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調查:中小學校外輔導班良莠不齊 收入可觀

2020-12-17 手機鳳凰網

如今,中小學生校外補課竟然成為一種常態:學習成績差的學生要補,學習成績好的學生也要補;普通學校的學生要補,名校的學生也要補……在南京,隨著「補課熱」的蔓延,校外補課機構如雨後春筍般生長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其中不乏一小時200元、一次課480元的「天價班」。

是什麼造就了「補課熱」?社會培訓機構為什麼會備受青睞?校外補課如何規範化管理?帶著這些問題,記者對南京市校外補課現象進行了調查。

火爆的補課市場 不菲的補課費用

5月2日晚8點,10歲的小男孩劉文卓(化名)從亮著燈的教室裡一頭竄了出來,老師在裡面一邊檢查其他孩子的作業一邊喊:「作業做好了沒?做好了再玩。」

這裡不是學校,而是在南京市仙林大學城附近的一家民營教育機構。仙林小學四年級學生劉文卓家就住在附近,利用周末的時間來補習語數外,平時晚上就在這裡的「作業吧」寫作業,有專門的老師負責指導。和他一起來的,還有同班的另一位同學。

「我成績不好,總是最後幾名,爸爸媽媽讓我來上的。」 劉文卓說,他在這裡上了一個月,周末和老師約好時間就來上課,但還看不出成績是否有所提高。

市民吳女士的兒子小童,目前正在南京一所重點中學上高二,在校外補習數學和英語。「班裡很多成績很好的同學在補課,有的還偷偷地不讓人知道。我成績一般,再不補課就落後了。」聽到兒子這麼「自覺」,吳女士很欣慰,「我們家長也是這個想法啊,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花多少代價也是值得的。」

小童補課的那家培訓學校位於南京市區廣州路附近,一位接待人員介紹,學校老師大多有3—5年教學經驗,既有名校的兼職老師,也有具有多年經驗的專職教師,而參加補習的學生,其中不乏金陵中學、南京外國語學校等名校的學生。

在劉文卓所上課的教育機構,一位工作人員向記者出示了一張價目表,詳細羅列了從小學一年級到高中三年級的收費,其中根據「50次課以內」、「51—120次課以內」以及「121次課以上」而略有不同,一次性購買課時越多,價格越是優惠。

記者在這張價目表上看到,以小學6年級、50次課以內為例,一次兩小時的「一對一」課程,收費為360元;高中則費用更高,高三、50次課以內,兩小時「一對一」的輔導費用達到480元。

吳女士告訴記者,小童所上的「一對一」輔導班,由於是熟人相約報名,再加上是同時上兩門課,因此有所優惠,一次兩小時的課程收費350元,一周上數學、英語各一次,寒暑假集中上課。

記者大致算了一筆帳,小童每個月的花費將近3000元,再算上寒暑假補課,如果堅持一年下來,將達到5萬左右,幾乎相當於普通工薪階層一年的工資收入。

良莠不齊的培訓條件 收入可觀的培訓機構

走在南京的大街小巷,不時可以看到「精品小班」、「名師一對一」等課外輔導班的廣告。在百度上,用「南京市一對一輔導」作為關鍵詞搜索,總共找到相關結果約2270萬個。

這些數量龐大的輔導班,質量怎麼樣?

記者在劉文卓補課的教育機構轉了一圈,規模大約有300平方米,既有可以容納40多人的大教室——「作業吧」,也有兩三人同時授課的小型教室,更具特色的是正對著正門通道兩邊,分布著兩排總共16間玻璃擋板圍成的格子間。這些格子間相對獨立,但隔音效果並不好,每間擺放著一張寫字桌和兩把椅子,有些還放著一臺印表機。工作人員介紹,「一對一」課程的老師和學生,一般就在這裡授課。

一位伏案備課的男教師見記者四處張望,以為是來考察學習環境的家長,便與記者攀談起來。這位老師數了數辦公桌,介紹說,這裡目前一共有老師十三四人,基本上都是專職教師,他以前是小學數學老師,不久前剛從蘇北一所小學「跳槽」過來,因為「這裡待遇還可以」,並默認「不止5000元」。

這些教師資質如何?能否確保輔導質量?這位數學老師笑著說:「質量肯定是不錯的,教英語的張老師,家教經驗已經有10年了;教語文的王老師,是南師大畢業的……」當記者詢問道,這裡是否有老師身兼數職、跨年級跨學科輔導時,這位老師坦率地說,這所教育機構囊括了小學一年級到高中三年級的全方位輔導,由於學生比較多,老師相對少,一個老師教幾個年級的情況不可避免。

