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化縣平口完小 劉豔花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立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國學經典宛若是一個宏大的寶庫,其中不僅蘊含了古人的智慧,更映射著千百年來曾經發生在這片土地上各具形態的過往。學習經典,可以讓孩子們領略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更可以喚醒他們錚錚向善的靈魂,潛移默化地於內心深處生成一種詩意情懷。於是,我帶著孩子們開始了讀詩學經之旅。
一、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讓孩子們讀詩學經首先便是爭取家長的配合。面對家長的質疑,我的想法很簡單:我要用事實讓你感受到孩子的積極變化。我在帶領孩子們在學校深入學習的基礎上,要求孩子回家後,一邊給家長誦讀經典,一邊實踐。我們設計了給家長一個小驚喜、為家長做一道拿手菜、和長輩一起算算親情帳單等系列活動。「溫聲暖語催花放,引得柳絮漫天撒」隨著時間的推移,家長的態度漸漸轉變,他們認可了我,也認可了我們的經典誦讀活動。從那以後,學習論語、唐詩宋詞元曲、寓言神話、古典文學名著等等經典都成了我們每日的必修課。
二、亂花漸欲迷人眼,萬紫千紅總是春
「青山看不厭,流水趣何長。」廣泛調動孩子們的興趣是開展好經典誦讀的第一課題。對於小學生來說,靈活多樣、異彩紛呈的活動無疑是激發他們主觀能動性最便捷的策略。細數多年來我們開展的活動,一如詩句「亂花漸迷人眼」,種類繁多,不一而足。
1.體驗參與感——喚醒興趣
帶領孩子們初學國學時,由於有故事引領,前幾天孩子們的興趣尚可。後來因為背誦任務,孩子們的興趣漸漸消失殆盡。怎麼辦呢?得讓孩子們體會與參與感。我給孩子們布置了第一步任務:讓大家以小組為單位,自行選擇音樂作為誦讀伴奏。最後全班投票,支持率最高的曲子和誦讀風格就在全班推廣。此舉一下子提起了孩子們的興趣——那幾天,大家下課後就三三兩兩地聚在一起那討論、練習;午休的時候,孩子們在陰涼處一邊聽著MP3,一邊念念有詞地在練習,引得眾多行人為之側目。就這樣,經過一周的時間,我們最終定選了孩子們認可的伴奏音樂和誦讀風格。
當伴奏音樂選定之後,孩子們的興趣又慢慢回落。即隨其後第二步任務:請孩子們還以小組為單位,根據伴奏音樂和誦讀內容,編一編配套動作,創編出屬於我們自己的「國學韻律操」。依然是得票率最高的就在全班推廣。孩子們的積極性又被調動了起來——下課後,孩子們聚在一處,一邊朗朗誦讀,一邊展臂踢腿。同樣的,這也成為了校園裡一道異樣的風景。
當編排動作塵埃落定之後,為了防止孩子們的興趣再次回落,趁熱打鐵布置第三步任務:知行結合——回家實踐。面對老師的肯定和家長的讚揚時,孩子們的興趣自然就會高漲了。這個時候就需要最後一步:匯報展示。我們把學校領導和各學科老師都請來觀看我們表演韻律操,老師們的嘖嘖稱讚讓孩子們表現得格外用心。就這樣步步為營穩紮穩打,我漸漸把孩子帶進經典誦讀的秘境中來。
2.體驗獲得感——快樂堅持
「雲破月來花弄影,一枝一葉總關情」,很多事物表面看起來似乎是相對而立、毫無關係,而實際上卻是同根同源,互為依存。在經典誦讀的過程中,我們可以有效地整合相關內容,最大化地提高學習效率。
在讀詩的過程中,我們知道了梅、蘭、竹、菊金玉其質的高潔品性。如何恰當地將心中的抽象感知具體地表現出來呢?我想到了新賓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剪紙!於是,古典意境下的剪紙活動如火如茶地展開了。幾天功夫,梅蘭竹菊便成了孩子們手中栩栩如生的剪紙作品。再比如我們在讀《紅樓夢》時,我們也把傳統剪紙融入誦讀之中,孩子們結合自身的理解,創作了多幅剪紙作品。這些剪紙作品或獲得了各年級的獎勵,或被粘貼在學校廳廊裡對外展示。這些榮譽增加了孩子們的成就感,也促使他們更加快樂地投入到經典誦讀中來。
除此之外,詩歌朗誦會、賽詩會、知識競賽等主題活動也是層出不窮,就如一泓泓甘泉,滋潤著每個孩子的心田。雖然開展的活動各式各樣,卻也殊途同歸,寓教於樂。
3.網絡式推進——收穫習慣
在引領孩子進行經典誦讀的過程中,我們採用網格式推進的辦法開展經典誦讀活動——即縱向根據年齡特點、誦讀內容的多少難易來引導孩子開展學習;橫向採取老師推薦的必修,自選和家長、同學推薦的選修。二者有機結合,並駕齊驅。網格式推進促進使孩子們形成了具有自主風格的學習內容與模式,孩子們不僅涉獵了大量的國學經典,同時也能做到量力而行。
三、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
日復一日的躬身耕讀、耳濡目染,如此豐厚的積累、持久的訓練、深入的薰陶,孩子們流淌出的迷人才情,就是水到渠成、順理成章了。五年級上學期,孩子們用了僅僅兩周的時間創作、編輯、排版、印刷成冊的詩集《揚帆》面世。五年級下學期,同樣也是僅用兩周的時間,孩子們獨立完成的作文集《在那陽光燦爛的日子》刊印成冊。與知識上的收穫相比,更可喜的是孩子們品行情趣方面的進步:越來越彬彬有禮,語言平和規範,待人接物分寸得當,業餘愛好興趣廣泛,更加熱愛生活,內心更加陽光……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但願在今後的教育生命裡繼續和孩子們徜徉在中華經典的浩瀚海洋中,怡然自得,優哉遊哉。有人說教師是太陽,散放著光芒和熱量;有人說教師是紅燭,燃燒自己把他人照亮;有人說教師是園丁,辛勤耕耘——只為花草茁壯成長;有人說教師是司南,指引著靈魂前行的方向。
作為教師,我說,我只是我,我只想帶著孩子們一起讀書,把求知的快樂相互分享;我只想帶著孩子們一起鍛鍊,憑著健康的體魄擁抱陽光;我只想帶著孩子們一起經歷,在道德實踐中懂得擔當;我只想帶著孩子們一起發呆,悄悄地讓夢想插上翅膀。
[責編:陳潔]
[來源:科教新報·新湖南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