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地面課堂首日,復旦師生們體驗如何?焦揚今實地檢查校園防疫及教學

2020-09-14 上觀新聞

今天(9月14日)是復旦大學新學期上課的第一天,也是復旦師生從空中課堂回到地面課堂的第一天。重返線下課堂第一天,師生們的感受如何?今天上午,復旦黨委書記焦揚、副書記金海燕一行走訪教學樓,調研檢查開學防疫以及教學情況。

上課首日:

焦揚走訪教學樓,檢查防疫及教學

「教室8個月沒用,設備操作起來還方便嗎?」焦揚首先走進第四教學樓的課堂,與備課老師們進行交談,關心課程安排及教學電子設備的操作體驗,同時向相關部門負責人詳細詢問了教學樓開窗通風、消毒安排等一系列措施。焦揚強調,一定要做好教學樓防疫工作,務必每天定時消毒,務必保證開窗通風,確保師生在舒適、方便、安全的環境中開展教學工作。

在第四教學樓的公共學習空間,焦揚和正在做課前準備的學生進行交流,了解學生對教學樓硬體設施的使用體驗。「學校的上課環境還適應嗎?」「上海的氣候還適應嗎?」當得知學生是剛報到的新生後,焦揚細緻詢問了學生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適應情況。

隨後,焦揚一行來到四教信息化教室、教師休息室,實際操作了教室配備的納米黑板等新設施。她說,新學期要鼓勵教師用好硬體設備,更進一步提升教學質量,相關部門也要加強硬體設施的維護,保證教學工作順利進行。

學生:

重返線下,更珍惜校園每分每秒

計算機科學技術學院研一學生阮文強今天重返教室上課,感覺很興奮。「對理工類專業來說,線下授課的效果還是比線上更好,更有真情實景的感覺。」他說,老師發微信語音授課,學生很容易錯過關鍵信息,而且老師無法板書,口頭描述有時無法直觀呈現知識點,課堂的互動性不如地面課堂。

同樣興奮的,還有外國語言文學學院大三學生張子彤。「今天上了一上午的專業課和英語課,重新坐在教室裡的感覺太好了,見到同學和老師覺得特別親切!」

她所在學院上學期專業課的授課方式,主要是老師先給學生發視頻觀看,然後線上互動和補充答疑,對這種形式,張子彤覺得效果還不錯:相比線下授課,線上課程視頻可以反覆觀看,學生不會遺漏知識點,對記憶性內容要求較高的專業來說比較合適。

但她表示,如果是一百多人的大課,和老師溝通不太方便。對語言類專業,沒有線下課堂,同學們失去了一個口語鍛鍊途徑。「能回來真的太開心了!」她笑言,回到學校,更加珍惜在校園生活的每分每秒。

老師:

重返線下,學習氛圍回來了

經歷一學期的線上教學,數學科學學院高級講師肖曉再次踏入教室、走上講臺。「要珍惜!」她感慨,雖然上學期很多學生反映效果和線下一樣好,但「並不是老師給學生發教學視頻就夠了,而是視頻、筆記、微信答疑各種方式都用上」。如今回到線下,學習氛圍回來了,正常的教學秩序也恢復了。

計算機科學技術學院副教授張巍對線上和線下兩種授課方式都比較適應。「線上授課主動權在學生,線下授課主動權在老師。如果學生想要學的話,不管什麼形式都會好好學。現在線上教學資源這麼豐富,大家隨時隨地都可以找來學習,不用拘泥於固定時間和地點。」

不過他也認為,回歸線下授課,師生交流更方便了。

學校:

將繼續做好混合教學

8月下旬,根據常態化疫情防控的要求,復旦教務處和醫學教務處聯合發布了《關於2020年秋季學期本科教學開學安排的補充通知》,對本科生開學註冊、課程教學與補課、補考(緩考)等事宜做了安排。8月27日,教務處、醫學教務處、研究生院、醫學研究生院、保衛處和總務處發布《關於2020年秋季學期公共教學樓開放的通知》,明確秋季學期學校公共教學樓開放的有關要求。