在這家教育機構的前臺,記者看到了上個月以來報名輔導的學生登記表。表上密密麻麻地填著30多名學生的信息和家長籤字,購買課時一般都在50次課以上。前臺工作人員透露,這裡老師都是經過培訓後上崗的專職老師,收入五六千不止,上萬的也是有的。

吳女士為了給兒子補課,這兩年已積累了不少經驗教訓:「一般小的教育機構,很多都是大學生來教,雖然50元一節課的也有,但不可靠,要找就要去連鎖的,小班進度不一樣,還是『一對一』好。名校的老師精力不夠,也未必好……」

南京市教育部門表示,南京明令禁止在職教師從事課外有償輔導,也禁止學校將教室等教育設施提供給社會培訓機構,所以從事補課的社會培訓機構,全靠其自身的實力,現在出現如此面廣量大的補課機構,必然存在良莠不齊、魚龍混雜的問題。

需求的合理與無奈 監管的缺位與必要

「課堂上老師講得比較淺,要考得好不去補課怎麼行?」「他們班上大部分孩子課外都補課,我們也不能讓孩子落在別人後面,何況我們也不缺這個錢!」……家長們的話語看似合理,卻也透出幾分無奈。

「我成績不好,我爸媽上班也很忙,有時雙休日要加班,所以他們就希望靠補課讓我成績能跟得上。」劉文卓的話,道出校外輔導班的存在價值。

記者了解到,家長們選擇讓孩子參加校外補習的原因,雖有少部分家長是出於培養興趣愛好、為獨生子女結識夥伴的想法,但更多的還是出於升學壓力方面的考慮,既無可奈何又不得不補。

南京市中小學生學習力培訓中心主任谷力告訴記者,「補課熱」之所以有其生存的土壤和市場,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多地出臺規定,中小學不得利用節假日補課,同時限制學生的在校時間,部分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有提高學習水平的願望;另一方面,一些年輕教師也面臨物質和生存方面的壓力,從事家教的利益訴求也比原來更為強烈,再加上家長們普遍沒有時間與能力輔導孩子,也為「補課熱」營造了客觀環境。

南京師範大學教師教育學院楊躍教授則更多持批判態度,他認為,目前社會上的「補課熱」、「培訓熱」已經成為一種「匿名權威」操控下的「集體無意識」,投射出在日漸浮躁的當下社會,普通大眾所具有的「既無可奈何又推波助瀾」的教育焦慮。

「人們認為,孩子將來處於社會金字塔結構的什麼位置,完全取決於他的受教育程度,即所謂學歷,甚至取決於文憑的含金量,這也是『擇校熱』、『名校情結』等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楊躍認為,學校教育被賦予的功能被不恰當地誇大,甚至超出了它本身能夠承受的範圍。事實上很多人都知道學歷、文憑並不是選拔人才的唯一依據,但似乎誰也不願意拿自己、拿自己的孩子去冒險。

儘管如此,教育專家和教育主管部門也都承認校外輔導班自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也有其固定的市場,如今最關鍵的問題是沒有明確的管理規定來規範這些校外輔導機構,更遑論對這些機構的有效監管。

