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4個維度,決定了你的格局

2021-02-18 洞見


洞見(DJ00123987)——不一樣的觀點,不一樣的故事,數百萬人訂閱的微信大號。點擊標題下藍字「洞見」免費關注,我們將為您提供有價值、有意思的延伸閱讀。

來源:真情部落格(ID: ZhenQingBlog)

我們堅持一件事情,並不是因為這樣做了會有效果,而是堅信,這樣做是對的。

♬ 點上方綠標可收聽洞見主播楊槍槍朗讀音頻

無論是古往還是今來,線上或者線下,格局這個詞都是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人常說「性格決定命運,氣度影響格局」,「你的格局決定你的結局」等等。

格局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對一個人的行為,乃至人生走向都有著深刻而長遠的影響。

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有些人剛開始可能會憑藉智商、勤奮、執行力以及資源等先發優勢領先,可做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格局才是最終的競爭力。

在奧運會比賽上,無論是遊泳、射擊還是跳水,初賽階段通常都是技術層面的競爭;可到了決賽階段,選手之間在競技水平上都是差不多的,最終落敗的往往就是格局不行或者是性格上有缺陷的人。

說到格局,感覺有點像說幸福、愛情, 聽起來好像人人都懂,卻又不知道具體該怎麼定義、如何衡量。

就像有人問哲學家奧古斯丁,什麼是時間?

奧古斯丁說,當你不問這個問題的時候,我還知道時間是什麼;當你一問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就不知道時間是什麼了。

網絡上對格局一詞的定義是,格局=格+局。格,就是指人格與品行局,就是指氣度與胸懷

但我認為它還應當包括智慧和遠見,總之,很難一言以蔽之。

格局其實是一個多維度的概念,不同的維度有著不同的指向。

大格局通常意味著全局的思維,深刻的洞察,長遠的眼光,誠信的品格。

幾年以前,網上購買火車票剛興起的時候,記得在某個群裡,大家針對網絡購票的出臺是否合理展開了一次熱烈的討論,持反對意見的同學認為,網絡購票損害了老年人和農民工的利益,因為他們不會上網,所以買不到火車票回家過年,這對弱勢群體來說並不公平;

持贊成意見的同學認為網絡購票對大多數人來說更加方便,不能因為部分人的不方便,導致所有人的不便。

雙方各執一詞,難分高下。

其實這是一個典型的效率和公平如何權衡的問題。

很明顯,網絡購票的出現是更好的選擇,可在當時,人們卻很難找出一個合理的理由來說明為什麼可以對某些人不公平。

不過有一個經濟學家對此問題所給出的解釋,還是很讓人服氣的。

他講的意思是,這個世界上並沒有絕對的公平,公平的背後,其實是效率的考量,不是單個人和某個群體的效率考量,而是整體社會長遠發展的效率考量。

拿網絡購票來說,人們通過網絡購票,可以打量節約社會成本,提高生產力,創造出的價值可以讓全國人民都受益,即整體的利益大於部分人的利益,所以這是正確的。

同一個問題,有人站在個人的角度來觀察,也有人站在群體的角度去看待,還有人站在國家、社會和全人類的角度來考量。

不同的位置和角度,就會有不同的視野和格局,最終產生不同想法和行為。

有大格局的人在面對問題時總是能顧全大局,在大局觀的指導下解決眼下的問題。

圍棋國手馬曉春曾說:「普通棋手看到幾步棋就可以了,而高手要看到20步以上。」

普通人和高手之間的一個最大的差別,就在於是否能夠在紛繁複雜的表象的掩蓋之下,挖掘出事物的本質和決定成敗的核心要素。

元朝末年,朱元璋的起義軍曾面臨兩個非常強大的敵人,一個是陳友諒,在他的西面,勢力比朱元璋大得多;一個是張士誠,在他的東面,實力也不弱,但不如陳友諒。

朱元璋與這兩大巨頭必有一戰,問題是,先打哪一個?

