謀劃開啟新一輪戰略合作 復旦與雲南大學將在這些領域精準發力、提升能級

2020-09-05 中國高校圈

8月27日下午,復旦大學黨委書記焦揚率隊訪問雲南大學,就進一步深化對口合作、提升省校合作能級、推進兩校「雙一流」建設等進行調研交流。

雲南大學黨委書記林文勳,雲南大學黨委常委、常務副校長李晨陽,副校長趙琦華,復旦大學副校長張志勇,以及兩校相關部門、院系負責人出席相關活動。

實地調研新聞學院、生態與環境學院

焦揚一行實地調研了雲南大學新聞學院,參觀了全媒體聯合實驗室、演播室及指揮大廳,看望慰問了雲南大學新聞學院院長、復旦交流幹部廖聖清,聽取了學院建設情況的匯報。隨後,還參觀了新聞學院學生作品展,並與新聞學院師生們合影。

全媒體聯合實驗室

演播室

參觀新聞學院學生作品展

與新聞學院師生合影

雲南大學新聞學院是雲南省新聞傳播學專業辦學歷史最長的教學機構,特色研究方向為民族傳播研究,與復旦新聞學科有著良好的合作基礎。2009年雲南大學新聞系與復旦大學信息與傳播研究中心共建,成立傳播與民族文化研究所。2020年5月,復旦新聞學院廖聖清掛任雲南大學新聞學院院長。

焦揚送上慰問鮮花

在調研生態與環境學院時,焦揚在生態學實驗室拿起一瓶種子,說起復旦與雲大生態學科的合作,就像鍾揚生前所從事的事業,都是在為未來播種種子。兩校在合力建設生態觀測大設施,聯合開展入侵生態學研究,對雲南特色生物資源的保護和利用等方面,大有可為。

焦揚拿起一瓶種子,說起了鍾揚

參觀生態學實驗室,詢問科研成果進展

與研究人員交談

參觀實驗臺

對口支援,結下深厚情誼

在交流座談會上,雲南大學黨委書記林文勳代表學校對復旦大學一行表示歡迎。他說,2001年6月,教育部啟動實施「對口支援西部地區高等學校計劃」,復旦大學與雲南大學結對幫扶。當年8月,兩校領導商談並籤署對口支援的框架性協議,建立正式的對口支援關係,2018年又開始確立為部省合建高校合作夥伴。多年來兩校先後開展了20多次互訪協商。「復旦是雲大學習的榜樣,是堅強後盾,是精神家園。」

他介紹了雲南大學「雙一流」建設的思路,指出雲南大學近年來發展快速,主要得益於大家辦學治校抓住了三方面的重點:一是內涵強校,把人才引進作為學校發展的關鍵工作;二是改革興校,不斷創新機制體制;三是特色立校,將雲南的區位優勢轉化為學科優勢,進而轉化為育人優勢、持續發展的優勢。雲大的發展得到了復旦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幹部交流等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希望兩校能進一步深化合作,共同為服務國家戰略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副校長趙琦華介紹了雙方對口合作情況。希望復旦能在生命科學學科建設方面,重點支持雲南大學生態和生命科學學科;在師資隊伍建設方面,繼續支持雲大培養青年骨幹教師;在人才培養方面繼續深化「1+2+1」本科生聯合培養;科研方面進一步擴大共享優質科研資源和高層次交流平臺。

復旦大學副校長張志勇說,復旦與雲南大學攜手二十年,在教學科研、人才培養、校園建設等各個方面都有著廣泛而深入的合作。2018年,按照教育部部省合建工作部署,雙方進一步深化合作,幹部交流更紮實,學術生態聯繫更緊密,學生聯合培養範圍更廣。下一步正在謀劃合作開展大設施大平臺建設,共享實習實踐數據基地,服務「一帶一路」倡議,共擔大使命。今後,要進一步做好規定動作,謀劃好自選動作;做好宣傳,推動和鼓勵院系、專家、師生之間更多形式的交流;進一步挖掘兩校優勢資源,互相取長處、補短板,通過融合創新的機制,提升兩校「雙一流」建設水平。