楊躍建議:政府需要規範和監督校外培訓機構,嚴格機構資質和教師資格認定;大眾也需要以理性的態度對待課外培訓;培訓機構更需要行業自律。

教育專家還表示,更長遠看,還是應當實行學生在校時間的彈性制,鼓勵教師在上班時間內為學生提供學習輔導等。

相關焦點

  • 規範校外培訓!中小學家長:太好了!
    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很多中小學家長都給孩子在課外報輔導班。而各種輔導班良莠不齊,教學質量也千差萬別。近些年,因輔導班教育質量引發的糾紛數見不鮮,困擾了廣大中小學家長。他們急切地盼望有官方的標準來規範一下校外培訓市場。
  • 李彩霞:中小學課外輔導班為何泛濫?
    家長陪孩子上輔導班平均每周六小時,一年平均費用12000多元,最高的達到30萬元。調查還表明,不少培訓機構的主要收入來自義務教育階段,尤其是小學高年級階段的培訓。今年即使受疫情影響,截至6 月3 日,好未來[3]的市值也達到2708 億元人民幣,穩居2020H1教育行業榜首[4]。
  • 李彩霞:中小學課外輔導班為何泛濫?
    《2018年中小學生減負調查報告》[2]顯示,約有六成以上的小學生均報名參加各類輔導班,京滬更是有七成以上的學生參加。家長陪孩子上輔導班平均每周六小時,一年平均費用12000多元,最高的達到30萬元。調查還表明,不少培訓機構的主要收入來自義務教育階段,尤其是小學高年級階段的培訓。今年即使受疫情影響,截至6 月3 日,好未來[3]的市值也達到2708 億元人民幣,穩居2020H1教育行業榜首[4]。
  • 「輕鬆閱讀」李彩霞:中小學課外輔導班為何泛濫?
    李彩霞:中小學課外輔導班為何泛濫?家長陪孩子上輔導班平均每周六小時,一年平均費用12000多元,最高的達到30萬元。調查還表明,不少培訓機構的主要收入來自義務教育階段,尤其是小學高年級階段的培訓。今年即使受疫情影響,截至6 月3 日,好未來[3]的市值也達到2708 億元人民幣,穩居2020H1教育行業榜首[4]。
  • 校外輔導班,該取締了!
    這些年,校外輔導機構,從家長和學生身上,賺了太多錢了。舉個小例子,我們地處小縣城,有個家教機構,就在學校附近租了房子,招聘了幾位年輕女孩(有的讀過大學,有的只是高中畢業),然後呢,就開張了。除了這類家教機構,校外還有形形色色的輔導班,良莠不齊,作為一名家長,很難用肉眼去看透他們的實質,也很難去測評他們的作用。許多家長,只是抱著一個心態,我花錢了,買了個心安!這種心態,恰恰把孩子推進了「火坑」。
  • 在職教師不準開辦丶參與輔導班!為學生補課,校外教師靠譜嗎
    在這樣的背景下,參加校外輔導班的現象依然火爆,那麼,為學生報輔導班,校外的教師靠譜嗎?靠譜的有哪些校外輔導機構的師資來源是最為關鍵的,同時也是成本最高的一部分,校外培訓機構師資水平差與不差也不能一概而論。
  • 校外輔導班寒假戰提前上演
    楚天都市報記者 國倩 郭會橋  寒假輔導班安排上了嗎?」這句話成了最近幾天楊斌(化名)所在家長群裡的問候語。楊斌的兒子在武漢市江岸區一所初中讀七年級,再過一個多月,寒假就要到了。楚天都市報記者昨日從武漢市多所中小學校外培訓機構獲悉,今年寒假,中小學校外培訓熱度不減,收費標準與往年大體持平。  12月4日至5日,第十屆全國培訓教育發展大會在武漢舉行。在會上,業內人士均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在給教育培訓行業帶來衝擊的同時,也催化了行業發展,帶來了機遇。疫情催化了教育培訓行業發展,多數培訓機構加快線下和線上相融。
  • 部分中小學教師校外有償補課調查:為何「頂風」補?
    每小時250元、每小時202.5元、每小時198元、每小時160元……這是廣東省東莞市4家校外培訓機構在職中小學教師一對一補課收費標準。在職教師及其所在學校名氣越大,收費越高。近日,記者在東莞市隨機調查了4家校外培訓機構,均發現在職中小學教師有償補課現象。
  • 輔導班漲價了?校外培訓機構洗牌期才剛剛開始
    張晨(化名)最近在考慮要不要給上四年級的女兒續報英語輔導班。他有點著急,因為2月28日之後再報名的話,輔導班就漲價了。  張晨是河北省東部某市一個普通工薪階層,每月工資4000多元。她女兒在讀的英語培訓班學費是每20節課700元。
  • 「禁補令」催生大學生辦暑期輔導班:代替中小學教師月賺六千