復旦教務處副處長周向峰介紹,儘管學校已恢復常規教學秩序,但據統計,目前還有學生受疫情影響未能到校、無法參加線下的常規教學,主要以留學生為主。針對這個問題,學校進行相應工作部署,要求相關課程針對未到校學生開展混合式教學,老師可在教室裡上課時同步錄課、將錄課視頻提供給學生學習並提供相應線上指導,確保未到校學生能同期開展課程學習。為此,教務處已在暑假提前對四個校區所有教學樓的教學設施進行了必要的技術改造,保證多媒體設施能夠實現對老師講課聲音和PPT的錄製功能,部分教室還可以將教師授課的音視頻完整錄製下來。

「我們希望接下來在教學中能夠推進線上線下教學更好的融合,把上學期這種突發情況下積累的技術、經驗,更好地融入到課程教學的全過程中,進一步提升課程教學質量。」

多圖:

二教到六教的教室表情

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情況下,除了開學複課,學校還關心每一位師生們的健康、安全。校園防疫、教學到底做得怎麼樣?復旦君今天下午走訪了二教到六教,在各個教學樓裡看到了消毒水,看到了開窗通風的教室。

相關焦點

  • 北京:約59萬中小學生重返校園
    約59萬中小學生昨日重返校園師生家長都有「開學第一課」北京日報訊(記者 劉冕)昨天,中小學「開學季」拉開大幕。全市小學一年級,初一年級、初三年級和高中三個年級率先開學,六個年級約59萬學生重返校園。新學期伊始,學生、老師和家長均有「開學第一課」,各校期待家校合作,幫助經歷了長時間居家學習的學生們儘快找回狀態,適應學校學習生活。
  • 年輕一代復旦人如何走好新長徵路?復旦大學黨委書記焦揚為2020級新生上第一堂思政課
    生於「非典」,考於「新冠」,這不平常的一屆學子在這註定載入史冊的一年踏入復旦校園,如何開啟追逐夢想的新篇章?站在兩個百年奮鬥目標的交匯點上,在未來將加入主力軍甚至成為領軍者的當代復旦人,如何走好這一代青年人的長徵路?
  • 復旦附屬閔行實驗學校今揭牌,明天迎來首批6個班小一生!新學期,復旦系又添一所一流新學校!
    明天(9月1日),150餘萬上海中小學生將迎來開學第一天。新學期,復旦系基礎教育集團又新添一所一流新學校。今天(8月31日)上午,復旦大學附屬閔行實驗學校(以下簡稱「附屬閔行實驗學校」)揭牌,首批招收一年級6個班學生。
  • 復旦大學第二附屬學校江灣校區正式啟用
    建設一新的二附校江灣校區空間充足、設施一流、環境優美、配套齊全、功能完備,現代化的校園充滿復旦文化氣息。會前,區校領導在二附校瞿麗紅書記和李鴻娟校長的陪同下,察看二附校新校園建設情況,詳細了解學校開學準備和復學防疫工作情況。
  • 好事做好、實事辦實:復旦第二附屬學校江灣校區啟用
    本報訊  4月23日上午,復旦大學第二附屬學校(以下簡稱「二附校」)江灣校區正式啟用,並召開新學期開學準備工作專題會議,圍繞做好復學防疫工作,抓好辦學質量,辦好百姓家門口的好學校開展工作部署。復旦大學黨委書記焦揚,校黨委副書記、副校長周亞明,楊浦區委書記謝堅鋼,區委副書記、區長薛侃,副區長王浩,副巡視員邵志勇等出席活動。
  • 復旦大學黨委書記焦揚給新生上第一堂思政課
    )   生於「非典」,考於「新冠」,這不平常的一屆學子在這註定載入史冊的一年踏入復旦校園,如何開啟追逐夢想的新篇章?——昨天,復旦大學黨委書記焦揚走上講臺,為3600餘名2020級新生上第一堂思政課。   「2020年為什麼不平常?」課堂伊始,焦揚向同學們提問。   「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今年的疫情。比起在校學習,線上學習更考驗我們的自主學習能力。
