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緣文化張詩苓作「君子不器」主題分享會

2020-12-23 中國江蘇網

  2019年10月13日周末,知名周易學者,風水堪輿名家,舜緣文化首席命理學老師張詩苓開講線下大型「君子不器」易學分享會。本次分享會有舜緣文化承辦,旨在為廣大社區學員講述孔子的「君子不器」的精神。

  在分享會上張詩苓老師說:

  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

  器者,泛指一切形而下的。

  形而下的,不是不可用,而是要注意,要…

  善用用,而不為用所用!

  換言之…

  詩苓老師在主講

  易理通,思無礙。

  據此我們知道,孔子說:「君子不器」,意思是作為君子,不能囿於事物的表象,要從紛亂的表面現象,去領悟其中深層的,更根本的道理。如果滿足於表面,不去追根求源,就會被假象所騙,所知自然是「下」;只有深挖求源,才能一以貫之,舉一反三,見一知十,直到最後「不佔而知」。

  學員們認真聽講

  《論語太宰》篇子曰:「吾有知乎哉?無知也。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兩端而竭焉。」「叩何 其兩端」?「器」(有)「道」(無)而已!為何「而竭焉」?不以偏概全是也!

  課後提問問題

  總之,把「君子不器」這句話放在《論語》的為政篇中,肯定說明它的意思不會是表層的那麼簡單。只有有了自己對「道」的把握,才能使自己不止於成為他人的工具。只有超越對實用和功利性的價值的無限追求,而上升到對大道的追求,才能稱之為君子。