為深化合作注入新活力、增添新動力、開創新局面

在座談會最後,焦揚指出,「對口支援雲南大學,是國家交給復旦的光榮使命,也是我們服務國家戰略、支持西部高等教育發展的政治責任。」復旦在對口合作的過程中,得到了雲南大學的高位對接、全力支持和真情服務。在服務國家戰略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過程中,復旦也獲得許多新的機遇和平臺。在雙方合作20年之際,研討新時代對口合作的新機制新模式,將為深化兩校合作注入新活力、增添新動力、開創新局面。

復旦將以謀劃開啟新一輪戰略合作為契機,根據云大所需、盡復旦所能,加大支撐保障、多方面精準發力,以實實在在的合作成效回應國家要求、群眾期盼,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一是完善對口合作工作機制。繼續健全與雲南大學的常態化合作機制,完善學校、學院、師生各層面交流互動機制,點面輻射、上下互動、全員參與,促進供給與需求有效對接,確保兩校合作持續順暢、健康高效。

二是形成服務國家戰略合力。把雲大毗鄰「兩亞」和復旦地處上海、面向太平洋的區位優勢結合起來,把雙方的學科優勢、智庫優勢結合起來,把全球治理、大國關係與周邊外交、區域合作研究結合起來,形成優勢疊加效應,在服務「一帶一路」建設方面共建大體系、共擔大項目、共做大服務。

三是聚焦學科對口建設任務。聚焦雲南的生態優勢和雲大的生態學特色,推動人才培養、科研項目、平臺建設、地方服務等領域的合作共建,實現兩校生態學一流學科建設的共贏發展,圓滿完成部省合建對口合作任務。發揮復旦的新聞傳播學科優勢,結合區域研究實際,加大學科共建、科研和人才培養合作力度,共同為構建中國特色的國家發展傳播理論做出貢獻。

四是提升科研創新合作能級。以推進產學研協同創新為重點,面向雲南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共同培育發展優勢特色學科群。圍繞雲南的生態文明建設需求,整合研究力量、共建科研平臺、共享研究成果,不斷提升科研創新水平、提高服務地方能力。

