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次在某個微信群裡,有位弟兄說:「我爺爺是新派神學,他是異端,肯定無法得救。」他的言論立刻引起了群友的反感,紛紛指責他不孝的言論。可他仍然固執己見,毫無悔改之意。
原來他爺爺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牧師,在民國時期還是某教會學校的校長。他一生兢兢業業地侍奉,為教會發展奉獻了一生。在很多基督徒看來,這是一位令人尊敬的老牧者,其嘉言美行也值得不少弟兄姐妹效法。
可很多人都無法想到,他的寶貝孫子居然用如此惡毒的語言詛咒他下地獄,實在令人噓噓不已。這位牧者的孫子幾年前接受了極端的改革宗神學,他認為只要不相信雙重預定論等教條者都是異端。而這位老牧師在神學上比較開放,能夠接納各種不同的神學觀點,因此在他孫子看來,這無疑是大逆不道的異端,是必須下地獄的惡棍。因此才有了他在群裡六親不認、惡意論斷自己爺爺的事。
這位老牧師的觀點並非所謂的新派,只是心胸寬廣,能夠接納各種不同聲音,以促進教會的合一,又怎麼會是異端?而且即便是異端,作為自己的親人,難道不該以愛去對待嗎?豈可用如此惡毒的語言論斷?
這位弟兄的言論非常極端,嚴重挑戰了倫理底線,同時也看到當一個人被極端的宗教教義所轄制時,其思想將會變得如此瘋狂。
耶穌基督在世時對自以為義、假冒偽善的法利賽人進行了深刻的批判,至今仍是給廣大基督徒極大的提醒。無論持守任何教義,都不能忘了愛人如己的心,即使對方的神學立場與自己不同,甚至存在嚴重偏差,都不是我們不去愛人的理由。
神學家史懷哲曾經說過:「最大的異端並非教義上的,而是缺乏愛弟兄的心」。儘管這句話見仁見智,毀譽參半,但不可否認的是,如果我們沒有愛主內肢體的心,就確實違背了耶穌基督要求我們彼此相愛的命令,即使在信仰上非常純正,可失去了愛心,那也不過是能說不能行,是假冒偽善的「法利賽人」,不蒙主的喜悅。
我們需要有一顆謙卑的心,不將自己持守的非原則神學教義極端化,自然就能做到接納不同意見的主內肢體,從而做到在主裡彼此相愛。
在教會歷史上,懷特菲爾德與約翰·衛斯理在加爾文主義與阿米念主義上存在分歧,但這並不影響他們共同成為大覺醒運動的屬靈領袖。儘管他們也因教義分歧而分離,但他們都肯定彼此所作的事工,並沒有論斷對方不得救或者是魔鬼。而當時教會也正因他們的擱置分歧,得到了大復興。
不可因為神學教義上的不同而私自論斷他人,甚至是自己的親人,要有一顆彼此相愛的心,才是蒙主喜悅的。
基督時報特約/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觀點僅代表作者立場,供讀者參考,基督時報保持中立。歡迎個人瀏覽轉載,其他公眾平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