  • 高校師生抵制疫情下重返校園,要求遠程教學
    ,要求學校撤回將學生帶回校園的決定,呼籲秋季學期採取「遠程教學&非住宅」計劃。教師們在公開信中表示,來自其他高校的經驗表明,即使嚴格履行學院制定的開學計劃,也無法維持一個絕對安全的校園環境。「高度受限的住宿體驗」與達特茅斯學院以往的體驗不同,隔離或者潛在感染危險可能會對學生的心理健康和學習產生負面影響。」
  • 美高校師生抵制疫情下重返校園,要求遠程教學
    達特茅斯學院的教職工在8月21日就發表聯名公開信,要求學校撤回將學生帶回校園的決定,呼籲秋季學期採取「遠程教學&非住宅」計劃。這封公開信由150多名教職工聯合籤名,包括人類學、教育學、英語言、社會學、戲劇等各系本科生教師。  教師們在公開信中表示,來自其他高校的經驗表明,即使嚴格履行學院制定的開學計劃,也無法維持一個絕對安全的校園環境。
  • 北京開學首日校園秩序井然
    今天起,他們將接受三天新生入學教育,而各校也不會講授新課,儘快幫助學生適應校園生活。按照市教委統一部署,自8月15日至9月11日,全市大中小學及幼兒園實施錯峰開學。停擺已久的校園再次迎來孩子們的歡聲笑語和陸續恢復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
  • 金門師生走進廈門課堂 體驗別樣教學風格
    中新社廈門4月10日電 (黃詠綢)金門高中師生10日走進廈門一中課堂,體驗不一樣教學風格。此次金門高級中學學校7名師生,走進廈門市第一中學,進行為期4天的交流參訪活動。兩校將就教學方式、教育文化等方面進行學習、交流、探討,旨在增進彼此認識,達成友好交流的目的,共同促進兩岸教學品質的提升。據廈門一中臺港澳辦公室主任餘憲林介紹,此次的訪問行程,除了對於校園的參觀,金門師生還將入班學習,體驗具有廈門一中特色的中華傳統文化及閩南文化課程,包括書法、軟陶、武術、遊泳等。
  • 太原理工大學:鄭強、黃慶學等校領導實地檢查返校複課情況!
    連日來,太原理工大學黨委書記鄭強,中國工程院院士、校長黃慶學,校黨委副書記劉潤祥、副校長吳鬥慶,帶領校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相關成員單位負責人,分別深入迎西、虎峪、明向校區以及子弟小學,實地檢查了解返校複課情況,親切看望廣大學子、慰問一線工作人員。
  • ...復旦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師生赴雲南開展社會實踐活動紀實
    確立三個專項調研課題7月15日-16日,在德宏州人民政府研究室的支持下,復旦馬院師生分三個調研組,分別就三個調研課題開展了實地考察與交流座談。德宏州地處中國西南邊陲,是與南亞、東南亞國家加強連接和合作的重要窗口,既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情和文化,又地處中緬經濟走廊的重要位置,具有很強的發展潛力。
  • 智慧校園 服務師生——振江局長深入學校實地考察「智慧校園」創建工作
    為進一步考察叢臺區2020年度智慧校園創建工作開展情況,叢臺區教工委書記、教體局黨組書記、局長張振江深入叢陽小學「智慧校園「」智慧課堂」開展使用情況進行實地檢查。智慧點亮校園 科技改變未來振江局長對圖書館電子化借閱系統進行深入了解,詢問學生借閱圖書流程和借閱頻率,對學校圖書智慧科技的運用給予高度評價,希望學校利用好電子借閱功能,不斷優化完善圖書擺放和布置,打造更加舒適、便捷的師生讀書環境。                                       智慧校園    服務師生
