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學亦思——小學「疫情與教育」大課程開發與主題化實施研究報告

2021-03-01 衢州市實驗學校教育集團

(一)「疫情與語文」課程

從學生真實感受到的疫情出發,從疫情中湧現出的真人真事為基點,以「閱讀、整理、探究、表達」為設計核心,以提升學生的家國情懷和語文綜合能力為根本點,將語文學科與其他學科積極融合,開發並實施符合學校特點、學生特點的多維度的語文綜合實踐活動,形成「疫情與語文」專題課程。

(二)「疫情與數學」課程

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感悟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疫情動態,用數學的思維去考量、解決現實問題。通過對數據的收集、整理、分析、預測等,鞏固課本所學的數學知識,感悟數據背後的生命意義,提升社會責任感。

(三)「疫情與科學」課程

激發學生科學探究的精神,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讓學生宅家也能開心學科學。著重培養1—2年級學生的收集資料,歸納整理信息的能力,會做簡單的研究報告;提高3—5年級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能夠自己動手製造簡易的防護用品;通過收集資料,引導6年級學生認識人與自然共生的關係,學會撰寫小論文。

(四)「疫情與藝術」課程

著重培養1-3年級學生利用現有的工具及容易找到的各種媒材,通過看看、畫畫、做做、唱唱、跳跳等方法大膽、自由表現所見所聞、所想所感的能力;提高4-6年級學生仔細觀察、發揮想像,認真完成設計和製作活動的能力;充分發揮藝術陶冶性情、調節身心、豐富文化生活等功能,陪伴孩子們愉快、順利地度過宅家學習的時光。

(五)「疫情與道德法制」課程

生活是德育的起點,也是德育的歸宿。兒童品德的形成源於他們對生活的體驗、認識和感悟。抓住新冠肺炎帶來的教育契機,是德育的最佳現實選擇,也是核心價值觀教育落地生根的重要方式。變社會危機為教育契機,從社會資源的「廣角鏡」中將廣納資源與重點研發相結合,將生命教育與實踐教育相結合,在廣納素材中大膽與學生開啟針對社會熱點的對話。取溫暖的材,進行愛的教育;取危機的材,進行生命教育;取「宅」家的材,進行生活教育;取國際的材,進行比較教育。整合疫情教育資源,以真實情感喚醒學生內心成長,才能回歸育人的本質。

(六)「疫情與心理健康」課程

面對新冠病毒的肆虐,每個人不可避免地產生擔憂、害怕、焦慮、恐慌等應激反應,心理健康顯得尤為重要。結合疫情發展狀況和學生的學齡特點,開展一系列形式多樣的心理輔導活動,提高學生的抗憂能力、抗挫能力以及抗壓能力等。

