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潼小學「名校+」「國學經典·同讀同慧」——我的國學經典小故事

2021-02-28 西安市臨潼區臨潼小學

我是臨潼小學三年級二班史近玄的媽媽。孩子正式接觸國學是在二年級上學期。記得那時剛開學,學校安排了每日經典誦讀,作為家長的我自然而然地承擔起了孩子的陪讀任務。可是當我提前翻開誦讀教材《學庸論語》,看到滿篇的文言文,而沒有一點注釋的時候,我的心裡直犯嘀咕,這麼深奧的內容,我一個成年人讀起來都費勁,一個識字尚不多的小孩子能讀懂嗎?!

雖然心裡有疑問,但我還是決定試一試!於是,孩子每晚睡覺前的二十分鐘成了我們的「親子誦讀時間」。剛開始的時候,我會提前預習一下所要誦讀的內容,標註出文中的生僻字和通假字,然後一字一句的為孩子領讀,漸漸地,我發現孩子在跟著我讀三遍之後,竟然能自己順利的讀下來了!而且,越讀越熟,越熟越快,從一開始的讀一遍磕磕絆絆需要十幾分鐘到後來的讀三遍僅需要幾分鐘,再到後來讀一周就能熟練背誦的時候,我驚訝了!

從那以後,小區的石桌旁、涼亭下,家裡的窗戶前、書桌旁,都留下了我們誦讀的身影;早晨起床洗漱、吃早點的時候,孩子在家裡拼拼圖、幹自己的事情的時候,優美的配樂經典誦讀會在不經意間縈繞耳畔;為了進一步提高孩子的誦讀積極性,我還創造性的使用了一些「手段」,比如「誦讀pk」賽或者「經典」接龍,讓孩子在遊戲中內化經典。

一次,我們在家裡進行誦讀pk,我先背誦,背完一段後他說我背錯了一個字,我翻書一看,果然是我背錯了,我就誇獎他:「不錯,你也算是我的』一字之師』了!」他問我「一字之師」是什麼意思?我告訴他:「一字之師」就是改正一個字的老師。有些好詩文,經旁人改換一個字後更為完美,所以稱改字的人為「一字之師」,他聽完後,若有所悟的點點頭說:「媽媽,你真謙虛!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我只幫你改正了一個字,你就認為我是你的老師了,我以後要向你學習,多看到別人的長處!」


就這樣,時光在不經意間悄悄溜走。在平常學習過程中,我偶爾會欣喜地發現他能認識某個生僻字,並能講出這個字在《論語》中的出處和讀法;從語文老師分享的視頻中也會經常看到他在班級領讀的身影;當我批評他做作業時削鉛筆浪費時間,他的一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懟得我啞口無言卻又心服口服……至此,我才算真正理解了國學經典的魅力所在和學校開展經典誦讀的良苦用心!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國學經典並不是只有「之乎者也」,也不是想像中的「曲高和寡」,它可以伴隨在一個人成長的每一步,無論是剛開始探求世界的孩童,還是需要文化滋養的中年人群,它都會如春風化雨般滋潤我們的心田!

一個出自古詩詞中的名字往往更令人驚豔,一段引經據典的論述更容易讓身邊人肅然起敬,有傳統文化陪伴孩子的成長,無形中會比同齡人多一份坦然!

儘管,我的孩子現在還不能吟出「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美好,儘管,他的思維有時會異想天開到不可理喻,遣詞造句會蒼白無力到慘不忍睹;儘管,他還不能真正理解誦讀國學經典的意義所在……但他在成長的路上積極進取,努力向前!他的字越來越工整,作業越寫越快,學習習慣初步養成;生活中,他懂得分享和感恩、樂於助人、善良懂事、有一顆金子般純潔的童心!這些足以讓我感到欣慰和滿足!

「九尺之臺,起於壘土」,我深信,經典誦讀於孩子而言才剛剛開始,每個經過日積月累國學薰陶的孩子必將綻放精彩!而作為家長,我能做的,就是耐心陪伴,靜待花開!