  • 3億師生重返校園 特殊的「開學第一課」
    9月1日前後,中國各地高校和中小學陸續開學,近3億師生重歸校園。截至9月1日,全國已有29個省份的中小學、56所部屬高校開學。在這個因疫情而改變的特殊開學季,各地、各學校的「開學第一課」精彩紛呈。抗疫精神、勤儉節約、愛國教育……在內容生動、主題各異的課堂中,孩子們收穫了成長。
  • 唐山實驗中等專業學校開展返校複課教學檢查
    為確保學生返校複課教學工作正常運行,6月4日上午,唐山實驗中等專業學校開展返校複課教學檢查,特聘專家王東風,教務科研處副處長田勝利,督導專家王志路,管理學院院長王明哲、副院長劉志敏,護理健康學院副院長肖沛民、機電工程學院副院長曾凡春等領導組成的檢查組深入教學第一線,對返校複課的教學運行情況進行了全面檢查。各學院輔導員及教職工參加了巡查。
  • 3億師生重返校園 特殊的「開學第一課」
    9月1日前後,中國各地高校和中小學陸續開學,近3億師生重歸校園。截至9月1日,全國已有29個省份的中小學、56所部屬高校開學。在這個因疫情而改變的特殊開學季,各地、各學校的「開學第一課」精彩紛呈。抗疫精神、勤儉節約、愛國教育……在內容生動、主題各異的課堂中,孩子們收穫了成長。
  • 聖地牙哥官員實地檢查美食大道餐廳防疫工作
    Labra)抵達位於聖地牙哥市中心阿馬斯廣場(Plaza de Armas)的美食大道(Boulevard Gastronómico),並對這一區域餐廳防疫工作進行了實地檢查。智利《國家報》報導,在檢查現場,區長格瓦拉呼籲聖地牙哥市政當局「要為處於困難時期的企業家和商人提供更多便利」。他說:「重返防疫第二階段是一個挫折,但我們必須一起克服。」衛生局長拉布拉指出:「新冠大流行給許多人的生活造成了不小麻煩,大家都很疲勞,但現在還不是放鬆警惕的時候。
  • 復旦大學為畢業生開講最後一堂思政課 用奮鬥為思想的行囊細縫針腳
    原標題:用奮鬥為思想的行囊細縫針腳  「在校園,大家用踏實的奮鬥完成學業,追逐夢想,學習就是奮鬥。走出校園,學業變成事業,生活伴隨生存,又該如何奮鬥?」昨天,復旦大學黨委書記焦揚為即將離校的2019屆畢業生上了最後一堂思政課,主題就是「為國奮鬥,永久奮鬥」。
  • 謀劃開啟新一輪戰略合作 復旦與雲南大學將在這些領域精準發力、提升能級
    實地調研新聞學院、生態與環境學院焦揚一行實地調研了雲南大學新聞學院,參觀了全媒體聯合實驗室、演播室及指揮大廳,看望慰問了雲南大學新聞學院院長、復旦交流幹部廖聖清,聽取了學院建設情況的匯報隨後,還參觀了新聞學院學生作品展,並與新聞學院師生們合影。
  • 寶安初三高三學子復學首日安全平穩有序
    1月29日以來,區委、區政府領導多次對學生返校和校園疫情防控工作作出部署安排,數次深入實地督導檢查學生返校和校園疫情防控工作,提出明確指示要求。學生返校前兩周,區委常委會兩次聽取開學準備工作匯報。其中,寶安中學(集團)初中部學生一日常規指引,分為返校前、到校、課堂、課間、午餐午休、放學後、健康生活等個個細枝末節,教師一日常規則包括校外、校內(教學防護、個人衛生、辦公環境、通風消毒、就餐安全、健康素養)等,同時還專門制定了師生員工飯堂用餐指引。解決午餐問題疫情期間,學生在校園周邊餐館用餐,與社會人員密切接觸面必然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