相關焦點

  • 紅色文明兒童核心素養特色課程開發與實施研究
    [江蘇新聞]在常態化疫情防控階段,海安高新區孫莊小學《指向兒童核心素養的紅色文明特色課程開發與實施研究》項目如期舉行。參加活動的領導和專家包括市教育局南通處副處長華卜泉,南通市教育科學規劃辦公室副主任呂亞梅,海安教師發展中心主任和特級教師徐金貴,南通市中小學德育領導小組研究室主任錢建國,海安市教育體育局基礎教育處副處長曹陽,海安教師發展研究中心何春光,調度員,高級教師。
  • 美術教師如何上好主題化活動課程
    放眼當前的美術課堂,常態的單課時教學形式已經難以適應要求,有主題的系列化美術活動課程,則能以更多的時間和更大的空間展開深度的問題解決過程,讓美術基礎知識、技能的學習與社會性的議題或大概念相關聯,從而使美術知識、技能獲得應有的價值和意義。開展主題化的美術活動課程,對美術教師的素養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具體表現在四個方面。
  • 雨花區泰禹第二小學「同心抗疫 快樂宅家」主題課程全面開啟
    相比於冷清的街道,雨花區泰禹第二小學老師們的線上辦公卻是熱火朝天。原來,學校黨支部集結全體黨團員積極響應市局「停課不停學」號召,推出了「同心抗疫 快樂宅家」系列主題特色課程。視頻會議、集體備課研討、微課錄製,平臺開發、空間建造,所有的辛苦忙碌都只為讓孩子們「宅」家的每一天都充滿意義。他們不是前線抗疫英雄,卻在這場抗疫戰爭中默默地堅守著自己的那份責任——做一位有擔當的教師。
  • 濰坊市實驗小學開發實施「同心戰疫」主題融合課程,實現跨學科育人
    教育是面向未來的事業,每一個孩子,都是未來世界的建設者,未來世界的發展要求他們不僅要掌握學科專業知識,還要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學會創造性地思考,需要他們從紛繁複雜的現實生活中吸取教訓、積累經驗、鍛鍊品格、提升能力,這都需要綜合化的課程,跨學科的項目化、研究性學習來支撐。
  • 基於新課程標準下的小學語文教學評價研究中期報告
    》並作相關要求,接著通報《基於新課程標準下的小學語文教學評價研究》課題實施情況,布置近期工作,然後課題組成員匯報交流《基於新課程標準下的小學語文教學評價研究》各學段實施過程;最後XX作總結講話。本課題組分別以《小學語文教學評價(社會卷)》、《小學語文教學評價(教師卷)》、《小學語文教學評價(學生卷)》為題設計了針對社會、教師、學生的三種調查問卷。開展問卷調查後,對調查情況客觀分析,撰寫分析報告。根據報告,制定我校課題研究具體的實施方案和計劃。
  • 主題化網際網路教學
    他稱此為"三層塔",即試圖探索各門學科的相互關係,從而給課程確定一個簡明的、系統的結構。  根據計算機本身的工具性,我認為比爾的三層塔教學法,適用於絕大部分的信息課教育,尤其是適用於網際網路部分的教育教學活動中。網際網路的教學不僅僅是對窗口、界面、操作的教學,更是使用工具獲取信息的教學;不僅是獲取信息的教學,還是過濾、處理、分析信息方法與手段的教學。
  • 「單元主題化德育」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實踐
    一、引言教育部關於印發《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的通知中指出: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將中小學德育內容細化落實到各學科課程的教學目標之中,融入滲透到教育教學全過程。發揮其它課程德育功能。要根據不同年級和不同課程特點,充分挖掘各門課程蘊含的德育資源,將德育內容有機融入到各門課程教學中。
  • 如何探究小學生家國情懷課程的開發與實踐?川益小學領銜重慶市教育...
    南岸區川益小學基於學生全面發展的視角,將「家國情懷」界定為依託本土資源,以學校教育為主陣地,以課程開發和實施為抓手的具體實踐,創造性地規劃了「培養小學生家國情懷的課程開發與實施研究——以《銅元局記憶》為例」的重慶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重點課題。
  • 我國中小學海洋教育課程實施的不足與對策研究
    另外,我國中小學海洋教育課程資源開發、課程設置、教材編寫等方面還在摸索階段,亟待國內掀起海洋教育研究熱潮。習近平總書記於2013年提出「一帶一路」構想,這是促進我國經濟蓬勃發展的偉大構想。我國中小學實施海洋教育課程,為國家培養具備海洋意識的未來人才,是適應「一帶一路」構想,促進「海洋強國」的重要舉措。
