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13日周末,知名周易學者,風水堪輿名家,舜緣文化首席命理學老師張詩苓開講線下大型「君子不器」易學分享會。本次分享會有舜緣文化承辦,旨在為廣大社區學員講述孔子的「君子不器」的精神。
在分享會上張詩苓老師說:
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
器者,泛指一切形而下的。
形而下的,不是不可用,而是要注意,要…
善用用,而不為用所用!
換言之…
詩苓老師在主講
易理通,思無礙。
據此我們知道,孔子說:「君子不器」,意思是作為君子,不能囿於事物的表象,要從紛亂的表面現象,去領悟其中深層的,更根本的道理。如果滿足於表面,不去追根求源,就會被假象所騙,所知自然是「下」;只有深挖求源,才能一以貫之,舉一反三,見一知十,直到最後「不佔而知」。
學員們認真聽講
《論語太宰》篇子曰:「吾有知乎哉?無知也。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兩端而竭焉。」「叩何 其兩端」?「器」(有)「道」(無)而已!為何「而竭焉」?不以偏概全是也!
課後提問問題
總之,把「君子不器」這句話放在《論語》的為政篇中,肯定說明它的意思不會是表層的那麼簡單。只有有了自己對「道」的把握,才能使自己不止於成為他人的工具。只有超越對實用和功利性的價值的無限追求,而上升到對大道的追求,才能稱之為君子。
合影留念
本次主題分享講座在下午4點準時結束,取得圓滿成功,感謝各界朋友們的支持與認可,期待我們下次相聚。
作為優秀的傳統文化領先平臺,舜緣文化在傳播傳統文化的道路上,定期開辦國學傳統文化公益講座。
舜緣文化其業務涵蓋:國學講堂,傳統起名,環境堪輿,線下課堂,國畫插畫,紅木文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