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詩苓讀國學,舜緣文化國學名家張詩苓老師專訪!

2020-12-23 中華網科技

現如今社會飛速發展,研究國學近年來成為熱潮,國家也在大力弘揚與支持傳統文化!眾所周知,國學文化非常多,很多人不知道怎麼去學習研究,針對這個問題,我們今天有幸採訪了舜緣文化著名國學老師張詩苓老師,一起來看具體報導吧!

 問:什麼是大國學文化,國學起源在哪裡?

 答:國學不止單純的某一種文化,而是中文文明的智慧聚集。國學的起源從《書經·說命下》到《論語》所言:「行夏之時,承殷之輅,服周之冕。」前三朝的儀制開始,第一是:規矩,歷史上的人與事的評判標準是聖賢之道,不能以成敗論英雄;第二是:詩云,告訴後人何謂正道,並按照先王所行的正道去做;「不愆不忘,率由舊章」。第三是:華夏史學,從西方史學到中國的「禮」,教導學習西方文化,不然再好的制度也難以奏效。

 問:學習國學文化有哪些重要性?

答:作為國人,從感觸而發行動,主張對國學文化全面的了解,全面的認識和評價,無論是倡導中國文化的復興,中國文化的現代化建設;發揚愛國主義傳統,培養和教育下一代人的民族文化意識等,都與全面了解國學文化有密切關係。

問:國學文化具有哪些歷史意義,如何學習傳播?

 答:中華文明五千年,歷經滄桑而綿延不絕,已充分證明中華傳統文化的頑強生命力,和迎接各種挑戰的開拓能力。

 這一文化內涵,既本自「學·思·觀」的探求真理而來,又呈現著「學·思·觀」的理性自覺和開放思維。讓我們齊心協力地一道投入「文化自信」的時代洪流之中,為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冷靜的思考,清醒的應對,果敢的鬥爭,無愧的付出。堅信「文化自信」,踐行「文化自信」,中華民族一定能夠實現偉大復興。

 針對國學文化的傳播,張詩苓老師一直走在前端,通過當下主流媒體,進行視頻講課,直播授課,為大家解讀傳統國學,讓更多人熟悉和了解國學,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加入到研究國學文化的大軍只重!

 

