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以後,進項稅額抵扣的範圍進一步擴大,我們購進的不動產等等都可以進行進項抵扣,這就要求我們更加重視進項抵扣的相關問題。今天小坤來和大家科普一下營改增以後進項稅額抵扣的基本規定,注意事項和風險防範。
1、增值稅進項稅額抵扣的三個維度
提到能不能抵扣,大家第一反應想到的是什麼?大家可能想到的是得有增值稅專用發票。說的對,必須得有增值稅專用發票或者其他的合規的增值稅扣稅憑證,但是這個不完整。增值稅進項稅額抵扣要從三個維度來看,分別是資格、憑證和業務。
第一個維度:資格
資格是指一般納稅人資格,而且要財務核算健全,能夠準確地提供設備資料。如果登記為一般納稅人之後,你具有了一般納稅人的資格,但是你財務核算不健全,會計核算不健全,不能夠準確地提供涉稅資料,那麼是不得抵扣增值稅進項稅額的,而且不得使用增值稅專用發票。
某同學:是不是只有一般納稅人才能抵扣正在進項稅額?
小坤:是的,但是也有特殊情況。
一個小問題就是小規模納稅人之前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等扣稅憑證,他登記為一般納人之後能否抵扣?國家稅務總局[2015]59號公告,明確了這個問題。這主要是指的是籌建期的概念。大家都知道新設立的企業從辦理營業執照稅務登記,到正式開始生產經營,要通過一定的籌建期,在這期間工業企業可能會進行基礎建設,購買辦公和生產設備,招聘員工,聯繫購銷渠道;而商業企業即使不需要做基礎建設,也可能需要租用經營場地,購買相關的辦公設備,辦公設施,招聘員工等等。那麼在籌建期間,企業一般也會取得一定數量的增值稅專用發票等其他的增值稅扣稅憑證。在有些情況下,企業在籌建期,辦理了稅務登記營業執照,但是沒有申請登記或者認定為一般納稅人,就會在稅務機關的徵管系統裡存在一段時期的小規模納稅人狀態。
根據59號公告的規定,如果符合一定的條件,在小規模納稅人期間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等扣稅憑證是在登記為一般納稅人之後是可以抵扣的。具體的條件是在辦理稅務登記到登記為一般納稅人的期間,沒有取得生產經營收入,並且沒有按照小規模納稅人申報繳納增值稅,也就是說按照銷售額和簡易徵徵收率的計算方法來計算繳納增值稅。
某同學:
如果本企業可能實際上有了生產經營收入,生產出產品了,也進行了銷售了,或者商業企業進行銷售渠道收入了,但不向稅務機關申報,做了零申報。在這種情況下,稅務機關就不知道我申報收入了,我是不是就可以在登記為一般納稅人之後來抵扣這期間的進項?
小坤:
這是不可以的。59號公告的規定很明確,必須是實際上真實的情況,取得了收入,並且沒有申報納稅,才可以。
如果是通過隱瞞銷售收入的方式,不如實申報、如實記帳的方式,不僅不能達到登記為一般納稅人之後到抵扣在上述期間取得的進項的目的,而且會承擔相關的風險。因為隱瞞收入、少交稅款就涉嫌偷稅,按照徵管法的規定,要承擔相關的風險,要補稅加收滯納金,甚至還要罰款。
某同學:
如果是沒有如實申報的收入的話,是不是必然會導致偷稅?
