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觀]投訴下雪天高校校車拒載學生 先要弄清楚「誰的校車」

2020-12-25 央廣網

北方的春,「春如四季」。根據天氣記錄,本周一至周三,內蒙古呼和浩特和林格爾縣的最高溫依次為24℃,12℃和4℃。就在4℃的小雨轉雨夾雪天氣中,位於該縣的內蒙古師範大學盛樂校區的學生們迎來了清明小長假。旺盛的出行需求和突然轉冷的天氣,不幸碰頭。

網上流傳的視頻顯示,小長假前一天,也就是本周三下午,內蒙古師範大學盛樂校區的學生們試圖乘坐校車前往呼和浩特市區。校車候車室內,車隊負責人「從下午三四點開始轟人」,當畫面中一名被標註為老師的女性質問「老師是人,學生就不是人啊?這麼多人怎麼走?」車隊負責人回應稱「不管,不管,就不管」。三個「不管」,直上熱搜。

要細究車隊負責人的毛病,先要弄清楚校車設置的目的。與顏色鮮豔、接送幼童上下學的小巴不同,在各級高校,車身噴塗學校名稱的大小客車,一般是接送教職工上下班的通勤車。學校是教學育人之地,但它同時也是有家有口的普通人供職的場所。單位地處偏遠,既不提供宿舍,提供擺渡的大巴當然在情理之中。為了服務只有2節課、4節課、6節課的老師,班車頻次加密也是後勤服務改善的必然。服務的細分伴隨運力的冗餘,在非早晚尖峰時間,校車產生的部分閒置座位,能否成為方便學生出行的舉手之勞?開好事之先者,沒有被念好心,反而慣出了一些「天經地義」的毛病。

「運力富餘時可搭載學生」的默認規則,潛臺詞是「首先保障教職工乘坐」。作為區區現場秩序維護者,車隊負責人面對惡劣天氣下可以預見的座位緊張,在臨近教師下班高峰時開始阻止學生上車,其行為是符合邏輯的。倒是這位為學生鳴不平的老師,真的覺得這些體力精力充沛、已成年或將成年的青年人是弱勢群體嗎?真的覺得區區幾輛校車,是為數量上萬的學生而設的嗎?為求「平等」,她大可以把自己的座位先讓給某位學生。但顯然,無論是她還是要求上車的學生,追求的都只是「自己能上車」的立竿見影和「現場的人都上車」的其樂融融,至於實現的可能性,不在考慮之列。

可惜這位車隊負責人,也是個「好好說話」的反面教材,佔盡道理,倒在嘴上。明明可以說「我們要先保障老師們上車」,偏不,非要說「不管不管就不管」;明明可以讓學生們維持好候車廳秩序、讓出上車通道,偏不,非要被氣得七竅生煙後直接驅趕學生。對校車的發車秩序,結果是一樣的;對個人呢?明明是個「權限有限的耿直男」,輿論風暴裡,成了「臉臭冷血的黑心腸」。

這個故事裡,車隊負責人像極了遊樂場裡那些被熊孩子家長的反覆挑釁和假意道歉激怒,並最終動手的老實人。來看看真正誅心的人——為渲染車隊之惡,投訴者表示「當時室外大雪」,為揭露「路面太滑、減少校車班次」之說立不住腳,又稱「路上基本沒有積雪」,這雪到底是大還是不大?學生稱別無選擇,「在路上叫黑車叫了兩小時」,但據百度地圖,距內蒙古師大盛樂校區一公裡處即是盛樂經濟園區北口站,在每天校車結束運行半小時後,前往呼和浩特市區的209路公交車仍在此站停靠。(記者沈靜文)

