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以神學立場不同而定罪他人異端,當以基督的心愛人

2021-01-09 基督教資訊平臺

有次在某個微信群裡,有位弟兄說:「我爺爺是新派神學,他是異端,肯定無法得救。」他的言論立刻引起了群友的反感,紛紛指責他不孝的言論。可他仍然固執己見,毫無悔改之意。

原來他爺爺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牧師,在民國時期還是某教會學校的校長。他一生兢兢業業地侍奉,為教會發展奉獻了一生。在很多基督徒看來,這是一位令人尊敬的老牧者,其嘉言美行也值得不少弟兄姐妹效法。

可很多人都無法想到,他的寶貝孫子居然用如此惡毒的語言詛咒他下地獄,實在令人噓噓不已。這位牧者的孫子幾年前接受了極端的改革宗神學,他認為只要不相信雙重預定論等教條者都是異端。而這位老牧師在神學上比較開放,能夠接納各種不同的神學觀點,因此在他孫子看來,這無疑是大逆不道的異端,是必須下地獄的惡棍。因此才有了他在群裡六親不認、惡意論斷自己爺爺的事。

這位老牧師的觀點並非所謂的新派,只是心胸寬廣,能夠接納各種不同聲音,以促進教會的合一,又怎麼會是異端?而且即便是異端,作為自己的親人,難道不該以愛去對待嗎?豈可用如此惡毒的語言論斷?

這位弟兄的言論非常極端,嚴重挑戰了倫理底線,同時也看到當一個人被極端的宗教教義所轄制時,其思想將會變得如此瘋狂。

耶穌基督在世時對自以為義、假冒偽善的法利賽人進行了深刻的批判,至今仍是給廣大基督徒極大的提醒。無論持守任何教義,都不能忘了愛人如己的心,即使對方的神學立場與自己不同,甚至存在嚴重偏差,都不是我們不去愛人的理由。

神學家史懷哲曾經說過:「最大的異端並非教義上的,而是缺乏愛弟兄的心」。儘管這句話見仁見智,毀譽參半,但不可否認的是,如果我們沒有愛主內肢體的心,就確實違背了耶穌基督要求我們彼此相愛的命令,即使在信仰上非常純正,可失去了愛心,那也不過是能說不能行,是假冒偽善的「法利賽人」,不蒙主的喜悅。

我們需要有一顆謙卑的心,不將自己持守的非原則神學教義極端化,自然就能做到接納不同意見的主內肢體,從而做到在主裡彼此相愛。

在教會歷史上,懷特菲爾德與約翰·衛斯理在加爾文主義與阿米念主義上存在分歧,但這並不影響他們共同成為大覺醒運動的屬靈領袖。儘管他們也因教義分歧而分離,但他們都肯定彼此所作的事工,並沒有論斷對方不得救或者是魔鬼。而當時教會也正因他們的擱置分歧,得到了大復興。