相關焦點

  • 山東省與復旦大學新一輪省校合作協議籤約
    近日,山東省與復旦大學新一輪省校合作協議籤約暨「復旦·山東創新發展論壇」在濟南市舉行。復旦大學黨委書記焦揚致辭,山東省委副書記楊東奇講話,省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王可主持。山東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王書堅,濟南市委副書記、市長孫述濤,復旦大學黨委副書記、副校長周亞明,復旦大學六次產業研究院院長張來武等出席。楊東奇指出,山東省委十一屆十二次全會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圍繞「走在前列、全面開創」目標定位,系統謀劃了「十四五」時期新時代現代化強省建設的思路舉措。
  • 復旦大學與閔行區合作辦學、合作辦醫籤約儀式舉行
    據悉,雙方將在閔行區域內共建共管一所公辦九年一貫制學校,暫名為復旦大學附屬閔行實驗學校;並將在首輪「復旦-閔行」區校共建醫教研協同型健康服務體系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雙方在衛生健康領域的合作,實現復旦大學在閔行區的新一輪戰略布局
  • 省政府新規劃!徐州將提升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發展能級和水平
    那麼在這其中,徐州又將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未來如何發展呢? 省政府規劃,提升徐州發展能級和水平 小編在省委組織部網站看到這樣一篇文章:《小康「先行者」江蘇奮力開啟現代化新徵程》。
  • 寶山區與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新民晚報訊 (記者 郭劍烽)昨天,寶山區政府與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舉行深化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籤約儀式。根據協議,寶山區委託中山醫院全面管理寶山區吳淞中心醫院,充分利用中山醫院品牌、管理、技術和人才優勢,全面提升吳淞中心醫院醫療、教學和科研能級,使其成為基礎學科較為齊全紮實、特色專科優勢較為明顯,管理精細、服務優良的區域醫療中心。此次籤約是寶山區貫徹落實「健康中國」戰略的重要舉措,標誌著「健康寶山」建設邁出了關鍵性的一步,對提升寶山公共衛生服務體系整體水平有著重要意義。
  • 上海寶山與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上海寶山與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微信公眾號「上海寶山」 2020-06-16 14:03
  • 復旦-華為戰略協同研討會在復旦大學召開
    復旦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許寧生代表學校對徐文偉一行表示歡迎,並對雙方近年來在科研創新、人才培養、新工科建設等方向的合作進展表示肯定和支持,對更寬領域更多層面的合作提出了意見和要求。許寧生表示,本次戰略協同會議對雙方做好「十四五」開局具有重要意義,將促進人才培養與創新鏈的深度融合,全面推動雙方的戰略合作。
  • 復旦大學:助力形成更加開放、包容、平等、互建的國際教育合作體系!
    焦揚表示,明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要在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的領導指導下,把「一帶一路」教育國際交流工作放在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大背景下謀劃推進,夯實基礎、健全機制、拓展渠道、擴大影響,助力形成更加開放、包容、平等、互建的國際教育合作體系,推動構建「一帶一路」教育共同體。
  • 蘇州謀劃「十四五」發展思路擬建超大城市
    、提升城市能級、推進自主創新和產業升級、增進民生福祉等方面,開門見山、暢所欲言,對蘇州「十四五」發展提出了一系列有針對性、操作性的意見和建議。許昆林指出,蘇州「十四五」發展的思路要按照「超大城市」來科學謀劃,發展的目標要按照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徵程中始終走在全國全省前列來精準定位,善於謀劃方向性、戰略性、長遠性問題,加快提升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
  • 洛陽六大領域提升城市能級
    會上,洛陽市委副書記、市長劉宛康就洛陽如何圍繞提升副中心城市能級進行了解答。劉宛康表示,省直各部門為洛陽配套了34項321條支持政策,加上這次洛陽都市圈發展規劃的發布實施,都為洛陽提升能級帶來了重大機遇、注入了強勁動力。
  • 草莓博士尹淑萍一行到訪中意啟迪,開啟合作新領域