/ 編輯:高  琳 /

/ 文字:史近玄媽媽 /

/ 圖片:史近玄媽媽 /

/ 推薦教師:劉妮娜 /

/ 審核:張  靜 /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要讓孩子讀國學經典?
    作者:寶寶知道 詩淼~媽媽國學是以中華傳統文化典籍為核心的教育,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而國學經典是指最精華、最有價值的典範性著作。國學啟蒙教育旨在繼承中華文化的優秀傳統,提高廣大少年兒童的道德文化修養,弘揚民族精神。
  • 誦讀國學經典,爭當國學達人
    為建設書香校園,推進全民閱讀,營造「愛讀書、多讀書、讀好書」的讀書氛圍,7月28日上午,博山區第七屆中小學國學小名士決賽在四十畝地小學舉行。本次比賽分為小學組和中學組兩個組別,設置了詩詞接龍、智勇雙全、飛花令、創意誦讀和妙筆生花四個環節,全面考察選手們的綜合素質以及對國學經典的理解和運用。
  • 一套頂四套的《國學經典誦讀》,國學啟蒙這樣做才能物超所值
    因為它的內容十分豐富,不僅有《三字經》、《聲律啟蒙》裡的內容,也有《論語》、《道德經》裡的內容,更有84首經典詩詞、84個國學典故、60篇小古文,從名言佳句到詩詞對聯,從國學故事到趣味遊戲,用生動活潑的形式讓孩子體驗優美的國學文化。
  • 繁峙縣濱河小學「經典潤澤人生」國學經典誦讀比賽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國學經典,誦讀不衰。11月25日下午,濱河小學四年級「經典潤澤人生」國學經典誦讀比賽在四樓1號報告廳隆重舉行。四年級全體師生、50餘名家長代表共同欣賞了一場中華經典詩文朗誦的視聽盛宴。
  • 國學經典育文化自信
    2001年,廣東省廣州市五山小學正處於發展的低谷。就在那時,我走進了這所百廢待興的學校,並決定以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為促進學校發展的推手,全面啟動經典誦讀工程。從此,舊的走廊,舊的教室,舊的桌椅,卻有了新的聲音——此起彼伏的誦讀聲。五山小學的經典誦讀實驗,是從一項特色活動深化拓展為校本課程的。
  • **小學「國學經典特色學校」創建工作機制
    **小學「國學經典特色學校」創建工作機制**小學國學經典特色學校工作以活動開展為依託,深挖學校歷史底蘊,堅持「讀經典之書,做有根之人」的辦學理念,不斷開拓學校德育美育工作新格局。為使學校國學經典特色學校工作持續高效開展下去**小學國學經典特色學校領導小組確立了「一月一調度,一季一表彰(總結)」的工作推進機制。
  • 國學經典教學「三字訣」
    為了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陝西省漢陰縣從2016年秋季開始,一至九年級率先開設了國學經典課程。通過兩年多的教學實踐,我們逐漸摸索出了一套看似簡單、但行之有效的國學經典教學方法。 「讀」為上,感受經典魅力 對於國學經典的學習,古人學習方式很簡單,就是讀。「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 固始縣第十三小學開展國學經典誦讀師資培訓
    河南縣域經濟網信陽訊 為了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打造以國學經典為核心內容的書香校園,8月15~8月17日,固始縣第十三小學邀請道中書院講師團團長薛春黎到校開展國學經典誦讀師資培訓活動。 薛春黎老師指出,走進國學經典,是我們和聖賢的精神對話,是我們生命的升華。
  • 讀國學經典書籍可以代替課外閱讀嗎
    一位媽媽說:「學校老師布置孩子,每天用20分鐘的時間進行課外閱讀,可我還想帶還帶孩子誦讀國學經典。請問這個國學經典可以代替課外閱讀嗎?」我記得我女兒的老師也給他布置過這樣的作業,一開始我讓孩子自己選擇,先做好自己想做的事情,結果孩子選擇了先寫作業,然而作業一寫到九點十點,這個時候不可能再去讀經典了。因為那個時候,我狀態也不太好,跟不上孩子的節奏,後來我就一狠心,我告訴孩子,讓她先誦讀經典。
  • 離石區慧德國學幼兒園傳承國學經典 弘揚傳統文化
    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源遠流長,生生不息,華夏文明國學經典奪目璀璨,星光熠熠。在2021年新年前夕,離石區慧德國學幼兒園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迎新年聯歡會。活動中,該園師生一起誦讀國學經典,通過文藝活動的形式一起弘揚傳統美德,傳承傳統文化。
  • 教師手記|讀國學經典,鑄詩意靈魂