不可因為神學教義上的不同而私自論斷他人,甚至是自己的親人,要有一顆彼此相愛的心,才是蒙主喜悅的。

基督時報特約/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觀點僅代表作者立場,供讀者參考,基督時報保持中立。歡迎個人瀏覽轉載,其他公眾平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基督徒:勿要因過聖誕而相互定罪
    她們與社會上出於「捍衛民族文化」的思想不同,而是根據《聖經》上沒有記載耶穌降生的確切時間,而且12月25日又是羅馬祭拜偶像的節日。因此基督徒絕對不能過聖誕節,因為用拜假神的日子敬拜主,是非常不適合的。比如有位姐妹的一位同事,正好來自不過聖誕節的教會。有一年平安夜,她們因為過聖誕的問題,在公司裡爆發了劇烈衝突。
  • 景教是異端嗎?
    最早意識到景教與西方傳統教會不同的是傳教士陽瑪諾(1574-1659),崇禎十四年(1641年),他用漢語撰寫了《唐景教碑頌正詮》,成為最早的景教碑釋義。  現在廣泛的看法是景教屬於基督教的一支,即聶斯託利派。
  • 怎樣分辨異端和邪教?
    異端、邪教等等詞彙,充斥了各大媒體、微信群、朋友圈。然而有些人感到疑惑,異端與邪教這兩個詞究竟有什麼區別呢?異端屬於神學概念,而邪教則為社會學範疇。異端是從基督信仰神學角度出發,認為那些在基要真理上存在偏差的教義。他們固執地否認某些主所啟示以及大公教會認信的教義,往往將自己主觀的神學思考,或者自稱來自「聖靈啟示」的教訓作為絕對真理,並頑固地堅持,積極地傳播其錯誤思想。
  • 辨別異端
    其實那並不是另一個福音,只是有些攪擾你們的人,想把基督的福音改變。但無論是我們,或是從天上來的使者,如果傳給你們的和我們以前傳給你們的福音不同,他就該受咒詛。我們已經說過,現在我要再說,如果有人傳給你們的和你們以前所領受的福音不同,他就該受咒詛。
  • 聖教信仰神學研究——文章合輯
    文章的結構是依據通常的系統神學(systematic theology)的架構。聖教會相信,唯獨基督(Solus Christus)是上帝與人之間的中保、代求者、大祭司、大牧人、教會的元首。參考《威斯敏斯特信條》8章,以及《比利時信條》第10條、第18條、第19條、第21條。聖教會抵擋「普救論」異端思想。
  • 異端始於無聊
    異端是否都有共同的起源?羅斯·杜薩特(Ross Douthat)在他的《壞宗教》(Bad Religion)一書中提出了一個令人信服的理論:異端往往始於試圖整齊劃一地解決基督信仰的內在矛盾,異端總是在正統神學想要保持兩者之間張力的地方選擇非此即彼。
  • 神學思考:福音與耶穌基督的第二次再來
    信他的人,不被定罪;不信的人,罪已經定了,因為他不信獨生聖子的名。(約翰福音3:17-19。和合本。)這處經文在不同版本聖經中的說話主體是有區別的。在中文和合本聖經中,這處經文的說話主體是耶穌,但是天主教思高本說話的主體不是耶穌,而是福音書作者的評論。在路德本的聖經中語焉不詳,因為通篇除了點逗,沒有引號。
  • 三元人觀是異端嗎?(二)
    ……靈……更新並重生人的部分」和「這兩者有時候很難被區分,然而基督的確區分了它們」。在同時,吉爾完全保留了加爾文人觀架構。也就是說,改革宗的人觀傳統在從加爾文到吉爾的這三百年間並沒有改變。但是,吉爾在二元人觀的下面,提及了「理性魂」和「感性魂」的觀念。這就表明,事實上改革宗神學的人觀完全繼承了柏拉圖/諾斯底主義的人觀傳統,與三元人觀的觀點不同。
  • 仿佛論的異端,基督仿佛成耶穌
    在《聖經》經典著作形成的時候有一種不符合基督教教義的異端思想也在形成。早在以弗所教會,就出現了這個異端思想,比如不認為耶穌是基督,也否認基督的人性,不承認耶穌基督是救贖的主。《彼得後書》中說道:「在你們中間,也必有假師傅,私自引進陷害人的異端,連買他們的主他們也不承認。」
  • 衛道士:到如今,不可將基督信仰妥協到民間信仰一般
    面對現今教會中,出現各樣的神學思想與各種主義,哪些是你應該拒絕的,哪些是你應該包容的呢?哪些又可能是已經去妥協的呢?你是否願意像路德一樣,勇敢地說這是我立場,作一個捍衛真道的人。今天的題目就是衛道士。被稱作「恩典神學」或「恩典福音」。恩典神學是一世紀馬吉安主義,諾斯底主義以及成功神學的合體變種。對耶穌基督的福音進行了高明的偽裝與改造。其最大的危害在於宣揚人頭腦對十字架恩典原理知識性的認知,從而淡化認罪和悔改,強調稱義的重要,忽略信徒成聖的過程。另一方面,突顯新約中上帝慈愛,溫柔,賜福,醫病,趕鬼的一面。