    近日,中國農業大學博士、雲南思拜恩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草莓種植專家尹淑萍到訪中意啟迪,浙江中意啟迪總經理唐榮燦、農業發展部總監田小漢、歐勃亞寧波商貿公司總經理曹衛東等陪同考察。三方開展了座談交流。
  • 發力新學科領域:復旦大學成立大氣與海洋科學系
    一則來自復旦大學大氣科學研究院官網的消息,向外界透露出該校在新學科領域發力的信息。據復旦大學大氣科學研究院官網介紹,4月20日,復旦大學大氣與海洋科學系成立儀式暨大氣與海洋學科發展研討會舉行。復旦大學副校長周亞明出席成立儀式並致辭。周亞明宣布大氣與海洋科學系成立,並與中國科學院院士、大氣物理研究所曾慶存,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海洋局海洋二所蘇紀蘭,上海市氣象局局長董熔共同為復旦大學大氣與海洋科學系揭牌。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大氣科學研究院院長張人禾主持成立儀式,並回顧介紹了復旦大學大氣與海洋學科的建設歷程及未來發展設想。
  • 書記市長這一周:江蘇各地奮楫爭先開啟新徵程
    搶抓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機遇,奮力建設長三角一體化滬蘇通核心三角強支點城市。12月9日,南通市委書記徐惠民主持召開會議,聽取他領辦的市政協重點提案《長三角一體化戰略下跨江融合新思考》辦理落實情況。徐惠民表示,南通要全力以赴加快跨江融合步伐,在滬蘇通核心三角中打破交通壁壘、暢通經濟循環,藉助一體化提升發展能級。
  • 東華大學與上海市長寧區政府籤署區校共建戰略合作協議!
    (籤約儀式現場)劉承功在講話中指出,東華大學與長寧區政府深化區校共建戰略合作恰逢其時、意義重大,是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十一屆市委十次全會精神,謀劃推進「十四五」高質量創新發展,加快建設中國特色「雙一流」和國際精品城區的重要舉措。
  • 東華大學與長寧區政府籤署區校共建戰略合作協議
    他強調,要發揮規劃引領作用,推動新華路園區、東華創意園等園區協同發展,推動延安路校區及周邊環境升級發展,共建東華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加快布局新的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平臺,共同加快「環東華時尚創意產業集聚區」建設。要依託學科特色優勢,通過設計賦能、科技賦能、文化賦能及商業模式創新,進一步整合學校時尚創意設計學科鏈同國家地方時尚創意產業鏈的聯動和銜接,共同推進時尚創意產業能級提升。
  • 推動跨江融合 提升發展能級
    在南通跨江融合進入全面升溫、全速推進的關鍵階段,昨天下午,市委書記徐惠民主持召開市政協重點提案辦理落實情況回頭看會議,圍繞他領辦的重點提案《長三角一體化戰略下跨江融合新思考》,與提案人、提案承辦單位負責人面對面,交流提案辦理落實情況,進一步謀劃推動跨江融合發展。
  • 湯臣倍健2016年營收23億元 將實行大單品戰略開啟新增長
    大單品戰略開啟新一輪業績增長  基於未來長遠健康發展,2017年湯臣倍健將對部分子品牌進行業務結構調整,骨骼健康品牌健力多、科學貴細中藥材品牌無限能納入湯臣藥業業務板塊,形成包括湯臣倍健、健力多、無限能在內的大藥業系統。
  • 復旦大學召開外事暨港澳臺事務工作領導小組第三次會議
    復旦大學召開外事暨港澳臺事務工作領導小組第三次會議。復旦大學外事暨港澳臺事務工作領導小組組長、校黨委書記焦揚主持會議並講話,復旦大學外事暨港澳臺事務工作領導小組組長、校長許寧生出席會議並講話。堅持對外開放不動搖,貫徹落實教育部等八部門《關於加快和擴大新時代教育對外開放的意見》,開展更寬領域、更高水平、更深層次的國際合作交流,不斷提升學校國際影響力;也要堅持底線思維、保持定力,做好較長時間應對外部環境變化的準備。▌二是防風險,補短板。
  • 復旦大學發布公共衛生學科群行動計劃 復旦大學唐仲英公共衛生高研...
    昨日,復旦大學發布公共衛生學科群行動計劃,同時宣布成立唐仲英公共衛生高等研究院,將通過構建醫防結合和醫教研協、基礎硏究到應用的全鏈式科研創新體系,提高公共衛生跨學科複合人才培養質量,創造中國特色公共衛生學科發展模式和道路。上海市副市長宗明等出席啟動儀式。
  • 黃巖:提升城市發展能級 增強灣區城市向心力
    如何把握新一輪的發展機遇實現新跨越?《區委報告》已為我區提升城市發展能級作出了戰略性的總規劃。  提升城市品質品味 打造現代化灣區城市新高地  近年來,黃巖區委、區政府把城市建設作為重中之重來抓,同時,城市建設也是群眾呼聲最高、意見最集中、要求最迫切的。
  • 復旦大學3位智囊型人物,被山東省政府聘為決策諮詢特聘專家
    復旦大學日前,新一輪省校合作協議籤約暨復旦大學山東創新發展論壇在濟南舉辦,會上,山東省與復旦大學籤署了新一輪深化全面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標誌著省校新一輪戰略合作全面開啟。葛均波葛均波是我國著名的心臟病學專家,長期致力於冠心病病人心肌微循環灌注障礙方面的研究,在血管內超聲研究、新型冠脈支架研發、支架內再狹窄防治等領域取得一系列突破性成果,為提升中國心血管病學領域的國際學術地位作出了突出貢獻