小坤:
這也不一定。因為有增值稅起徵點的概念,如果是月銷售額不到3萬元,或者是按季度銷售銷售額不到9萬元的,比如說在小規模納人之期間,實際的銷售收入大概是2萬,若隱瞞了這個收入,其實也沒有造成少繳納稅款。雖然沒有少繳納稅款,但也違反了徵管法的規定,可能會面臨因為虛假申報、編造虛假計稅依據,還面臨5萬元以下罰款的風險。同時也不符合59號公告的規定,是不得在登記為一般納稅人之後,在上述期間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等是不得抵扣增值稅進項稅額的。
第二個維度:憑證
按照增值稅暫行條例以及營改增試點實施辦法,如果要進項稅額抵扣,必須取得合規的扣稅憑證,也就是我們通俗的來說叫增值稅進項抵扣憑證。規範的說法是合規的增值稅扣稅憑證。
常見的增值稅合規扣稅憑證
首先最常見的是增值稅專用發票。
第二種是海關進口徵稅專用繳款書。
第三種稍微特殊一點,就是在購進農產品的時候,購進農產品,除了增值稅專用發票,或者是海關進口徵稅專用繳款書作為扣稅憑證之外,還多了兩種,一種是農產品收購發票,第二種是農產品銷售發票。農產品收購發票是指一般納稅人像農戶等農業生產者,收購農戶自產直銷的,享受免徵針對政策的農產品的時候,因為是農戶,他沒有辦理稅務登記。這種情況下,一般納稅人收購的時候可以向其開具農產品收購發票。農產品銷售發票特指是農業生產者自產自銷農產品,享受免徵增值稅的政策。然後可以申請領購發票來開具農產品的發票,享受免費政策,也可以作為增值稅進項抵扣憑證。如果農戶沒有辦理稅務登記,可以申請到稅務機關代開農產品銷售發票,也是免繳增值稅的,可以作為扣稅憑證。
第四種是從境外購進的,然後取得了結交稅款的完稅憑證。
第五種是道路通行費發票,是營改增之後新增加的增值稅稅扣稅憑證。
按照增值稅暫行條例的規定,納稅人取得的增值稅扣稅憑證,如果不符合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家稅務總局有關規定的,其進項稅額不得從銷項稅額中抵扣扣除。發票要開具正確,如果稅率開錯了或者是取得了虛開的發票,肯定是不能作為增值稅扣稅憑證的。
第三個維度:業務
在日常工作中總是有朋友問:我買的辦公用品能不能抵扣,或者說買的這輛車能不能抵扣,或者說修車的受理費能不能抵扣?其實在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以及營改增試點實施辦法裡面,對哪些可以抵扣的業務是沒有採用正列舉的方式,而是規定了哪些可以抵扣的,比如說上述的合規的扣稅憑證是可以抵扣,然後對不得抵扣的做了列舉。比如說免徵增值稅的、集體福利的。所以把握一個原則,除了稅收政策規定的不得抵扣的項目都可以抵扣。
常見的成本費用項目中可以抵扣的項目
第一是差旅費中的住宿費。我們知道差旅費中一般包括出差人員發生的吃住行費用。吃指的餐飲費,是不得抵扣的;行指的是機票、船票、車票的,屬於旅客服務費,明確規定不得抵扣;只有一種可以抵扣就是差旅費中的住宿費,是可以抵扣的。注意:是差旅費的住宿費可以抵扣,並不是所有的住宿費用都可以抵扣,比如說招待客戶用的住宿費,是屬於交際應酬費也是不得抵扣的。
第二是辦公用品。
第三是通訊費,包括我們的電話費,網絡費等等。基礎電信服務是稅率是11%,增值電信服務的稅率是6%,相應的抵扣也就按這個稅率。
第四是快遞費。
第五是車輛使用費用,包括車輛維修費、燃料費、車輛保養費、過路費、過橋費等等。
第六是水電暖氣費,其中水費的進項抵扣稅率是11%,小規模納稅人是3%。而自來水有特殊規定,自來水公司是可以選擇適用按3%的徵收率,用簡易計稅方法來計費的。暖氣、天然氣等是適用11%的稅率。對於水電暖氣費要注意將經營辦公集體福利分開來,因為企業的職工食堂或者是職工集體宿舍等等,使用的水電暖氣,是屬於集體福利,集體福利進項稅額是不得抵扣的,如果抵扣了,要做進項稅額轉出。