    □安化縣平口完小 劉豔花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立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國學經典宛若是一個宏大的寶庫,其中不僅蘊含了古人的智慧,更映射著千百年來曾經發生在這片土地上各具形態的過往。
  • 切磋國學 做強國少年!煙臺市第七屆「國學小名士」經典誦讀大賽決賽舉行
    、煙臺市婦聯、煙臺廣播電視臺主辦,膠東在線網站承辦的煙臺市第七屆「國學小名士」經典誦讀大賽決賽舉行。中學組、小學組選手分別在四輪比拼中各顯身手,上演一場酣暢淋漓的國學盛宴。比賽最終決出兩組冠亞季軍各一名,並現場為獲獎選手及優秀組織單位、優秀指導老師頒獎。其中,中學組的於子瀅,小學組的楊思李將代表煙臺赴濟南,參加山東衛視「國學小名士」節目的錄製。
  • 劉孝聽:誦讀國學經典的八大好處
    著名學者、文學家、哲學家胡適說:「我四歲時,就讀父親所作的詩,五六歲上私塾還是讀古文,大概在十一歲時,我已經能夠自己看古文書了。我看《綱鑑易知錄》,又看《御批通鑑輯錄》,並點讀《資治通鑑》。這便是我研究中國歷史的第一步。」
  • 打造專業化教師團隊是國學經典教育的關鍵
    有鑑於此,各地方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紛紛加快了發展國學經典教育的步伐。以成都市為例,早在去年10月成都市教育局就發文,明確要求轄區內所有小學將國學經典教育納入課堂,且每周不得少於1課時,學生集體學習經典的時間每周不得少於60分鐘。
  • 經典詮釋與國學新視野
    科學史上有很多經典著作,像亞里斯多德的《物理學》、牛頓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等,這些在科學史上都起過重大作用,但現在學物理的學生沒有人再去讀這些經典,因為沒這個必要。科學解決的是問題,它培養科學家的最有效方式不是去讀經典,而是通過教科書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弄懂相關的原理,然後馬上進入實驗,透過實驗驗證理論,並馬上進入到科學研究的前沿。所以,讀經典對他們來說是浪費時間。
  • 相約經典:固始縣第十三小學召開新生家長國學經典誦讀宣講會
    8月11日上午,固始縣第十三小學一年級「攜手共育,快樂成長」新生家長見面會如期舉行。為推進國學經典誦讀活動,打造書香校園,8月11日下午,固始縣第十三小學為新生家長舉辦國學經典誦讀宣講會,會議由副校長肖安俊主持。 校長魯家寶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致辭,並就學校基本情況、辦學理念、家校共育、經典誦讀等做了簡要介紹。 國學專家彭玲老師應邀為家長們做國學經典誦讀宣講。
  • 為什麼要讀和背國學經典?這是我見過的最好的回答
    實際上,那些否定國學經典的人,普遍是沒有深入了解和學習,人云亦云,絲毫不知國學經典的優秀的,這種人普遍是思想認識低下和無知的。更有思想認識狹隘和偏激的人,一提到國學經典,就充滿反詰的說學習國學經典能強國嗎?這裡我可以給予肯定的回答,學習國學經典,不僅能修身,更能強國。凡是有深入了解和學習國學經典的人都知道,諸子百家的學說,除了修身明智,基本就是為治國服務的。
  • 像少林寺裡的童子功一樣,國學經典教育也需要童子功
    今天我們的話題是有關兒童經典教育的話題,為什麼要倡導兒童學經典?在推廣兒童誦經典中,家長還存在誤區和不理解,我總結為兩個誤區,兩個不理解。第一個誤區、第一個不理解,為什麼要倡導兒童學經典?借家長的話說,國學經典都是古文,成人都感覺難,什麼倡導二三歲、三四歲的孩子讀經典,能行的通嗎?
  • 不讀國學經典,不背文言文古詩,小學生在每個階段應該閱讀哪些書
    作為小學語文老師,我是不提倡在小學低年級階段閱讀國學經典,大量背誦文言文古詩詞,雖然閱讀和背誦對小學語文的學習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過早接觸經典文學的誦讀,不利於小學生對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和語感的建立。那麼家長常有疑問,不背詩不行呀,老師要求背誦唐詩,同班同學都能背100多首,我們連《三字經》、《弟子規》都背不下來。
  • 如何讓國學經典親近現代兒童?《弟子規》入教材存爭議
    記者了解到,在小學階段的國學教育中,很多學校並沒有僅僅局限在開設國學課、讓孩子背誦國學經典這一層面,而是更多地整合教育教學資源,在各個學科融入國學經典和傳統文化教育。不少學校在跨學科的資源整合和課程設置中,也都用足了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