寫高考志願如何進入重點大學,俗話說的好十年苦讀,一朝高考。每個考生都懷揣著自己的大學夢,然而高考的分數高低制約著學生的選擇,高考志願填報對於低分的同學來說是一個艱難的抉擇。
  • 高考臨近,如何幫助孩子進行志願填報與職業規劃?
    隨著2020高考時間臨近,高考志願的填報與規劃也成為很多學生和家長迫切關心的問題。如何化壓力為動力,做出更好的應對規劃?新東方舉辦了「高考留學齊規劃」講座活動。在活動中邀請到了國家認證職業生涯規劃師、中國人民大學職業指導顧問張進老師,為大家帶來了一場《高考填報與職業規劃》的專業講座。
  • 作好職業規劃是報好高考志願的先決條件
    高考分數馬上揭曉,面對志願填報,相信很多考生也是一臉的懵懂,因為平時大家更多地注意考試分數,而很少注意自己的職業規劃。  記得我們升學志願填報時,除師範學校外其他專業招生計劃很少,班主任老師和我們胡亂選上一個第一志願,第二志願就報上師範,因為大家知道第一志願基本錄取不了,不選師範有可能落選。等女兒考大學時,分數下來了,女兒對我們說:「我的任務完成了,報志願就看你們的了。」
  • 高考志願填報應從職業規劃著手
    第 4 期 2018-05-14 高考志願填報應從職業規劃著手 觀點速覽 /view the glimpse 職業生涯規劃在高考志願的規劃中對考生來說至關重要。高考填報是人生的第一次定位,也是對自己未來職業人生的一次設計。
  • 高考志願填報的「2個忌諱」和「3個查詢」
    有不少學生,由於高考前非常緊張,高考壓力巨大,高考結束後就一心玩樂,而對志願填報之事早已忘記,直到志願填報時間來臨,才想起要填報志願了,但這個時候,卻不知道該咋填。在這裡,我就簡單地談論一下高考志願填報的「2個忌諱」和「3個查詢」,以幫助各位考生早作準備。
  • 2020高考填報志願你必須知道的
    這次網課,由於各地學習條件存在著巨大的差異,有些地區完全不具備上網課的條件,而符合上網課條件的地區,也因為有些孩子自身的原因,使得網課效果很不理想。因此,為了保證這屆考生的高考質量,國家在疫情尚未徹底結束的情況下,採取了「省域內同步複課、高考延遲一個月」的政策。
  • 不服從調劑差點被退檔,高考志願填報那些彎彎繞,你不知道就慘了
    他說自己今年填志願差點被退檔,還好最後在徵集志願的時候總算被錄上了。當時填志願的時候,一下子不知道怎麼想的,除了要衝一衝的兩個專業,其他都沒有勾選服從調劑。等填完了,提交了,老師憂心的一句提醒「你這樣不但退檔嗎?」把他嚇出了一身冷汗,那段時間同學們都喜笑顏開,在討論未來的學校,就他心事重重。
  • 不服從調劑差點被退檔,高考志願填報那些彎彎繞,不知道就慘了!
    最近有一位今年的準大一新生小傑給向陽君留言,說了自己的煩惱和懊悔,希望向陽生涯能幫他規劃一下未來的方向。他說自己今年填志願差點被退檔,還好最後在徵集志願的時候總算被錄上了。當時填志願的時候,一下子不知道怎麼想的,除了要衝一衝的兩個專業,其他都沒有勾選服從調劑。
  • 2020美術高考:高考志願填報,美術生如何巧用「平行志願」?
    高考成績一出,志願填報就成了當前考生和家長的關注焦點,志願填得好,大學和專業級別就能上一層,反之則相反。現在,不少省份志願填報採用的是「平行志願」,而如何巧妙利用這一點,讓自己更具優勢是關鍵。各省平行志願各批次可填院校數量有差異,但不管上限有多少個,都必須填滿,因為按照平行志願的投檔規則,填的院校越多,被投檔的機會就越大
  • 2020高考志願填報必須掌握的4個技巧!
    2020年全國各省市夏季高考成績分數已經陸續公布,查分的過程是幾家歡喜幾家憂,但隨之而來的,高考志願填報,更是讓家長和考生們頭大,很多考生面臨著「高不成,低不就」的現狀,正所謂「七分考三分報」,成績代表著門檻和高度,志願則意味著方向和定位。
  • 高考志願填報規劃
    志願填報到底重不重要?7月8號,高考交卷意味著高考結束了嗎?不,不,接下來的15天-20天時間還有一次高考喲。啥?還有?對,那就是第二次高考—志願填報。志願填報要是那樣簡單的話,那麼多志願研究機構、職業規劃老師、各高校招辦早都該幹嘛幹嘛去了,也不用費勁巴拉地天天研究這703個專業、3005所高校了,給你一個歷年來的資料庫,完事了。
  • 高考志願填報 |請收下這一份精心指導,讓大學和專業選擇不再煩惱
    不看一定後悔哦~很多人都以為,寒窗苦讀十二年,高考就是我們的終點,其實並不。我們以為所有的努力是為了高考,但其實我們真正的目的是為了踏進夢想中的大學,而高考只是幫我們拿到了志願填報的資格。隨著高考結束,志願填報的煩惱接踵而至。
  • 2019高考志願填報,這些注意事項很重要,不要等上大學了才後悔
    高考志願填報並不只是選擇大學和專業這麼簡單,它是人生中最為重要的一次選擇,會直接影響考生的未來發展和就業職業,甚至會決定高考是否順利。很多考生都是藉助高考志願填報實現逆襲的,如果考生選擇合適恰當的大學專業,畢業後自然會有很好的發展前景。
  • 三招教你搞定高考志願如何填寫!
    高考志願的填寫說大也大,比如涉及生涯規劃的問題,近3000所高校,林林總總700多個專業。但是說小也小,實際上對於多數人沒有太大選擇餘地,也比較簡單。那麼,2020屆的高考生應該怎樣挑選適合自己的專業以及學校呢?一般要遵從三個原則:學校優先原則、地域原則、專業原則。
  • 高考填報志願前,一定要做好職業生涯規劃,未來就業不迷茫
    馬上就要開始高考填報志願了,選擇院校和專業才是高考的最後一個重要環節,選不好以後就業很迷茫,選好了容易找到工作,前途不愁,未來「不迷茫」。那麼在填報志願前,建議你一定要做職業生涯規劃。大學結束後大多數學生都直面就業問題,大學選擇的專業和院校所在城市對以後的就業都有重要影響,所以讓以後就業不迷茫,這個時候就要做好職業生涯規劃。一、怎麼做職業生涯規劃?
  • 高考志願的那些事 「過來人」解讀高考志願如何填報
    有人準備充分壓線考上心儀大學,有人一時賭氣選擇遠方不知名院校……多名不同年齡的往屆高考生講述「我和高考志願的那些事兒」遺憾?慶幸?回眸志願填報 「過來人」有新感悟  網圖  「如果我知道現在這個行業如此『沒落』,當初怎麼也不會填報那個志願的!」
  • 中考網上填報志願攻略拿好!23個問題答案早知道
    接下來廣大考生和家長將進行網上志願填報,那麼如何進行志願填報?填報時應注意哪些事項?什麼是「平行志願」?最受關注的山東省實驗中學(集團)內的大學城實驗高中又該怎麼填報?接下來記者整理了23個相關問題及解答情況,為考生和家長奉上一份志願填報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