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周日)20:30,央視綜藝頻道出品的《一堂好課》第八期將走進中央民族大學,由著名舞蹈理論家、評論家、編劇、中國舞蹈家協會主席馮雙白擔任主講人,為大家帶來一堂趣味橫生的舞蹈課。此外,「值日班長」黃豆豆,以及「課代表」劉巖、李德戈景、王子異,也將與現場同學一起感受舞蹈的魅力。
「舞蹈是改變人生的一種生活方式」
馮雙白帶領大家走進舞蹈、走進生命
「美美與共,知行合一」是中央民族大學的校訓。前四個字是來自中央大學已故的名譽校長費孝通先生關於文化自覺的表述,後四個字則出自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學家王陽明先生的心學。根據康輝的解讀,所謂「美美與共」就是人與人和,「知行合一」就是知與行和,「我們希望實現的就是人與人之間、人與世界之間無障礙的溝通和交流。而我們所擁有的最直接、最無障礙的溝通交流的工具就是我們的身體。一個溫暖的微笑,一個熱情的擁抱,這就是傳達最美善意的語言。而人類的身體語言經過了凝練和升華,就構成了人類最早,也是最美的藝術表現形式之一——舞蹈。」因此,《一堂好課》特別邀請到馮雙白先生,帶領現場同學和觀眾一起走進舞蹈,走進生命。
圖:「好課班主任」康輝解讀中央民族大學校訓
本堂課的主講人馮雙白身兼數職,不僅是中國舞蹈家協會主席、舞蹈理論家和評論家,還是編劇、大型晚會策劃人及撰稿人,先後創作了《咕哩美》、《媽勒訪天邊》、《水滸》、《玉鳥》、《風中少林》、《花木蘭》、《水月洛神》、《大禹》等多部舞劇、舞蹈詩作品,多次榮獲文化部「文華獎」、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中國舞蹈「荷花獎」金獎、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工程等多項國家級大獎。他認為,舞蹈在傳遞中國文化的精髓和確立中國文化的自信心的方面,是可以擔當大任的。
在本堂課上,馮雙白將重點圍繞「舞蹈與人的生命體驗」和「舞蹈的力量」兩個話題展開,通過列舉芭蕾、探戈、弗拉門戈、中國古典舞、新疆舞、蒙古舞等國內外各個舞種不同的表達,講述舞蹈和人的生命體驗、文化基因之間的關係。此外,他還將以玉門留守兒童、街舞女孩席嘉琪、「課代表」劉巖、汶川災區小男孩的故事為例,解讀舞蹈藝術的魅力與力量。
圖:馮雙白講述舞蹈藝術的魅力與力量
談及「舞蹈是改變人生的一種生活方式」,馮雙白分享了自己在甘肅省酒泉市玉門地區的故事。據他講述,在玉門的地區的一所留守學校裡,有一部分調皮搗蛋的男孩子,全校的老師都拿他們沒辦法。然而,就在舞蹈老師們耐心地教他們跳舞,並給予他們鼓勵後,這群「問題男孩」發生了改變,「他們在跳舞當中找到了一種自己生存的理由,就是我會跳舞了,我很棒,我很能幹。」
舞蹈不僅能消除留守兒童內心的孤獨和冷漠,也能給予災區人民一份安慰。在汶川大地震之後,馮雙白曾帶領黃豆豆、王亞斌等中國舞協的成員深入災區,希望能用藝術的力量讓災區人民能夠振奮起來。但是,無論他們怎麼表演,有一個小男孩始終沉浸在一個不可言說的、深深的悲哀當中。直到舞蹈家們和孩子們做起了各種各樣的遊戲,小男孩才抬起了頭,並漸漸地融入到其中。最後,當黃豆豆拿著一桿紅旗跳起《閃閃紅星》的紅旗之舞時,所有孩子包括這個小男孩都目不轉睛地看著他。回憶起當時的情景,馮雙白激動地說道:「舞蹈藝術可以成為們生命當中照亮黑暗的那把精神的火炬。它就像高爾基所描寫的丹科一樣,掏出一顆心臟,讓心臟在濃密的森林當中燃燒起來,帶人們走出黑暗。」
劉巖、李德戈景、王子異上演舞蹈教學
黃豆豆再跳《閃閃紅星》傳遞舞蹈的力量
為了幫助現場同學和觀眾更好地了解舞蹈藝術,「好課班主任」康輝請來了三位熱愛舞蹈的「課代表」,他們分別是青年舞蹈家、北京舞蹈學院教授、「文華獎」和「五個一工程」獎的獲得者劉巖,舞蹈演員、兩屆荷花杯舞蹈大賽金獎、新舞林大會年度總冠軍李德戈景,以及擅長街舞的歌手兼演員王子異。在本堂課的第一個「課間」,三位「課代表」將分別帶領一些同學,通過各自擅長的舞蹈門類,讓大家直接地感受一下舞蹈是如何表達生活的。究竟中國古典舞當中的手有著怎樣的靈韻?蒙古族舞蹈是如何映射蒙古族文化內涵的?街舞中又是蘊藏了怎樣的態度?
圖:李德戈景、劉巖、王子異(從左至右)上演舞蹈教學
除了三位「課代表」,本堂課還特別邀請到著名舞蹈藝術家、上海歌舞團藝術總監、中國舞蹈家協會副主席黃豆豆擔任「值日班長」。在自我介紹時,黃豆豆就說道:「作為一名舞蹈演員,我們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堅持練功、堅守藝德、堅定初心。」在第二個「課間」,黃豆豆還與現場的同學合作,再次跳起了曾經點亮汶川災區人民的至暗時刻的舞蹈《閃閃紅星》,向大家傳遞舞蹈的力量。
圖:黃豆豆帶領現場同學表演《閃閃紅星》
在中國,每一個民族都有都有豐富的舞蹈藝術,也幾乎都有以舞蹈的形式記載下來的文成武德名言勵志。對大部分中國人而言,舞蹈既是生活,也是歷史。那麼舞蹈究竟與人們的內心、精神、生活、文化,有著怎樣的密切關聯?1月5日(周日)20:30,《一堂好課》舞蹈課帶你了解舞蹈、感受舞蹈。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