朱元璋手下的謀士們都覺得應該先打張士誠。

理由是,張士誠勢力比陳友諒小,先把小的吃掉,自己的勢力就會壯大,然後再對抗一個強大的敵人,就好辦多了。

而朱元璋卻主張先打陳友諒,因為張士誠氣量小,如果打陳友諒,他只會坐山觀虎鬥、得享漁翁之利。

但陳友諒不一樣,如果打張士誠,他會立即意識到,我一旦把張士誠打敗,就會對他形成一個強大的威脅。

所以當我打張士誠的時候,他一定會出手攻打我,到時腹背受敵,必敗無疑。

後來,朱元璋跟陳友諒死磕,最終在鄱陽湖大戰中,打敗了陳友諒。

接下來他再收拾張士誠就很容易了。

由此可見,戰爭在表面上看,只是在信息、知識層面上的競爭;實際上,是在人格、個性等內在格局上的競爭。

朱元璋能夠最終獲得勝利,關鍵就在於他對局勢和人性的深刻洞察。

房多多的創始人段毅曾去亞馬遜考察,回來後,他用一句話概括了此次考察的收穫:亞馬遜這麼多年,一直在做一件事,就是把所有資源都 All in在不變的事物上,從不會因為一時的利益而改變戰略。

亞馬遜雖然很多年都沒有盈利,但市值卻常年居高不下,原因是亞馬遜其實並非真的沒有盈利,而是把利潤投向了未來的產業,所以它最近大幅盈利,甚至完全超過了沃爾瑪。

戴高樂說:「眼睛所到之處,是成功到達的地方,唯有偉大的人才能成就偉大的事,他們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們決心要做出偉大的事。」

教田徑的老師會告訴你:「跳遠的時候,眼睛要看著遠處,你才會跳得更遠。」 

有一次看馬雲在節目中談到關於銷售的看法,說當年阿里巴巴有一個員工在給其他員工做銷售培訓,教員工如何把梳子賣給和尚,講得天花亂墜,大家聽的也很高興,結果此人當場就被馬雲開除了。

開除的原因是,這種銷售手段是騙人的,和尚根本不需要梳子,即使用很「高明」技巧得逞了,本質上也是欺騙。

馬雲後來說到:

腦子裡全是錢的人,是很難做好事情,很難做好朋友的。如果人類還有什麼紅利沒有被發掘的話,那我相信,信任、互信是最大的未開發財富。中國可以依靠的不是貨品與貨品之間的差價,而是人與人之間的互信。格局遠大的人,無一不是誠信價值觀的楷模。

很多時候,我們會被社會的大環境所左右,難以抵抗短期利益的誘惑,以至於很容易失去了最初堅守的信念。

但願我們能放大格局、勤於思考、不忘初心,堅持該堅持的,放棄該放棄的。

正如哈維爾所說:我們堅持一件事情,並不是因為這樣做了會有效果,而是堅信,這樣做是對的。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請長按下方圖片