    記者近日在江西、安徽、江蘇等地調查發現,許多大學生瞅準暑假補課的商機,當起了「新老師」,合夥招生辦輔導班,名校大學生的「招牌」和「實惠」的價格,吸引了不少家長。學有所長且有用武之地,對大學生來說一舉多得。但記者也發現,這些輔導班普遍無資質、無教學經驗,大學生臨時「搭臺唱戲」,處在「灰色辦學地帶」。
  • 「課外輔導班」遍地開花,而教育部明令中小學減負,怎麼看
    暑假來臨,今年你會給孩子報課外輔導班嗎?今天我們聊聊輔導班與減負的那些事。華華爸爸說:&34;因為華華剛上小學一年級時,為了不讓華華上輔導班,他在家裡和妻子擺事實講道理,還要給家裡4位老人做思想工作。當看到孩子的試卷和分數,他最終還是把孩子送到校外的補習班。最後,他還遭到妻子的埋怨,埋怨他白白耽誤了孩子半學期的時間。
  • 嚴禁教師辦輔導班有啥用,校外的輔導班也該停辦?
    有家長這樣認為:教師辦輔導班的根源在於校外輔導班的存在,如果壓根就沒有輔導機構,也就沒有在編老師兼職這回事了,否則永遠有家長給孩子報班,永遠不公平!小編想說:校外的輔導機構是不能禁止的。教師和校外辦輔導班的是兩個不同的負責體。在中國公立學校是教育的主體,私立學校和培訓機構是教育的輔助。一主一輔,互相補充不好嗎?為什麼有些人總要把它們對立起來?!是誰想把它們對立起來?!首先,允許學校辦班兒和校外輔導機構辦班,是因為人家有資本有實力有資格有資質。
  • 大學教室租給中小學輔導班 校方稱合理合法
    山東工商學院的一名學生向記者反映,中小學暑期輔導班佔用大學自習教室,影響大學生正常自習。7月25日上午,記者來到山東工商學院了解到,該學院的確有9間教室出租給了校外輔導班。學校表示,這一做法是合法的,相關部門也曾發布文件專門規定過,大學教室可以有償使用。
  • 家長選擇輔導班別盲從 校外培訓機構這樣選
    秋季開學後,不少輔導班的課程由線上正式轉為線下。國慶、中秋節假期是孩子們在輔導班上課的高峰期,記者在假期走訪了多家市內不同類型的輔導機構,了解下濟寧市現在輔導班的實際情況。
  • 老師夫婦一個暑假補課收入竟達25萬
    本報記者 吳愷 攝暑期即將結束,開學就升初三的學生小袁卻感覺「好像沒放過假」,整個暑假,他都是在各類校外補習班中度過的。記者調查發現,儘管教育部門三令五申,暑期補習班仍然屢禁不止,校內禁辦、校外惡補,而在職有名教師更成為校外暑期補習班招徠家長的「王牌」。在火熱的暑假補課市場中,某名校高中老師乾脆租了間教室公開「攬客」,夫妻攜手開暑期補習班。
  • 校外培訓機構寒冬將至,假設取消所有的校外輔導班,家長會同意嗎?
    因此,給孩子報各種各樣的校外輔導班,也就成了父母們督促孩子學習的重要方法,但這樣孩子真的能優秀嗎? 假設取消所有的校外輔導班,你會同意嗎?
  • 記者調查 || 「你家孩子報班了嗎?」銀川的課外輔導班和興趣培訓班有多火?
    假期更是查漏補缺、彎道超車的好機會,在剛剛過去的這個寒假,不少家長又在送孩子上輔導班的路上奔波,那麼銀川家長給孩子報班情況如何?花費有多少?教培市場旺盛的背後家長有怎樣的競爭心態?記者就此採訪了銀川規模最大的文化課和藝術類培訓機構和數位家長。
  • 花23萬元進輔導班,物理僅考2分!家長怒了,教體部門回應
    近日,一位來自河南鶴壁的周女士花費了23萬元將兒子送進輔導班,當時輔導班的校長承諾孩子能夠考取重點中學,但是當孩子的成績單下來之後,周女士簡直要暈過去了。總分考取200多分,物理就僅僅只有2分!但校方卻說,是孩子自己不學,「我們學校不但沒賺錢,其實還賠錢」,當記者想看老師教學資質的時候,校長直接拒絕,說「現在不可以」。
  • 央視曝光校外培訓亂象:「三無」機構以輔導之名打擦邊球
    ,中小學教師課上不講課後到培訓機構講,或者誘導逼迫學生參加校外機構培訓等行為。  無證無照 河北滄州校外培訓機構悄悄培訓  教育部等部門正在開展對校外培訓機構的專項治理,記者日前在河北滄州、浙江金華等地調查發現,在當前專項治理的背景下,個別校外培訓機構無證無照仍在悄悄培訓。
  • 一篇文告訴你,家長為何如此熱衷於課外輔導班
    [1]課外輔導班要上,英語要加強,條件允許的得出國遊學,另外體育和才藝也不能放鬆。一位母親這樣評價補課:「中產到破產只有一個暑假。」北京大學中國教育財政科學研究所發布的《中國新業態發展報告(2017)》顯示,中國各地區的學科類校外培訓參與率普遍較高,尤其是初中和高中,一二線城市均達到了50%以上。家庭消費水平與校外培訓參與率有著密切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