  合影留念

  本次主題分享講座在下午4點準時結束,取得圓滿成功,感謝各界朋友們的支持與認可,期待我們下次相聚。

  作為優秀的傳統文化領先平臺,舜緣文化在傳播傳統文化的道路上,定期開辦國學傳統文化公益講座。

  舜緣文化其業務涵蓋:國學講堂,傳統起名,環境堪輿,線下課堂,國畫插畫,紅木文玩等。

相關焦點

  • 國學大師張詩苓易學課堂正式開播,讓傳統文化玩出新花樣!
    最新行業熱報,著名國學大師張詩苓主講的易學課堂近期正式開播,讓傳統文化玩出新花樣!近年來,隨著中華傳統文化的文藝復興,研究易學似乎已經成為全民狂熱!  舜緣文化作為國內傳統文化領先整合平臺,更是將枯澀難弄的易學文化與網際網路結合。每集以3-5分鐘小視頻播出,節奏快,知識點強,好入門等特點,讓更多年輕人也愛上易學!
  • 舜緣文化國學老師張詩苓參加國學討論會
    近些年,隨著我們國家的日益強大,傳統國學文化逐漸被大眾認知,在國內國學熱和漢服熱也逐漸興盛起來,平時我們在遊玩的時候也不是看見穿漢服的年輕人。如何快速學習國學文化已經成為現實問題,為了幫助大家更系統的學習正宗國學文化,舜緣文化國學老師張詩苓在美麗的大峰山舉辦了本次國學討論會!
  • 張詩苓老師:傳承經典國學沙龍會議圓滿成功!
    據報導,2019年9月,舜緣文化張詩苓老師在美麗的全程濟南舉辦「傳承經典,弘揚國學」國學沙龍會議!「這次國學沙龍活動,真的是組織得太成功、太及時了!我覺得很受用,回家後也能教育孩子,好好的弘揚國學的真諦所在!」
  • 舜緣文化國學名師張詩苓---解讀傳統國學經典!
    現如今國學文化是當今社會必學的主流文化,那麼如何定義傳統國學?借用季羨林先生的一句話就是:國學不是「 漢學 」「 儒學 」等狹隘的國學,而是集全中國56個民族文化財富於一身的「大國學」。我們怎麼研究和學習傳統大國學?需要找到正確的方式來解讀!
  • 舜緣文化張詩苓老師受邀參加第十五屆中華易學大會
    2019年,6月第十五屆中華易學大會在北戴河召開,舜緣文化國學老師張詩苓受邀參加本次會議,並榮獲「中國當代易學名家」以及「中國當代風水堪輿名家」稱號!  國學老師張詩苓在會議上說:  中華民族是偉大而充滿智慧的民族,中華文化有著五千年光輝而燦爛的輝煌歷史,如何更好得傳承好中華民族地優秀文化很值得大家商榷和為之努力!讓我們每一個華夏兒女、炎黃子孫,共同為這一偉大而艱巨得歷史使命努力奮鬥吧!
  • 讀《君子不器——半部論語品一生》有感
    談君子 話品格——讀《君子不器——半部論語品一生》有感□ 王楚健近日,筆者翻開張傳玖先生的新作《君子不器——半部論語品一生》,感覺其意義非凡。寫作的過程,也是其思想境界循序漸進、步步登高的過程,他在自序中坦言,一開始,以自己家庭傳統文化教育為出發點,體現一個父親對兒子的諄諄善誘,薰陶漸染,潛移默化;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自己進一步得以正心、修身、悟道、解惑、提煉,逐步演變成系列寫作,並與大眾廣泛交流、分享,贏得更多共鳴,獲得更多受眾面,凸顯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也彰顯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的力量。
  • 「君子不器」是什麼意思,到底什麼是「器」?
    如「廟堂之器」,就是說這個人有高居廟堂的本事,如「器官」,就是指功能結構。一般來說,「器」除了在添加前綴的時候,指具體分類物品——如「金器」、「玉器」、「木器」等等,在文言文中其他時候都是指才具、功能。那麼「君子不器」,難道是說「君子不講究才能?」當然不是的。
  • 走進國學五行香韻 舜緣文化張詩苓國學沙龍圓滿落幕
    據了解舜緣文化國學老師張詩苓於2019年8月舉行「走進國學--五行香韻」線下國學沙龍交流會。  本期舜緣文化國學沙龍交流會旨在老師與學員們共同探討國學周易智慧,採用靜坐方式授課。
  • 舜緣文化受邀參加,2018弘揚中華優秀文化專家大會!
    2018年9月17-18日,舜緣文化受邀參加傳承祖先智慧精髓,弘揚中華優秀文化專家大會!高舉習近平時代弘揚中國特設社會主義傳統文化旗幟,發揚中國夢我的夢,以及中華文化文藝復興道路,舜緣文化榮幸受邀參加了本次大會,並在會議中發表演講,周易與百姓生活等主題,受到強烈的反應!
  • 論語|為政 君子不器
    孔子說:「君子不器」。這句話雖然簡單,但是含義很深。錢穆先生對這點的解釋比較少,大家也可以去讀一下錢先生的《論語新解》,也可以看一下南懷瑾老師的《論語別裁》,學習其中的相關內容。對於「君子不器」,錢穆先生的解讀總結起來大致是說:一個人不要做偏才,要做通才。如果你只是把它理解成學習某一個專業的方向,那就沒有把這裡面最核心的地方點出來。