相關焦點

  • 校車雪天拒載學生?原來又是「鬥米恩,擔米仇」!
    校車候車室內,車隊負責人「從下午三四點開始轟人」,當畫面中一名被標註為老師的女性質問「老師是人,學生就不是人啊?這麼多人怎麼走?」車隊負責人回應稱「不管,不管,就不管」。三個「不管」,直上熱搜。要細究車隊負責人的毛病,先要弄清楚校車設置的目的。與顏色鮮豔、接送幼童上下學的小巴不同,在各級高校,車身噴塗學校名稱的大小客車,一般是接送教職工上下班的通勤車。
  • 校車拒載:高校的服務和學生的權利
    【閱讀提示】內蒙古師大否認校車拒載學生:有人發布了不完整信息一事發布聲明,否認拒載學生,稱「有某學院學生通過微博平臺發布了部分不完整信息」。  在此之前,有媒體報導稱,4月4日,清明假期前一天的晚上,內蒙古師範大學盛樂校區的學生們打算坐校車返回市區,卻遭遇拒載,校方車隊稱只能載老師。視頻中一位女教師為學生鳴不平:「老師是人,學生就不是人啊?這麼多人怎麼走?」不料校方工作人員大喊:「不管,不管,就不管。」
  • 公交成校方首選租用校車 公交校車超載或將拒載
    「公交校車」超員今後司機可拒載  甘肅「11·16」慶陽校車悲劇發生後,校車安全被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然而慘痛的教訓卻仍被一些人無視。17、18日兩天,昆明交警接連查獲多起校車超載事件。
  • 內蒙古師大否認校車拒載學生:有人發布了不完整信息
    4月7日下午,內蒙古師範大學就「4月4日極端天氣導致校車停發引發網絡輿情」一事發布聲明,否認拒載學生,稱「有某學院學生通過微博平臺發布了部分不完整信息」。  在此之前,有媒體報導稱,4月4日,清明假期前一天的晚上,內蒙古師範大學盛樂校區的學生們打算坐校車返回市區,卻遭到了無情的拒載,校方車隊稱只能載老師。
  • 內蒙古師大發聲明否認校車拒載學生:有人發布了不完整信息
    4月7日下午,內蒙古師範大學就「4月4日極端天氣導致校車停發引發網絡輿情」一事發布聲明,否認拒載學生,稱「有某學院學生通過微博平臺發布了部分不完整信息」。在此之前,有媒體報導稱,4月4日,清明假期前一天的晚上,內蒙古師範大學盛樂校區的學生們打算坐校車返回市區,卻遭到了無情的拒載,校方車隊稱只能載老師。該校一老師為學生鳴不平:「老師是人,學生就不是人啊?這麼多人怎麼走?」不料校方工作人員大喊:「不管,不管,就不管。」
  • 【理智言論】師大校車這麼火?
    個人觀點看來不知道學校這個校車的事情為什麼要吐槽?由於天氣原因,校車停運應該是很正常的現象,就像機場飛機延誤或者改籤一樣。學校停運校車也是出於學生安全考慮。讓老師先走,原因也給出了是因為教師在盛樂沒有居住的地方,而學生有宿舍,所以優先教師。再者說,沒有特別情況,學生和老師之間,理應做到教師優先的禮讓吧。    大家的議論點也大多圍繞在態度差,那句不管不管上。
  • 明起重慶啟動校車整治 接送學生必須使用專用校車
    專車專用 隨便找輛車當校車來不脫    整治行動為期10天,期間,警方將按照各區設置1個檢查站、5個檢查點,各縣設置1個檢查站、3個檢查點的要求,加強路面執法檢查工作。    校車和校車駕駛人無牌、無證、無資質,以及交通違法多發未處理等問題,是校車安全隱患的重要源頭。
  • 高校門口黑車堵路 警車開道校車仍難出門
    江西城市學院微博工作室:1月12日7點34分,江西城市職業學院校門「黑車」被圍堵,學生們當天要參加國家考試,差點延誤了考生考試時間,希望政府部門能夠高度關注!  微追蹤:  本報曾多次追蹤報導南昌不少高校周邊「黑車」橫行事件。然而,高校「黑車」不見減少,反而愈來愈猖獗。江西城市職業學院師生稱,1月12日7時許,他們乘坐校車去考試,被「黑車」圍堵,最終師生花錢買平安,才沒有延誤考生考試時間。  「『黑車』猖獗,坐地起價,誰來維護我們的安全?」1月14日,眾多擔心安全無保障的師生憂心地向本報記者反映。
  • 晉江首家校車服務公司試運行 學生乘校車可獲補助
    下午放學鈴聲響起,新塘荊山外來工子弟學校三年級學生小玲歡快地背起書包,往操場上走,那兒,晉江市順豪校車服務公司的黃色國標校車正準備送她回家。通過開展「教育問計進學校」、「三走進三服務」、「定期定點下基層接訪」等一系列活動,市教育局細化確定了校車管理問題等3個先查先改的具體事項,明確了整改具體措施、時間表和責任人。
  • 全國開學在即,乘坐校車出行再度成為家長關注焦點
    再過幾天,全國學校就將正式開學,在我們感慨這久違的開學時,學生乘坐校車出行也再度成為家長關注的焦點,因為校車相比其他車輛不僅安全性更高,也更能保障乘車學生的安全。隨著近些年社會對於學生交通安全問題越來越重視,使得家長和學校都希望孩子能夠乘坐安全的校車出行。