責任編輯:kj005

文章投訴熱線:156 0057 2229 投訴郵箱:29132 36@qq.com

相關焦點

  • 走進國學五行香韻 舜緣文化張詩苓國學沙龍圓滿落幕
    據了解舜緣文化國學老師張詩苓於2019年8月舉行「走進國學--五行香韻」線下國學沙龍交流會。  本期舜緣文化國學沙龍交流會旨在老師與學員們共同探討國學周易智慧,採用靜坐方式授課。
  • 舜緣文化國學名師張詩苓---解讀傳統國學經典!
    現如今國學文化是當今社會必學的主流文化,那麼如何定義傳統國學?借用季羨林先生的一句話就是:國學不是「 漢學 」「 儒學 」等狹隘的國學,而是集全中國56個民族文化財富於一身的「大國學」。我們怎麼研究和學習傳統大國學?需要找到正確的方式來解讀!
  • 國學大師張詩苓易學課堂正式開播,讓傳統文化玩出新花樣!
    最新行業熱報,著名國學大師張詩苓主講的易學課堂近期正式開播,讓傳統文化玩出新花樣!近年來,隨著中華傳統文化的文藝復興,研究易學似乎已經成為全民狂熱!  舜緣文化作為國內傳統文化領先整合平臺,更是將枯澀難弄的易學文化與網際網路結合。每集以3-5分鐘小視頻播出,節奏快,知識點強,好入門等特點,讓更多年輕人也愛上易學!
  • 葉蘭老師擔任舜緣文化國學周易老師!
    2019年12月,著名易學風水名家葉蘭老師加入舜緣文化,擔任首席國學易學老師!舜緣文化是迄今為止國內為數不多的傳統文化整合平臺。在籤約葉蘭老師之前已經陸續籤約了數十位國學易學老師,像炳森國學講堂的王炳森老師、民間風水堪輿名家劉鶴霖老師、詩苓說主講張詩苓老師等等...
  • 舜緣文化國學老師張詩苓參加國學討論會
    近些年,隨著我們國家的日益強大,傳統國學文化逐漸被大眾認知,在國內國學熱和漢服熱也逐漸興盛起來,平時我們在遊玩的時候也不是看見穿漢服的年輕人。如何快速學習國學文化已經成為現實問題,為了幫助大家更系統的學習正宗國學文化,舜緣文化國學老師張詩苓在美麗的大峰山舉辦了本次國學討論會!
  • 舜緣文化張詩苓老師受邀參加第十五屆中華易學大會
    2019年,6月第十五屆中華易學大會在北戴河召開,舜緣文化國學老師張詩苓受邀參加本次會議,並榮獲「中國當代易學名家」以及「中國當代風水堪輿名家」稱號!  國學老師張詩苓在會議上說:  中華民族是偉大而充滿智慧的民族,中華文化有著五千年光輝而燦爛的輝煌歷史,如何更好得傳承好中華民族地優秀文化很值得大家商榷和為之努力!讓我們每一個華夏兒女、炎黃子孫,共同為這一偉大而艱巨得歷史使命努力奮鬥吧!
  • 張詩苓老師:傳承經典國學沙龍會議圓滿成功!
    據報導,2019年9月,舜緣文化張詩苓老師在美麗的全程濟南舉辦「傳承經典,弘揚國學」國學沙龍會議!「這次國學沙龍活動,真的是組織得太成功、太及時了!我覺得很受用,回家後也能教育孩子,好好的弘揚國學的真諦所在!」
  • 舜緣文化張詩苓作「君子不器」主題分享會
    2019年10月13日周末,知名周易學者,風水堪輿名家,舜緣文化首席命理學老師張詩苓開講線下大型「君子不器」易學分享會。本次分享會有舜緣文化承辦,旨在為廣大社區學員講述孔子的「君子不器」的精神。   在分享會上張詩苓老師說:  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  器者,泛指一切形而下的。
  • 舜緣居起名專業起名機構,帶動舜緣文化新發展!
    本網4月10日訊 民族的,便是世界的,中國姓名學文化經歷下五千年發展,已經成為了傳統文化至關重要的一部分。無數家庭在寶寶出生之前都希望給孩子起一個吉祥美名。舜緣居起名便是行業的領軍品牌,近年來隨時人們對傳統文化的不斷認知,也越來越加認識到姓名對人一生的影響!對此我們看一下舜緣居的專訪!
  • 協同共進,弘揚傳統,舜緣文化與杜保瑞教授達成戰略合作!
    近日優秀傳統文化整合平臺舜緣文化與著名國學教授杜保瑞先生達成戰略合作關係,雙方今後將在資源共享、師資交流、網際網路+授課模式、搭建國學文化平臺等方面進行廣泛合作。研發更多適合打中人喜愛並且能夠看懂聽懂的課程,共同宣傳優秀的傳統文化!
  • 2017營口奉元書院-國學寶貝經典教育傳統文化國學冬令營!
    國學經典與現代心理學融合貫通,從傳統文化中汲取豐富的教育內涵。孔子說「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夜闌老師國學心理課程獨樹一幟,經典而現代,蘊含著千年的人文哲理,於無聲處之中達到教育的目的。蔣老師用她特有的演奏技法,將學員帶入古典,高雅的傳統文化的藝術殿堂。