  • 牧師:教會防備異端 認清異端三大特點
    吳兵牧師就此與福音時報分享了大連玉光街教會在防範異端時的一些舉措,以及他總結出來的異端的三大特點。痴迷邪教「三贖基督」20多年的劉宗保夫婦在東莞相繼自殺,自認為生活中的一切異常都是「神的懲罰」。《南方都市報》近日萬字披露了這一悲痛事件。
  • 教會史故事(13):三大異端之一﹕諾斯底派
    一世紀時,使徒們的著作對基督神學已然有很深刻的闡述和教導,尤其是使徒保羅和使徒約翰的對基督神學的高深闡述,已為後代正統教理的確認打下了堅實基礎,但是一般信眾並不是能全然了解這些著作中所講的道理,只是質樸地認為耶穌是基督是主。至於為什麼耶穌就是基督,基督就是耶穌,歷史上的耶穌究竟是什麼身份,一般信眾並不知其所以然。
  • 究竟什麼是「異端」?如何對待「異端」?
    根據詞源學辭典,英語裡「異端」(heresy)一詞的詞源:來自古法語及拉丁語,本意就是:「不一樣的教義」、「不同的觀點或意見」。根據上面展現的「異端」一詞的詞源,該詞本意是:「不一樣的教義」、「不同的觀點或意見」。卡斯特裡奧贊同這一點,然而他不能贊同的是,判定」異端「的標準和權威是絕對的、確鑿的。對基督教信仰來說,什麼是「異端」?
  • 福音派教會應該怎樣看待靈修神學
    這幾年靈修神學在神學院中很盛行。報據我的了解,靈修神學是從天主教神父盧雲極力提倡的。天主教是異端,在華人教會中推動天主教的東西,是否有不妥之處?請問福音派教會應該怎樣看待此事?答:你的問題,先從第一個重點來提:天主教是異端嗎?天主教裡面有沒有異端的教訓呢?天主教有沒有錯異的神學思想?有!
  • 書評|| 美國保守福音派神學小批判:以《宣教聖經神學》為參照
    這本書在我的閱讀的保守宣教學中是最系統的神學。作者看起來也很雄辯,在幾本保守福音派書中,只有這一本看起來是個「真書」。在導言中作者被介紹為具有門諾會背景、保守福音派立場。本書有一個長達17頁的導言。在這個導言中,作者給出了他的神學路徑:罪觀導向,包括一些新詞彙:前罪史、後罪史(Peters,15-17)。第一章基督論和第二章神論應該結合起來。
  • 系統神學:神學綱要
    原型神學是三位一體神對祂自己、以及對任何事實或可能,所一直擁有的認識。因此,神所擁有的神學,是與我們對祂的經歷,或是祂向我們的啟示有所不同的。三個不同的名稱都是講到同一個聖約。「靠著恩典入門,借著行為得保守(in by grace, stay in by works)」的口號通常是與所謂的「保羅神學的新觀點(New Perspective on Paul)」有關聯的。其實它正是保羅所譴責的加拉太教會異端。
  • 謝文鬱 | 教義與神學
    教會是一群人因著相信耶穌基督而聚集在一起的團體;在生活上彼此關心愛護;在信仰上共同成長;在福音事工上相互搭配扶持等等。因此,在共同的教會生活中,信徒會習慣性地形成一種本教會的共同語言,包括敬拜讚美中的共享詩歌和表達思想的交流語言。各教會都有獨特的教會共同語言。就此而言,各教會都有自己的獨特教義。但是,眾教會作為一個整體也有一套共同的大公教會語言,稱為基要教義。教義是一種歷史傳承。
  • 系統神學和歷史神學,無足輕重之學科?(下)
    雖然它們身為神學信條,屬於人為的神學建構,本身不是上帝的默示,但因為我們相信上帝在歷史中借著聖靈保守、引導教會,促成了這四大信經,且它們已經經過了教會內部近兩千年的檢驗,所以它們依然有不可撼動的權威。任何人想要對四大信經規範的三一論、基督論和一些基本論點做出否認、修改,都不值得一提,且往往有墜入異端的極大危險。
  • 【持守真道】認識邪教與異端
    在人類的歷史上,不同的社會中,各個民族都有敬拜神的活動。有的宗教組織或行為有悠久的歷史,但是新興的團體和敬拜儀式也不斷出現。這些宗教組織其教導和行為多是合乎人類良善的道德標準,儘管有可能因為儀式、穿著、語言、習慣或教義上的不同引起民眾或其他宗教團體的側目或猜疑,並不見得與民眾所習以為常的宗教形態有真正本質上的不同。
  • 系統神學和歷史神學,無足輕重之學科?(上)
    聖經神學會逐步按救贖歷史研究聖經書卷以求獲得信息,從歷史性的角度整合這些研究,因為神的啟示是漸進的,許多主題也在不斷發展而逐漸被揭露;聖經神學也會針對一些特定人物的神學主題做研究,比如保羅神學、約翰神學,雖然保羅、約翰都是使徒,所傳講的信息一定一致,絕不會矛盾,但個人側重點和角度會有不同,分別研究他們能讓我們領略神啟示的豐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