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寒窗苦讀,3天選學校定專業,
71.2%的大學生表示希望可以重新填報志願!
67.1%的大學生不了解填報志願所選的專業!
56.2%的大學生表示入學後和預期差距很大!
67.9%的考生未經專業的指導盲目填報志願!
無數教訓讓考生和家長明白:
科學填報志願比取得好成績更重要!
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如何打好打贏這場戰鬥呢?那就是慎重對待,提前做好準備。古人云「不打無準備之仗」。
高考志願填報是人生職業生涯的起點,考生對學校和專業的選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未來的就業發展。因此,在高考志願填報時,考生和家長鬚提前做好人生規劃,根據自己的規划去指導學校和專業的選擇。
據網上調查數據顯示,59.6%的考生不知道自己所報的專業是學什麼的,對專業的理解基本停留在望文生義的階段,43%的人甚至不知道所學專業畢業後會在哪些行業工作,已經就業的畢業生中70%的學生從事與專業無關的工作,50%受訪者明確表示如果有機會重新選擇,堅決不會再選之前的專業。這種現象無疑是對高等教育資源的巨大浪費,很大原因在於考生當年填報志願時沒有做人生規劃,糊裡糊塗填報了並不適合自己的志願。
高考志願填報簡單的來說就是選擇一所大學一個專業,但是他對孩子的影響不僅僅是大學四年的生活、學習、就業、發展質量,更深層次的是影響孩子的一生,所以這些年職業規劃已經深入人心,各位家長也開始重視起來,所以現在網絡上及購買的志願卡都有各種各樣的測試,測試的結果會出一大堆專業,其實這個不叫職業規劃,真正的職業規劃是幫助孩子做好人生的長期規劃,所以測試結果只是第一步縮小了選擇範圍,而後面還要依據孩子的學習能力、成績水平、家庭條件、社會人脈、獨立能力、工作能力、交際能力統籌考慮,然後依和孩子、家長的溝通初步確定發展方向,最後對於不同情況的孩子做出不同的規劃,如同樣的成績、同樣的家庭條件、同樣的社會人脈,由於孩子的學習能力不同也要做出不同的志願方案設計,學習能力強的孩子以考研為主要因素考慮學校、專業,而對於學習能力差的孩子則要以就業為主要考慮因素設計志願方案,因為志願填報的唯一目的是就業,所以真正做到職業規劃與志願方案的有機統一必須是以就業為目標下的全盤考慮後的方案,如某個孩子打算本科就業而且是要回到京津冀就業,這就要以京津冀的高校為主要選擇,而成績相同的另外一個孩子學習能力強準備以考研為主,在院校選擇上則要重點考慮學校的層次,另外對於高考正常發揮、失常發揮、超常發揮的孩子也要設計不同的方案,失常發揮的孩子可以適當衝一下院校,到大學後努力學習可以通過轉專業進入目標專業,對於超常發揮的孩子則要以保專業為主,而正常發揮的孩子則以考慮高校的二級學院為主,在大學裡要做到從該校一個學院轉到另一個學院成功率不超過5%,而要是從在一個學院內轉專業成功率則達到30%甚至更高,所以志願方案的設計必須在以就業為目標的前提下統籌考慮各種因素才能做出真正的正確方案。
一.高考志願填報是個人職業發展的關鍵起點
1).是進入職業生涯第一次重要的選擇,是設計未來人生的的起點。
2).從職業規劃和職業發展的角度填報志願,依據考生的興趣、性格以及潛能,會影響未來職業發展。
二.高考志願填報深刻影響個人長遠職業發展
1).從生涯教育理論來看,高中正處於學生的生涯探索時期,高考填報志願是高中生涯規劃教育最重要的一個環節。
2).高考志願填報中大學和專業的選擇,是未來職業發展的基石,要依據自身的興趣目標,合理填報高考志願。
3).要有長遠眼光,制定符合考生發展的計劃,更接近未來社會需求和職場實際。
三.大學選擇深刻影響個人思維方式和知識視野
1).在綜合實力強、經濟發達(如北上廣及其他省會城市)的大學學習,學生更容易開拓思維,增長見識,也有更好的就業機會。
2).如在三線城市的大學裡學習,大學的內在品質和文化積澱有限,學生得到的鍛鍊,以及其創新思維等都會受到影響,效果可能遠不及大城市。
四.大學選擇深刻影響個人思維方式和知識視野
1).高考志願填報中選擇專業要認真分析考生的思維方式、性格類型和行為特點,為未來擇業打基礎。
2).對考生來講,選擇一個適合自己學習的專業,並利用自己的專業技能找到理想的職業,是個人職業發展的重要基礎。
有這樣一句話來形容高考志願填報的重要性,「三分成績,七分志願。」志願填寫比高考本身更重要。過去學校包分配時,只要能進入大學校園,就有一個好的起點。而現在,在分數相同的情況下,一旦選錯專業,做錯決策,那將影響一個考生以後的就業之路。
家長經常會問兩個同檔院校的選擇問題,其實這個很簡單,主要是弄懂以下幾個問題就行了。
①每所院校開設的專業都是由優勢學科群、衍生學科群、邊緣學科群組成,所以對比同檔次高校首先要搞清楚每所高校的優勢學科專業有哪些?衍生學科專業有哪些?邊緣學科專業有哪些?優勢專業是該校重點建設所以師資、科研都會向這些專業傾斜。
②就業情況(考研、三方協議為主考慮)、就業地域、就業行業,一般來說優勢專業決定了就業圈子,衍生專業就業相對還可以,而邊緣專業會很差既使熱門專業,如上海海洋大學,其優勢專業是水產、海洋專業,就業也是以海洋、水產為主要就業圈子,而衍生專業海洋運輸、海洋機械等就業問題不大,而當下非常熱的金融學專業就業困難,但是收分卻是最高的,所以志願填報不要過度追熱而不顧一切,將來對孩子的發展影響很大。
③職業規劃,沒有規劃的志願方案就已經註定了失敗,所以在做好職業規劃的基礎上再對比同檔院校的優勢專業、衍生專業、邊緣專業就可以確定了。
④當然還要綜合考慮家庭條件、社會人脈、孩子能力、就業區域等因素才能真正做出科學的志願方案。
⑤政策法規、招生章程、專業發展趨勢、社會發展趨勢等也要全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