  • 「經典素讀」教學法引入長沙 學生誦讀國學「探尋」傳統文化
    原標題:「經典素讀」教學法引入長沙 學生誦讀國學「探尋」傳統文化 楊華峰 攝   中新網長沙11月16日電 (記者 楊華峰)11月16日至17日,陳琴經典素讀工作室攜手「以國學為辦學特色」的長沙市博才梅溪湖小學舉辦陳琴「部編教材下的經典素讀」觀摩研討會,深入探尋如何處理統編版教材與經典的關係,賡續優秀傳統文化血脈,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貫穿國民教育始終。
  • 勸君慎讀《弟子規》,國學經典待商榷!
    作為一個自小受過蒙學,後來在國學機構工作過,如今依舊給孩子講詩詞和古文的老師而言,我對越來越清醒地認識到:《弟子規》並非國學經典,雖然短時間它能規範孩子言行,但是長此以往,容易誤導孩子的教育,影響孩子對國學知識的深耕。
  • 第二屆香港子規緣教育集團國學讀經夏令營火熱報名啦!
    ;以培養具有中國靈魂、國際視野的現代人為培養方向;在孩子最關鍵的年齡段,種下文化的種子(孝親 尊師 感恩),為孩子一生奠定厚實的人生根基。       所以,這個假期,讓我們一同走進香港子規緣教育集團的國學夏令營,讓我們大家一起讀經吧!
  • 傳承國學文化 守護綠水青山
    金山街道開展「讀國學 講道德 守文明」誦讀會本報訊(徐報融媒記者 陸銘 通訊員 楊騏)為全面推進泉山區「全民閱讀」工作,7月29日上午,金山街道在金山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舉辦了一場誦讀會,金山街道國學課堂的小學員們共20人參加。
  • 臨潼小學「名校+」「國學經典·同讀同慧」——我的國學經典小故事
    孩子正式接觸國學是在二年級上學期。記得那時剛開學,學校安排了每日經典誦讀,作為家長的我自然而然地承擔起了孩子的陪讀任務。可是當我提前翻開誦讀教材《學庸論語》,看到滿篇的文言文,而沒有一點注釋的時候,我的心裡直犯嘀咕,這麼深奧的內容,我一個成年人讀起來都費勁,一個識字尚不多的小孩子能讀懂嗎?!雖然心裡有疑問,但我還是決定試一試!
  • 多讀國學常識精粹
    閒暇無事,讀了一本經典著作《國學常識》。學經典知識,對我來說,有不少的心得和收穫。讀《國學常識》對我的感觸挺深的,快節奏的社會中,在學校學習的知識很有效,跟不上快節奏的變化。社會節奏快,人們內心很浮躁,多看看國學的書,可以陶冶情操。
  • 「國學教育」看金華
    「國學教育」是一種綜合素養!倪軍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舉了一個例子:比如同學吸毒,他跟不跟著效仿?同學搞兩性亂派隊,他參不參與?是否有定力?顯而易見,一棵樹根扎得深,任由風雨飄搖,否則隨波逐流。據倪軍健介紹,「國學教育」就是讓孩子在大腦發育最迅速的年齡階段,通過接觸代表人類最高智慧的中國傳統文化,開發其高度智力,培養其健全人格,為孩子的成才奠定堅實基礎的一種教育方法秉承中華五千年傳統文化,中國的「國學經典」更是倍受推崇。「國學經典」是指古今中外重大知識領域的原創性著作,是被歷史證明最有價值,最重要的文化精髓。
  • 明德書院:學子「考古夢」裡的國學文化熱情
    鍾同學堅定的「考古夢」,讓我們讀到了一份強烈的文化熱情。  有人認為,當經濟進入成熟期,人們會認識到,「人類的幸福並不是只能在持續增長的經濟中找到」。當前,我國已經穩定地解決了十幾億人的溫飽問題,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文化在社會宏觀發展以及個體生活中的分量都變得更重。文學藝術、考古文博等領域成了滿足人們美好生活需求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
  • 國學之學(1)弄明白什麼是國學
    導讀:國學泛指、如何分類、國學的體系結構、國學如何分類、國學名家、近代國學分科、國學誤區國學泛指什麼是國學呢?簡而言之,中國傳統文化學術體系就叫國學,包羅治國理政、倫理生活、修身養性、觀天堪地等。論語是國學,琴棋書畫也是國學,醫學、星象、術數都是國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