第七是會議費,企業舉辦會議或者向會務服務方提供支付的會議費用是可以抵扣的。那麼會議費要注意區別一下,會議費適用稅率6%,包括提供了會議的場地和相關的服務,比如說音響、茶水等等。如果是僅僅提供了一個會議室,就租用場地給你,不提供任何其他的服務,就不屬於會議費,是屬於不動產租賃,相當於租了一間辦公室,是不動產租賃適用的稅率是11%。
第八是租賃費,包括房屋租賃是屬於不動產租賃;如果是設備租賃,租電腦,或者是做其他的生產經營設備,是屬於有形動產租賃。有形動產租賃適用17%的稅,不動產租賃使用11%的稅率。營改增之後自然人如果出租房屋的話,是可以到稅務機關申請代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的,所以作為企業,如果租用了個人的房屋,用來辦公或者經營使用,是可以要求他去申請代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的,這樣就可以抵扣進項稅款了。
第九是物業管理費。
第十是安保費。
第十一是書報費,書報費是圖書報紙雜誌,適用稅率11%。當然如果納稅人享受了免費政策就不能抵扣了。
第十二是諮詢費、中介服務費,包括審計查帳、資產評估以及法律諮詢自有資金等等。
第十三是廣告宣傳費,廣告宣傳費注意區別一下稅率,如果是製作廣告燈箱、廣告牌,那麼它適用的稅率是17%。如果是廣告設計,廣告發布,廣告代理,適用稅率是6%。同時還要區別,如果說一個企業製作並發布了廣告,起到了廣告的效果,那麼適用廣告業的稅率。如果是把外牆或者是電梯間,出租給廣告公司或者出售給其他公司,然後由他們來做廣告的話,相當於把這個作為廣告位出租,那麼這是不算廣告費的,算不動產出租,把牆面或電梯間出租給別人製作廣告,是屬於不動產租賃,適用11%的稅率。
最後是保險費。包括財產保險和人生保險,企業購買了企業生產經營的財產保險費是可以抵扣的。為職工購買的一般人身保險費,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的增值稅進項稅額是不能抵扣的,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也不能抵扣,因為這屬於集體福利。但是如果是為特殊工種、職工支付的人身保險費,比如說高溫的、供電公司電塔高處的都是這種特殊功能,這些職工購買的人身保險費是可以的。總之,財產保險可以抵扣;人身保險費一般不得抵扣;特殊工種支付的保險為人身保險費,也是可以抵扣的。
常見的不得抵扣的進項
第一用於簡易計稅方法計稅項目,免徵增值稅項目集體福利或者是個人消費的購進貨物加工修理修配勞務服務,無形資產和不動產,是不得抵扣的。具體說說集體福利和個人消費涉及哪些項目。關於集體福利,一般是企業的食堂或者是職工宿舍所發生的相關費用,產生的進項是不得抵扣的,還包括比如過節了給職工發放福利,這也屬於集體福利,是不得抵扣的。比如職工食堂和宿舍使用的水電,暖氣煤氣以及相關的支出等等。而個人消費顯然是不能在公司進行進項稅額抵扣。如果是交際應酬費,是屬於招待費不得抵扣。如果是涉及固定資產、無形資產、不動產,僅指專用於上述項目,比如說簡易計稅、免徵增值稅、激勵鼓勵,專用於這些項目的固定資產、無形資產、不動產不得抵扣,如果是兼用的或者是混用的,那是可以抵扣的。比如說我買了一棟樓,專門用於集體福利,比如職工宿舍,那麼這棟樓作為不動產是不得抵扣的。如果是兼用的或者是混用的,這棟樓一樓二樓是職工食堂,三樓四樓是會議室,或者是倉庫,或者是生產車間。那麼這棟樓既用於集體福利,又用於正常的生產經營,那是可以抵扣的。再比如說我們購買了軟體,是屬於無形資產。如果這個辦公軟體既用於應徵增值稅項目又用於免徵增值稅的項目,是可以抵扣的。如果專門用於免徵增值稅項目也是不得抵扣的。固定資產也是一樣,如果我們企業購買了一輛車,專門用於接送員工上下班,那就屬於用於集體福利是不能抵扣的。如果是購買一輛車作為固定資產,既用於這個員工上下班,又用於日常的生產經營,那麼屬於混用的,不是專用的,那就可以抵扣了。這個政策可以儘量避免購進的固定資產、無形資產、不動產專用上述不得抵扣的項目。只要是兼用的,或者混用的就全部可以抵扣了,而且不用劃分之類的。這條政策對那人是非常有利的,而且比較寬鬆的,並沒要應稅項目要達到多少的比例。