  • 鄉土課程開發 教育科研引領
    四川新聞網雅安8月20日訊 由滎經縣青龍小學申請,經教研室同意,8月18日上午,在青龍小學舉行了滎經縣教育科研課題《山區小學鄉土課程案例開發研究》結題評審會。縣教研室副主任楊明勇、王家榮,兼職教研員李元華、附城小學副校長徐洪全組成評審小組,參加了課題結題評審會。
  • 課程思政融入師範生「三習」實踐教學的探索與實施「疫情與教育...
    二、關鍵詞:課程思政; 師範生;「三習」實踐教學三、引言魯東大學田麗傑主持的2020年山東省教育科學規劃「疫情與教育」專項課題:疫情背景下高校師範生線上線下「三習」一體化實踐教學研究,課題編號為2020YZB002,參與人有王濤、侯辰虎、李振梅、姜妮、李燕、秦鳳珍、王麗娟、丁俊新、呂超、張永。
  • 在疫情中為兒童構建人生大課程
    實驗小學抓住時機,構建「疫情課程」,尋找最佳路徑,把貫徹教育部「停課不停學」的號召落到實處。學校第一時間進行工作部署,第一時間啟動「疫情課程」建設,第一時間組織教師圍繞「國家課程」與「疫情防控知識」自主開發網絡課程。
  • 彭南生:循序漸進行穩至遠 疫後教育變革之我思丨疫後教育變革㉒
    在特定的時空背景下,「網際網路+教育」的優勢一攬無餘,「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的局面在疫情期間變成現實。從國家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戰略部署上看,這次疫情中的「停課不停學」能夠得以實施,是近些年來我國教育領域堅持信息化改革的結果。
  • 和雅•教師 | 房山區特色課程的開發與實施研究
    2016年10月27日下午,房山區「十三五」規劃課題——「特色課程建設」工作坊第一次活動在北京小學長陽分校舉行。
  • 美術教師如何上好主題化活動課程?
    要解決「問題情境」中的問題,就需要選擇對解決問題有用的知識、技能,並運用自主、合作和探究等學習方式,還需要運用觀察、討論、思考、試錯、實驗、描繪、設計、製作和寫作等程序和方法解決問題,最後將解決問題後的成果,以鑑賞報告、繪畫和工藝作品、設計方案等形式進行展示與交流,並在此基礎上進行反思與評價。
  • 織金縣第一小學2019年基礎教育科學研究、教育教學實驗課題立項...
    會議由織金縣第一小學教科處主任唐慧主持,織金縣第一小學黨支部書記、校長黃麗娟,副校長高文美,課題組大組長周順義,9個立項課題負責人及其成員參加會議。首先,高文美副校長宣讀了《織金縣教育科技局關於開展2019年織金縣基礎教育科學研究、教育教學實驗課題立項的通知》織教研〔2019〕6號文件。
  • 專家觀點|小學開展財經素養教育的必要性及實施建議
    「教育要從娃娃抓起」,在小學階段就應該開展財經素養教育。學校作為人才培養基地,承擔開發和實施財經素養課程的責任。近年,我國小學財經素養教育研究非常多,但還存在理論研究對實踐研究指導性不足、教育沒有形成合力、課程缺乏序列性、實施情況不容樂觀、師資隊伍缺乏等問題,這給學校開發財經素養課程帶來挑戰,但是也讓我們找到小學財經素養教育的方向:財經素養課程應遵循兒童財經素養發展規律,應從學校頂層建構序列化的財經素養課程體系,並開發教與學的資源,確保課程常態實施,師生全員參與,才能切實提升學生財經素養。
  • 大疫之下的課程體系變革,這所學校先聲奪人
    首先,我們重視課程的育人作用。疫情在當下,教育向未來;生活即教育,時事即教材。學校因勢利導將「疫情危機」化為「教育契機」,樹立大課程觀、大教育觀,落實「五育並舉」教育理念,開發「戰疫課程」。學校每周確定一個教育主題,通過網絡升旗儀式、主題班會等形式,對學生進行系列主題教育。
  • 嶽偉:構築三大體系 深化生態文明教育 | 疫後教育變革㉑
    華中師範大學在疫情期間的教育應對是中國高等教育的一個縮影在這樣一個大背景下講華中師範大學的教育變革就是講中國高等教育的變革學校特開設「疫後教育變革」專欄希望華師人都來思考這個問題完善生態文明教育課程體系課程是生態文明教育開展和實施的重要抓手,系統化、專門化的生態文明教育需要科學的生態文明課程設置和實施。我國生態文明教育課程建設的探索早已起步,並已經取得一些良好經驗。
  • 開發傳統文化課程 提升綠色教育內涵
    原標題:開發傳統文化課程 提升綠色教育內涵 山東省龍口市潤新小學以提升學生生命質量為辦學宗旨,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載體,整合、開發傳統文化課程,探索傳統文化教育策略,全面實施「綠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