識別二維碼 關注洞見

相關焦點

  • 富人定律:格局決定未來,這七個維度決定你的格局!(深度好文)
    在當下社會,無論是網際網路上還是現實社會,格局這個詞都是人們所津津樂道,格局決定命運,格局決定結局,格局決定財富,格局決定未來,等等,都表明了的格局重要性。在致富上或者上成為有錢人這一點上,格局也十分重要。
  • 【夜讀】「格局」的四個維度:全局視角、深刻洞察、長遠眼光、誠信...
    今晚21君分享的文章,嘗試從幾個維度來說明「格局」的含義,希望能讓你更加科學地理解這個詞,繼而更加明晰自己有待改進完善的地方在哪裡。奧古斯丁說,當你不問這個問題的時候,我還知道時間是什麼,可你這麼一問,我就不知道了。所以,在理解格局的時候,和理解其他概念就有些不太一樣,格局是個多維度的概念,不同的維度有著不同的指向。
  • 真正有格局的領導,大多都具備這3種維度,你的領導有嗎?
    其實真正讓這種領導受員工維護的因素不是格局,而是格局背後的三個維度,所以你想跟誰這樣子的領導,就可以從這三個維度來判斷這種領導是否你值得跟隨:一、過去---作為警示讓自己時刻保持清醒:領導也是人,哪怕是有格局的領導,更會在意自己的過去。
  • 《格局》眼界決定境界 格局決定人生
    不同的人,對事物的認知範圍不一樣,格局也不一樣。 表面看來,「格局」這個詞顯得空靈縹緲,格局到底是什麼,誰也看不見,誰也摸不著。矽谷投資人、前騰訊副總裁吳軍也沒有給「格局」這個詞一個明確的定義,但在字裡行間中,人們能夠感受到他對格局的理解,那就是上升到一定層次、一定境界的人生態度,是人的眼界、心胸、氣度的總和。
  • 做人看格局,大格局者必備的5種能力,最有大格局的3星座,有你嗎
    境界高,做人有格局的3星座,胸懷寬廣,成大事者不拘小節格局決定成敗,古往今來,凡成大事者必有大格局,這也印證了格局對於一個人的重要性。所謂的格局其實是心理上的維度,決定了你能夠走多遠。每個人的格局都是不一樣的,有的人畫個小圈便一直固守常態;而有的人則格局很大,註定是能夠成大事的人。那麼就一起來看下,十二星座中有哪三個星座是境界高,做人有格局,胸懷寬廣,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的。有大格局的人具有5種能力,你具有幾種呢?TOP1獅子座一個人的格局通常有5個維度可以作為考量,而第1個唯獨就是境界的高度。
  • 格局決定你的世界,真正有格局的人,大都擁有這三種底層思維
    格局是我們如何看待世界,如何也是我們如何理解世界的真相。一個人的格局與認知是相互影響的。 格局大的人,往往認知越深,對事物認識的維度也會更為寬廣,自然可以看到事物更多的真相。而如何看一個人是否有格局,我們最重要的從這些方面去判斷:
  • 如果格局決定人生,那麼是什麼決定了你的格局?
    我們常常聽到一句話,一個人的格局決定了他的人生。「有什麼樣的格局,就有什麼樣的結局」。可見格局的重要性。先來看一看的「格局」的解釋。不同的人,對事物的認知範圍不一樣,所以不同的人,格局不一樣。格局這麼重要,那麼是什麼決定了每個人不同的人生格局?
  • 創業的五個維度——一個創業者的深度思考
    據我多年的創業思考,創業需要有五個維度的系統協作:天命、格局、思維、方法、呈現。1、天命,就是找到你事業的立足點,找到你願意從事一生的事業,這事業對自己對他人,對社會都是有幫助的。呈現是一種傳播能力,呈現除了由呈現者呈現能力決定之外,還由以上四個維度的運行的有序度、流暢度決定。呈現的狀態往往是檢驗以上四個維度的標準,比如,當你天命的信念不堅定的時候,你向客戶表達時候的語氣就難免會露出心虛,當你思維混亂的時候你的表達也不會流暢,當你方法不正確的時候呈現的落地就比較困難……。
  • 格局決定布局,布局決定結局!曾國藩:謀大事者,首重格局
    但什麼才是格局呢?我們可以從兩個維度去理解,其一是時間,其二是空間。如果從人的角度來說,也可以用眼界、志向和心胸來談論。比如曾國藩給家人說,交朋友一定要交志趣遠大的人。他的意思就是在說人的格局大小。心胸狹窄的人,眼裡心裡都是雞毛蒜皮。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與這樣的人做朋友,你也難免會流於庸俗。
  • 3個決定你格局的細節,你有注意過嗎