第二是關於非正常損失。非正常損失是指因管理不善,造成貨物被盜、丟失、黴爛變質,以及因違反法律法規造成貨物或者不動產被依法沒收銷毀拆除的情形。首先第一個關鍵詞是管理不善,那麼只有因為管理不善,被盜、丟失、黴爛變質被定位為非正常損失時,才不得抵扣。如果企業可以證明盡到了妥善管理職能,並沒有管理不善,那麼是不需要作進項稅額轉出的。第二個關鍵詞就是因違反法律法規被依法沒收銷毀拆除。這句話前提是違反法律法規,結果是被執法機關有權的政府機關依法沒收銷毀拆除。如果是我們企業自行銷毀的,那不算是被依法銷毀。
一個酒店業,購進了一些食品食材,因為過了保質期,酒店按照食品安全法,也本著對消費者健康負責的態度,把過期的食材銷毀,或者是處理,這是不需要作為非正常損失,也不需要作進項稅額轉出的。因為第一,他不是因為管理不善造成了黴爛變質,第二他也沒有因為違反法律的規定被相關部門依法銷毀,而是自己消費的。如果是因為購買的商品已經黴爛變質了,但還想賣給消費者,最後結果被相關部門,比如食品藥品監督局相關的執法部門發現了,依法予以沒收,依法予以銷毀。這種情況下,那就屬於非正常損失,就應該做進項稅額轉出。像剛才說的那種情況,企業參照法律的規定,本著對消費者健康負責任的態度將過期的食品進行銷毀,那是應該鼓勵的,而不是進項稅額不得抵扣。
第三是旅客運輸服務,貸款服務,餐飲服務,居民日常服務和娛樂服務。上述的幾個項目,不管用於什麼用途,只要是購買這種服務都是不得抵扣的,不要考慮是否用於生產經營,或者是用於集體福利。
2、關於進項稅額抵扣常見風險
1、容易抵扣的項目沒抵扣
這種情況下,企業就吃虧了,該抵扣的沒抵扣就要多交增值稅了。一般都是什麼原因?一是財務人員不懂政策,有的項目可以抵扣的,沒抵扣。二是沒取得合規的扣稅憑證,應該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的,結果取得的是普通發票或者是什麼發票都沒取得,那就不能抵扣。三是取得了增值稅專用發票,但是沒有及時的進行認證,或者是進行網上勾選確認。增值稅專用發票是有認證期限的。
2、不得抵扣的項目抵扣了
這種情況下,就可能會涉嫌補稅,要加收滯納金甚至罰款,甚至還涉嫌虛開發票的風險。什麼是不得抵扣的項目抵扣了?
一種情形是購買的商品最終是用於集體福利的,不是銷售用的,那麼就應該做進項稅額轉出。如果說購買的商品或者是服務是用於免徵增值稅項目那也是不得抵扣的。如果是購買的商品,用於集體福利個人消費的,都是不得抵扣的。
另一種情形,是有的企業進項稅額不足,很多商品購進的時沒有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但他付開票費給別的企業,讓別的企業開發票給他,這個風險更大,這就涉嫌虛開發票了。因為讓他人未開具與實際經營情況不符的發票,也叫虛開發票,不僅是要補稅罰款,嚴重的還要慎言刑事責任被移送司法機關。
某同學:
是不是所有的增值稅專用發票都要認證?
小坤:
不是的,有兩種例外,一種是紅字增值稅專用發票,不需要認證,第二是初次購買的的稅控設備以及支付的技術維護費用是不需要認證的。因為技術維修費用和出資購買的生物設備是可以從應納稅額中全額扣減的。
總結
今天小坤從三個維度來分析了增值稅進銷稅額抵扣,第一是資格,第二是憑證,要取得合規的扣稅憑證,第三是可以抵扣的業務。也提了一下關於進項稅額抵扣的風險,包括兩種風險需要避免:一是容易抵扣的沒抵扣,就吃虧了。二是不得抵扣的如果抵扣了,就有可能涉嫌補稅滯納金甚至罰款的風險。所以大家要養成好的習慣,儘量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並且最好是及時認證。
- END -
本文版權由正坤財稅所有,轉載請獲取授權並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