  • 專用校車和非專用校車的區別
    ​從2012年《校車安全管理條例》頒布以來,中國校車行業逐漸開始步入正軌,全國各地越來越多的學校和家長紛紛選擇校車作為孩子上下學的主要交通工具,我們在路面上也能經常看到校車在學校門口接送孩子。首先,根據國家標準不同,專用校車與非專用校車的各項性能要求具有一定的差別,比如整車、座椅及其他標準都有所不同。目前國內對於校車的定義是,用於接送不少於5名幼兒園、小學、中學等教育機構的學生及照管人員上下學的客車和乘用車。按乘坐對象分類包括幼兒校車、小學生校車和其他校車,按車輛屬性分類包括專用校車和非專用校車。
  • 校車財政專項補助資金到底該給誰?
    蛟河市教育局分管副局長遲玉華、財審科科長叢曉紅、校車安全辦負責人李嘉坤三人共同接受了記者採訪。遲玉華介紹,蛟河市現有103臺接送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車輛,其中標準化校車35臺,班線車輛68臺。在記者隨後對蛟河市隆興客運有限公司採訪時,當著蛟河市教育局相關人員的面,這家公司的負責人紀連方說,隆興公司與所有接送學生車輛的車主,無論是其他客運公司還是個體運輸戶都是平等的,不存在誰管理誰的問題。隆興公司與承擔接送學生車輛的車主之間是平等的合同關係,是合作關係。
  • 校車聯盟|我國校車發展的歷程
    在我國直到20世紀80年代後期,才有類似擁有校車的功能的社會車輛的出現,而後在漫長的一段時間校車的運營和發展都比較緩慢,而且嚴格標準的校車更是少之又少。可在最近幾年來,由於教育資源的不斷優化調整,鄉村撤點並校現象的不斷出現,學生對校車的需求量日益增大,校車作為教育的重要資源而日益顯現。
  • 憑什麼羅切斯特大學的校車禮儀要專門翻譯成中文?
    From INSIGHT視界   相信在海外生活過的留學生們,多多少少都曾經遭遇過歧視,即使是在知識氛圍濃厚、平等自由的高校校園裡,也不能倖免。   這份聲明,控訴了校車內對於包括中國留學生、學者在內的華人社群的歧視現象。
  • 杜拜:校車如何在疫情中保護好學生?
    隨著校園的重新開放指日可待,杜拜校車運營商有關(疫情期間的)校車安全也被提上議程——從幫助學生上車到標記出學生的(個人專用)座位。 校車運營商的約120名代表最近參加了由道路和運輸管理局(RTA)舉辦的虛擬研討會。
  • 村裡來了「大鼻子」校車
    如今,每天都有12輛安全校車(41座和56座兩種),服務於趙全營中心小學,板橋小學共25個村莊的450多名學生。安全校車試點帶來了多重變化——鄉村學生安全上下學更可控,校園周邊交通擁堵也得到緩解,家長們也從繁重的接送中解放了。
  • 教育評論:校車安全發展,出路在哪裡
    核心提示   日前,甘肅省正寧縣榆林子鎮發生的幼兒園校車事故再次敲響警鐘,校車安全問題再次引發社會關注。   校車事故為何屢屢發生?校車實際運營現狀如何?誰該為校車安全負責?對校車的剛性需求誰來滿足?本報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 成都共有381輛校車 每天接送7千娃娃
    小學  自購型:校車司機都是老師傅  成都美視國際學校後勤行政管理部高經理介紹,該校校車是學校出錢購買,行駛路線和跟車護送老師都是固定的,這樣方便清楚掌握每個坐車學生的基本情況。每輛車都是一人一座,不允許有學生站著,每趟車學校派有固定的跟車老師,校車準時發車,準時達到車站,跟車老師必須在所有學生都被家長接走後才能離開。  大學校車  服務外包型:在蓉高校同一車隊運營  「我們是全國規模最大的校園車隊。」
  • 學校租用公交車當校車 學生被擠成「沙丁魚」
    近日,一名集美區潤澤小學的學生家長向本報官方微博「@廈門日報」反映,學校租用普通公交車當 「校車」,用來接送學生,每天都擠得滿滿的,有的小孩還因此刮傷。記者聯繫灌口派出所,昨日清晨,民警當場攔下「校車」,發現車上一共載了70多名學生,超載13%。
  • 「智慧校車系統」先進的學生安全保障
    ​一系列的校車悲慘事故,把全社會的關注焦點都集中到了校車身上,雖然政府在2012年出臺了《校車安全管理條例》也對校車做出了很多規範性的條款,但是校車事故卻始終影響著校車行業的發展。尤其是在近段時間,接連發生的學生安全交通事故,讓大家開始思考如何才能使校車更加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