    我們老聽說誰的格局有多大,誰的格局有多小。那麼你有沒有想過反問一下自己,看自己的格局有多大呢?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如果你不知道決定格局的三個細節,很有可能會在這個問題的回答上感到模稜兩可。因為你不知道如何去判斷自己的格局,所以要想清晰的解決這個問題,你一定要知道決定格局的三個細節了。
  • 鞏固拓展基層大統戰工作格局的四個維度
    鞏固拓展基層大統戰工作格局的四個維度 基本理論
  • 一個人有沒有格局,就用這五個維度判斷
    一個人是否有格局,格局是大是小是不是有涵養,能不能作為你重點交往的對象,判斷起來其實就是下面的5個小細節,每一個小細節都能夠從行為特徵裡面追溯這個人的本性到底如何? 【1】犯而不縱。
  • 你的認知,決定你的格局
    所以當你用另外一種眼光去看的時候,這一些事情是多麼可笑。在哈叔的《破局:超越同齡人的思考與行動指南》一書中,用50 種格局觀拷問我們的靈魂,總有一些觀點戳中你的心,是時候反思一下了。一個人的固執、自以為是是他的認知局限造成的。
  • 認知決定一個人的財富與格局,如何提升認知,記住這四個實用方法
    認知是我們思維的格局,也是讓我們成為什麼樣的人。 而我們要想改變自己的命運,最重要是提升自己的認知範圍,拓展自己的視野和格局,我們才能擁抱一個更好的未來。 當你在問你是誰,你的使命與目標是什麼,你的人生終極意義是什麼,這些都是要回歸到哲學方面來。 一個人對哲學越了解,越不容易迷茫。哲學是我們安身立命的基礎,若沒有哲學強大的基礎,我們走著走著就會迷失自我。
  • 一個人的格局,決定你人生的成敗得失
    我們人生所有的經歷,所有的結果均源於他有著不同的格局和觀念,而觀念不同又決定了格局的不同。每個人都會以他特定的觀念和理念去進入他的生存狀態,去展開他的人生旅程,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成功,失敗或者命運。而決定和影響我們命運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是我們的內心思想和三觀。什麼是三觀?就是我們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
  • 馬雲:格局決定成就,但你知道如何提升自己的格局嗎?
    一個人的格局就是自己思考和行動的空間,格局大小決定了你的生活邊界,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 三國演義中,曹操和劉備煮酒論英雄,評價同時期的諸侯如袁紹、公孫瓚、劉表等,曹操說他們不過是些「昏昏利徒,碌碌小人」,「見小利而忘命、做大事而惜身」,「皆非英雄也。」
  • 一個人的見識與格局 決定了你的成就
    如果你想走的更長遠,一定要有遠見,不要只看眼前的利益。一個人的見識與格局,決定了你的成就。01辦大事,以識為主。曾國藩說:「凡辦大事,以識為主,以才為輔;凡成大事,人謀居半,天意居半。」花盆裡長不出參天大樹,一個人的見識和格局,決定著一個人的所能抵達的高度。大事,以識為主,見識上高瞻遠矚,才能先人一步,最終成事。02見識和格局,決定了你的層次。
  • 《你的格局決定你的結局》:一個人的格局大,未來的路才能寬!
    在《你的格局決定你的結局》一書的扉頁上寫著阿里巴巴集團創始人馬雲曾經講過的一句話:格局就是指一個人的眼光、胸懷、膽識等心理要素的內在布局,一個人的格局大了,未來的路才能寬!我們今天就從馬雲講起。如果把人的成長比作是建房子,那麼一個人的格局就是這個房子的框架,有什麼樣的框架就有什麼樣的建築。
  • 孩子:你的格局,決定了你的人生山峰的高度
    舉例說明:你的未來如一張餅,餅能攤多大,並不是看你的技術有多好,而是取決於你的鍋有多大?鍋,就是你的格局。若干年後,記者在整理過去的採訪記錄時,突然看到了這三個回答,三個不同的回答讓他產生了強烈的欲望,想去看看這三個工人現在的生活怎麼樣.
  • 決定你上限的,不是能力,而是格局---鍋,就是你的格局.
    所以想烙下一塊大餅,換的不是你的麵粉而是你的鍋。這就是換鍋原理。                                                                                      鍋,就是你的格局。鍋就是你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