  • 「君子不器」,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如果不顧時勢和自身能力去強行「安人」、「安百姓」,會有「降志辱身」的危險。何為「器」「器」是一個象形字。「器 , 皿也 。象器之口,犬所守之 。」「器」可以 引申出「器量」 、「才用」 和「器重」含義,進而抽象化為一個哲學術語,指一切有形的具體事物;與無形而抽象的「道」相對應。「是故形而上者謂之道, 形而下者謂之器。」
  • 我們應當如何理解孔子說「君子不器」?
    當禮樂制度淪為虛名,人們汲汲於利,共同體價值混亂,在物慾橫流中陷入虛無的時候,君子階層不是繼續沿用客觀的規範,而是通過更新的主觀的價值,通過對德性的重新解釋,獲得整個社會的文化和道德領導權,讓自身從邊緣重回中心位置。君子不器的信念為社會平等開闢了諸多可能。
  • 子曰:「君子不器。」
    要處理「君子不器」的問題,首先要釐清「君子」與「不器」指何而言?進而再將「君子」與「不器」關聯一起?從中釐清二者關係,期望能解決本章問題。何謂「君子」?先引《白虎通義》講:「或稱君子者何?道德之稱也。君之為言群也。子者,丈夫之通稱也。」
  • 跟著詩苓讀國學,舜緣文化國學名家張詩苓老師專訪!
    現如今社會飛速發展,研究國學近年來成為熱潮,國家也在大力弘揚與支持傳統文化!眾所周知,國學文化非常多,很多人不知道怎麼去學習研究,針對這個問題,我們今天有幸採訪了舜緣文化著名國學老師張詩苓老師,一起來看具體報導吧!
  • 古人常說「君子不器」,這個「器」究竟是什麼意思?
    在當時,《論語》一書憑藉其獨到的政見思想受到廣大政治家的重視,直到如今,它依舊憑著豐富的學術性與深遠的思想性給予當今世人以政治、哲學、文學、教育等各方面的思想指導,可以說它堪稱中國文化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在《論語》一書中,很多有名的句子流傳甚廣,更是被人們當作警醒啟發之句用來勸諫與教導年輕一代學子。
  • 孔子常說「君子不器」,究竟是什麼意思?
    「君子不器」正是出自《論語·為政》裡邊的句子,原文這樣說——子曰:君子不器。要理解「君子不器」之意,首先要搞清楚「君子」和「器」兩個詞彙的含義,再弄清它們的引申含義,基本上就能明白它的意思。後來,當出現國家後,「君子」一詞被賦予政治色彩,指代君王、國君。從「君」字的造字方法來看,它是典型的會意字,從尹,從口。「尹」的本意是治理,「口」是口令、命令之意,合起來則是「發布治理國家的命令」,這個命令只有君王才有權發布,代表了崇高的地位,因此,具有崇高地位的人被稱作君子。
  • 君子人格的文化生成
    重塑以孔子為標誌的「君子」人格典範,凸現其「躬行」的現實屬性和實踐特徵,既是中華傳統文化價值闡釋的題內應有之義,也是建設現代道德文明的時代課題。  原道之道:「君子不器」與玄同思辨這句話的精神向度,與其「君子謀道」「君子憂道」「朝聞道,夕死可矣」的思想意識高度契合。只要人們把「謀道」「憂道」「聞道」等話語和「不器」一語聯繫起來,並參照歷代思想家的《原道》論著來作綜合思考,就一定會發現:君子人格的養成實踐,包含著思考終極真理問題的價值關懷,這是中華先賢「原道」意識的充分體現,我們今天不妨稱之為「原道之道」。
  • 《論語》:修行的最高境界,君子不器
    《論語》中說:「君子不器。」君子不器,就是說,君子不能像器皿一樣,只有一種用途。我想,同樣也是這個意思。君子一旦被確定了一種用途,便是被限制住了。其實,按照論語裡的意思,是不提倡的。一旦我們成器了,我們是有了器的用途,但是同時,我們也被限制住了「無限的可能」。如同泥土,本來有著無限的可能,但是若製作成碗的形狀,便僅僅有碗的功能,不會再有盤子的功能了。
  • 做人四個「不器」,君子不器的一點理解
    「君子不器」出自《論語》《為政》篇,其中的「不」的含義就是:「不局限,不拘泥,不囿於,不著急」。「器」就是一個東西,一件用具,或是普通用具,或是尊貴之物。用來比喻一個人能成為什麼樣的職業,發揮什麼樣的才能。
  • 《論語》「君子不器」,這句話什麼意思,其中的「器」是指什麼?
    那好,我們知道為政的意思,就好理解君子不器了。君子君子一詞,最先的意思是君王的兒子,但後來在詞彙的發展過程中,君子一詞被賦予了道德層面的含義。就出現了君子論。什麼是君子呢?簡單來說,就是道德品格高尚,同時還要有充分的學識涵養的人。不器要知道什麼叫不器,首先要搞明白什麼叫器。在古代,器是專指器具的,什麼鍋碗瓢盆啦,都屬於器,喝酒的東西就叫酒器。你看,器是有特殊單獨的用途的,酒器就只能用來喝酒,不能用作他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